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古龙的书拍成电视剧后反响都一般?
优质回答:
我是一个古龙粉,不爱看金庸,不请自来。
反响都一般……?
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古龙作品被搬上荧幕基本上是最早和最多的,翻拍数量可能也是最多(没查过)。《小李飞刀》,当年在整个东南亚,歌手开演唱会不唱它的主题歌就可以直接下台了。
《楚留香》《陆小凤》《绝代双骄》哪一个影响力不够?只能说,在大陆,相比金庸,影响力不足,但也没有题主说的这么不堪。
不过在大陆,影响力确实比金庸低一些。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大陆因为播金庸剧比较多,大家看的多认可的多不假,但是请不要随便就说人家古龙的不红。
2.叙事手法。金庸写作手法以叙事为主,反转较少,古龙思路反转多且写作手法在当时“比较另类”不符合大众审美。
3.金庸作品之间有关联,将大量真实历史人、物代入小说,给人有连接的代入感。最明显的是“时间线”,例如《天龙》是北宋,紧接着南宋《射雕》和《神雕》,明朝的《倚天》。古龙小说之间大多数没有太大关联,且时间、地点人物大多为虚构,人物代入感不强。
4.人物成长。首先看武侠小说男生比女生多吧?而且什么时候男生看小说多?学生(没读过书的看不懂字就别杠了)。学生有个特点,穷(金钱或者事业上暂未证明自己)但怀有志向。金庸主人公大多身世坎坷,逐步走上巅峰,这和广大劳苦人民通过拼搏走上人生巅峰的理想抱负是一致的,所以易产生共鸣。 然而古龙小说主人公一出来就是满级,花不完的钱,举世无双的武功和智慧,最重要的,世界最美的人都要倒贴。 这分明就是高富帅! 别说以前,现在的穷酸学生和屌丝对高富帅是什么态度?所以结果一目了然。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民工热血漫那么多的原因之一。
5.可能还有一点,古龙死的太早了,没办法扩大影响力。
其他网友回答
说一个比较搞笑的点
提到武侠,大家难免会想到金庸,尤其会拿金庸和古龙互相比较,这两位的作品都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其实大家都知道作为武侠小说,动作部分是最为好看的地方。
但比起金庸,古龙的武侠,是让每一个武术指导都很头疼的存在。原因很简单,金庸重于写实,而古龙偏于写意。就动作场面来说,我们举个例子
金庸《射雕英雄传》:
【他见郭靖左掌劈到,闪身避过,回了一拳。郭靖趁他拳将到未到之际,同时右手拿向对方的咽喉】
我们再来看看古龙的《陆小凤传奇》:
【西门吹雪瞳孔突然收缩,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剑已出鞘】
摊手,大家对比一下,让演员如何演出古龙的打戏啊。。演出古龙的打戏啊。。的打戏啊。。戏啊。。啊。。
其他网友回答
由古龙和金庸的小说改编成的武侠大片这些年可谓是赚足了观众的眼球,诚然,相比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由古龙的小说翻拍成的电视剧热门度要差一些,但是要说所有的电视剧都反响一般,又有些太绝对了。
想当年,《楚留香》《绝代双骄》《小李飞刀》等等,那可是火遍了两岸三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不过,近些年,金庸主笔的小说一直在不停被翻拍,古龙的小说却好像无人问津一般,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野。
那为什么古龙的书拍成的电视剧没有金庸的书拍出来的电视剧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呢?有书君总结了以下三个原因:
一、古龙的小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改编电视剧主题总是跑偏
相比金庸创造出来的有历史依据、有完整架构体系的武侠世界,古龙所建造的武侠世界要更虚无缥缈的多。
他的主角,无门无派,最擅长的是一招毙命。他的描写,大多是人物内心和意境,情节甚是单薄,推动剧情十分跳跃。
