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没有必要参与课外辅导?为什么?
优质回答:
针对楼主的问题,建议先查阅参考一下《艾媒报告 |2019中国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与课业负担状况专题调查报告》,再自行斟酌。
虽然2018年国家对教育行业进行了大幅整改,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方式单一、校外辅导参差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2018年中国中小学生学业压力依然沉重,家长压力不断增加,假期成为“第三学期”。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www.iimedia.cn)发布的《艾媒报告 |2019中国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与课业负担状况专题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一半学生上学期间作业用时3至4小时,多数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周都有学业测试,多数中小学生家长坚持选择校外辅导,中小学生假期校外辅导占据近一半时间。
未来,“互联网+教育”、虚拟现实将助力普惠教育,教育部将继续出台减压政策,学校与家长将合力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学生在校人数在2008-2014年期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13年人数最低,为13800.67万人,但自2015年起,中小学教育在校人数开始回升,2017年达到14535.8万人。
报告显示,2019年3月,中国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媒体资讯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家校合作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QQ、微信等形式的“家长群”原本是为加强家校之间联系,提高家校沟通效率而组建,但却加剧了家长们的负担。老师们通过QQ、微信要求家长们陪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临时增加作业,甚至会在“家长群”公开“批评”没有完成任务的家长。家长质疑“给孩子布置作业,还是给家长布置作业?”
教育部明确表示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或将任务交给家长,坚决防止“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的出现。
2018年是中国解决学业负担问题的攻坚期。
中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外在压力来源于学校、考试,辅导和家长。
数据显示,在分析家庭矛盾原因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家庭矛盾原因指向学业压力,同时师生矛盾也有原因指向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或许是导致家庭矛盾和师生矛盾的间接原因,但这也间接导致了中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家长的选择校外辅导课的倾向性十分明显,74.0%的家长在学生在校期间仍选择校外辅导。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多数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周末参与辅导班的日均时间在4小时以内,其中41.4%的中小学生周末辅导2小时内,46.0%的中小学生周末辅导2-4小时。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多数家长认为社会生存压力(46.9%)和隐形的社会阶级压力(46.2%)是造成学生学习生活压力的主要因素。另有37.7%的学生家长认为,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学校。
查阅更多请前往:
艾媒报告 |2019中国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与课业负担状况专题调查报告 http://www.iimedia.cn/63922.html
其他网友回答
有没有必要参加课外辅导要从实际出发。兴趣类的辅导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素质的全面提升。当然要辅导孩子感兴趣的科目。知识类辅导就要根据孩子的科目缺陷来决定。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学进去”了。什么是“学进去了”?就是学生对学习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研究知识是一种乐趣,并从中经常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状态学生会自我调节自主学习也就不用什么辅导了。都说美国义务教育宽容松,义务教育阶段学的知识很有限每天都在快乐的玩耍中度过。其实美国学生要想考取好的大学公办学校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必须去外面的辅导机构去学习。中国的义务教育是全面负责的教育,只要学生认真学家长勤于监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大家有关于教育方面问题,学校信息化建设问题,课件制作编程问题可以关注我,一起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1.需要时就参加。当孩子的某门功课确实比较差,凭自己的努力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父母又无能力或时间时,可考虑参加补习班。若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哪门特别差,就没有必要参加补习班。这时在孩子身上,父母的关注点应放在如何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上。
2.必须取得孩子的配合。有些父母会发现,孩子参加了补习班,却不见孩子有什么长进。这其中关键在于孩子是否认真参加的问题。有的孩子把参加补习班视为一种负担,每次都心存不满,但又迫于父母的命令,只好坐在那儿听,实际上脑子里想的都是别的事,老师讲的什么根本就不知道。有的孩子把补习班作为靠山,产生了依赖心理,上课不注意听讲,认为反正要参加补习班,这样的补习实际上是在做重复工作,而且孩子又养成了坏习惯。
3.父母不能放弃责任。让孩子参加了补习班,父母是不是就完事大吉了呢?如果您有这种想法,那就错之又错了。补习班老师的作用仅限于在固定的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某一方面学习问题进行指导,父母绝不能因此而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