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作为首辅大臣,张居正有哪些功和过?
优质回答:
导读:
张居正,过劳死的首辅大臣,据说因为常年坐着办公,屁股上长了痔疮,却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这一来二去就给耽误了。
由此可见,得了痔疮的朋友们,千万要早点去医院挨一刀,否则后患无穷。张居正死的时候,依旧还坐着办公,基本断定就是痔疮加上过度劳累导致的死亡,年仅58岁。他对大明朝当然是有功劳的,可是也留下了无穷的祸患。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差点大明命运。
张居正不是一条鞭法的创始人,但是却是坚定的执行者。一条鞭法是嘉靖时期的大学士桂萼提出来的,但是并没有普遍实行。
这就好像李悝在魏国变法以后并不出名,反倒是商鞅把他的一套理论用到了秦国的变法之中,使得商鞅名声大噪,流传几千年之久。
理论提出来固然不容易,可是唯有坚定的实行下去,才能让理论得到实践的基础。由此可见,张居正才是一条鞭法真正发扬光大的那个人。
性沉深机警,多智数。及赞政,毅然有独任之志。受顾命于主少国疑之际,遂居首辅,手揽大政,劝上力守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内海寓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宠夺情时,本根已断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明神宗实录》
那么一条鞭法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最主要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国家变得有钱了。那些不交税的土地,全都要交税了。相对不公平的税收,也逐渐变得公平了。
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如果好好实行下去,一定可以将大明王朝危亡的局面彻底改变。可是呢,张居正首辅只做了十年首辅就去世了。
他去世以后,这项制度的实行,就变得松松垮垮,压根就没人去好好办事了。加上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深恶痛绝,使得张居正的政策,并没有条件继续实行下去。
最终大明王朝还是灭亡了,张居正的存在,只是延缓了它灭亡的时间,并没有彻底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
张居正把万历皇帝教育成了一个叛逆小伙儿。
万历皇帝早在10岁的时候,就已经登基做了皇帝。此后的十年,一直都是张居正作为他的辅政大臣。所以这10年,大明王朝的命运,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张居正的手里。
作为大明王朝的首辅大臣,张居正还有一个责任,那就是教育万历皇帝。可是张居正为人比较死板,他对万历皇帝的教育非常严格。
以至于万历皇帝看到张居正就感到害怕,等到岁数大一点以后,万历皇帝把张居正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一样来看待,因为张居正在万历皇帝眼中,为人太正派了,简直就是千古难得一见的道德楷模。
但是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张居正迟迟不肯放权,眼看着万历皇帝都要二十岁了,张居正还是把他当成个孩子一样看待。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明史》
这个时候万历皇帝就不太高兴了,不过因为张居正一心公干,并没有私心,所以万历皇帝也无话可说,只能等待。
终于在万历皇帝20岁的时候,张居正去世了,这个时候的万历皇帝为张居正风光大葬,认为他是大明朝第一大忠臣,也是道德楷模。
很可惜的是,仅仅过了三天时间,一切都变了。因为张居正并没有料理好自己的后事,跟班们也没有很快接手政权,这就导致反对张居正的那派人把张居正给告了。
张居正各种丑陋的形象全都展现在了单纯的万历皇帝跟前,万历皇帝那叫一个生气啊,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被张居正欺骗着。
这个老师的形象轰然倒塌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张居正被抄家,家里人也遭到流放,结局凄凉。
同时,这件事也让万历皇帝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从此认识到了人心险恶,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小伙儿。万历皇帝自私自利的各种行为,最终让大明王朝的灭亡为他买单了。
关于张居正的贪污,他有一套自己的说辞。
张居正作为道德楷模,他真的贪污吗?这的确是真的。曾经那个一直以扳倒严嵩这个大贪官为己任的张居正,等他坐到了首辅大臣的位置以后,才终于明白,严嵩为什么会贪污。
当然了这不是张居正贪污的理由,他的理由很简单,并不是为了贪污而贪污。当时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辽东总兵李成梁,都给张居正送过大量钱财。
张居正一边正经教育万历皇帝,一边收受贿赂,真的做到了两边不耽误。可问题是张居正有自己的说法。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自己贪污了。并且说明了理由,如果不接受这些人的贿赂,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这个首辅大臣对他们有意见。
任曾省吾、刘显而都蛮悉平,用李成梁、戚继光而边陲坐拓,厥罪虽彰,功亦不泯焉然。予以居正救时似姚崇,偏激则似赵普,专政似霍光,刚鸷则类安石。假令天假之年,长辔获骋,则吏道杂而多端,治术疵而不醇。斯岂贞观之房、杜,而元佑之司马乎?更可异者,自居正以钱谷为考成,而神宗中叶大启矿税。居正以名法为科条,而神宗末造丛脞万几。呜呼!手实之祸,萌自催科,申、商之后,流为清静,则犹居正之贻患也。—《明史纪事本末》
如果他们心里觉得有意见的话,那他们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就会分心。一旦打仗的时候分心,很容易便会造成战争的失败。
战争可不是儿戏,那是要死人的。所以为了减少伤亡和失败,张居正迫于无奈地收下了这些人贿赂。
这个说法成立吗?我觉得还是成立的。做到张居正这个地位的官员,难道还真的在乎那点贪污来的银子吗?就算其他诸如严嵩这样的人在乎,我认为张居正也不会在乎。
因为张居正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绝不会为了这点小利,使得自己的变法理想遭到搁浅。显然最终结局是这样的。
万历皇帝误以为张居正是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所以他把张居正所有的功绩都给毁了。从而也导致了张居正的努力付之东流。
总结:万历皇帝后悔吗?我觉得他一辈子都在懊恼。
万历皇帝那时候很年轻,才不过20岁,第一次主掌朝政。这个时候难免会受到别人的欺骗,张居正这件事,伴随着万历皇帝的成长,他会发现,原来他错了。
老师还是那个老师,只是站着的高度不一样。张居正是为了大明的利益,才会做出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这不影响他个人形象的伟大。
为此万历皇帝非常伤心,但是错误已经造成了。他总是告诉自己,张居正的确有贪污的行为,所以他不算无辜。
可每次想要努力说服自己的时候,每次都会感到懊恼。如果当初能够支持老师的变法,一直坚定不移地实行张居正的政策,大明王朝会越来越衰弱吗?