并且,古龙小说里的人物还极擅剑走偏锋,有时候性格极端到了极点,比如傅红雪。
这种充满了矛盾点的人物,在文字阅读里轻易就能挑起读者的兴趣,可要改编成电视就不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这些大人物还是“被神话”过的。比如说“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见过小李飞刀的都是死人。
但是,具体这个飞刀怎么发,有什么特点,古龙一句也没有提到。如果是小说的话,这种留白会给予读者尽情想象的空间,可要拍成电视剧,就太为难编剧了。
毕竟,所谓武侠电视剧,不就得打来打去嘛。可古龙的小说倒好,高手对招,往往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分了胜负,比游戏里出一个“KO”的时间还用得少。
作者不给注解,逼急了编剧只能自己上,可编剧也是半路出家,哪能瞬时就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武功体系。
于是,为了“自圆其说”,编剧只能尽情地把人物往“魔幻”这条路上带。
结果,观众看到明显用力过猛的人物造型和夸张的武术动作,又嫌与原著差别甚大。
至于台词,编剧更是无奈,类同于当下“梨花体”的台词,放在纸上看来是有格调,直接念出来绝对会被当成是神经病。但其实,那些台词往往又是小说里的点睛之笔。
没办法,编剧为了改编出有完整剧情、矛盾高潮、悬念伏笔的电视,只能要么靠想象,要么靠大量灌水。
或者,索性迎合观众喜好,将武侠剧改编成武侠言情剧,这样一来,电视剧除了原著是古龙外,其实半点古龙的味道都没有。
可想而知,这样粗糙滥造的电视,又怎么会有观众买账呢?接手改编、拍摄过的编剧、导演呢,也因为在改剧本、拍摄期间大受折磨,再不肯花心思去翻拍。久而久之,古龙的小说便渐渐成为了影视圈轻易不敢染指之物,影响力自然也就变差了。
二、古龙的小说所反应出来的价值取向不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少能引起共鸣
古龙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没有金庸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那么深入人心,还因为古龙的小说主题过于前卫,价值取向不符合当代大众审美,代入感不强。
观众看电视,一看人物,二看剧情,但都希望有共鸣。
比如金庸的剧,他的人物多取材于历史,再不济,背景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书中的人与当时的时代命运相连,有蒙古大军屠城,就有郭大侠的以身守城。
观众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因为价值取向与电视角色一致,喜怒都是同步的,所以共鸣度比较好。反观古龙的剧,人物大多扭曲绝望,性格也轴得不像话。行为处事全凭“小爷高兴”,完全不顾当下的社会时局,甚至有些自私偏执。
那种直面人性阴暗面的写法,虽然很容易给读者带来冲击力,但是放在感官刺激更强烈的电视剧里,观众就有些接受不了了。
并且,当下的大众审美趋向于“爽剧”,像郭靖一样蠢笨但却最终成为大侠的故事比之一出场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人物的故事更能触到观众的爽点。
虽然毫无疑问古龙的小说内涵更为深重,但对着现在只求放松,懒于思考的年轻观众,还是没有几个导演敢冒险去改编或者翻拍古龙的小说。
毕竟,有共鸣,有感同身受,收视率才有保障,大家都要吃饭不是。
三、受编辑、拍摄、特效、演员等因素限制,由古龙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多质量粗糙
古龙的书拍成电视剧反响一般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受剧本改编得不成功,拍摄得不到位,特效太五毛,演员演技太蹩脚等因素限制,电视剧本身质量粗糙,受到观众抵触。
由于古龙英年早逝,生前对版权又不重视,90年代之后,胡编乱改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的古龙剧一度让观众看得是眼花缭乱,差评不断。
