网友提问:
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优质回答:
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搂。也杀害了好多帮他打天下的功臣。刘邦也不例外。开国皇帝自认为开国功臣很难对付。杀了心中无恐惧了。说话办事不要和功臣们商量了。无毒不丈夫。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能永保世袭。做万代皇帝。做了皇帝疑心也重了。所以一了百了。杀了算了。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杀功臣是不得已
说起刘邦,第一印象或许就是屠杀功臣。但是大家敢相信吗?刘邦其实或许是最善待功臣的开国君主之一。
从史书记载来看,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被封为侯爵的功臣达到143人之多。除了谋反的淮阴侯的韩信以外,功臣们都以高爵和富贵得以善终,并且还将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传给了后代,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群体——功臣集团。
实际上,真正被诛杀的功臣仅仅只有割据一方的诸侯王,如韩信、韩王信、英布、彭越等人。
然而,功臣们并没有因为刘邦的恩惠,就对刘邦的后代心慈手软。公元前180年,吕后刚刚去世,功臣集团便在周勃、陈平、陆贾等人的带领下,屠尽吕氏一族。而常常被人忽略的是,被屠杀一空的,还有刘邦的嫡系子孙,即汉惠帝一系。而这次惨案,就要从刘邦逝世前的安排说起了。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箭伤恶化,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由于太子刘盈软弱,因此刘邦将国政托付给了刚毅狠辣的吕后。在病榻前,吕后曾问刘邦:
“陛下百年之后,萧何也死了,谁能代理国政呢?”
刘邦气息奄奄地回答:
“曹参可以。曹参死了,可由王陵代政。但是王陵太过朴直,可让陈平辅佐他。这是因为陈平聪明有余,难以独任。而周勃虽厚重少文,但安刘者必是周勃,可以令他当太尉。”
其后,吕后又问王陵、周勃之后可以信任谁?刘邦叹息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就这样,刘邦对自己的身后事做好了安排,在国内实现了吕后、功臣以及同姓诸侯王的三角平衡。
然而相对于强大的功臣集团以及动辄连城数十的诸侯王,吕后实在是势单力孤,而且他的儿子也软弱无能,根本不顶用。因此,吕后内惮功臣,外忌诸侯,每日愁眉不展。
原本,吕后想与亲信审食其一起,将功臣们一网打尽。但是功臣们号召力实在太大,因此吕后只好作罢。最终,吕后与功臣们在刘邦葬礼上实现了妥协,那就是吕后将自己的吕氏亲族册封为王,用以增强吕氏一脉的实力,实际就是巩固汉惠帝刘盈的统治。
然而,封吕氏为王,很显然违背了刘邦当年与功臣们的契约——“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而吕后虽然知道这个举动的风险,但是为了自己权力的巩固,也不得不为此。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去世,留下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刘恭、后汉少帝、梁王、淮阳王、常山王、轵侯刘朝。继承其皇位的前汉少帝,其实后宫美人的儿子刘恭。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吕后毒死了刘恭的亲生母亲。
刘恭长大后,逐渐听说自己并非汉惠帝皇后张嫣的儿子,因此暗地里对吕后屡有怨言。吕后获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刘恭。汉高后四年(前184年)五月十一日,吕后立汉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恒山王)刘义为帝,并改名为刘弘,史称后汉少帝。
借助前后两个汉少帝,吕后与功臣们维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但是随着吕后的年事已高,这种平衡迟早会被打破。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因病去世。吕氏的诸侯王,因害怕刘氏迫害,于是在同年九月,吕禄家中秘密讨论造反之事。而由于齐王刘襄的弟弟——刘章的妻子,出身于吕氏,因此获知了此消息。由此,刘襄与关中的功臣——周勃、陈平、陆贾等人取得了联系,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诛吕行动”。
然而,从吕氏集团后续的发展来看,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过取代刘氏。如果他们真想这么做,那么执掌北军兵权的吕禄,为何如此轻易地将兵权让给功臣?因此在很多学者看来,所谓“吕氏谋作乱”,完全是功臣们一手炮制的阴谋。
功臣们为何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朝廷大权本来就僧多粥少,失去吕后庇护的吕氏又占据太多政治资源。正所谓“怀璧其罪”,功臣们不屠杀吕氏,还会杀谁呢?
