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一开始不被看好,后来却一鸣惊人?
优质回答: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最喜欢找学生谈话,从而在学生中发现了不少人才,但是就是没有发现徐向前元帅。
一天蒋介石找徐向前谈话。
蒋介石问:“你叫什么名字”,徐向前答:“徐象谦(向前是徐帅1930年在大别山改的)”。
又问:“什么地方人”?答:山西五台县
再问:“在家做过什么”?答:当过教员。
蒋介石看面前的这个学生规规矩矩地站着,一问一答,机械没趣,蒋介石认为这个学生没有出息,然后挥挥手就叫徐向前出去了。然而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沉默寡言、没有“出息”的学生,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他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总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几万几万地消灭国民党军的部队。
徐向前刚到大别山时,红军只有300人的游击队。平汉路出击,徐向前指挥部队三战三捷,红军发展到3000人。鄂豫皖反“围剿”时,3万对20万;红四方面军转移时,2万对30万;反六路围攻时,8万红军对30万敌军;强渡嘉陵江战役时,红四方面军6万对9万国民党军。解放战争时,徐向前以不到6万人的部队,在一个月内消灭阎锡山10万人,单是正规军就消灭他8个整编旅。
蒋介石曾经认为没有“出息”的学生,日后却成为了共产党著名的军事家和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元帅。
其他网友回答
徐向前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不擅夸夸奇谈。蒋介石给他的评价是“资质平平,难堪大用。”殊不知这是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校长打脸最疼的一次,他口中”不会有大出息“的学生在日后的作战中把他的部队打得满地找牙.
徐向前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黄埔军校诞生过许多优秀的军官,其中以第一期到第四期最为辉煌。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担任校长的之时,就喜欢找每期的学生谈心,说是谈心,但是更多的是拉拢,大家坐在一起,聊上几句话。几乎所有的黄埔一期的学生,蒋介石都和他们单独见过面,聊过天。当然每个学生的待遇不同,见面时间的长短也就不一。
蒋介石找过徐向前,徐向前一走进蒋介石的校长办公室,蒋介石就问他:“你是哪里人?之前做过什么?,徐向前答道;山西人,之前做过教员。蒋介石在和学生谈话的时候,喜欢通过细节去观察对方,以便由此来判断对方是否是他理想中的可造之才,很明显徐向前不符合他的选才标准,才有了这“资质平平,不堪大用”,的评语。
蒋介石自有他的选才标准。但他那是肯定不会想到,就是他眼中这个“资质平平”的学生竟然潜藏着优秀的军事才能,更不会料到,在日后的解放战争中,徐向前会把他相中的所有黄埔弟子打地落花流水。
下面就以红军“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为例,细数徐向前是如何打脸蒋介石的。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转战陕北,开辟了川陕根据地,四川军阀认为,红军只不过是一些四处流窜的“残匪”成不了多大的气候,“区区之灾,不足为虑”。而且此时以刘湘为首的大军阀正在展开激烈的内战,所以这就为红军在陕北立足创造了有有利的条件。
在此有利条件下,徐向前指挥部队很快就解放了通江、南江和巴中等地,迅速发动和组织广大的人民群众,摧毁了当地的反动统治,建立起各级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如此迅猛的发展和巨大的胜利让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四川军阀如梦初醒,蒋介石深怕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在川北扎根下来,不得不连续电令四川各派军阀,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内战,握手言和,集中力量,精诚团结,共同对付“共匪”“剿灭川北赤患”,绝不能让他再成大隐患。
在蒋介石大力调停下,以刘湘夺取川北、上川东、下川南等30个县区为结果,暂告结束。军阀刘湘、刘文辉、田颂尧等诸侯也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互相“握手言和”。暂时停止了川西混战。1933年1月27日,蒋介石正式任命田颂尧为“剿匪总指挥”,催促田颂尧务必成红四方面军立足未稳之际,迅速阻止实施“围剿”,并拨给其100万发子弹和20万元军费作为补助。田颂尧先后集结6万余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川陕根据地实施围剿。
田颂尧部兵多将广,装备优良,而且来势汹汹。按照惯例,红军在对付这样的强敌时,往往会集中优势兵力逐一歼灭。徐向前在历次的反“围剿”多采取这样的战术。但这次他却一反常态,放弃了此前常用的破敌之法。
川陕根据地不大,且是刚刚组建,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不利于红军大规模穿插机动。言简意赅地说:这不利于红军打最擅长的运动战;另外一方面,川北的地形,自然条件与鄂豫皖存在着很大差别。这里山川纵横,山峰林立,许多地方都被原始森林覆盖,树木高大结实。几个战士都不能将其抱住。徐向前认为,如此严峻的地势,反而更利于我军作战。因为只要用少数兵力堵住山口,敌人就很难攻上来,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大部队进行集结、隐蔽。穿插,也不会被发现。这么好的先天条件摆在眼前,如果不好好利用岂不是傻?
