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说,即使美国和沙特出现大分歧,沙特也不可能与伊朗做朋友?
优质回答:
我们都知道沙特和伊朗都是中东强国,这两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教派原因和种族原因这两个国家长期不和,在争夺中东话语权方面这两个国家早就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即便是沙特和美国分道扬镳也不会和伊朗成为朋友,下面咱们就来简单地说说为什么沙特与伊朗之间结怨如此之深。
第一历史族群原因,咱们先说说中东地区的种族分布,我以前的文章也说过在中东主要由波斯族、阿拉伯族和突厥族三大民族组成,今天咱们就来主要的说一下波斯族和阿拉伯族。我们先来说说波斯族,在中东大片土地上波斯族主要是由“雅利安人”构成,它与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闪米特人完全是两个种族,而且伊朗的名字就是由雅利安演变而来,更为重要的是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上创造出了一个高度灿烂的文明。并且在公元前550年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因为王朝的建立者居鲁士家族兴起于伊朗高原南部的法尔斯(谐音与“波斯”相似),即被后来的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波斯王朝”,这也是伊朗是波斯裔的来源,之后的公元226年伊朗人建立的萨珊王朝更是和东罗马帝国并驾齐驱,两国之间也不断的发生战争。公元610年贝杜因人穆罕默德在中东的土地上创建了伊斯兰教,这期间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使阿拉伯地区半岛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对国家,并且在波斯人与东罗马帝国斗的两败俱伤的时候阿拉伯人将波斯人打败,至此伊朗变成了阿拉伯人的一个省,雅利安人与闪米特人也从此结下了仇恨的种子,虽然后来他们都被突厥人打败,但是伊朗人通过抗争基本摆脱了突厥人的统治,而阿拉伯人斗志要比伊朗人差的多,一直被突厥人奴役,这也是伊朗人看不起阿拉伯人的一个历史原因。
第二教派原因,我都没知道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默罕默德,在默罕默德死后并没有指派继承人,在巨大的权力面前一定会出现居心叵测的人,所以这个时候蹦出来两个人 一个是穆罕穆德的女婿“阿里”(可不是拳王阿里),另一个就是穆罕穆德的亲传弟子“乌图曼”,一个是穆罕穆德的亲人,另一个利用商人的身份将伊斯兰教传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认为自己是正统接班人,最终的结果就是将伊斯兰教分成了两大派别“什叶派”和“逊尼派”,一个相对保守,一个相对开放,此时的他们虽然略有分歧但是总体还算稳定,直到西方世界介入到阿拉伯地区,殖民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断地挑拨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关系,这两派为了争夺中东的话语权彼此之间矛盾不断,并最终成为死敌,可以说在中东的土地上西方世界的殖民者运用他们常用的手段又一次的成功的挑动起了仇恨的火种。
所以说无论是历史原因还是宗教族群原因,沙特和伊朗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走到一起,因为在阿拉伯地区权利最大的是宗教其次是国家最后才是种族,谁能控制宗教就能在中东得到无上的权力,而权力才是伊朗和沙特争夺的目标,所以这两个国家矛盾注定是长久的和不可调和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一、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千米,居中东地区之首,是”君主专政”国家。沙特是世界上名符其实的”石油王国”,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与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的国家。沙特人口3228万人,属于伊斯兰教-遜尼派国家。沙特GDP产值6838.27亿美元,居世界第20位,是中东地区唯一的”世界廿国集团”成员国。人均GDP20701美元,是中东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中东地区遜尼派中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与”金主”,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盟友”之一。
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面积近165万平方千米,是中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8116万人)最多的什叶派国家。是”政教合一”宗教领袖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宗教国家。伊朗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与出口国,同样也是伊朗經济的命脉。伊朗2017年GDP产值4395.14亿美元,人均GDP5415美元,远远低于世界人均GDP10270元的水平,也低于亚洲人均6902美元的水平。伊朗经济相对落后之根源,在于伊朗在中东地区不断输出伊斯兰革命、欲称霸中东并以美国长期持续的”经济制裁”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中东地区根本矛盾是宗教矛盾。在中东地区伊斯兰教中,”什叶派”与”遜尼派”之争不可调和,因此沙特与伊朗之间”教派之爭”显然不可调和…
其他网友回答
敢吗?从沙特阿拉伯的身上就可以看到独裁政权的脆弱性,反人类性。独裁者只担心自己的权力,只担心自己下台怎么办呢?害怕失去权力,其他都是扯。我今天再预测一下,早在美国牧师被土耳其判刑的时候,我就说土耳其最后一定会无条件释放美国牧师的,还有什么所谓的专家写下洋洋洒洒的文章分析美国会和土耳其交恶,土耳其会投入俄罗斯怀抱,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反驳了一下,我就想说,如果那个专家站在我面前,我肯定会唾他一脸,你不说完全可以啊,为啥要胡说八道?言归正传,就是美国制裁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不但不会拥抱俄罗斯,与伊朗媾和,相反会继续抱紧美国的大腿,在这个世界上,唯有美国能保障沙特王室的权力,俄罗斯能保障吗?伊朗恨不得赶快推翻沙特王室,美国打压沙特越恨,沙特越会贴近美国。因为沙特王室只害怕失去权力。
其他网友回答
沙特和伊朗为何势不两立?
