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乾隆帝为何要除掉鄂尔泰和张廷玉?
优质回答: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一定要除掉鄂尔泰和张廷玉,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雍正皇帝通过秘密建储方式,立弘历为继承人。雍正临死之前,鄂尔泰和张廷玉是顾命大臣。乾隆皇帝登基之后,特意发布谕令,遵照雍正遗命,将鄂尔泰、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写入大行皇帝遗诏,以笼络这两位重臣。
随后,乾隆帝在谅阴期间任用庄亲王允禄、礼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为总理事务王大臣,佐理政务,于雍正十三年十月废弃雍正帝建立的军机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重大事务同总理事务王大臣商讨,可以不设置军机处。乾隆二年十一月服丧期满,允禄等提请免除总理事务,乾隆帝允准,但考虑到西北两路军务尚未完竣,还有特别交办的事务,须就近承办,所以遵循雍正帝的军机处办法,指定鄂尔泰、张廷玉、公讷钦、尚书海望、侍郎纳延泰、班第进入军机处办事,恢复了军机处的设置。
但是,毕竟鄂尔泰、张廷玉是先朝重臣,而两人又不肯主动退位,所以乾隆皇帝只能借机强行将两人除掉。
乾隆二十年,发生了胡中藻“坚磨生诗钞案”文字狱。胡中藻是大学士、军机大臣鄂尔泰的得意门生,与鄂尔泰从子鄂昌过从甚密。四月,大学士九卿等审拟称,“胡中藻违天叛道,覆载不容,合以大逆凌迟处死。该犯的属男十六岁以上皆斩立决。”乾隆帝谕将胡中藻免其凌迟,即行处斩。已故大学士鄂尔泰“酿成恶逆”,撤出贤良祠,“为大臣植党者戒”。
张廷玉也是因为学生提前向自己泄露皇帝旨意而被除掉。
鸟尽弓藏的道理,一定要懂重。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这个题目用词不准确,除掉的意思应是最低进行了司法处理,严重为杀头。
乾隆打击了以鄂尔泰满族官员代表,警示了以张廷玉汉族官员代表,目的要防止形成的朋党集团,平衡政治派别。
鄂尔泰行事高调,被乾隆抓住把柄进行警告,拆分其政治集团,幸运的是,鄂尔泰没受多大影响就病死了。
而乾隆十三年后才开始了乾隆的高压管理,张廷玉因起草文字遭到了从政四十余年的第一次处分。此后,乾隆对张廷玉配享太庙问题多有不满,也导致了张廷玉的凄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