其中,固然有古龙的特殊文学手法限制了编剧改编的因素,但编剧改变不走心,抛弃小说基本逻辑,只纠结于支线部分的多角恋爱,才是最大的锅。
并且,古龙在生前亲自操刀做过编剧,拍摄出来的《萧十一郎》就极为卖座,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赏。
所以说,不是古龙的小说不好改编,而是没有遇到真正读懂古龙小说的好编剧。再者,古龙的小说比较天马行空,武术表演比金庸的剧需要更多更好的特效。
倘若能遇到顶尖的技术指导和导演,再辅之以现在高超的武术特效,古龙笔下的那些大人物也能像金庸笔下的大侠一样肆意游走于江湖,两人再一较高下,古龙不一定会输。当然,还得有好演员。
古龙小说里的人物,男的皆惊才绝艳,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女的皆倾国倾城,不食人间烟火。
要将这些如世外高人一样的角色演绎得超凡脱俗,深厚的演技功底是必不可缺的。以往古龙的部分剧备受诟病,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因为演员表演不到位。
所以,可以想见,当电视剧制作团队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观众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以后,古龙的小说精髓终将在大荧幕上再次绽放出其独特的芬芳。
当然,最遗憾的还是古大侠早逝,倘若他能像金庸一样高寿,中国的武侠影视市场,都不知道会掀起怎样的热潮。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其他网友回答
答:读古龙的书,那种感觉是很爽的。
文笔优美,语言洗练。
对于景物描写,往往只用寥寥数笔,就足以让人置身其中;对于人物描写,也无须浓墨重彩的铺陈,只用粗线条的勾勒,偏偏也栩栩如生。
最妙的是书中人物对话,三言两语,内藏机锋,却又包含有禅意,让人回味,弥久越甘。
还有,其所营造的氛围,浓郁得让人化不开;其所制造的情节,波涛诡谲,奇幻瑰丽,让人美不胜收,欲罢不能。
以上这几点,打动人的是意境,而不是画面。
打个比方。
古龙所塑造的楚留香,形象丰满,有血有肉,为妇孺皆知。
但是,书中是怎么描写这个人的呢?
“这个人很瘦,脸色是一种海浪翻起时那种泡沫的颜色。又好像是初夏蓝天中飘过的那种浮云。这个人的神态气质和风度也是无法形容的。那么飘逸的一个人,那么飘逸灵动秀出,坐在那里却像是一座山。”
看,连古龙自己都说自己“这个人的神态气质和风度”是无法形容的,而要通过海浪的泡沫、蓝天的浮云、以及一座静谥的山等等系列意象来表达。
那么,作为一个演员,该要怎么做才能传达得出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感觉呵?!
以至于无论谁来演楚留香这个人物,观众总会觉得与原著的描绘差一大截,包括郑少秋。
话说回来,据我所知,扮演过楚留香的名演员,有狄龙、万梓良、刘德凯、苗侨伟、任贤齐、朱孝天、郭富城、孟飞、张冲、潘志文、马德钟、李玉函以及郑少秋。在这些人中,郑少秋一则较早出演(1979年);二来出演的次数较多(65集《楚留香传奇》,61集《楚留香新传》,50集《香帅传奇》,还有电影《楚留香之玉斑指》、《楚留香之午夜兰花》),比较深入人心,算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其他的诸如傅红雪、陆小凤、叶开、沈浪、萧十一郎等等经典人物,影视作品的表现,均乏善可陈。
说完了人物,我们再来说景物。
《天涯.明月.刀》的开篇:
“夕阳西下。
傅红雪在夕阳下。夕阳下只有他一个人,天地间彷佛已只剩下他一个人。
万里荒寒,连夕阳都似已因寂寞而变了颜色,变成一种空虚而苍凉的灰白色。
他的人也一样。
他的手紧紧握看一柄刀;苍白的手,漆黑的刀!
苍白与漆黑,岂非都是最接近死亡的颜色!死亡岂非就正是空虚和寂寞的极限。
他那双空虚而寂寞的眼睛,就彷佛真的已看见了死亡!”
这一段,如果您是影视导演,您大可去大漠荒野去取景,但空虚和苍凉,空虚和寂寞,该怎么表现?傅红雪空虚和寂寞眼睛里所看见的死亡,您能保证准确表达出来吗?