沙特、伊朗,均为中东地区强权,分属伊斯兰教派的两支,沙特是逊尼派的领袖大国,伊朗大部份人口则为什叶派,这两大教派的分野,在中东地理版图上清晰可见,信徒人口或执政当局以逊尼、什叶派做划分的国家,一般会依照教派传统分别向沙特或伊朗寻求支援及引导。
大中东亲沙特的国家包括海湾地区的阿联酋、阿曼、巴林、科威特王室,西亚的约旦、也门,北非的埃及等;亲伊朗的则有叙利亚阿萨德政权、黎巴嫩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及伊拉克的什叶派政党或民兵组织,在巴格达执政的什叶派阿巴迪政府和德黑兰有亲有疏,在军事及安全上不敢得罪美国。
沙特、伊朗为争夺中东地区的控制权与宗教上的话语权,较量已持续几十年并因教派分歧、地区格局骤变而加剧。沙特是保守的君主制国家,历史上也是伊斯兰教诞生的国度、其境内拥有麦加圣地,理所当然自视为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世界的正朔;伊朗是老大帝国波斯的现代传承,尽管历尽兴衰、政体革命,但从未失去问鼎“中东一哥”的雄心。
1979年,沙特一向自傲的伊斯兰正统地位遭遇伊朗的重大挑战。当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霍梅尼领导信众推翻巴列维王权,在区域内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体,并明订目标要把这种“政治伊斯兰”输往其他阿拉伯国家。
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人口中占55%的什叶派穆斯林反对逊尼派的萨达姆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出革命的首个目标。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力挺萨达姆,这场战争打了7年又11个月,直到1988年8月20日才告停,是20世纪历时最长的战争之一。 之后的15年,沙特与伊朗的斗争因为一系列事变而直接针锋相对。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掌权多年的逊尼派的萨达姆政权,此前,伊拉克一直站在同伊朗对抗的前沿,他的垮台,令伊拉克内部抗衡伊朗军力的国家力量消失,加上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陷入胶着,伊朗对伊拉克国内社会、政治议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0年12月17日,突然在突尼斯爆发“阿拉伯之春”运动很快横扫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国并引发海湾巴林等君主国的动荡。沙特和伊朗都充分利用混乱的局面,积极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尤其在叙利亚、也门及埃及、巴林,两国攻防更多。伊朗在从2011年3月15日持续至今的叙利亚内战中,与俄罗斯不惜血本从不同利益出发,力保大马士革的阿萨德什叶派政权不倒,击溃了大部获沙特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德黑兰另趁伊拉克兵荒马乱的良机,打通了从伊朗高原直抵地中海南岸,连接伊朗西部-伊拉克北部-叙利亚东部-黎巴嫩南部的“什叶派战略走廊”,还派革命卫队及战略装备深入叙国境内威慑以色列、沙特。
2015年7月20日,由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列强、德国同伊朗耗时9年谈成的《伊朗核协议》经安理会通过。以色列、沙特是这份协议最坚决的反对者,两国皆认为这份协议并不能杜绝伊朗发展出核武。
2015年1月下旬,也门内战爆发。这是沙特和伊朗之间由以往的“代理人战争”转向直接冲突的一个标志性时刻。当年4月11日,沙特穆罕默德王储领导的阿联酋、科威特、巴林、约旦、摩洛哥、苏丹、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多国联军,发起“果断风暴”军事行动,武力支持也门逊尼派的哈迪政权,打击伊朗、黎巴嫩真主党撑腰的什叶派胡塞武装。
