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如簧的意思是(巧舌如簧的由来)

网友提问:

为什么说“巧舌如簧”,根据哪里的典故?

优质回答:

“巧舌如簧”出自五代十国周末宋初间前后的诗人刘兼的诗《诫是非》:“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清康熙彭定求、杨中讷等十位翰林编纂《全唐诗》)

巧舌如簧(网络图片)

“巧舌如簧”的解译:“簧”是簧片,是一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重要工具。“舌”是人嘴里的舌头,“巧”是灵巧。“舌”与“巧”连起来就是“舌巧”。“舌巧”的意思就是舌头灵巧,“舌巧”即灵巧的程度就像“簧”即“簧片”乐器发出的动听声音。后来延伸意义为形容词,是形容有的人舌头灵巧,能言善辩,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是根据《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来的,其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形容那些贫嘴薄舌,善于狡辩的人。

例如,有个商人,他巧舌如簧,能说会道地花言巧语,能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以欺骗消费者。再例如,一位同事,他这个人能巧舌如簧,善于狡辩,经常是无理也要挣三分,

能言善辩(网络图片)

人人见了他这样很反感讨厌他。还有一位同事,以谎言与善辩的巧言如簧以骗取上司的信任。

“巧舌如簧”也不都是贬义地形容,也有褒义。例如,有人形容一位女生,说她的小嘴线条分明,牙白唇红,巧舌如簧,说话像唱歌一样动听。还有一个例子形容一位媳妇巧舌如簧,结果得到婆婆的欢心,婆媳关系号上加好。

自古以来社会上就有那么些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人。文人需要形容那些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人词语,因此,文人们就采用了“巧言如簧”或“巧舌如簧”这一成语了,目的是为了表达意思的准确性,使大家都明白“巧舌如簧”是什么意思。但是,在用这“巧舌如簧”形容词时,首先要确认自己准备使用褒义还是贬义?只有把褒义和贬义能明白了,才能准确表达。这是在写文章会经常遇到而使用的形容词。

历史典故(网络图片)

总之,“巧舌如簧”是形容词,是形容那些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有褒义也有贬义。《诗经·小雅·巧言》文和刘兼《诫是非》诗中的典故及我们平时所听所见到的事,足以说明了“巧舌如簧”形容词的真正含义。

其他网友回答

巧言如簧,厚颜无耻

【成语释义】比喻献媚的花言巧语,说得很动听;脸皮厚得不知羞耻。

【典故出处】《诗经·小雅·巧言》。

【成语故事】《巧言》这首诗,作于西周。这是一首揭露小人败国乱政 之作。诗的作者或许就是一位受害者,他用自己的见闻,描绘出这般小人的丑态和造成的危害,同时又进而指出:这些人之所以能得势,为所欲为,根本在于当权者“信谗”。全诗共六章:第一章写自己遭谗受害的事实;第二、三章指出当权者“信谗”是自己受害的根源;第四章称赞贤明君 主能明察是非;第五章对巧言进谗者的厚颜无耻给予痛斥;第六章进而指出进谗者无他能,专以肇祸为能事。

诗的第五章是: 佳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这章诗的大意是:柔弱的良木,君子栽种要注意爱护。对往来无定的流言,要心里有数。轻率骗人的大话,出自一张口呀! 对那些惯于造谣、 善于花言巧语的无耻之徒、要特别加以注意。

其他网友回答

巧舌如簧这句成语意思是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详细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也有说巧舌如簧出自唐·刘兼《诫是非》:“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

现代人以“巧舌如簧”造句,足以解释这句成语所包含的意义。

1. 巧舌如簧的他以谎言骗取了上司的信任。

2. 这位小姐真是巧舌如簧,不一会儿就说得五位先生买走了她推销的刮胡刀。

3. 这个媳妇巧舌如簧,很得婆婆的欢心。

4. 他这个人巧舌如簧,经常是无理也要强辩三分。

5. 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得天花乱坠,欺骗消费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