万历皇帝不想认错,也没有勇气认错。因为他的错误导致了太多其他的错误。这些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了,就算是认错,也无济于事了。
可是万历皇帝心里难受,难受了一辈子。因为年轻时候犯下的错误,把他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无道昏君。
参考资料:
《明史》
《明神宗实录》
《明史纪事本末》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是从不同的角度,角度不同对于这个人的评价就不同,那么他的功过也就有了差别。
功绩就是张居正在万历年间的改革,在吏治上实施“考成法”整顿吏治;在财政上的“一条鞭法”清仗田地;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年轻将领保证边防。这个改革影响了明朝,有人说如果明朝继续坚持这个改革不会这么早灭亡。
过失有的人是他破坏了祖制,没有守孝,这个问题影响了很多官员,也惹怒了大多数的官员。还有就是改革影响了几乎所有当朝官员,触动了所有人的利益,破坏了政治平衡导致大明从万历开始衰落。
所以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的评价,角度不同那么他的功过自然就是不一样的。
怪人胡说多谢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只看历史的表面的话,毫无疑问,对于张居正的评价肯定是正面的,对于张居正的结局也是同情的。但是如果深度刨析的话或许张居正应该是“过大于功”的!既然说到万历首辅张居正,自然张居正改革是主讲。
明朝中后期因为官绅贵戚不断占用百姓土地,各地藩王除了获取封地外也是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民间耕地,在万历年间土地兼并问题已经达到历朝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明朝统治者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因为建阶级的局限性和不能轻易触动统治阶级的基础导致历朝历代亡国因素里必有土地兼并这一项。嘉靖年间的首辅徐阶和继任首辅高拱都曾针对明朝的种种危急做出过一些措施,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并没有起到实际性的效果。
张居正改革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是一次十分全面的改革,其中涉及到官员任用,和地方行政、军事、边防、、田赋、税收、水利等多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是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经济更是重中之重!下面那一条鞭法为列子简单一说!考成法就不说了!这次改革的闪光点是“一条鞭法”,丈量全国土地,让隐瞒的土地浮出水面,增加国库税,不在继续区分银差和力役,同意纳银,提高商人地位,让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思想浅化,鼓励手工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流动,白银流动。一条鞭法实施后效果十分明显,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但是潜藏的弊端随之而来,最严重的便是两税收取的是现银,百姓在缴纳赋税时粮食产物折算成白银,所以缴纳两税时要和商人换取现银,商人趁机又将银价抬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很多以耕地为生的百姓抛弃土地去做工,反正种地还是做工到最后都是缴纳现银,种地又不如做工现银来的轻快,到了天启年间,愿意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荒地一望无际,明末时连年战乱,军营缺少粮食的供应,战士气低沉,战斗力低下,即使在占有优势的情况往往下也因为缺少钱粮,急于速战速决,最后导致惨败。这就是一条鞭法遗留的弊端中十分明显的一条。张居正死后,很多有利的措施也被废除,明朝基本上已经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这时候的明朝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也没有哪个人敢效仿惨死的张居正般真正为君分忧!万历三大征后,张居正改革取得的硕果,基本上也被挥之一空!张居正改革相当于给已经垂暮的明王朝打了一针鸡血,更像是给疼痛不堪的明朝打了一针毒品,暂时缓解了明朝的疼痛,但代价就是导致了另一种危机从而恶性循环!但张居正改革的确是是给明朝象征性的续了命,让之后的几位皇帝还可以继续体验拥有皇权的感觉,继续享受压榨百姓的快感!
简单一谈,个人看法,勿怪!
