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有话说
作为一个音乐门外汉,从小五音不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其实是很心虚的。身为“音乐盲”,这一番功课也算是对自己人生第一次系统的音乐启蒙教育。也许对于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而言,这篇内容如同小儿科,但是相信对于很多如同我本人一般毫无半点音乐基础素养的普通父母而言,这份读书笔记还是很有帮助的。
艺术类的培养总还是要点家庭氛围烘托的,自问自己和老公都没有音乐方面的能力快速入门,我们各自擅长的点也不在于此,比如我擅长于文字、绘画,老公擅长于数理思考。这些方面我们处于自己内心的喜爱,不费吹灰之力就刻意营造很好的氛围,设计有趣的游戏,选择优质的书籍。扬长避短,不浪费时间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所以对一妞在音乐道路上专业要求基本为0。我只希望她可以有自己的音乐审美,学会欣赏音乐,能把音乐变成一种享受,通过音乐会表达自身的情绪即可。舞蹈、唱歌、演奏、欣赏,随她喜欢,只要入门即可。至于入门后,如她还有自发的更深层次的追求,老母亲自然会想办法找专业人士来满足,但若无更深要求,入门有审美即可!
本篇内容所能达到的水平亦如此,仅仅是最最基础的入门,让音乐成为游戏互动、情感交流的基础工具。如果你想看到更专业的音乐启蒙,这一篇估计无甚益处,需要寻求音乐专业人士的建议。
内容较多,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便于梳理
三大音乐教学方法
在给孩子做音乐启蒙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三大音乐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柯达伊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
这三大音乐教学法分别以创始人名字命名,他们都是有名的音乐教育家。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
因此,达尔克罗兹主要特色就是体态律动教学,于此之外还有视唱练耳和即兴。
体态律动教学要求孩子把身体当作乐器,将听到的音乐用身体动作再现。它将动作细分为两类:
原地动作:拍手、指挥、摇摆、弯腰、说话、歌唱等。
空间动作:走、跑、爬、蹦、跳、滑等。
通过这两类动作来表达不同的节奏、旋律、和声、复调、曲式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随时观察孩子状态,发现孩子精神不集中即变换游戏,来保持孩子的新鲜状态。
柯达依教学法
柯达依强调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
它主要以歌唱教学为主,通过清唱的方式教学,将歌唱与动作、游戏、表演、即兴创作等形式相结合。它的核心方法有: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节奏和唱名的简记法,其中柯尔文
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通过:节奏、旋律练习、基本形体动作教学等活动加上鼓、木棰、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安排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让孩子在团队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它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让孩子懂得了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一妈总结
在这三种音乐教学法里,都有对即兴的强调。
结合三大方法来看,适合幼儿的音乐启蒙,不应该是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枯燥的单一乐器教学,而是通过游戏、歌唱、舞蹈、欣赏等趣味方式。
音乐启蒙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孩子享受音乐、学会欣赏音乐。
对于音乐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去逼迫孩子必须过早学会某项技能。
关于选择专业培训机构:现在有些高端的音乐启蒙机构,也有开设奥尔夫音乐课程。对于3-5岁的孩子可以从这样的课程入手。或者可以先从视唱练耳开始。
@程序员奶爸的《音乐启蒙=学乐器?中央音乐学院有张不为人知的路线图告诉你几岁学什么好》这篇文章也在我做功课过程中给我很大影响,建议大家可以看一看。他给出了一张中央音乐学院网站的宣传图,可以看到孩子音乐学习路线图,在此引用,分享给大家。
我按照中央美术学院网站上的指南,梳理了一下路线,在给孩子选择音乐启蒙时,可以这样安排:
1-4岁:幼儿奥尔夫启蒙亲子互动
4-6岁:儿童视唱练耳
5-12岁:少儿舞蹈、钢琴、欣赏课、音乐基础知识、合唱
一妞的实践
对于一妞而言,我试着寻找了家附近有没有奥尔夫启蒙课,发现有一些机构有开设,但距离太远,来回耽误时间不方便。所以奥尔夫启蒙既然是亲子互动,那就可以在家里自己撸袖子直接来。
在视频网站上只需搜索“奥尔夫启蒙”即可找到很多奥尔夫启蒙视频教学,大家可以自行学习。
举例说一下,我是如何在家与一妞做奥尔夫音乐启蒙的:
步骤一:
选择一首有趣的动物歌曲,比如音乐之声中的那首牧羊人。
步骤二:
先跟着音乐用夸张的动作和音调嗨起来,热场感染带动孩子一起摇摆。
步骤三:
让一妞猜一下是什么动物,并且描述一下动物的特征,还可以准备小绵羊的故事和绘本,拿出来读一读。
步骤四:
跟着节奏拍起手、扭动起来,跟着音乐学绵羊叫。
步骤五:
拿着家里的碗筷杯桶等一切在手边的日用品,跟着音乐敲打狂欢。
嗯,没错,这首歌是一妞现在最喜欢的歌,因为爸爸妈妈都会和她一起玩这首歌,真正是享受到这首歌带来的欢乐。我觉得吧,比她会什么专业的乐理知识价值大多了!