周勃、陈平利用吕禄的好友郦寄,骗走了北军的印绶。其后,周勃驰入北军军营,顺利抓住了北军的军权。功臣们一旦拥有了兵权,就注定了吕氏一族的灭亡。
随后,曹参的儿子曹窋转告禁军卫尉,不准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其后,周勃和朱虚侯刘章带兵突袭吕产,并将他杀死于一个厕所。吕产死后,其所掌握的南军也被功臣们夺取。随后,功臣们分道进击,不分长幼,将诸吕杀个精光。
吕氏一族灭亡后,功臣们并没有因此歇刀。由于吕氏是汉少帝的亲舅舅,因此周勃、陈平担心会出现“ (少帝) 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的局面。因此他们暗中密谋,决定“合法”地杀掉汉惠帝所有的子孙。于是他们对外宣布:
“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彊吕氏。”。
也就是说,宫中所谓汉惠帝的儿子,都不是亲生的,其实都是吕后阴谋的产物。实际上,汉惠帝并没有儿子。
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这些皇子怎么可能不是汉惠帝的儿子。试问谁会给自己儿子,生生造出6个假儿子。同时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对于这些皇子身份的认定,用了“相与阴谋”四个字。司马迁、班固出于政治正确,虽然并没有直接点明功臣们对汉惠帝一系子孙的污蔑。但他们仍然使用了春秋曲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最终,功臣们杀入宫中,将汉少帝、梁王、淮阳王、常山王等人全部诛杀。就这样,刘邦的嫡系子孙,全部丧生于功臣们的屠刀之下。而汉惠帝,生生落得个性无能的恶名.
其后,功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刘邦的旁系子孙——代王刘恒一系迎入长安,并排除了在诛杀诸吕中立下大功的齐王一系。很显然在功臣们看来,旁系的刘恒更好控制。
更加吊诡的是,刘恒称帝前后,他的王后以及四个嫡子皆神秘的死去了。对此,史书仅有一个简短的记载:
“代王王后生死难,先代王未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这个结果都太冰冷、太诡异了。因此,一直有人猜测,代王后与四个皇子都非正常死亡。吕后在世时,她为了增强吕氏的力量,曾让刘姓诸侯王和吕氏之女结亲。而刘恒,或许也不例外。若果真如此,功臣们很可能会杀死吕氏代王后以及四个吕氏之子,用以防止吕氏外戚死灰复燃、反攻倒算。
由此可见,刘邦杀功臣绝不是杀多了,而是杀少了。“君弱臣强”,功臣几乎必然作乱。因此,朱元璋才会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大杀功臣,实际是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很显然,朱元璋吸取了刘邦的教训。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首先要搞清一点,刘邦杀的到底是不是功臣,他杀的是对他统治构成威胁的人,主要是异姓诸侯王,这些人充其量是在楚汉战争中选择了站在刘邦一方的人,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是消灭了项羽的合作伙伴,谈不上功臣不功臣。
在楚汉战争最后一战垓下之战时,彭越、韩信、英布等人不按照约定来会合,导致刘邦又被项羽击败。当刘邦承诺封他们为王并割地的时候,他们才带兵赶来,完成了对项羽的最后一击。
刘邦亲手杀死的人并不多,其中大多得吕后助力,如彭越、韩信,汉初三将中两个最有威胁的人,是吕后杀死的。英布则是在被刘邦击败后,被吴王用计杀死的,都不是刘邦动的手。
但是这些人手握兵权,且都是秦末的一方诸侯,刘邦年纪大了,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这些人的存在,对于即将继位的刘盈和背后辅佐的吕雉而言,是巨大的威胁,刘邦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刘盈扫清障碍、根除隐患,为此他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第一 铲除异姓诸侯王
韩信是刘邦所认可的人物,说他攻必克、战必胜,这样一个人,自己在的时候还好掌控自己一旦不在,就会失去控制。因此韩信不得不除,就算不除也要削其兵权,以免生出乱来。至于刘邦在讨伐陈豨时,韩信被萧何和吕雉蒙骗所杀,到底是不是刘邦本意,我无从得知。但从刘邦知道韩信死后的反应来看,他既喜且怜的表情,说明高兴的是除去了心头之患,怜悯的是世间失去的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由此可见,刘邦还是支持除掉韩信的。
至于彭越和英布,这两个人本来就是宵小之辈、逐利之人,这样的人,刘邦在的时候鞍前马后,刘邦一旦不在他们翅膀硬了,说不定就要造起反了,因此也非铲除不可。就像英布造反时对部下说的:“现在满朝文武之中,没有人是我的对手,皇帝年龄又大了不会亲征,因此我造反肯定会成功的!”这也正是刘邦所担忧的事情。
第二 诛杀不义之人
刘邦收容了季布、栾布,但却杀了丁固。很多人说丁固曾经救过刘邦的性命,刘邦这么做是忘恩负义。但在刘邦看来,却不是如此,刘邦现在已经夺得天下,需要做守成之君,这个时候最需要人的就是忠信之辈。而丁固这样背主求荣之人,则为世所不容,楚汉之争时,刘邦可以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但现在不行。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刘邦的用人原则是根据时事在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丁固来投奔他,只能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刘邦要为天下树立一个典型,只有忠君爱主之人才能得到重用,而背信弃义的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第三 震慑丰沛功臣集团