其他网友回答
大明朝是一个奇特的王朝,自从朱元璋废黜丞相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但是他的后世子孙却又提高了内阁的地位,到了后来,内阁首辅比以往的丞相权力还要大。而这里面最杰出的无疑是张居正了。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别名张白圭。湖广江陵人,又称张江陵。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可以说张居正的求学之路甚是平坦。自此开始了他二十多年的官宦生涯,也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张居正是大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最杰出的内阁首辅。然而他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一个人。有人说他有功,重振了大明,有人说他私德不好,贪污受贿,独裁朝政,骄奢淫逸,阴谋害人,打击异己。总之不一而足。其实人是立体的,都是有功过是非的,人无完人嘛,那么我们来聊聊张居正的功与过,是与非。
首先我认为张居正的功是大于过的。张居正的功体现在他当了内阁首辅后的改革,其一就是考成法,就是对官员严格考核,这样大大增加个官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使暮气昭昭的大明王朝焕发生机,国家机器又顺畅运转。其二就是针对国家赋税和关于民生的改革,一条鞭法,重新丈量土地,这个措施使得一些农民有了我自己的土地,缓和了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另外变相的缓和了社会矛盾,社会趋于安定,也增加个朝廷收入。其三军事上,任用抗倭名将戚继光守宣府大同,李成梁守辽东,这样北方边境就安定了,穆宗时期,在明蒙边境开通了茶马贸易,这样边境也安定多了。
以上是张居正的功,功在谋国。但是他的过也不少。其一,运用手段联合冯保,扳倒高拱,虽然官场上屡见不鲜,很多人都是这么上位的,但是总归不是那么光彩。其二,贪污受贿,作风奢华,小时候一直以为张居正是一个清洁廉明的大官,长大了才知道并不是如此,张老先生生活非常奢华,最有名的就是他那一室一厅的豪华轿子了。另外也接受官员的行贿,其中戚继光就给他行过贿。其三,独裁擅政,打击异己。张居正改革期间,全天下都是他的说了算,内阁阁员像张思维,申时行等就是他的跑腿的,除了独裁外,还打击前首辅高拱的人,以及高拱本人。其四,也是他死后遭清算的主因,就是对皇帝过于苛严,还有自己得志后不知收敛。他是小皇帝的老师,小皇帝很尊敬他,但是也很怕他,他对小皇帝没当皇帝看,而是一个学生,或者更近一点,当做儿子来看。这样他的行为多少就出格,小皇帝毕竟是皇帝,他的做法多少有点大逆不道,这也是小皇帝清算他的主要原因,其五就是夺情风波,犯了众怒,自己的学生都反对他,最后严厉镇压,对他日后清算也积累了人脉基础。
张居正对于大明是有卓越贡献的,他短短十一年的改革,使大明恢复了生机,国库又充盈了起来,边境安定,使一个行驶了二百年多年的庞大王朝重新顺利运转起来,确实不易。大明一天天好起来了,然而张首辅的身子却一天天坏下去了,时常晕厥,还有吐血。万历十一年,一代名相病逝,时年58岁。从此结束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最后说一说他的身后事,张居正刚死时,万历皇帝还是很伤心的,好好地哭了几场,并且给张居正追封上柱国,太子太傅,太师等职位,并且进谥号“文忠”。然而还不到半年,他的老师尸骨未寒,他就开始了清算,现实剥夺谥号,进而抄家,底下人为了逢迎皇帝,把张家包围起来,等候钦差来抄家,结果等钦差来时,张府里已经饿死十几口了,其余的几十口已是奄奄一息。正式抄家,结果抄出黄金一万余两,银十几万两,按当时的官场来看,这算正常,徐阶,高拱不比他少,严嵩就更不比说了。但是皇帝还不罢休,差点把他老师挖出来挫骨扬灰了。多亏了张居正长子张敬修自杀,万历才觉得做得过了,于是发放土地奉养张居正的老母亲。如果张首辅死后有灵,知道自己死后,家人的遭遇,会不会后悔生前的作为。
其他网友回答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又称张江陵,湖广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县)人,祖籍直隶凤阳县,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年间,官至太师、吏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长达十年。知人善任,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等,镇守北部边防,为改革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卓有成效。任内推行一条鞭法与考成法,改革赋税与官吏考核制度,影响深远。
对于张居正的评价,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历来对张居正的评价都是两极化的。在《明史》当中是盛赞张居正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也有传言说海瑞对张居正的评价也是很高的,说海瑞形容张居正是一个一生只想着回家,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人。
梁启超于1908年写作《中国六大政治家》,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同列。可见梁任公对张居正的钦佩。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肯定张居正,但仍称他“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做必要的让步”。这也印证了我的观点,“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但不得不说的是,张居正的性格确实容易招人诟病,有人说他是过于耿直,也有人说他是包藏祸心,但不论怎样,像张居正这等推动历史发展的时代风云人物肯定是要受到世人无尽的非议的。且看他理政治国的手段,对于大明的贡献肯定是功大于过的。
以上就是鄙人的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