对于今后越来越专业的培养,我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可能需要寻找专业机构。
目前计划是等她四五岁时带她去试试看舞蹈课和视唱练耳,如果她自己感兴趣,就给她先报一期每周末一节课玩一下。至于乐器专业培养,要求父母必须陪练,自问无兴趣无耐心陪练,不用跟风,不如把宝贵的睡前时间多放在我和她爸爸更擅长喜好的画画阅读领域,暂不考虑。
四种音乐活动
除了三大音乐教学方法,对于有兴趣深入研究音乐启蒙的爸妈及幼师,推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四本一套:
还有一本在家里放没拍到
这套书将幼儿音乐活动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提供了大量的教案,配套CD光盘,操作性很强。但是因为针对幼儿园教学,所以很多活动是集体活动,对于父母而言可以试着改造在家里玩。配套的音乐也省去了自己去列音乐清单的烦恼,特别适合我这种“音乐盲”家长。(翻阅过程中,发现一妞所在的幼儿园有在这本书里挑选音乐游戏给孩子。)
这套书简单做了读书笔记,文末还挑选了一些适合父母和孩子的音乐游戏,供你参考。
歌唱活动的主要学习目标:
共鸣位置与美好音色:
父母要学习如何口面前共鸣和向前唱。幼儿最易出现大吼大叫的情况,可以尝试“轻声入手”。唱歌的时候可以从较高音区逐渐向下唱。
咬字、气息与情感表达:
所谓字正腔圆,在平时与孩子交流时注意改善自己的咬字发音,尽量自己就能做到咬字清晰,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咬字、气息,来传达情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不用一味去强求孩子必须怎样,自己做好基础孩子自然会学会。
韵律活动将孩子的动作分为三类:
一般生活动作:包括走、跑、跳跃、点头、弯腰、屈膝、摇摆手臂、拍手等日常常见动作。
韵律模仿动作:指幼儿对外界事物进行模仿、象征性动作。
舞蹈动作:有一定规范的专业动作。
1-3岁:和孩子进行韵律活动时,主要用一般生活动作。
3-4岁:提高一般生活动作的难度,提高韵律模仿动作的比例。
4-5岁:可以加入舞蹈动作的学习。
5岁以后:韵律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成为主要学习内容。
乐器演奏活动
我根据个人理解,整理了一下可以给幼儿选择使用的一些启蒙乐器。
锅碗瓢盆等日用品:
可以让孩子自制乐器,比如塑料瓶里装米粒、豆子或沙子,不同粗细材质的,摇晃起来声音质感不同。比如同款杯子装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打出来声音也不同。自制乐器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可是远远大于买来的现成乐器哟!
现成的奥尔夫乐器: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比如:
木质类:单、双响筒,木棒,木鱼、蛙盒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绵音。
散响类:沙锤、串铃、声音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一般有共鸣声,声音低沉,音量较大。
金属类:三角铁、碰铃、10孔口琴、碰钟等,最大特点是有延绵音,清脆。
淘宝上可以买到奥尔夫乐器套装,在家使用时避开邻居休息时间哦。
欣赏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倾听周围环境的声音:引导孩子日常去倾听室内室外、大自然、建筑工地等声音,并学会分辨。
欣赏音乐作品:选择适合孩子此时认知发展的音乐,陪着孩子一起揣摩音乐传达的内容,听完后可以一起讨论或者就这音乐做一些相关游戏。
学习简单常识:向孩子介绍听到的音乐的名称来源,简单介绍下演奏的乐器,描述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可以让孩子从音乐主题出发开展联想。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孩子复现音乐,比如绘画、讲故事、舞蹈、戏剧游戏。
不同年龄的幼儿音乐选择
音乐活动时,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来调整音乐清单。这套书就给出了针对不同年龄的婴幼儿,选择音乐时的要点:
婴儿(0-1岁):让生理觉得舒适的音乐
托班幼儿(1-3岁):轻松愉快、性质较柔、重复性较强的音乐
小班幼儿:逐步加大儿童音乐和一般性中国风格音乐
中班幼儿:逐步加入有明显民族个性的不同中国风格音乐
大班幼儿:有明显地域、民族个性的异国风格音乐及少数积极健康的成人音乐
通过对音乐活动的划分,对不同年龄孩子认知发展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为你给孩子设计音乐游戏时提供参考。
最后一妈整理筛选了一些绘本和游戏,如果你想在家和孩子玩音乐,可以从下面推荐中选择。也欢迎你在评论区补充!