沙特指责德黑兰借胡塞武装从也门的阿拉伯半岛南端朝利雅得方向发射了计78枚弹道导弹,2017年11月4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利雅得宣布辞职后几小时,沙特防空部队成功拦截一枚从也门发射的朝利雅得国际机场飞去的导弹;12月1日,沙特军方再次宣布,在该国南部阿西尔省海米斯穆谢特市拦截一枚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12月3日,胡塞武装声称向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核设施发射一枚弹道导弹,但被阿官方否认。中东新一轮角逐的几大热点
中东的新一轮角逐,从某种程度上看,是继萨达姆、老阿萨德、阿拉法特、卡扎菲、穆巴拉克等老一代强人先后凋零后,沙特的穆罕默德王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新一代强人之间的“铁王座之争”。
沙特王储在2017年“雷霆”主导国内的强力反腐行动,全面控制了沙特的军队、国内安全部门和国民卫队。这些要害部门之前一直散布在沙特王室的各分支里,以保持沙特国内及同美国等关键盟国间的权力平衡。
过去10年,沙特因腐败造成的损失约8000亿美元。2017年11月23日,穆罕默德王储在接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采访时表示:“我父亲认识到,以我们目前的腐败程度,既无法保持G20成员国的地位,也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王储本人称,希望与被指他最想做的是,把沙国带往1979年之前那种更温和开放的道路。1979年的一场“攻占麦加清真寺”悲剧,使得沙特回归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意识形态,放弃原本已经开始的自由化。
沙特大举重塑国内政治秩序的同时,亦在刷新外交政策。2017年10月4日深夜,82岁的萨勒曼老国王作为沙特国君历史性到访莫斯科,与普京就稳定国际油价合作、签下3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直到今天,不少沙特国民还自豪地宣称,苏联当年的经济崩溃和沙特带领其它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在1980年代将油价压至极低水平出口密切相关。这对苏联经济的最终崩溃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当年在沙特推动这项决策的并不是别人,正是萨勒曼本人。
作为穆罕默德王储誓言恢复伊斯兰教温和开放传统的军事保证,2017年11月26日,利雅得宣布组建一个伊斯兰军事反恐联盟(IMCTC),承诺要从世界上铲除伊斯兰恐怖主义,鼓吹暴力的伊斯兰教极端派系,30多年来在该国受到推崇。这位日益强势的地区竞争战略的设计师自信满满地说:“今天我们要开始追剿恐怖主义,我们要看到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遭遇失败,特别是在伊斯兰国家。我们将追剿恐怖主义,直到它从地球表面完全消失。”
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论,“这个新的逊尼派国家联盟成立之际,逊尼派沙特阿拉伯与什叶派伊朗之间的冷战正日益紧张,双方均指责对方在中东及其它地区助长恐怖主义。沙特阿拉伯及其盟友声称,伊朗正在寻求地区霸权,干涉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阿拉伯国家。穆罕默德王储在最近几周加强了对伊朗的谴责,并置身于反对该地区政治伊斯兰的全面运动的前沿。”
观察家们担心军事联盟会加深沙特与其宿敌伊朗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沙特王室的权斗(王储的反腐清洗行动影响着整个中东地区,它势必加剧与伊朗即将爆发的冲突。);一触即发的黎巴嫩战争(真主党武装—伊朗外交政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主导着贝鲁特的联合政府。);叙利亚内战后的政治重建(大马士革政权是伊朗最重要的盟友。巴沙尔.阿萨德的地位逐渐稳固,从溃败的ISIS手中夺回大片土地,德黑兰距离它打通地中海的陆地通道的旧梦更近了一步。);遭冷遇的巴勒斯坦问题(沙特一度为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组织金主,但后者转而构成威胁。