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飞机的机动性很高(战斗机空战战术与机动)

网友提问:

现实空战中,战斗机凭借高机动性能够“反杀”敌方战斗机吗?

优质回答:

在空战电影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王牌飞行员驾驶战斗机,通过机动飞行与释放干扰弹等手段,轻松躲开地面发射的防空导弹。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电影的特技。但事实上,在实战与演习中,战斗机躲掉防空导弹是经常发生的,常常有地面防空单位连续发射4枚(此时的单发毁伤概率理论上已经达到了98%以上)以上防空导弹,而未能击落其目标战斗机。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从防空导弹的设计理念谈起。防空导弹的设计理念是防空,是保护己方目标不遭到攻击。因此,对于防空导弹来讲,只需要有效拦截敌方投掷下来的弹药或者弹药投放平台(战斗机、轰炸机等)即是完成任务,击落战斗机与轰炸机都属于次要目标。

所以,在实战中,类似红旗9、爱国者PAC3这类的远程防空系统来讲,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远程拦截敌方的弹药投掷平台,也就是携带对地攻击弹药的战斗机与轰炸机。而在实战中,往往敌方战斗机刚刚到防空系统的射程之内(也就是防空导弹的最远射程),就会发射防空导弹。防空导弹发射以后,战机势必会机动摆脱。此时,敌方战斗机与轰炸机为了获取最高的机动性,提高自身的生存概率,他们往往会选择丢弃掉自己的对地攻击弹药与副油箱,而当战斗机与轰炸机丢弃自己的弹药与副油箱时,就意味着攻击失败,战斗机只能选择返航。此时,防空导弹就完成了任务。

而对于红旗16、红旗7这类的中近程防空导弹来讲,由于防区外精确制导武器的长足发展,战斗机往往不会贴近到红旗16、红旗7这类导弹的射击斜距范围内,因此,在实战中,往往这些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只负责拦截空地弹药,例如“战斧”巡航导弹,基本不与战斗机交战。

其次,随着战斗机的干扰手段与防区外武器的长足发展,在现代战争中,对陆打击的战机编队中,往往都会编制1-2架类似EA6B、EA18G类的电子战飞机伴随干扰,由于现代防空导弹的制导方式往往是惯性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因此随队的电子战飞机以及战斗机自带的电子对抗系统,能够比较有效的干扰防空导弹雷达的制导系统,提高战斗机编队的生存力。同时,由于防区外武器的长足发展,像JADM滑翔炸弹的射程已经达到70余公里,战斗机不需要自己去面对敌方绵密的中近程防空网,只需要通过电子干扰压制对方防空雷达,以获取投掷弹药的时间,投掷了弹药就可立刻飞离防空火力网。压根不会给对方防空导弹发射的机会。

最后,就是战斗机自身的机动性,同样是由于防区外武器的发展,战斗机往往只需要面对远程防空导弹,而远程防空导弹往往会在战斗机到达它的最远射程时即发射,而防空导弹到达战机附近时,往往已经处于推力削减状态,战斗机在抛弃沉重的弹药后凭借自身被解放出来的高机动性往往能够较为轻松地摆脱防空导弹的追击。

从二战开始,战斗机与防空导弹,就进入了一场矛与盾的螺旋上升对抗。至今,仍未停止,也许正像红桃皇后所说的那样,只有奋力奔跑,才能停止原地。

其他网友回答

在近距离格斗中,如果一方被对方咬尾,想反杀几乎难于上青天。除非对方出现意外或低级失误。

如果自己反杀成功,除非对方是因为意外咬尾。

因为现在的战斗机机动性没有明显差别,能够摆脱都实属不易。一般来说,一分钟内没有摆脱,基本上已经死翘翘了。

根据二战经验,大部分空战中被击落的都没有注意到击落自己的飞机。进行格斗的是少数。长时间缠斗的更是凤毛麟角。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