表达不出来,就失去了原著的神韵。
所以,要我说,金庸小说描绘的景物,本身就是一幅逼真而立体的油画,影视导演照搬就好了;古龙小说描绘的景物,却是一幅写意水墨画,八大山人的那种,画面上的内容很少,画面背后的东西很多,影视导演要表达,必须自身具备极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再说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西门吹雪忽然道:你学剑?
叶孤城道:我就是剑。
西门吹雪道:你知不知道剑的精义何在?
叶孤城说:你说!
西门吹雪道:在于诚。
叶孤城道:诚?
西门吹雪不再说话,话已说尽。
路的尽头是天涯,话的尽头就是剑。”
老实说,读原著,读到这样的对话,耳目一新,又耐人寻味。
因为有书在手,对于这样的对话,可以反复吟诵,来回品读。
但是,影视作品中要演员这么说话,观众只是在耳边一闪而过,引不起多大的感觉,甚至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这戏真没法演。
现在,我们看所有改编自古龙小说的影视作品,剧中人物都像话唠,叽哩咕噜说个不停,大煞风景。
最大煞风景的,还有对古龙小说打斗场面的的改编。
古龙小说中的打斗,只出现在人的脑子里,不在眼睛里。
我们来看“火并萧十一郎”的决斗:
竹杖毒蛇般刺来,他居然没有动。
不动远比动更困难,也比动更巧妙。
——他为什么不动?
——不动是什么意思?
不动就是动!
——这岂非也正是武功中最奥妙之处?
瞎子一招实招,忽然变成了虚招,一条竹杖,忽然变幻成十七八条。
没有人能分得出哪一条杖影是实,哪一条是虚?
动极就是不动。
竹杖的影子,就像是已凝结成一片幻影,一片虚无的光幕。
萧十一郎却动了。
他身子忽然移开了八尺。
就在这时“笃”的一响,竹杖已点在船舱的木板上。
只听“笃,笃,笃”,响声不绝,木板上已多了十七八个洞。
那十七八条虚无的影子,竟完全都是致命的杀手。
……
这种描写,任何动作设计师的动作设计都是多余的,只有光和影的闪动,时间不能太长,长了就会乏味;时间不能太短,短了就如同没有发生。
非常遗憾,没有一部改编自古龙小说的影视作品,能够拍摄得出这样精彩绝伦,摄人心魄的打斗场景,
焦恩俊演李寻欢,神韵和风采都非常贴合,但焦恩俊手里的飞刀,永远表达不出“一刀封喉”的凌厉、“例无虚发”的霸气。
我们来看原著写李寻欢与郭嵩阳的比武:
“风吹过,卷起了漫天红叶。
枫林里的秋色似乎比林外更浓了。
剑气袭人,天地间充满了凄凉肃杀之意。
郭嵩阳长啸一声,冲天飞起,铁剑也化作了一道飞虹。
他的人与剑已合而为一。
逼人的剑气,摧得枝头的红叶都飘飘落下。
离枝的红叶又被剑气所摧,碎成无数片,看来就宛如满天血雨!
这景象惨绝!亦艳绝!
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出手。
就在这一瞬间,满天剑气突然消失无影,血雨般的枫叶却还未落下,郭嵩阳木立在血雨中。 他的剑仍平举当胸。“
……
这是何等惊风泣雨的决斗!
这又是何等凄绝唯美的搏杀!
影视作品抓不住以上几点精髓,拍不出以上几点神韵,就失去了古龙的味道,只能沦为平庸之作。
其他网友回答
最近又有一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被翻拍成电视剧,那就是《倚天屠龙记》,已经开播了,出现以后,反响平平,比较容易引人注意的恐怕是曾经饰演周芷若的周海媚在这里饰演灭绝师太了。但是从已经播出的情况来看,估计掀不起什么水花。现在古装剧主要往玄幻或者宫廷剧的发向发展,或者是大女主类的电视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曾经十分热门的金庸小说改编武侠剧,在以后也会逐渐淡下来,这是时代欣赏品味带来的冲击,而不仅仅是古龙作品。
而如果翻开以往的作品看,古龙作品改编影视剧绝对也是大火,绝不像题主所说的那样反应平平,估计题主还是没有好好了解古龙。
古龙生于香港,成长于湾湾,写武侠小说自成一派,很有味道,自从他的小说出名以后,找他拍影视剧的络绎不绝。曾经有一段时间,古龙先生是写一部拍一部,古龙先生自己也做了编剧,甚至还有了一部先出剧本后成书的作品《萧十一郎》,这样还能说不火?
