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的历史意义(闯关东与走西口的原因)

网友提问:

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指哪些地方?

优质回答: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广义上的闯关东包括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的历次迁徙。事实上在满清王朝入关之前辽东地区已有中原内地迁徙去的的汉人定居,清朝入关前的汉军八旗就多是由这些人组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出身也是中华先民闯关东的见证:曹家本是汉人,世居辽宁铁岭,后金立国后被编入满洲正白旗。事实上早在明代就已在东北设有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两大行政管辖机构,而中原百姓也不断有出关谋生的,那时东北各民族就已开始了早期的互相融合,共同开拓着中华文明的东北边陲。清王朝入关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山海关外的白山黑水视为自家保留地以备有朝一日被中原百姓推翻后能重返关外落脚,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从顺治朝开始旨在禁止中原汉人进入东北的柳条边篱笆墙就开始动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积贫积弱,东北日渐沦为俄、日两国竞相争夺的势力范围,眼看自家老巢有陷落于俄、日之手的危险,加之此时的满族也已融入中华文明,于是逐渐放宽了中原内地百姓移民东北的限制。这一时期黄河下游连年遭灾,而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腐败救灾效率也呈下降趋势,一时间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另觅出路。清政府对中原内地百姓移民东北之事并不是一天之内解禁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放宽的过程,早期的移民者仍不得不面对朝廷的诸多限制。最终求生意志战胜了朝廷的禁令——一批又一批中原内地百姓不顾朝廷禁令出关讨生活,因此赴关东讨生活就被称之为”闯关东“。1897年清政府完全放开中原内地百姓移民关外的禁令,到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出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的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闯关东因此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今时今日东北地区汉族居民的祖先多是关内河北、山东等地迁徙而来,同时部分蒙古族、朝鲜族也来到关东地区讨生活,他们共同开发经营着东北的白山黑水,也共同抗击着外来侵略者。他们从老家带来的诸多习俗和关东本土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今天东北独特的人文风貌。

”走西口“中的西口是地名——狭义的西口是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这里是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明隆庆年间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仿汉制修建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并与明朝修好,随即双方开放了边境互市。这为身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晋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他们走出杀虎口同蒙古各部进行交易。随着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中国商人开始进一步穿越内外蒙古进入俄罗斯境内,于是逐渐形成了一条出杀虎口经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的商道。晚清时期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自然灾害频繁:清光绪三年至五年由于连续三年大旱而导致了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的大饥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批百姓被迫离乡背井前往口外寻找新的可开垦的土地。以山西人为主的移民群体带来的农耕文化和口外蒙古人的游牧文化逐渐融合,使晋文化得以在当地扩散,同时也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融合。

中国人去东南亚地区活动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下南洋。下南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早在先秦时期华夏先民就已开辟了从今天广州出发到达东南亚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向西扩展到印度半岛。唐宋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逐渐有中国人前往东南亚地区进行长期贸易乃至定居。华人甚至在东南亚独立建国:马来吴氏王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纳土纳岛国、暹罗吞武里王朝、飞龙国、爪哇顺塔国等皆为华人所建。15世纪后欧洲殖民主义者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纷纷远航来到东南亚地区,殖民者为招募开发殖民地的劳工而大量招募包括华人在内的务工者。明末清初一部分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华人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定居。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下南洋迎来了高潮时期。

其他网友回答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广义上的闯关东包括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的历次迁徙。事实上在满清王朝入关之前辽东地区已有中原内地迁徙去的的汉人定居,清朝入关前的汉军八旗就多是由这些人组成。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出身也是中华先民闯关东的见证:曹家本是汉人,世居辽宁铁岭,后金立国后被编入满洲正白旗。事实上早在明代就已在东北设有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两大行政管辖机构,而中原百姓也不断有出关谋生的,那时东北各民族就已开始了早期的互相融合,共同开拓着中华文明的东北边陲。清王朝入关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山海关外的白山黑水视为自家保留地以备有朝一日被中原百姓推翻后能重返关外落脚,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从顺治朝开始旨在禁止中原汉人进入东北的柳条边篱笆墙就开始动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积贫积弱,东北日渐沦为俄、日两国竞相争夺的势力范围,眼看自家老巢有陷落于俄、日之手的危险,加之此时的满族也已融入中华文明,于是逐渐放宽了中原内地百姓移民东北的限制。这一时期黄河下游连年遭灾,而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腐败救灾效率也呈下降趋势,一时间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另觅出路。清政府对中原内地百姓移民东北之事并不是一天之内解禁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放宽的过程,早期的移民者仍不得不面对朝廷的诸多限制。最终求生意志战胜了朝廷的禁令——一批又一批中原内地百姓不顾朝廷禁令出关讨生活,因此赴关东讨生活就被称之为”闯关东“。1897年清政府完全放开中原内地百姓移民关外的禁令,到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

  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出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的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闯关东因此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今时今日东北地区汉族居民的祖先多是关内河北、山东等地迁徙而来,同时部分蒙古族、朝鲜族也来到关东地区讨生活,他们共同开发经营着东北的白山黑水,也共同抗击着外来侵略者。他们从老家带来的诸多习俗和关东本土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今天东北独特的人文风貌。

  

  ”走西口“中的西口是地名——狭义的西口是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这里是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明隆庆年间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仿汉制修建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并与明朝修好,随即双方开放了边境互市。这为身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晋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他们走出杀虎口同蒙古各部进行交易。随着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中国商人开始进一步穿越内外蒙古进入俄罗斯境内,于是逐渐形成了一条出杀虎口经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的商道。晚清时期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自然灾害频繁:清光绪三年至五年由于连续三年大旱而导致了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的大饥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批百姓被迫离乡背井前往口外寻找新的可开垦的土地。以山西人为主的移民群体带来的农耕文化和口外蒙古人的游牧文化逐渐融合,使晋文化得以在当地扩散,同时也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融合。

  

  中国人去东南亚地区活动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下南洋。下南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早在先秦时期华夏先民就已开辟了从今天广州出发到达东南亚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向西扩展到印度半岛。唐宋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逐渐有中国人前往东南亚地区进行长期贸易乃至定居。华人甚至在东南亚独立建国:马来吴氏王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纳土纳岛国、暹罗吞武里王朝、飞龙国、爪哇顺塔国等皆为华人所建。15世纪后欧洲殖民主义者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纷纷远航来到东南亚地区,殖民者为招募开发殖民地的劳工而大量招募包括华人在内的务工者。明末清初一部分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华人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定居。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下南洋迎来了高潮时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