徐向前一改常态,采用收紧阵地的战术,不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形成拳头,而是分兵把口,节节防御。消耗敌人的兵力,然后等待机会进行反攻。这里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阵地要收紧至何处为最佳,川北的作战地势北高南低,越向根据地收拢,地势越为险要,因此徐向前把终点定在了根据地的后方,而不是前部或者中部。田颂尧一上来就展开了凌厉的攻势,前沿阵地一片狼藉,历经四个月的相持,红四方面军的总部早已搬到了空山坝,部队已无路可退,阵地也已经如法在收紧了,徐向前遂即命令集中在后方的部队,秘密,迅速的穿插至敌人的后方,展开猛烈的反攻。
川军脚板硬,爬山快,冲击力强,但肉搏和包抄却是弱项,突然遭受如此打击,防线立刻崩溃。共军攻歼敌24000余人,来势汹汹的三路大军,瞬间就没了三分之一。反三路围攻的胜利令蒋介石大为吃惊。在此基础上,徐向前又连续发起三次进攻,把三个川军军头田颂尧,杨森,刘存厚挨个揍个遍,红四方面军从此进入鼎盛时期。
1933年被揍懵的蒋介石,不得不命令各路军阀联合起来剿灭“赤患”,并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集结各路川军,共计二十五万人,对川陕根据地实施六路围攻。
刘湘的六路围攻与此前的三路围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地方是,这一次各路军阀体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在人数,武器的精良程度上与有着巨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次围攻战术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田颂尧是猛扎猛打,长驱直入,而刘湘则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当然这一作战计划并非首创。而是出自于蒋介石的堡垒主义,这的确可以称之为一种全新的战法。
此前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和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都得益于此战术。确切地说,如果此次红四方面军能够打败六路军阀的围攻,那破解蒋介石的堡垒主义便有了新的战法。此前反三路围攻采用收紧阵地的战术,徐向前和战士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此次他仍决定采用这一战术。
破堡垒主义要此前的破三路围攻更加的困难。在这次的指挥里,徐向前一共四次收紧阵地。两次组织反击,均以失败告终。仗越打越艰难,越打越凶险,红四方面军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此时有人主张撤退,有人主张使用二线兵力。但徐向前坚持不撤退,在未到决战之前,坚决不使用二线兵力。1934年8月初,看到收紧阵地已达到极限,徐向前才下令部队实施反攻,主力部队利用夜战攻破敌人防线,穿插至敌人后方发起总攻。各路诸侯顷刻间被击破。
1933年9月,经过10个月的浴血奋战,堡垒主义终被打破,红四方面军大获全胜。这是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打得最为艰难的一仗,它是红四方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战果最为突出的一仗,这一仗蒋介石口中“资质平平’的学生用实际行动给他上了一课。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更令蒋介石苦不堪言,让他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徐向前的厉害。
其他网友回答
林彪职务: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军团长。
所辖部队:红1军团。
战役特点:中国工农红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歼敌情况:红2师第4团夺占泸定桥,歼灭川军第14军第38团主力;红2师第4团强攻腊子口,歼灭国民党新编14师第6团一部。
战役评价:飞夺泸定桥和激战腊子口两场战斗,是林彪在万里长征中指挥的许多战役战斗中最为经典之战。飞夺泸定桥一战,红4团一昼夜高速行军240里,仅以22人便夺取了泸定桥,越过天险大渡河,堪称奇迹。激战腊子口一仗,为红军陕甘支队北上打开通路。
平型关战役
战斗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25日,历时1天。
战斗地点: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林彪职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师长。
所辖部队:八路军第115师。
战斗特点:八路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以伏击战为主。
战役评价: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取得了中国全面抗战以来“零的突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108天。
战役地点:吉林省北部和南部地区。
战役手段:运动战、伏击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
所辖部队:东北民主联军。
战役特点:东北民主联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伏击战已退居次席,作战样式多元化。
歼敌情况: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
战役评价: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战术,彻底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力量在民主联军的不断打击下遭到严重削弱,转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东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辽沈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战役地点:吉林省、辽宁省。
战役手段:运动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所辖部队:东北野战军。