除开电影不说,就单说电视剧,其实有多部很轰动。比如说最著名的当属《楚留香》,当年香港几家电视台竞争激烈,当年丽的推出一个《天蚕变》,逼得无线毫无还手之力,这种情况下紧急拍摄了《楚留香》救场,时间之短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无线头头提出准备到开播仅仅十天时间,基本上是边拍边播,把主演郑少秋直接累病了。按理说,时间如此仓促,制作也不精良,逻辑上也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可即便如此,几位演员硬是凭借精彩的演绎一举拿下收视冠军,而且造就了一代经典。后来电视剧传到湾湾,亦是引起极大轰动,万人空巷形容一点不过分。以至于古龙先生都要吃郑少秋的醋,说人们只知道郑少秋而不知道古龙,仿佛郑少秋就是楚留香。湾湾的一些演员更是有意思,甚至联合起来要求停播楚留香,因为大家都去看这部剧了,他们担心因此丢掉饭碗。这种情况恐怕今天也看不到了吧,《楚留香》当年就是那么火。当然因为时代原因,这部长剧进入大陆比较晚,后来是将近二十年后的郑少秋杨丽菁主演的《香帅传奇》在大陆开播,好评不断。
这是一部最著名的古龙作品制作电视剧,影响力和轰动效应不下金庸先生的八三版《射雕英雄传》,但是如果看过古龙小说的人就会发现,尽管《楚留香》如此经典,但是剧情已经改的面目全非,大规模的改动一直是古龙作品制成电视剧的一大特色。
除了《楚留香》,还有一部十分有名的新加坡电视剧《莲花争霸》,这部作品虽然是新加坡制作,却有大量采集取景都是在大陆进行的,一经播出,立马引发轰动。相信里面的白玉川女生扮相很多人都无法忘怀,是很多少女的梦中情人。这部电视剧改编的就更厉害,直接名字都改了,但是剧情基本就脱胎于《流星蝴蝶剑》。而且这部作品特别容易被人改名翻拍,比如还有刘松仁主演的《剑啸江湖》,后面吴京主演的《策马啸西风》,皆是源于此。这样的改编其实都可以算作是古龙的作品。
至于像焦恩俊的《小李飞刀》,黄海冰的《武林外传》,林志颖版的《绝代双骄》,张智霖版的《陆小凤传奇》,虽然说不上是引发轰动的作品,但也都称得上经典,反响不错。总体来说,古龙作品变成电视剧,虽然没有像金庸作品那样塑造了那么多经典,甚至反复一拍再拍,但是总体的反馈还是不错的。
当然了,古龙作品里主观色彩较浓,特别是提到女性角色时,要比金庸作品里的女性成熟妩媚性感的多,金庸先生只写小姑娘,古龙则是小姑娘到熟女到半老徐娘一应俱全。而这些风情万种的女性往往过于美艳,古龙的文字又能极大的调动人的想象力,影视作品是很难展现出来的,所以看了书再看电视剧,会觉得意犹未尽,很不过瘾。
还有一点,古龙小说乐衷于营造匪夷所思的奇诡场景,像特别明显的比如《血鹦鹉》《铁血大旗传》里面,这些场景读起来就觉得已经超出自己想象了,真要电视剧演绎出来,会觉得远远不如个人想象的绚丽。
实事求是的说,如果最火的《楚留香》完全按照古龙写的那么拍,未必会那么火,古龙电视剧改编,十分考验编剧导演甚至演员的功力。
如果看金庸电视剧,书中大概的情节都可以了解个八九不离十,如果真的想好好读懂古龙,单单凭电视剧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好好看看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