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恩将仇报的例子?
优质回答:
历史上恩将仇报的例子简直汗牛充栋,但很少人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单纯的仅仅是不懂感恩么?显然不完全符合逻辑。
农村常言“升米恩,斗米仇”。为什么给予得少,帮助得浅,却容易得到感恩?而帮助得重,给予的多,反而适得其反?这皆因为另一句俗语“大恩如大仇”。
唐肃宗至德年间,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李勉,曾经在开封当县尉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曾经私下偷偷放走了一个囚于狱中的囚徒。
过了几年之后,李勉官运不济,客游河北,却在无意中偶然遇到了当年被自己放走的囚徒。这个囚徒已然是一个大丝绸商人,富甲一方。见到当年的救命恩人,自然是不由分说地将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恨不能把家中所有的好东西都拿与恩公分享。
但是越是如此,这个囚徒就越觉得自己的这些东西都不足以报答恩公的活命恩情。于是私下里和结发妻子商量:“恩公曾经救过我的命,我该如何报答他?”
妻子说:“给他1000匹绢,是否能够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囚徒说:“这肯定不行,当初不是他救的是我的命,而我现在哪来如此身家?这绝对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
妻子又说:“那就两千匹绢?”两千匹绢的确不是小数了,足够买下当地小半座城了。囚徒仍然摇头:“还是不够,多少钱怕都不够,毕竟命能拿钱来衡量么?”
于是囚徒总觉得自己欠李勉的,无法偿还。心病就此种下。于是妻子说:“既然这样,不如将它杀掉吧!只有杀掉他,你的心结才能平,人死了,你就不复欠他了。”
囚犯思来想去,觉得此法可行。多亏他们夫妻说话时,家里的仆人无意听到了对话。惊吓之余悄悄向李勉密了告,李勉知道后,连夜出逃,最终才免于一死。
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一个人的恩情大到无以偿还的时候,恩公就危险了,对方为了了却心结,又不是那种愿意舍弃性命报答的自私自利之人,后果往往都是“恩将仇报”。历史上屡见不鲜。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太多了,说个现代的吧。
范曾是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师,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其天赋为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大师赏识,经常指导范曾的绘画。
李苦禅先生曾经给予了范曾许多指导和帮助,范曾一开始对李苦禅先生也是毕恭毕敬。但后来,随着范曾在书画界的名声越来越响,他对李苦禅先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不那么毕恭毕敬了,甚至当着李先生的面直呼先生为“苦禅”。李先生对此非常生气,评价范曾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去世前,更是嘱咐死后禁止范曾参加他的葬礼。
范曾毕业后分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成为沈从文的弟子。范曾曾经创作过一幅名叫《文姬归汉》的画,沈从文先生对这幅画非常欣赏。范曾听说后,就常常去找沈从文,并借机讨好沈从文。而沈先生在知道范曾对他的敬佩后,也经常指导范曾,给了范曾很多支持。十年动成时,范曾第一个出头,写了一篇大字报来批判沈从文,检举了他的一百多条罪状,使得沈从文从此坠入了无尽深渊。
黄永玉先生曾在中央美院任教,也算是范曾的老师,二人关系非常不错,而且范曾的父亲和黄永玉的关系也很好。但后来,范曾多次以各种方式批评指责黄永玉。他曾经专门写了一篇长文章批判黄永玉,说黄永玉先生是沽名钓誉之辈,他的画作远远不及他的名声,并且他人品粗俗、自私。后来,范曾更是作了一幅《无赖有感》来侮辱黄永玉,在这幅画中,范曾将黄永玉画作一只狗,嘴里还咬着骨头,而牵着黄永玉的就是范曾。后来又画了一幅《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蝜蝂传》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篇散文,主角蝜蝂是一只贪得无厌的小虫子,它总是觊觎着所有的东西,甚至会将沿途见到的所有东西都放在自己的身上,直到被活活压死。范曾以这幅画骂黄永玉贪得无厌、终会自寻死路。
