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济南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近代这里爆发过什么战争呢?
优质回答:
说起近代爆发在济南的战争,必须有济南战役。
近现代的山东得失,对北方乃至全国军事形势都有极大影响,而济南作为山东中心城市,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60多年前爆发在这里的济南战役便是如此。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解放军经过连续八个昼夜的激烈攻坚战,全歼国民党济南守军10余万人,拔掉了京津(北京、天津)与沪宁(上海、南京)最重要的两大城市群之间最大的一颗钉子,正式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关于济南战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是战役规模,反而是指挥权问题。
济南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粟裕还是许世友?众说纷纭,争执激烈。
担纲济南战役攻城主力的是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当时山东兵团的高层领导是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等,很多人据此认为许世友是济南战役的真正指挥者。但这种观点忽略了近现代战争的特点,即大兵团协同和总部指挥作战。
古代战争中,由于通讯技术不发达,往往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场的战役的前线最高指挥官被赋予“便宜行事”的权力,全权决定战场攻防。
但近现代战争不同,由于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多兵种合成、大兵团协同的需要,绝大多数战役都是指挥部发出命令,前线最高指挥官只负责执行命令。
许世友便是如此,他本身以刚猛著称,是一名优秀的前线指挥官,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指挥者,现场督战指挥,攻克济南城,他居功至伟,但战略指挥不是他的强项。
整个济南战役分攻城和阻援两部分,负责攻城的是主要是山东兵团和部分外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总兵力约14万人;负责阻援的约18万人,由粟裕直接指挥。但这并不表示粟裕只负责阻援,不管攻城,实际上这一兵力分配和战役计划,是由华东野战军军部研究决定,报中央军委同意后执行,而当时华东野战军负责人正是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当时陈毅已调往中原,并未参与整个战役的谋划指挥。
这一点在许世友本人的回忆录中也有体现:
“华东野战军首长研究决定:以山东兵团加上外线兵团一部,占参战兵力的44%,共约14万人,组成攻城兵团,由谭震林同志和我负责。以参战兵力的56%,组成打援兵团,归粟裕同志指挥。这里的首长毫无疑问就是粟裕。
济南战役的这一部署,跟东北野战军二打四平时,李天佑担任攻城总指挥,林彪直接指挥打援的部署一模一样。很明显,林彪和粟裕分别是两次战役的总指挥兼阻援指挥,李天佑和许世友只是攻城总指挥,必须服从总指挥的领导和指挥。如果许世友是济南战役的真正总指挥,立下如此卓著战功,为何此后销声匿迹,再未独立指挥过解放战争中的任何一次战役?在波澜壮阔的三大决战中,彻底失去了存在感?这跟许世友在孟良崮战役中不听招呼,怒摔电话,缺乏大局观战略意识有很大关系。
近现代战争讲究协同作战,需要有更强的大局观和战略意识,中外皆是如此。这就要求将领不但有关羽一样的忠、张飞一样的猛,还要有诸葛亮一样的谋。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山东东临黄海,也是渤海的门口,陆地上也是扼守京津的咽喉要道,但是要说兵家必争之地,显然是有点过了,不要说近代以来,就是自古以来,发生在山东的大规模战役也并不多见。
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是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地点正是华北地区,当时山东军阀韩复榘身处抗战的最前线,也算拥有几万队伍,蒋介石任命韩复榘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主要负责山东境内的抗战。
当时韩复榘大有和日本人决战的态势,在山东境内全面布防,结果韩复榘与日军激战一次之后,便下令撤退黄河北岸防线,改设在黄河南岸,日本在南京保卫战结束后开始进攻济南,当时拥有十几万人的韩复榘放弃济南,并且实施所谓的“焦土抗战”策略,抢掠济南的银行、工厂、仓库,给济南人民带来极大的伤害。
1937年12月27日军开进济南,到1938年1月8日占领济宁,基本完成山东东部的占领,韩复榘退到山东西部,结果韩复榘在1月11日河南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上被捕,1月24日,韩复榘被蒋介石以不抵抗的原因枪杀,成为抗战初期第一个被枪杀的大军阀。
我们今天在谴责韩复榘的时候,其实也应该想一想,当时日军攻打山东的人数不过几千人,韩复榘竟然放弃济南,也是由于济南地理位置的尴尬,并不足以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要说发生在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小规模战役,其实还是蒋介石在1928年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当时国民革命军气势汹汹团结一致攻打北洋军阀,在蒋介石的率领下,北伐军一路高歌北上于1928年5月1日进驻济南。
胶东半岛在一战结束后划分为日本势力范围,早在第二次北伐之前,蒋介石下野期间到日本去追求宋美龄,当时的日本政要就警告蒋介石维持国内政治局势,不要北伐,蒋介石不为所动。
在北伐军行进过程中,日本便要求北伐军绕过济南,蒋介石依然没有当回事。
北伐军接管济南后,明确要求日本从济南撤军,5月2日蒋介石率众视察济南军情,发现日本正在构筑防御工事,蒋介石因此要求日本驻济南领事”贵国士兵在济南市区高筑防御工事,实是引起我国人民之恶感,易招纠纷。为防止意外冲突,请贵军先行撤除一切防御工事。”
