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经常会有人饿死,河里有鱼为什么不下水抓鱼吃?
优质回答:
提这种问题的人,大概是城市里的书呆子,说的更加难听一点,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现在你到江浙,河流纵横交错,但以前不是这样的。意思是,解放以后,兴修水利,才有了现在这样密集的河流,而解放前,或者是说古代,恐怕没有几条小沟,有的都是大江大河。
2,水无情。那么,你敢下水吗?就算现在,人工开挖的河流,清澈见底,河中间也有两三米,下雨过后,可能达到四五米。对于不会游泳的人,半米的河,就可能淹死。
我老家江苏启东,男孩子基本上都会游泳。什么叫会游泳?那就是在鬼门关反反复复、进进出出。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十一二岁,我在河边玩虹吸现象,就是把坛子里的水和河水吸来吸去,坛子滑入水里,我抓住坛子,顺势就掉进河里。妈妈在家里写信,突然想起出来看看孩子,河中央只有我两只手乱晃,妈妈急忙操起一把扒草的竹竿,轻轻往我手上一搭,我抓住竹竿,简简单单就上了岸。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一瞬之间。
还有一次是我已经18岁了,在二姨妈家前面的一条大河游泳,想游到对岸,到河中间,突然有水鬼拉着我的腿,死命往下拽。我惊恐万分,拼命挣扎,喝了好几口水,终于挣脱。以后我想,这不是水鬼,而是脚抽筋,如果知道,临危不惧,其实一只脚,甚至不用脚,都可以游泳。
因此,许多淹死的,是会游泳的人。古诗就有“公无渡河公竟渡”。除了脚抽筋,还有头晕,恐怕一下水就没有知觉了。
3,鱼不好抓。就算会游泳,下了河,怎么才能抓到鱼?这是大问题。
我小的时候,知道抓鱼的方法有很多。一是钓鱼。房子周围,地下有小一点的,淡红色的蚯蚓,是最好的鱼饵。可是钓鱼需要耐心和运气,有一次我钓上来一条蛇(不知道是不是鳝鱼),吓得魂飞魄散,丢了鱼竿,从此就拒绝钓鱼;二是有施网,就是四五米长的网片,放在河里,隔十几米再放一片。鱼被网粘住,很难逃脱,有时可以涝到几斤重的大鱼;三是撒网,那是直径为四五米的大网,抓住一头,纲举目张,用力一撒,可能把鱼罩在网里;四是用长线,每隔几米有鱼饵,有能够突然张口的竹片,鱼咬饵,触动了机关,被竹片卡着。这种线,可能有几十米、几百米。
这些都是寻常百姓,大人孩子都可以干的。比较专业的就是下去抓,我大姨父就有这门手艺,穿着皮衣皮裤,在河边的水里行走,用一根木棍,45度一敲,鱼就会乱窜,于是顺手抓鱼。河边的泥巴洞里,可能有虾和蟹,一并抓走。
但是,抓到的鱼、虾、蟹,就是弄回家大快朵颐吗?当然不是。如果有几斤,拿到市场上去卖。有了钱,可以干许多事情。我家兄妹四个,捞鱼摸虾不是好手,都是高中毕业。隔壁高家,姐弟四个都很厉害,从来抓的鱼蟹比我们多。都是初中毕业。后来老二老三是包工头,赚了大钱,我不知道是不是是捞鱼摸虾赚到第一桶金。
而我们家,弄那么一点点,吃都来不及。
4,总结。另外重要的是,鱼虾蟹,都是有时令的。比如经常说,9月9,河蟹连路走。意思是,到了金秋时节,田里庄家成熟,河里也是鱼虾成群;越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比如冬天开春,田里没有收获,河里也是鱼虾稀少,特别是旱灾,田里颗粒无收,河里也什么东西都没有。这时候,该饿死,就得饿死。
捕鱼捞虾抓蟹,需要壮劳力、需要男人、需要投资(渔具)、需要时间,如果有这几个要素,即使不打渔,也不会饿死。而饿死的,明摆着,肯定是老弱病残。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由于生产效率低下,粮食的亩产量很低,风调雨顺之年也就刚够温饱。遇到大灾之年,很多人就要饿肚子了,大灾之年经常会有人饿死,人在饥饿的状态下就会想方设法的把身边能吃的东西都塞进嘴里,难不成会对河里的鱼无动于衷?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古时候江河里面应该很多鱼,依据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众多的河流里面有丰富的鱼,虾,蟹。猜测更加久远的古代,江河里面的鱼,虾,蟹肯定多,这种猜测应该来说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这种想当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古代江河里野生鱼多是不假,但鱼不是那么好抓的。
古代的江河里野生鱼虾比较丰富应该是真的,那个时候的河水清澈无污染,水草也丰富,非常适合鱼类的生殖繁衍。不扯远了,小时候我们村头的那条小河里,我们经常能抓到螃蟹和野生杂鱼,基本上每次出去都不会空手而归。现在是连小虾米都很难看见了,捞到一条螃蟹那简直像中了彩票。
鱼在水里是相当灵活的,我们人类不借助工具根本就没办法抓住它们,现在随便哪个村子里都能搜出几台电鱼机。古代可没有这玩意儿,捕鱼基本上是靠纯手工,所以大规模捕捞现象在古代几乎不可能发生。这也给鱼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古代生产力落后,也没有什么捕鱼工具,先进一点的也就是织个简陋的渔网。其他的捕鱼方式如钓鱼,叉鱼等,这都需要丰富的经验,这些捕鱼方式效率低,运气好时,也能解决自家的温饱。