范曾先娶林岫,几年后就对其厌倦,两人离婚。后来又娶了同学边宝华,但新鲜感一过,范曾又厌倦了边宝华。当时,范曾的生活过得不太如意,好友须遵德经常在经济上接济范曾,会经常请范曾到家中改善伙食。然而范曾到须遵德家中几次便和其妻张桂云偷偷好上了,张桂云经常趁着须遵德不在家时把范曾叫到家中私会。东窗事发后须遵德质问范曾:“我待你如亲兄弟,经济上接济你,伙食上帮你改善,你却背着我和我妻子厮混。你怎么下得去手,你良心被狗吃了吗?农夫与蛇不过如此了吧!”范曾只回了句:“情不自禁。”之后便没了解释。然后范曾和张桂云俩人不顾双方的家庭正大光明的生活在了一起。
其他网友回答
朱可夫元帅在关键时刻支持赫鲁晓夫,最后赫鲁晓夫担心朱可夫不受控制直接扳倒;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有马林科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莫洛托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长)、赫鲁晓夫(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等人组成了一个政治同盟。但是这里面的人各怀鬼胎,都想当老大。
此时克格勃主席贝利亚成了众人的绊脚石,于是众人一合计,联合朱可夫扳除掉贝利亚,并且判处贝利亚死刑,马上执行,于是贝利亚被除掉了。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当选苏联第一的领导人,朱可夫也平步青云。而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导致了东方集团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混乱,很快这种混乱又闹到苏联境内,导致了苏联的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对赫鲁晓夫很不满,于是众人决定废了赫鲁晓夫。
1957年6月上旬,趁着赫鲁晓夫出访芬兰,以马林科夫为首,包括莫洛托夫等人在内的几个领导人制订了一个完整的“逼宫”计划。等到赫鲁晓夫出访一回来,就被告知要召开一个主席团会议,内容是讨论“庆祝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可是,刚一坐下,马林科夫却率先开炮,批评赫鲁晓夫的内政外交政策。紧接着,其他几位也纷纷出击,全盘否定赫鲁晓夫倡导的各项方针政策,攻击赫鲁晓夫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独断专行。当马林科夫等人提出罢免他的第一书记职务进行表决时,赫鲁晓夫抗议:“中央主席团无权罢免第一书记,只有中央委员会才有这个权力!”
当时苏共内部对赫鲁晓夫的也是两极分化,除了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之外,其余的候补委员都支持赫鲁晓夫,特别是福尔采娃。福尔采娃是当时的主席团候补委员,苏共内部很多委员都是她提拔的,人脉广阔,不听命这些元老。
鉴于双方僵持不下,米高扬宣布休会来拖延时间。这时候,朱可夫走了进来。他对与会的主席团委员说:“同志们,今天开会前一个小时,马林科夫找我谈话,他要拉拢我!要我站在他那边!”原来在1957年6月19日早上,在赫鲁晓夫还在国外的时候,马林科夫将朱可夫请到克里姆林宫促膝谈心。朱可夫何等聪明,自然明白其用意。“站在哪一边呢?”他清楚每一个派别都位高权重,有强大的力量,不过,当时还无人能取代赫鲁晓夫领导,朱可夫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支持赫鲁晓夫。
两小时后,朱可夫又来到克里姆林宫,明确表态:“我要通过军队组织人员向党反映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其潜台词是“我要动用军队”。他拿起电话,向莫斯科卫成区下达命令:“部队进入临战状态!无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准开动!”与此同时,他以国防部长的名义,紧急调动空军的力量,通知全国的中央委员立即到首都开会。
包括歼击机在内的几百架军用飞机立即腾空而起,飞到各地,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各加盟共和国、各区、州的党政大员空运到莫斯科。这些人物与福尔采娃等人会合后,向元老派展开声势浩大的进攻。福尔采娃理直气壮地说:“主席团漠视中央全会的权力,竟敢越权罢免党的领袖,完全是践踏党章!”结果,主席团接受大家的要求,决定召开中央全会,苏斯洛夫担任执行主席。
