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回头看清末塞防和海防的对错,李鸿章和左宗棠哪个是对的?
优质回答:
塞防海防之争,往往到眼前就是两难境地。左宗棠如果不是一代神人,天佑中华,保住了新疆,给中华民族一个喘息的机会,使中华版图有了一个大纵深。好在清末塞防成功,海防虽然出现问题,最后还没有彻底崩溃。虽然后来军阀混战,再次置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新疆也差点被分割出去,危如累卵,好在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边疆逐渐稳固,伟人英明决策,为中华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我们完全相信西方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差点再次陷入海防还是塞防的两难境地之中,好在中央把握大局,有效化解了这一危险,至今思之,令人佩服。塞防与海防关键是在于防患未然,这也是我们现今能够有效维护南海祖国领土海域的重要保障。整体上讲,没有塞防,海防也是危防,必然受制于人。失去海防,就会被别人堵在家门口,任人宰割。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左宗裳西域之行失败,就是错,成功就是对。成者王侯,败者寇。对错于运气之中。
其他网友回答
进入暮年的大清,整个国家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在海上有英法等侵略者,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在大清的身上咬下一块肉。在陆地上,沙皇俄国挖空心思,手段尽出。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大清晚期政局的动荡,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整个大清朝大厦将倾,危在旦夕,但是大清朝不乏有识之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最大可能挽救自己的国家。
其中的代表就是以海防为主的李鸿章,和以塞防为主的左宗棠。这两者的思想与行动代表了大清朝两种主流的防御思想,也代表了大清的能人志士对于国家危难的不懈努力。这两种防御思路在本质上都是正确的!问题是两种防御思想所依托的大清,已经没钱同时支持两种防御思想的落实。
为了各自的思想能够获得朝廷的支持,左宗棠与李鸿章两个朝廷大员,各自向朝廷上书。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表示:“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大患愈棘”。李鸿章的意思是,就算是新疆丢了,对于整个国家的大形势都没有什么太过于重要的影响。
而左宗棠在《筹议海防》中认为“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决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左宗棠认为,不管是海防还是塞防,都需要同时并重。因为不管是丢失了台湾还是新疆,对于国家都是一种极为深重的伤害。
左宗棠在《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中认为“是停兵节晌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他的意思是如果不顾塞防,将资金挪用于海防之上,是一种非常不妥当的行为。那么关于李鸿章力主的海防和左宗棠主张的塞防,对于整个大清朝又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李鸿章力主海防存有私心,左宗棠主张塞防一心为国
李鸿章虽然是大清朝的栋梁之才,但是个人感觉其眼界很有问题。居然能够在上书中直接说出丢失新疆于大局无碍这样的话,如果在抗日战争期间说出这样的话,怕是日子很不好过的。李鸿章主要的势力范围和收益均来自于沿海地区,而后期组建的北洋舰队也完全掌握在李鸿章手里,人事任免全部都是李鸿章说了算,李鸿章没有私心我是不相信的。
当时的左宗棠在知道阿古柏联合沙皇俄国势力侵略新疆的时候,他正在甘肃镇压回民叛乱。熟悉当地情况的他,深知如果新疆有失其周边的甘肃,西藏,内蒙都有可能受到沙皇俄国势力的影响。而沙皇俄国是一只喂不饱的狼,得寸进尺是肯定的事情。所以必须在阿古柏和沙皇俄国势力没有完全占领新疆之前,将他们全部赶出去,才能断了他们这种非分的念头。
在成本上而言,塞防比海防的经济压力要更小
当时的大清朝虽然千疮百孔,无比缺钱,但如果要打两场仗,肯定会选择打经济压力更小的那个。当时左宗棠因为镇压回民叛乱,屯兵甘肃,与新疆省的距离不是很远。而且所要面对的敌人主要是阿古柏的中亚分离势力以及沙皇俄国的势力。大清打海战也许不行,但是对于陆战,刚刚被击败的捻军和太平天国势力可能会有发言权。
而对于想要组建海防的大清朝廷而言,缺钱并不是最大的问题。相对于陆军而言,海军的组建更需要时间的沉淀。因为大清晚期的海军已经属于技术型兵种,并不是挑几个会水的水兵就能够组建海军。需要耗巨资购买军舰,还需要训练舰上人员,远非一日之功,也远非一锤子买卖。
在时间上看,塞防能够及时反应,海防因为条件不足反应较慢
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时,左宗棠正在甘肃。想要进军新疆,需要朝廷拨款和粮草支援即可。后来虽然朝廷下发的粮饷不足,但还是由左宗棠自筹资金顺利成行。而且路程不远,几万大军和辎重部队民工稍事准备就可以开拔。而当时的大清朝水师舰艇不堪重用,别说收复台湾,就是支援台湾抗击日本也是做得勉勉强强。更别提没有主力战舰和日本进行海战,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海防怎么打?
大清通过几代人努力拿下的新疆不可能轻易许之于人
在大清朝的早期,新疆并不是完全掌握在大清朝廷手上。准噶尔部牢牢把控着新疆大部以及西藏内蒙古少部分地区,清朝通过数次战争,并陪嫁了一个公主,才将现在的新疆等地完全收复,形成了当时大一统的局面。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噢,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王朝,其统治者对于海洋观念极其淡漠,但是对于陆地上的领土,他们是不愿意失去的。更别提拥有占地范围极广的新疆,通过了海量的消耗和几代人的努力才拿下。所以当时的大清统治者对于塞防是持支持态度的,轻易将新疆送之于人,只要不是其统治者过于昏庸,估计都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所以对于清末时期朝堂之上海防还是塞防的争论,有其必要性也有其讨论性。但是就当时那样的环境,不管是收复台湾,还是收复被阿古柏侵占的新疆领土,都是当时大清朝廷应该去做的事情。是不容挑战与亵渎的,也幸亏当时的大清,那么多有能量的爱国之士,通过努力,终于收复的新疆,就这样的功绩而言,左宗棠值得我们后人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