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历史真相百科(鸣梁海战真实历史)

网友提问:

鸣梁海战,到底谁是胜利方?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优质回答:

鸣梁海战,发生在明朝万历三大征的朝鲜战役期间,作战双方是朝鲜海军和日本海军,大明水师并未参战。至于鸣梁海战的结果么,可以说双方都胜利了,而最终的胜利方应该是大明朝的明神宗。

日本太阁丰田秀吉掌权,以“假道入唐”为由,趁机入侵朝鲜。所谓的“假道入唐”,即希望借道朝鲜,让他率军进攻明朝。当时的日本以“唐”指代中国。

日本入侵朝鲜的目标直指明朝,再加上当时的朝鲜是大明朝的藩属国,所以,万历帝派明军陆海两路,驰援朝鲜,史称“万历朝鲜之役”。这场大战总共分为两次。第一次开始于1592年,明军入朝,大败日本,三方在1593年议和休战。第二次大战开始于1597年,日军再次大举入侵,以明军的全面介入,并于1598年击溃日军结束,而鸣梁海战就发生在第二次大战初期。

1597年3月,日本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九鬼嘉隆等人率军再次大举入侵朝鲜。战前,小西行长使用反间计,成功让朝鲜王将名将李舜臣解职入狱。朝鲜海军由将领元均接管。

漆川梁海战,由于元均大意,误认日本舰队只是运输船,指挥失误,导致惨败。朝鲜海军此战,几乎全军覆没,元均本人战死。日军趁机占领了朝鲜周边多个岛屿,作为前进的基地。

朝鲜形势危急,李舜臣复职。当时,朝鲜舰队只剩下12艘残存的龟船、板屋船。但是日本舰队,却至少有130余艘战舰,以及200余艘补给船。双方实力明显过于悬殊,李舜臣最终选择了在水道狭窄、水流湍急的鸣梁海峡伏击日军。

鸣梁海峡宽仅294米,可以比较轻松在两岸拉开钢索。同时,海峡内的水流,还会每隔3个小时左右转变方向。李舜臣就利用鸣梁海峡的这些特点,制定了伏击计划。

1597年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诱敌。日本舰队成功被诱入鸣梁海峡的伏击圈。当日舰靠近后,隐蔽在山脚附近的李舜臣指挥朝鲜海军对日舰发起了猛烈的炮轰。

日舰是尖底船,在湍急的水流中,摇晃剧烈,再加上朝鲜舰只有山体掩护,所以,日舰炮火的命中率很低。而朝鲜的龟船、板屋船则是平底船,相对平稳,日舰屡屡被朝舰的炮火击中,损失惨重。

先进入鸣梁海峡的日舰准备回撤,李舜臣让人拉起了提前设置好的铁索链,日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日军舰队先锋将领来岛通总被击毙。

随着战斗的持续,鸣梁海峡内的水流开始逆转,不了解情况的日舰,陷入了更加混乱的状况。李舜臣则趁机率领12艘龟船、板屋船对日军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进攻,据说撞毁击沉日舰30余艘,击伤92艘日舰。

至于死亡人数,朝鲜史料记载,击毙日军近8000人,而朝军仅阵亡34人。这一战果明显被夸大了。据统计,日军正支作战舰队总人数,也才7000人出头。

但是,不管日军到底被击沉、击伤了多少舰只,被击毙多少人,最终,朝鲜舰队因为寡不敌众,战到傍晚趁夜色撤退。而日军舰队因为对水域不熟悉,没敢追击,也撤退了。

第二天,即1597年10月27日,日本舰队派藤堂高虎等人前往战场查探情况,发现朝鲜水师已经撤走。日军舰队主力继续前进,攻克了朝鲜水师的大本营,并且与日本陆军成功会师,协助日本陆军进攻朝鲜。

按照日军后续的动向推测,李舜臣在鸣梁海峡击溃的应该只是被朝鲜诱饵舰只引诱过去的,日军舰队的前锋舰队。而日军的主力舰队,并未到达战场。李舜臣在收割了包围圈内的日舰之后,很快就撤退了。所以,日军舰队主力犹在,随后攻克了朝鲜水师的大本营。

单从鸣梁海战而言,李舜臣率领明显实力较弱的朝鲜舰队,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战术上绝对是朝军胜利了。因为双方实力悬殊,一场海战的损失,并不足以阻止日本舰队前进的步伐,所以,日本舰队之后按照既定计划,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可以说全局上日军胜利了。

而在朝鲜史料中所记载的,李舜臣在之后的四个月中,十战十捷,消灭了众多的日本海军,并且成功阻断了日军海上补给线,应该都是吹牛的成分居多。

因为朝鲜海军损失殆尽,所以,万历帝在收到求援之后,迅速派遣大明水师前往朝鲜。同时,大明陆军也开赴朝鲜。

大明和朝鲜的陆军联军,虽然进攻日军据点屡战不胜,接连遭遇了蔚山之战、泗川之战的失败,没能拿下日军据点。但是,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明、朝联军却取得了多次连续性胜利,给与了日军沉重打击,严重削弱了日军的士气。日军虽然守住了据点,却再也无心恋战,开始分批撤离朝鲜。