在朱可夫的帮助下,于1957年6月22日召开了苏共中央全会,最终给马林科夫集团每人戴上一顶“反X集团分子”的帽子。会上,朱可夫很卖力,保证要把伏罗希洛夫元帅拉过来:“我们到底是亲成嘛!”当时,伏罗希洛夫元帅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孙子是朱可夫的女婿。
朱可夫以亲戚尚未聚会为由,试图在非正式场合与老头子交往。于是,伏罗希洛夫元帅倒戈,遣责莫洛托夫等人。布尔加宁察觉形势不妙,见风使舵,走到赫鲁晓夫面前,低眉顺眼,请求老朋友原谅。他虽两次检讨认错,委员们却仍叫喊:“不满意!马林科夫和卡网诺维奇性格儒弱,可怜巴巴地自我批判,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
最后对这些人进行了处理。1957年7月4日,莫洛托夫外放蒙古国当大使,其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国家监察部长之职被解除。马林科夫担任一个水电站的站长,其部长会议副主席和电站部长之职被解除。卡诺维奇担任乌拉尔一家水泥厂的厂长,其部长会议副主席之职被解除其余人等也被进行了处理。赫鲁晓夫彻底巩固了权力。
可是很快,朱可夫竟然被罢免了国防部长的职位,这又是怎么回事。朱可夫和赫鲁晓夫在卫国战争的时候就认识了,当时双方关系还非常不错。据说有一次朱可夫在追赶德军时候,对赫鲁晓夫说道以后如果抓到希特勒,将他放到笼子里面给你观赏观赏。攻占柏林后,朱可夫打电话给赫鲁晓夫说道希特勒自杀了,尸体也没了,不能放笼子里面。当然了,赫鲁晓夫不会计较这些事情。主要是在之前的会议上,朱可夫说无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准开动!
这话语固然霸气,也保住了赫鲁晓夫,同时也让赫鲁晓夫忌惮,这一次你帮了我不知道是为了情分还是友谊,下次呢,下下次呢。万一你支持别人,我不得比那些贬落的人更惨啊。而朱可夫这人过于刚强,对手下士兵过于严苛,这个投诉非常之多,赫鲁晓夫在权衡利弊之下,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权力,只能朝着昔日的老战友老伙伴老朋友开刀了。
1957年9月底,朱可夫应南斯拉夫铁托元帅邀请,乘坐黑海舰队“古比雪夫”号巡洋舰访问南斯拉夫。为了保障安全,海面有6艘护卫舰护航,深海潜艇直保持无线电联络,天空有3架歼击机巡视。
朱可夫刚走,赫鲁晓夫就召集主席团开会,决定解除其职务。接着,召开军队中央机关和莫斯科卫戍区直属机关党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亲临会场。会上,苏军总政治部主任热尔托夫作报告,说朱可夫违反原则,搞个人崇拜,贬低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进行批判。于是,悬挂在军队礼堂墙壁的朱可夫肖像全部消失了。
10月25日,苏共中央召开全会,决定加强党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朱可夫得到通知,要他立即中断访问日程,回国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朱可夫感到困惑,打电话问总参谋部情报局长施捷缅科中将,后者暗示:“有人可能即将失去军权。”于是,泄露机密的施捷缅科中将后来丢了官帽。
10月26日,朱可夫回国,刚下飞机就被专车直接送克里姆林宫参加会议。苏斯洛夫在报告中列举朱可夫的错误,说不听意见,独断专心,标新立异巴拉巴拉一大堆不管真的假的一股脑给朱可夫戴上了。最后免去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
1958年,朱可夫退休,靠着每月5500卢布养老金生活。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中进行打猎钓鱼和写回忆录。1964年勃列日涅夫将赫鲁晓夫赶下台后,朱可夫也没有被起用。在朱可夫元帅生命的最后几年,只有华西列夫斯基和巴格拉米扬两人去探望他,而其他几乎都是远离他。1974年7月18日,朱可夫元帅在疾病交加中去世,享年78岁。
其他网友回答
肯定是越王勾践啊!他是最恩将仇报的例子,没有之一。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两个成语就来自于越王勾践恩将仇报的故事。
勾践卧薪尝胆复仇的故事所有人耳熟能详,不再详述,在这里挑几个细节来说道说道,以观察勾践这个人的做事为人性格。
何其毒也!
先是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着勾践爹爹刚死新继位,发兵攻打越国。
两国交战,兵对兵!将对将!施展文韬武略的就打呗!胜败兵家常事,最重要的是要保住自己的有生力量,败了还可以再战。
勾践不!