丰沛功臣集团的领袖是萧何,他是仅次于刘邦的汉军第二号人物。西汉建国之后,萧何更是兢兢业业,竭尽所能为国操劳,对于这样一个人,刘邦也产生了猜忌。因为他知道萧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除了自己之外,似乎没有人能压住萧何,一旦这个忠臣变成了真正的权臣,对于大汉王朝来讲,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刘邦多次试探萧何,想从中找到把柄以铲除掉这个隐患。好在萧何知趣、多次示弱,甚至最后拿出了自污保身的办法。实际上刘邦是做出了一种妥协,因为他知道杀死萧何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如何安抚萧何背后的巨大势力,对于这些人来讲,只要震慑一下就足够了,让他们安分守己,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就行了。
第四 提防外戚干政
对于自己的妻子吕雉,和她所代表的外戚势力,刘邦也加以提防。在他在世时,就当群臣之面,提出了“非刘氏者不能为王”的白马之盟。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当时异姓诸侯王已被诛杀殆尽,诸侯中大多是刘氏宗族之人,而有机会封王的,恐怕只有吕雉一派的吕氏势力。
显然刘邦的白马之盟,针对的是吕雉,让她收敛自己的权力欲望,专心做好刘盈的慈母,辅政而不专权,不要产生非分之想,这就是汉高祖刘邦想说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其他网友回答
我想在开国皇帝诛杀功臣方面,最著名的当属刘邦和朱元璋。与朱元璋的文武全杀、牵连甚广所不同,刘邦杀主要是亲手封的那些异姓王。后世评说,大都认为是刘邦怕这些异姓王成为不稳定的因素威胁到自己的皇权,所以才杀逼其谋反,再将其杀掉。但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另一个更重要的制度因素,郡国并行制。
楚汉相争时,刘邦为了笼络那些有能力又有实力而又非自己嫡系的人为自己打天下,同时还能分化项羽的阵营(英布是个典型的例子),就承诺功成之后裂土封王。汉朝建立后,他确实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封了七大异姓王。同时,还封了九大同姓王(刘家子弟)。而在行政区划方面,又实行跟秦朝一样的郡县制。这就造成了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在封国内,这些诸侯王权利极大,拥有军、财、政的权利,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而且,中央政府对这些诸侯国内的事物也不怎么管。在各诸侯国内,基本上是诸侯王一人说了算。同姓王还好说,毕竟大家都姓刘,沾亲带故一家人。那些异姓王就不好说了,本就是为了封王才跟了刘邦,现在尝到权利的甜头,会不再向前进一步呢?这帮家伙哪个不是既有能力,又有实力。曾经都是征战沙场、攻城拔寨的好手,虽然早已被剥夺了中央军的军权,但凭借封国内的财力和人力,再养一只私人军队也不是不可能。而且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这些人的好友、同僚、部下,一呼百应都有可能的。不管这些异姓王是否真的想过刘邦那个位子,至少刘邦这么认为了。结果出来了,除长沙王吴芮独善其身、赵王张耳死的早外,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臧荼被杀,卢绾跑到了匈奴,张敖世袭其父张耳的赵王位后不久因事被贬为宣平侯。之后,刘邦还不放心,定了个“白马之盟”(也是为了防吕后),“非刘氏不王”。
不可否认,分封制在社会制度发展过程中起到过积极作用,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但其制度本身对国家稳定并没有好处,与中央集权制也是相对立的,早已在秦朝就被弃之不用。虽然,在汉朝初期与郡县制并存,但终究还是给刘邦以及后来的汉朝带来了恶果。刘邦为削弱韩王信的实力,就将其从土地肥沃的颍川调去长城边上戍边。后来,因冒顿单于的离间计,韩王信与刘邦决裂,将马邑献给匈奴,匈奴才能越过长城南下进攻太原郡,也就有了后来的白登山之围。另外,还有景帝时因削藩导致的“七国之乱”。
不管怎样,刘邦还是开创了后代各朝开国君主屠杀功臣的先河。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严格来说,他并没有杀功臣,他杀的是盟友,是诸侯王。
刘邦分封一百四十三个侯,除了淮阴侯韩信和代相陈豨,其他都没有被杀,怎么能叫杀功臣呢?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至于异姓诸侯王,你先要知道,什么是诸侯王。
分封诸侯王后,在领地内,他就是土皇帝,拥有土地、人民、军队、税收等一切权利,他对皇帝的义务就是朝见、进贡土特产、随天子出征,其他没有任何义务了。
你说,刘邦虽然是皇帝,真的能治理诸侯王的地盘吗?
当年康熙平三藩,那就功绩,叫统一,为什么?因为那块地盘不是你的,只是你的附庸。
所以,在消灭异姓诸侯王前,刘邦并没有统一天下,他能统治的,只有他的直辖地盘,他做的只是统一天下罢了,至于后面分封子弟为诸侯王,那是内部制度问题。
实际上,如果你不搞双标,对比康熙削蕃,他就是在统一天下,而不是杀功臣。
而且那些人并不是功臣,既无功也非臣,怎么叫杀功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