沙特又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法塔赫结盟,伊朗则成了哈马斯的新资助人,但法塔赫与哈马斯几周前宣布和解。);伊拉克各派系武装组织对巴格达的控制权内斗(在伊拉克,德黑兰控制的什叶派民兵“人民动员军”实力比政府军强,这和伊朗掌握的真主党武装在黎巴嫩是最强武装如出一辙。);库尔德人独立问题(对沙特来说,伊拉克库尔德人及其领袖巴尔扎尼,是阻止伊朗推进的关键力量之一;库尔德武装也会削弱土耳其的力量,后者对沙特在逊尼派世界的领导权提出质疑。如果利雅得成功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将对有库尔德少数民族生活的敌对国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构成重创);也门持续的内战(伊朗借胡塞武装让沙特流血的一个伤口);沙特东部的什叶派叛乱(利雅得的强硬政策和将伊朗视为死敌的态度,也许会迫使当地族群投奔伊朗。)
这些都将成为新一轮中东大角逐的热点。
德国《世界报》称,“与德黑兰的对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关系紧张古已有之,宗派冲突也绵亘1400年了。如今伊朗因与民兵组织结盟而在该地区很多国家影响巨大,而沙特则在所有可能的地方与伊朗作对。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先是派沙特军人到也门作战。对伊朗的仇视是他的信念,但对他来说也非常好用—冲突激发了对敌人的恐惧和民族主义热情。这些情绪有利于王储在国内争取民众对他打击本国保守派和反对派的支持,因为前者希望为他的改革以及与伊朗的中东霸主之争扫清道路。” 沙特VS伊朗,谁主沉浮?
沙特在中东面临的战略现实是,利雅得和德黑兰在从地中海东岸、南岸到波斯湾、红海,从阿拉伯半岛到尼罗河三角洲所及的所有国家正全面敌对。
自伊拉克战争和“阿拉伯之春”之后的10多年来,中东地区大片涉事国家要么陷入政治瘫痪,如伊拉克、黎巴嫩、利比亚等;要么完全被摧毁,如叙利亚、也门等。“每个国家都在废墟上征战,在每个国家,伊朗人显然占据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在黎巴嫩,真主党左右着2016年12月组建的哈里里政府,2个月后亲真主党的奥恩出任总统,进一步巩固了伊朗对贝鲁特的牢牢控制。 在伊拉克,伊朗革命卫队发展了12万之众的“人民动员军”,握有一支巴格达政府不得不承认的独立军事力量。另外,长枪真主党、“巴德尔”旅及正义联盟等三大什叶派核心民兵武装,直接听命于革命卫队。
在叙利亚,德黑兰出兵出武器出钱,付出巨大牺牲,在防止大马士革政权垮台方面,除俄罗斯外,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也门,伊朗对胡塞反叛武装的支持力度虽不算大,却已让沙特困于看不到尽头的苦战。 沙特对抗伊朗,先天不足是人口劣势,沙特人口不到3000万,伊朗则拥有超过8000万的绝对数量比;伊朗总兵力达54万,沙特只有10余万。在军事安全策略上,长期处在中东风口浪尖的德黑兰显得更老练独到。
《外交政策》杂志评论说,“迄今,伊朗人在黎巴嫩实际上已经获胜,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正在取得胜利,在也门正在让沙特人流血。在每一个国家,伊朗都能够确立代理人,赢得所在国的政治和军事影响。”
相比德黑兰深谙“代理人战争”之道,利雅得目前似乎还不太擅长在阿拉伯国家确立有效的代理人来执行自己的战略意志、维护国家利益。但硬实力不足的沙特阿拉伯,天然优势源于其是全球第一大石油储量与产量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举足轻重,战略地位无比重要,沙特安危,长期攸关美国与西方国家核心利益;而沙特在逊尼派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拥有的无可取代的正统地位及号召力,更是波斯人和什叶派的伊朗所无法比拟的软实力。
在《外交政策》杂志看来,沙特当下在黎巴嫩、也门等地的出击,“这些或许是重要的象征性措施,但无助于利雅得获得其一直以来缺少的硬实力。击退伊朗人几乎肯定不取决于沙特或阿联酋,而取决于美国的参与程度,具体到黎巴嫩,或许还取决于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