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是谁?质量好吗?
优质回答: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灿若群星的诗人创作了浩瀚如海的诗歌作品。现存的诗歌数量中,以陆游诗歌为最多,达9362首。《全宋诗》中,他一个人就占了几乎3本。江山代有人才,为何现存的陆诗最多?究其原因,我们就要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说起。
众所周知,宋朝重文轻武,源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出身于行伍,亲历了五代十国极其黑暗的武人混战、夺权,加之他本身由“陈桥兵变”而建立宋,总害怕手下也来这么一出。因此,宋朝的基因里对兵权有着天生的敏感和恐惧。立国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兵权回收,暂时解决眼前的疑虑。而为江山长久计,宋太祖以及他的子孙都大力完善和推行科举制度,以文臣代替武将。这对宋朝的社会风气产生了极大影响。
图1 赵匡胤(927年-976年)
与唐代相比,宋代科举考试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只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的人都可以前往应举,录取人数较唐代也大大增加,且殿试后不再经过任何吏部考试直接做官,这就成为平民进入上层阶级的主要手段。平民遂蜂拥而至,甚至不少和尚道士还俗来应考,考场遂代替了战场。每次考后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集体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说是挑,其实就是抢,民间戏称为“榜下捉婿”。当时科举之盛,可见一斑。社会热闹,皇帝也来洗脑,宋真宗就写了一首对国人影响甚大的《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后人又有《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科举制的发展,导致了考生的激增。据史料统计,公元1093年,北宋的太学生人数达3100多人;1203年,南宋报考太学的考生就多达37000人。读书的人多了,需要的书籍也就多,这又就推动了印刷业的发展。宋朝印刷技术发达,朝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都有在刻书。而由于经济利益原因,民间也涌现大量书商开设的书坊,专门刻印书籍,还有些老百姓干脆就靠刻书谋生。印刷业发达,刻印方便,使当时出现大量的诗文集。在历经岁月的洗练后,现今保存的宋诗作品数量远超《全唐诗》。
图2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
印刷业的兴盛,造就宋朝藏书与印书的风气。陆家就是宋代著名的私家藏书和刻书家族。陆游祖上世代为官,高祖陆轸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王安石学生)官至尚书右丞,父亲陆宰曾为地方官,后隐居乡里潜心读书,并建了一座很大的藏书楼,叫做“双清堂”——一不小心就成了藏书家。子承父业,陆游也做官,也成了藏书家,也建了书屋(“高斋”和“书巢”),藏书自然更多了。
史书记载,绍兴十三年朝廷要建国家图书馆(秘阁),但藏书不够,要从民间里找,首先想到的就是陆家,抄了整整13000多卷——专业藏书家族。陆游在《渭南文集》傲娇了一把:“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你看,书架、桌子、床,一屋子全是书,抬头低头,左右前后,没有不是书的。
图3 《渭南文集》陆游自编词文集
陆游不但藏书,还刻印书籍。南宋孝宗时期,因《世说新语》一书之前遭火焚,陆游重新刻印出来,此后又印《刘宾客集》,稍带完成自己《剑南诗稿》前20卷,这是陆游诗歌的最早刻本。陆游之后,他的小儿子陆子聿(就是那个《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儿子)刻书比他还勤奋,先后刻印其曾祖父陆佃的《陶山集》、《尔雅新义》,其祖父陆佃校注的《鬻子》、《鹖冠子》,其父陆游的《剑南续稿》、《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等,把祖上的著作刻印了个遍。相当于他们陆家既有图书馆,也有出版社。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陆游这边在写诗,他儿子在那边忙着刻印。这使得陆游的作品第一时间、极大丰富的被留存下来。相比唐代诗人们墙壁题诗、寄赠传唱等方式,诗歌遗失无数,令人扼腕的情景,陆诗实在是一种幸运。
图4 陆游 苦寒帖
当然,除了客观的因素,陆诗能流传下来还有其自身原因。陆游生于两宋之交,亲历靖康之耻,生逢乱世却一生笔耕不辍,按现存的诗歌数量,以他的年龄算,平均每两天左右写一首,他也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说明还有遗漏的诗)。诗不但写得多,质量还有保证。国人熟悉的如忧国忧民的《书愤》、《示儿》,热爱生活的《游山西村》,当然还有和前妻那一段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以及被称作“绝等伤心之诗”的《沈园二首》等等。
后人评价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既有宋诗议论说理的特征,也不乏唐诗的张力,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陆游在当时有“小李白”之称)与杜甫的沉郁悲凉(现实主义精神更接近于杜甫),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有价值,才有流传的可能。倘若如乾隆皇帝,写诗四万余首,只得一个“滥且烂”评价,没有价值,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恒星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他网友回答
乾隆皇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且没有之一!
据说,乾隆皇帝一生写下了四万三千多首诗,这是个什么概念?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顶峰,《全唐诗》一书,作为唐朝诗歌的集大成者,收录了两千多位诗人的作品,也不过四万多首出头,竟被乾隆皇帝轻松超越。
那么这么多的诗,其质量又如何呢?
小学、中学、大学期间的教材所收录的诗歌,应该算是诗歌中的精品,可乾隆的四万多首诗,竟一首都没被收录,这也能从侧面反映乾隆所写诗歌的质量。
乾隆写的诗究竟怎么样,我们来看看他所写的诗歌《卢沟晓月》:
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夹镜明。
入定衲憎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
还来每踏河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据说,大部分人看完这首诗,都有一个感觉:看不懂!看来看去,都不知道作者(乾隆)要表达什么意思。
不过这些在当时朝中大臣看来,可是数一数二的“精品”,朝中有不少人还争先模仿,这也使得乾隆信心大增,创作的频率越来越快。
乾隆写诗有多快,《檐曝杂记》中,记载了有关乾隆皇帝写诗的这样一件趣事:有一次乾隆上厕所,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写下了4首诗。这也就不难想象,乾隆的诗歌为何没有一首出名!有一首《咏花》十分有名,它是后人以“乾隆的名义”所写的,诗如下: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
九朵十朵十一朵,飞入草丛都不见。
这首诗虽然更多的是娱乐,但其中也藏着不少人对乾隆皇帝所写诗歌的印象。
和乾隆想比,草根出身的刘邦,是所有会写诗的帝王当中,写诗最少的,但这首诗却十分有名,且只有区区三句,其名《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不得不说,诗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其质量同样不容忽略啊,乾隆和刘邦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他网友回答
可能是乾隆皇帝!水平不高,写诗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