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排行榜决定了大学的真实水准(大学排名真的有用吗)

网友提问:

大学排名能代表学校的真实水平吗?排行榜科学吗?

优质回答:

感谢你的提问。

下面是我对你这个问题的回答。

1.大学排名相对是科学的,但它也仅仅是一个参考

不管是大学排名,还是专业排名,都是相对比较科学的。因为好多排名是专门的学术机构组织的,也有一些是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所以,通过他们公布的这些信息,再加之各院校官网上公开的信息,应该能够大体了解其办学实力。

2.对于考生来说,网上信息可能就是最重要的了解渠道

每年高考结束后,为了正确填报志愿,考生及家长肯定要了解相关院校的办学情况。但对他们来讲,毕竟了解的渠道太少,所以通过上网查询这些排名可能就是最重要的途径了。查询时,一定要注意查一下相关院校的官网,这样掌握的信息才会更准确。

3.多找一些权威机构公布信息,这样更有参考价值

权威机构或是国家正式的部门公布的信息会比较准确,所以,考生在查询时,一定要看一看公布这些数据的部门,对于一些个人或不规范单位公布的信息最好不要轻信。毕竟填报志愿是个大事,如果一旦了解有偏差而导致失误,有可能会贻误孩子一生。

当然,在了解过程中,咨询老师、相关的主管部门或是直接电话联系相关院校的招生办也是很必要的。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想一个问题:不管怎样排名,会影响清华北大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吗?甚至前面十所,二十所高校,会因为某个排名而影响他们本来的地位么?这个恐怕很难。

对于高校排名,我比较赞同的一句话:一所大学的声望是影响排名的重要因素,而声望往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非常稳定的。对高校来说,国内外的声望自然形成已久,一家机构的排名并不代表着什么,他本身也就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很难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排名主要是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USNEWS排行榜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至于其他排行榜,比如国内的武书连,校友会等排行榜等认可度相对较低。

之所以相对认可,主要是四大榜所采取的排名方式有一定的依据,以软科为例,主要参考科研成果,教育质量,教师质量,师均表现等四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再细分,各占不同比重,其他三个排行榜跟他类似,只是参考标准和比重各不相同,数据来源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比如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获奖校友,教师数,在国际核心期刊发文数,高被引数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客观反应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

但是不管是各种排名,均为民间或者商业机构发布的,教育等相关部门并没有参与,相关数据只是依靠第三方数据统计,有很大的局限性,权威性也受到质疑,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应高校的水平。而且各种排名都是一年一排,变化波动往往较大,并不适合用来作为高校地位的参考。某些排名甚至带有一定的商业行为,这也是高校排名饱受诟病的地方。

综上,个人认为,四大国际排行榜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高校在短期内的综合实力变化;但其局限性也较明显,由于统计数据并不全面等原因,并不能完全反应高校综合水平,以及相对稳定的声望和地位,作为参考也用,过于迷信就没必要了。

其他网友回答

往往那些高校的排名情况能够反映这所高校的综合实力,但是想通过这所高校的综合排名去看清楚这所高校的真实水平的话,就并不现实。所以我们对那些高校排名应该抱着仅限于参考的态度。

一、影响高校排名的因素.

一份高校综合排名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说科研实力、师资力量、学科排名、生源质量、社会影响力、毕业生就业、科研成果等因素,如果想排好这样的排名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

二、综合性高校与专业性高校.

全国的那些高校主要分为综合性高校与专业性高校,那些综合性高校,因为办学规模比较大,往往这些高校在大学排名的时候比较占便宜,而那些专业性的高校则比较吃亏;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综合性的大学希望合并医科大学、农业大学了,他们希望通过这类的专业性大学来提升他们的学科门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排名。

三、报考.

高考的学生通过高校的综合排名来填报志愿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分数、兴趣爱好、个人意向以及大学的综合排名,而综合排名仅仅是一个参考而已。某些专业性大学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可能并不是特别的拔尖,但是在其所处的领域内的全国排名是处于全国顶尖水平的,这样的高校就很值得去填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