战役特点: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东北野战军的军力和经济力均已超过国民党军,军队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已不打伏击战,作战样式多元化,以城市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相结合。
歼敌情况:歼灭国民革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1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战役评价: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革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东北野战军获了得第一个战略决战的完全胜利,取得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宝贵经验,率先成为人民解放军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平津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历时64天。
战役地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
战役手段:运动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所辖部队:东北野战军。
战役特点: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相比,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已不打伏击战,作战样式多元化,以攻坚战为主,围歼战、追歼战相结合,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平战。
歼敌情况:东北和华北野战军共同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个“剿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共52.1万人。
战役评价: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实行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的基本方式。东野与华北军区联合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战略决战的最后一战。
衡宝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历时33天。
战役地点:湘南衡宝地区。
战役手段:两翼大迂回钳形包围,正面大突破强攻。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所辖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战役特点:第四野战军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追歼战、围歼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伏击战不用打,攻坚战也很少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体以多胜弱,以强击弱,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少吃多,以弱胜强。
歼敌情况: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共歼敌正规军三个军部、五个整师,共4.7万人,其中俘虏17名将官以下3.8万人,收复县城24座。
战役评价: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后只用33天,就歼灭了白崇禧赖以起家的第7、48军的四个精锐师,并消灭了湘系惟一美械的第62师,给湘系战力最强的第10师以歼灭性打击,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以来华中最大的一次战果。
广西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11月6日至12月14日,历时39天。
战役地点:广西、广东两省。
战役手段:两翼大迂回钳形包围,正面强攻大追歼。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所辖部队:第四野战军。
战役特点:第四野战军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追歼战、围歼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伏击战不用打,攻坚战也很少打。
歼敌情况:林彪指挥3个兵团9个军31个师及粤桂边、滇桂黔边纵队共40多万人,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17.29万人,其中俘虏16万余人(包括将级军官78人),解放了广西全境。
战役评价: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桂林、柳州、梧州、南宁和广西全境及广东西南沿海的城镇和全部海港。华中华南所辖范围内除海南岛一隅外,也已全部解放。桂系及蒋介石在华南蒋残余的歼灭,加速了全中国解放的进程。
海南岛战役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历时58天。
战役地点:海南岛。
战役手段:偷渡海峡强攻战、海岛围歼战、追击战。
林彪职务: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所辖部队:第四野战军。
战役特点: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敌人海军军舰、空军飞机、海岸炮兵立体封锁;海岛陆地作战,双方势均力敌,最后战胜敌人。
歼敌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敌军5个师9个团,总计33148人,其中俘虏26469人,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敌机2架,击沉敌舰1艘,击伤5艘。
战役评价:海南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敌人海空封锁的一次成功的渡海作战,开创了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渡海作战,摧毁敌立体防御的先例。该战也是林彪指挥第四野战军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