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当初清军实力最弱,却为何能最终问鼎中原?
优质回答:
我是刀笔传神,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末年间,综合比较大明实力还是最强的,起义军次之,清军最弱。但实力最强的明政府面对的是起义军和清军的两方进攻,他们不停的在削弱大明的实力来添充自已,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最终大明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
这时的起义军实力算下来敢强,但他面对的敌人也多,有内部的,有外部的。而清军却没有那么多的内外矛盾,当时也没有问鼎中原的志向,但随事态的发展,反而最弱的清军捡了最大的便宜,最后成功夺取中原,笑到最后。
其他网友回答
清军实力最弱哪里得出这个结论,历史都是优胜劣汰,清军入关和李自成,张献忠,南明没有交手过吗?都打过了,结果怎么样?谁胜谁负?争天下和比赛一样单场淘汰赛直球对决,谁胜谁晋级,没有人会故意输把天下拱手让人,难道打败所有对手一统天下的人会是实力最弱吗?那投降清军的原大明的百万雄兵脸要放哪了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朝入关纯粹是借了明朝内乱之际,捡了一个便宜,论实力他还不是明朝对手,如果不是李自成出现,明朝江山风雨飘摇,主要能征善战的大将被李自成闯军扳倒,导致边关及北方各军镇一片空虚 ,也不至于让大清这样轻松如入无人之境。还不是李自成帮清朝清除了明境内的抵抗实力,才给清朝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入住中原,按理说应当感谢李自成的贡献。
要说论实力清朝与明朝对比还仍有差距的,它当初也不就是大明的臣子,在东北一隅只占了一个小地盘而已,并不是整个东北北到外兴安岭南到渤海是他的,也包括库页岛,清朝在入关前,仍未统一完东北,只在老家建州女真地盘转悠,依靠长白山下牡丹江,绥芬江,毗邻鸭绿江,慢慢统一周围各部。对象尤其是散乱分割的女真各部,像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叶赫等等,还牵扯到东部蒙古各部,科尔心,察哈尔等到后林丹汗部众归附大清,漠南蒙古诸部正式承认大清皇帝正统性,所以清朝发家也就是与游牧民族打交道才站稳了脚跟。
于此同时在东部各部还有明朝臣属部落,是原明奴儿干都司的原官署臣,当时首府并未在东南建州女真处,而在黑龙江上游的奴儿干城,他才是号令女真各部的总指挥。所以清朝除以南要面对明朝压力以外,以北周边也要面对明朝残余压力,如果集中力量对付明朝,在辽东取胜,直接南下势必会担心后方起火,与明朝来个南北夹击。
所以清朝那时周边环境自然极为不利,原因对这样新生王朝而已只是一个邹型而已,但仍保持原始部落体制,自从努尔哈赤立后金汗国不久,到儿子皇太极手上一切改了,也是过于匆忙,制度各方面还不完善。如果要与幅员万里的大明抗衡,势必人道而长远。
主要是大清作为东北一隅只是关外一个不起眼的政权而已,他与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不无两样,刚起家想一口吞掉大明怎么可能,毕竟明朝又不处在分裂局面,它相比成吉思汗时代中原要强大得多,人口上亿,拥有故金,西夏,南宋,大理总和,加上北方坚固无比的万里长城,哪能容清朝任意妄为,豪取大明江山 ,所以清朝是忌惮明朝军事实力的。虽然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打响明朝第一枪,以取胜暂获胜利,可后来在取明边关城镇却步步维艰,在辽沈宁远之战,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伤了努尔哈赤,让其不得不败北,这也是清朝一个痛处,即是忌恨又是畏惧。虽然经历两代君王艰辛的把明朝关外军事力量清扫出去,可一关比一关难,由于人数处在劣势,山海关的死守也让清朝无处下手。
即便李自成到最后把大明灭了,清朝仍无动于衷,只有眼睁睁看着大顺占有本该奋斗几十年的劳动果实,自己明知实力不行,他又放出信号与李自成联合共覆大明,可人家不理他,毕竟大顺人力在这里摆着,百万之势,而清朝只不过区区二十万。最后不得不向吴三桂投怀抱李,巴结山海关守将,多亏出了一个多尔衮和精明的孝庄皇后才把吴三桂心给收拢住,离间与李自成的关系,给他丰厚奖赏,才让他打开关门,放清军入关。如果吴三桂坚守死守,和大顺增援部队一道 ,不然清军是不会入住中原的,说不定1644年历史要改改写,也不会有顺治帝时让大清改潮换面,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