越王勾践独辟蹊径搞了一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打法,我去查了,古今中外几千年的战争史上只此一次。
勾践组织了几百名“死士”,个个全副武装装扮了,排成三队,挺枪挎刀大步前行,一直行到了吴军阵前。
吴国军队扎住了阵脚,握紧了手中刀枪,弓箭手拉开了硬弓,盾牌手树起了大盾牌,心中都暗暗使劲,“来吧,小子们,管叫你们有去无回。”
然而,越国“几百名死士”并没有冲锋,反而放下了手中长枪,拔出了腰刀,领头的人一声大喊“死!”几百人动作划一纷纷把大刀砍向了自己脖子。
几百个人自刎在了两军阵前!
这是什么打法?杀自己不杀敌人?吴国军队被惊呆了,将士们你望我,我望你,“兄弟,怎么回事?对面真的要拼命啊?至于嘛?”
未等他们惊魂过去,越军大部队冲了上来,吴军一看对方如此拼命,顿作鸟兽散。
吴军大败,越国胜。
勾践够狠吧!拿手下将士的性命不做性命。
如果有办法,千万不要做他的手下士兵哦。
更狠的还在后面,对自己狠才是真的狠。
吴国国王阖闾因为此战受伤,伤重不治,临死嘱咐自己儿子夫差,“你一定要给我报仇啊,上一仗败的太憋屈了,越国本来打不过咱们的。”
三年后,勾践听说夫差秣兵历马准备复仇,决定先发制人,远程奔袭去攻打吴国。
时,越国有两大贤臣,一曰范蠡,一曰文种。
范蠡劝勾践道:“兵者凶器也……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范蠡的意思是我们以逸待劳岂不是好,搞什么先发制人?劳军伤财的。
勾践不听,亲率大军远征,吴军诱敌深入,越军大败,被团团围在了会稽城。
夫差带着杀父之仇而来,国仇家恨,越国眼看要亡国。
又是范蠡,范蠡说:“事已至此,谈和吧!先道歉赔钱,如果吴国不同意,那就大王您去吴王那里侍候吴王吧,把您质押给吴国,他们一定接受‘和平’。”
这个建议很过分了啊,但是勾践为了活命也同意了,说道:“诺。”
果然对自己够狠。
更狠的后面还有,对老婆孩子也够狠。
于是派了文种去夫差那里说:“勾践求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
吴王夫差还未答应,伍子胥站出来对夫差说道:“现在是老天把越国赏赐给吴国,不要答应他。”
文种未能完成使命,回去将情况告诉了勾践。
勾践一听着了急,马上就准备下令杀死老婆孩子,要去拼命。
唉,这种人,不想着让老婆孩子活命逃跑,反而要先杀老婆孩子。
何其狠毒也!
文种劝说:“先不要,吴国的太宰(丞相)嚭那个人很贪财,我们可以在他身上再想办法,请大王允许我再回吴国。”
于是勾践让文种带了珠宝玉器和美女重回吴国,一番运作,太宰嚭和伍子胥唇枪舌斗了一番,夫差答应了越国的求和,准勾践入吴国为奴,吴国撤兵。
至此,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算是既保住了性命又保住了国家,有莫大的恩情了。
勾践要带着老婆去吴国做人质,临走前吧范蠡叫到跟前,“国家就交给你了,我去吴国当奴做仆。”
范蠡说:“行兵打仗我是比文种厉害,但说到治理国政,凝聚百姓人心,我不如文种,请大王还是把国政交给文大夫吧!我请求随着您去吴国,我们君臣也互相有个照应。”
于是,范蠡跟着勾践去吴国做了两年的人质,期间受尽了侮辱和自辱,一言难尽,又想帮着太宰嚭害死了伍子胥,最后终于让夫差相信了勾践真的心服口服了,放他们回国。
文种,君王不在而替君王镇抚国家,亲附百姓,从无二心,可谓忠臣了。
范蠡,君王不听其劝犯错在先,范蠡不计君王过错,依然贴心跟随,助勾践复国,可谓忠奴了。
回国之后,君臣三人一番努力,尤其勾践还搞了一出“卧薪尝胆”的行为艺术 ,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文种兴复国家七计策只用了三个,越国国势就强大了。
勾践这种狠人,当然要报仇了。
吴国被灭,夫差自杀,太宰嚭也被勾践捉来杀了,以前送的金银财宝美女奴仆都物归原主勾践了。
勾践再接再厉,渡过淮河,与当时的诸侯大国齐晋两国会盟与徐州,随后汇报了周天子,周天子封他了他一个爵位”伯“,勾践也算是一个大诸侯了。
随之,勾践在国际上大做好人,把吴国以前占的宋国土地还给了宋国,鲁国土地还给了鲁国,淮河流域的土地还给了楚国,一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的老大派头。
天下大小诸侯纷纷颂扬勾践的“功德”,一时间,勾践成了“春秋霸主”,事业算是到了顶点。
对不相关的人都有恩有赏有情,勾践应该对范蠡和文种论功行赏了吧?报答报答范蠡和文种的恩情了吧?