当日下午,日军在济南修筑的防御工事已经撤退,结果第二天,日军发动济南惨案事件,当时驻扎在济南的两个营被日军攻击,损失惨重。
北伐军九十二师,九十三师奋起反抗,日本指挥官表示北伐军”如不停火,中日将全面开战”,蒋介石为顾全大局,严令北伐军不许还击,结果日本后来再次挑衅,7000余人被迫缴械。
面对日寇的残暴罪行,蒋介石向日本表示:”似此暴行,不特蹂躏中国主权殆尽,且为人道所不容。今特再向贵政府提出严重抗议,请立即电令在济日兵,先行停止枪炮射击之暴行,立即撤退蹂躏公法、破坏条约之驻兵,一切问题当由正当手续解决。”
再事态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蒋介石最终服软:”自本月3日之不幸事件发生,本总司令以和平为重,严令所属撤离贵军所占区域。现在我各军已一律离济,继续北伐,仅于城内留相当部队,借维秩序······俾得维持两国固有之睦谊,不胜企盼之至。”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如有一毫人心,其能忘此耻辱乎?忘乎何以雪之,在自强而已。”
可见,就连当时的蒋介石在北伐时期对日本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在日记在骂天骂地。
除了济南惨案外,再有的相对大一点规模的战役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济南战役了。
1948年7月16日华东野战军决定解放济南,驻守济南的国军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是抗战名将王耀武,其一手打造的七十四军是抗日战争上表现最好的军队,然而此前,这支军队已经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全歼。
王耀武能够指挥的也就是一些杂牌军了,在济南战役中,仅仅八天,华东野战军以2.6万人的伤亡,歼灭国民党10.4万人,俘虏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
其他网友回答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说在解放战争中期的济南战役了,当时我军开始了大面积反攻作战,除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有生力量之外,解放大城市更是必不可少。而在这个时候,我华野随即制定了解放济南的战略计划,在粟裕将军的筹划之下,我军由许世友将军率领华野七纵、九纵、十三纵以及地方武装共十四万解放军战士担负起了解放济南的重任。
而济南当时的守城主将是国民党黄埔系名将王耀武,此人毕业于黄埔三期,是蒋介石极其信任的一员大将,他早在红军时期便多次和我军作战,尤其在第四次反围剿时,其所在三十二旅被我红军战士围困于宜黄,此人率部抵抗我军长达二十四天,最终守住宜黄,因此被蒋介石看重,从而一路升官。
当然了,王耀武以黄埔三期的身份,最终成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也不是平白得来的。在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七十四军就是由他一手打造出来的抗战铁军,而著名将领张灵甫更是王耀武手下的爱将,其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等等重大战役,几乎打遍了整个抗日战场,尤其在万家岭大捷中,他更是表现出色,赢得全国人民的赞誉。
时间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王耀武因为是山东泰安人,所以被蒋介石派往山东,成为山东的封疆大吏,而他也是国民党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封疆大吏,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他的重视。但在解放济南的战役打响之后,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但王耀武却在垂死挣扎,率领十万余众坚守济南,妄图依靠济南坚不可摧的工事阻挡我人民解放军。而在这个时候,我华野发动十四万人攻城,外加十八万人打援,想要一举解放济南。
但是济南城防确实坚固,我攻城部队在数次强攻之后伤亡重大,但是我解放军战士人人士气高涨,无畏死亡,甚至提出了“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最终在关键时刻,负责城西防守的国民党将领吴化文率部两万余人起义,我军迅速攻入城内,此时国民党守军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最终我军顺利的拿下了济南城。
而这吴化文出身西北军,本来就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人马,他早年追随过冯玉祥,之后又投靠蒋介石,算是国民党军里面的杂牌部队,其在济南战役中能知晓大义,堪称解放济南的一大功臣。而王耀武最终化妆潜逃,后被我军将士俘获,关押于功德林内,但其态度端正,积极接受改造,后被特赦。
济南战役最终以我军的胜利落幕,但尽管有着吴化文的起义,但在济南八天八夜的血战之中,我军依然伤亡高达二万六千多人,可谓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城市攻坚战。如今距离那场伟大的战役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我们应该永远缅怀那些为解放济南献身的英雄,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其他网友回答
济南交通便利,你确定?我每次经过济南都很头疼,要么有车时间赶不上,要么没有车,济南只能往南往北往东,就是不能往西,我真的很无语。。。。。
其他网友回答
最著名最血性的是铁铉对燕王朱棣的“济南保卫战”,此战打出了山东人的血性和忠诚。可惜现在济南人大多不记得铁公了。
另济南做为交通要道和山东政治中心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并非是易守之地。四面环山的盆地之中,如成都一般,易被攻不易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