推荐游戏和绘本
音乐启蒙绘本推荐
和我一起唱(0-3岁)
这套书由中信出版社引进,适合0-3岁的宝宝音乐启蒙。这一套书选择了非常好听符合0-3岁宝宝认知需求的6首英文歌作为脚本,每本书就对应一首歌,扫描书上二维码就可以边给宝宝听书边看这套绘本啦!6首英文歌节奏简单有韵律,又不停重复,轻柔的声音让宝宝心理生理都很舒适,同时捎带手做了英语启蒙。
书的材质也特别好,硬纸板安全可啃咬,每一页都有小机关,比如可以滑动轮子,有小洞洞可以抠,小婴儿即使听不懂歌,也会玩得很开心。
自从这套书进家门,就成了一妞最爱,出镜率最高的一款书。推荐给各位爸妈。
听,小蜗牛艾玛(3岁以上)
这里不得不狠狠夸一下中信出版社,引进绘本的质量和内容都非常过硬。可以这样说,买绘本可以先打开中信出版社官方店,然后就可以放心挑选了,绝不会失望。
这本小蜗牛艾玛也是一套音乐启蒙书,不过因为故事较长适合3岁以上的大宝宝。对于想偷点小懒的父母,这套绘本再好不过了。因为要想讲这套绘本吧,还需要配乐,那就必须要扫书上的配乐二维码咯!打开手机,扫描好,只需要把书递给孩子,陪在旁边随着播放的内容指给孩子看一看,随着声音学一学每页的象声词就可以啦,再也不用口干舌燥了。
所以我都会在我真的有点累了不想再读故事时,摸出这一本,自己趁机偷点小懒休息一下。
大家来听音乐会(3-6岁)
凯迪克银浆绘本,这套绘本可以教小朋友认识到很多常见乐器哟。
书中文字对声音的形容十分生动传神,用语巧妙,比如形容小提琴的声音是“又细又高,好像飘在空中的细丝带”,而单簧管的声音则是“你闭着嘴巴哼歌那样”;低音管“是个爱跳舞的小丑,常常发出顽皮的低音”。
让孩子对乐器充满好奇。当然你还可以配合这本书找到书里提到的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孩子再去听一听是不是真的和书里描述的一样。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
黄雨伞
这本书很奇妙,无字。就是黄雨伞走过小桥,走过花园,走过街道的画面,画面色彩柔和舒适。随书配备一张CD,每一个画面都搭配一首唯美的钢琴曲,看着画面听着曲声,仿佛看到雨点坠落水面溅起的涟漪。将绘画与音乐结合起来,非常有美感。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
游戏推荐
0-3岁
抖音最火我的身体
大家都知道抖音的不好,其实抖音上还是有一些简短上口的童谣,很适合小宝宝玩的。比如一妞小时候特别喜欢这段:(用我家狗录了一段)
跟随着这个视频,她也会指指自己的鼻子嘴巴牙齿,还会做出些搞笑的表情。
我也会偶尔选一些有趣夸张的舞蹈视频、童谣视频和孩子一起学一起录视频,但是度要把握好,不建议给孩子单独长期使用。
3-4岁
妈妈来抓兔耳朵
游戏选择于《韵律活动》中。具体玩法:
兔妈妈和兔宝宝随着音乐模仿兔子跳,兔妈妈根据音乐给宝宝不同身体部位做按摩。在音乐结尾,兔妈妈做蒙眼动作,兔宝宝举起双手学兔耳朵。
泡泡蹦嚓嚓
游戏选择于《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具体玩法:
可以先讲一个故事:城堡中有一个巨人和很多宝宝精灵,每次巨人喊“泡泡蹦啊蹦啊蹦啊蹦嚓嚓”泡泡精灵就会被唤醒,当巨人念到“吹吹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泡泡精灵就会变大,和巨人狂欢。当巨人再次喊:“泡泡蹦啊蹦啊蹦啊蹦嚓嚓”,泡泡精灵就会逐渐变小到消失。
大人的动作:念到“嚓嚓”拍两下手,接着把手放嘴边做出吹泡泡的动作。
孩子的动作:用身体表现变大泡泡的样子,然后原地转圈狂欢。等到大人再次念到“嚓嚓”,孩子用身体表现变小的样子。
4-5岁
小兔菜园
游戏选择于《歌唱活动》。具体玩法:
兔妈妈和兔宝宝边唱歌边做相应地动作。兔妈妈和小兔子来到菜园,看到四种菜:萝卜、青菜、南瓜、豌豆(可以事先安排孩子剪纸、捏你、画画等做出这些菜的形象)。兔妈妈带着小兔子用各种动作吃这4种菜(拔出来吃,跳进地里吃,转圈吃,摇下来吃)。吃完菜,需要种上新的菜,用锄地、浇水、晒太阳、捉虫子地动作表演种菜。
蒙眼听音乐
可以用眼罩蒙上孩子的眼睛,播放不同音乐或声音,让孩子猜是什么动物、乐器、故事。
5-6岁
雨点跳舞(唱歌转绘画)
游戏选择于《歌唱活动》。具体玩法:
打雷了下雨了,雨点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它们跳舞时是什么样呢?边听歌跟着唱,边把歌里的内容画出来。
这个游戏也可以配合着《黄雨伞》来。
参考文献:
[1]王丹.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教师指导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第2版):欣赏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第2版):打击乐器演奏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第2版):韵律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第2版):歌唱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是一妈,教育学硕士,既是育儿漫画作者,又是婴幼儿规律作息实践者。
【一妞家的事】全宇宙最懂妈妈的育儿漫画。5毛钱绘画功底,画风鬼畜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