1598年11月,日军撤退,大明及朝鲜联军开始追击、围剿日军。明朝水师数百艘战舰,在水师提督陈璘,副将邓子龙,以及朝鲜李舜臣的协助下,开始截击撤退的日本舰队。露梁海一战,大明水师击沉、击毁日舰数百艘,日军死伤数万人。日军指挥官小西行长狼狈逃窜。而明军副将邓子龙,已经朝鲜名将李舜臣,则在此次海战中战死。

露梁海战,才是大明、朝鲜联军,对日军的一次全面胜利。此后,陈璘指挥明军,又全歼了留在朝鲜的日本残兵。万历年间的这次抗日援朝大战,明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万历年间,明神宗还是有钱的。如果大明水师联合朝鲜,在露梁海战之后,趁机进攻日本本土,说不定还真有机会拿下整个日本呀。如果那样子的话,相信万历皇帝的声望,在中国历史上将会达到空前的高度,而整个东亚地区的历史也将随之改变。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鸣梁海战是朝鲜历史中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因为朝鲜在鸣梁海战中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显示,朝鲜的军队指挥者李舜臣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他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但是关于鸣梁海战的结局朝鲜和日本的看法是不同的,日本人民普遍认为鸣梁海战中朝鲜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朝鲜在记载历史的时候刻意夸大了事实所以才会有现在的人们所看到的鸣梁海战,在大部分的日本人民的心中是不承认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属于朝鲜的。那么鸣梁海战历史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对于朝鲜和日本两国的说法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证实。当时发生的鸣梁海战的真实场景究竟是什么样的也不得而知。朝鲜方坚持称自己是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方,这一场战争中李舜臣仅仅只用十二艘舰船就打败了日本的一百多艘舰船,而这一场战争在朝鲜的战争历史上绝对称得上是一次奇迹。

所以不管日方怎么说,朝鲜是绝对不可能承认他们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记叙是存在漏洞的,而相对于日本来说如果承认朝鲜的说法是真的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无能,所以他们也绝对不会承认这一场战争中是自己失败了,所以到现在为止鸣梁海战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机构给关注这件事的人们一个答案。

关于鸣梁海战,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场战役是由日本挑起来的,朝鲜是作为抵御的一方,被动的参加战役的。那么鸣梁海战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战争的最初是日本将领丰臣秀吉带领着日本军队从海陆两个方面对朝鲜发动进攻的。当时的日本水军将领是九鬼嘉隆,他率领着庞大的日本战舰,偷袭了停靠在漆川岛的朝鲜海军。当时的九鬼嘉隆在充分考虑双方船只的状况后,下令将日本的舰船做了改装,使之变成了巨型铁甲船。

在日军开始侵袭的时候,朝鲜军方误以为日本的军队是运输的船只,所以并没有想到日本会发起进攻,这也就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在这次战争中,因为朝鲜军方没有防备,所以船舰全部被日军摧毁了,朝鲜军方损失严重。之后日军再次发动了突袭,这一次使得朝鲜水军几乎全军覆灭。同时也使得日军完全的控制了海上的主导地位。之后朝鲜的全州在日军的进攻下,也相继失守了。整个朝鲜陷入了全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样的状况下,朝鲜军方以及最高领导人在全国上下一致的要求下决定重新启用还在狱中的李舜臣, 而当时威霸一方的朝鲜水师已经仅剩下十二艘军舰。在这样的状况下,报国心切的李舜臣抱着必死的决心带领着舰队加入了战斗。

他充分的利用了鸣梁海峡的地理优势以及水流的状况,设计诱敌深入,从而消灭了日本的一百三十多艘战舰,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取得的胜利,有效的阻止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最终使得日本退军,帮助朝鲜成功的度过了危机。

鸣梁海战的胜利在中国和朝鲜的历史记载中都是属于朝鲜的,朝鲜在鸣梁海战中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当时的朝鲜有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指挥官,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舜臣,当年,他仅仅带着十二艘舰船独自面对日军前来的一百多艘舰船,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现在对于鸣梁海战中究竟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却有了不同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方对这场战争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作为战败方的日本人看鸣梁海战的结果是什么呢?

根据现在很多搜索引擎上的报道说明大多数的日本人是不承认这一场战争的,因为他们认为用十二艘船打败一百多艘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是不是专业人士,日本人看鸣梁海战都觉得是朝鲜在书写历史的时候刻意夸大了事实的结果,前不久日本的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公开透露个人立场,他说鸣梁海战只不过是朝鲜在阻挡日本进攻时候的一次小小的胜利而已,并不是朝鲜历史中所说的,李舜臣仅仅只用十二艘舰船就打败了日本的全部一百多艘舰船。

这位历史学家还认为在鸣梁海战中,实际上是日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并不是朝鲜。历史中所说的朝鲜取得了绝对的胜利是不太可能的。他们都认为仅仅只有十二艘战船的小部队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的,所以坚信朝鲜在陈述历史的时侯有刻意夸大事实的嫌疑,而作为战胜方的朝鲜则坚决不同意日本的这种说法。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太懂!不过有说法,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真相的话,那只能说从正史,野史,都是参考意见,还有说话公正的记录历史的人说的是比较准确的吧!谁也做不到完全的,每个人都认为对的那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