没有。
都贵为天下霸主了,以前在吴国的“难堪岁月”想起来都难堪,需要掩盖,不能让人知道。
先是范蠡在多年的观察中,早发现了勾践不可以同富贵,逃之夭夭到了齐国,给文种去了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不是个可以同富贵的人,你为什么还不走?”
文种惊觉,于是称病不朝,想要退休,勾践送了一把剑给文种说:“你教给我过七条打败吴国的计策,可是我只用了三条就胜利了,剩下的四条请你去地下我老爹那里告诉他吧!”
于是文种自杀。
这天下间恩将仇报还有比勾践再恩将仇报的吗?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说这恩将仇报之人,吕布在我心目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先后杀害两名义父,还自我感觉良好,最终落得个三姓家奴的卑劣名号。
当初董卓得势之后,朝野之中不服之士大有人在,而当时吕布的第一任义父丁原就是其中一位。
为了除掉丁原这个心患,董卓的谋士向他献计,说可以从吕布下手,离间父子二人,从而让他们自相残杀。董卓一听,此计甚妙!当机立断,现在就开始,等不得了!
虽然吕布为丁原的义子,但是他是个大尾巴公鸡,非认为丁原老贼配不上自己的才华与气质,早就看这个老东西不顺眼了。
因此董卓的谋士就认定他一定不会一辈子甘心屈居于丁原之下。结果谋士就是谋士,人家说的就是对。
在一系列挑拨离间下,吕布还真杀了年迈的老丁,然后还能够全身而退,第一个人头拿下!
董卓这么打眼一瞅,这小伙子还真是个好苗子,真听话!于是决定让吕布接替丁原的兵力。可怜老丁闯荡江湖一生,最后死在了自己假儿子刀下,还把事业拱手相让,这要放一般人,气也气活了。
吕布感恩戴德,这又拜了董卓为义父。董卓这个老糊涂蛋,又在自己身边挖了个大坑。
董卓见吕布武功十分高强,就天天将吕布带在身边,当全职保镖。
吕布这孩子在一开始时的确对董卓真心相待,他没有成就霸业之能,也没有过大的野心,董卓也十分清楚这一点。
而且董卓身边有吕布保护,很多想杀他的人下不了手,便开始设计挑拨这一对新父子的关系。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董卓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主意又找回了自己身上。
有人便设计让吕布认识了貂蝉,然后使出离间计,以貂蝉引起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父子相杀,这个计策实施得十分顺利。
等着 吕布这大帅哥与貂蝉看对眼了之后,又将貂蝉送到了董卓身边。貂蝉的绝世姿容自然得到了董卓的宠爱,但是董卓并不知道貂蝉与吕布的关系,所以他经常当着吕布的面与貂蝉亲热。你说吕布心中能不怨恨吗,眼瞅心急啊。
最终在幕后黑手司徒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终于趁着董卓没有防备时将他杀了。顺利拿下第二颗人头!
所以说,吕布这个人经不起人性的考验,情感太容易被人所左右,可以看出他是个情商极低,又幼稚的热血小青年。两次被人挑拨,两次手刃义父,昔日恩情早就抛却与脑后了。你说他是不是恩将仇报榜一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