一般的人在小河小溪中抓那么几条鱼,应该问题不大,在大江大河中就不要痴心妄想了。不是经验丰富的渔民,没有专业的捕鱼工具,跑到大江大河中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想捕鱼,门都没有。
二,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饥荒。
很多人对饥荒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吃不饱饭的层面上,真正的大饥荒,那是成百上千的人被活活饿死,饿到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吃人。侥幸活下来的人也是骨瘦如柴,走路都摇摇晃晃,大饥荒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指望江河里的鱼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饥荒,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先不说古人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捞到这么多鱼,就算把当地所有河流中的鱼啊虾啊蟹啊都捞完出来,对于成千上万的饥民而言,那也是杯水车薪。
鱼不比大米,小麦,它也就是一道菜,隔三差五的吃一顿还行,天天吃,餐餐吃,月月吃,就算是几千元一斤的大黄鱼,估计也会吃到吐。鱼说穿了也不能当主食,哪些从事远洋捕捞的现代水手,还有沿海地区的渔民,他们也做不到天天吃鱼的地步。
都知道鱼有腥味,烹饪的时候,必须要配足很多佐料,在饥荒年代,油盐味精,葱姜蒜这些配料很难凑齐。没有这些调料,就算有一条鱼都难以下口,晒成鱼干也要加上盐才行,不然就真成了臭鱼。在战乱饥荒年代,盐可是战略物资。
三,天灾战乱之年也无鱼可捕。
旱灾之年最容易导致饥荒,古代种粮食都是望天收,那个年代没有化肥,农药,也没有杂交水稻,产量很低,平时都是刚刚解决温饱。如果遇到大旱之年,粮食肯定会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甚至会颗粒无收,大旱之年直接就转变成了大饥荒。
天上不下雨,地上就少水。小河小湖泊直接就干涸见底,一些大江,大河还有一部分水,水少了,那鱼能多到哪里去?古代的旱灾之年,不仅人会饿死,鱼也会大量死亡,到时估计也会无鱼可捕。
水灾之年也是如此,有时一次洪灾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洪水淹没庄稼,也摧毁家园。这种情况,就算是水里有很多鱼,也没几个人有胆量在洪水捕鱼。
战乱之年也是如此,兵荒马乱的,大家逃命都还来不及,谁还有那闲暇功夫去河里捕鱼。万一碰上土匪,强盗,那就是小命难保,就算侥幸从河里捕到了鱼,在大伙都饿的饥肠辘辘的时候,谁又能保证能安心的把鱼吃进肚子。
四,在江河湖泊里捕鱼,危险性高。
在大江大河湖泊里捕鱼危险性是很大的,不是经验丰富的渔民,就算这片水域里鱼扎堆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在小溪中挽起裤脚就能下河,在这种大面积的水域里,首先得有一条小船吧,基本的捕鱼工具也要准备吧,至少也要会游泳吧。
就这些基本条件,大部分古人都不具备,就算这些基本条件都有了,也得要一个经验丰富的渔民领头才行。否则鱼没捕到,搞不好命却丢了,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下,那是暗流涌动,危机重重。
捕鱼也是一份体力活,没有充沛的精力和强健的身体,那也是难以应付。如果一个人饿的都快头昏眼花了,让他提桶水都有气无力的。甭说是到江河里面去捕鱼,就是小溪小河中让他抓条鱼都难。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饿的快要死的时侯,就不要指望他还能在河里抓条鱼回来。
五,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大灾之年,饥民饿的都啃树皮了,没理由不注意到水里面的鱼,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抓水里面的鱼来充饥。而很关键的一点,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江河湖泊。就算大伙齐心协力有能力捕到鱼,那也得有鱼才行。
以我国为例,除了水系发达的江南鱼米之乡,以及沿海地区,相当多的内陆山区,根本就没有大江大河,有的也只是一些小河流,这里面的鱼就算抓完也是无济于事。古代交通又不发达,没听说古人跋山涉水几百上千公里,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捕鱼的。
除了灾荒年情,平时饿死的人中大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本身就缺乏劳动能力,自己都需要人来照料,就算河里有鱼,他们也无能为力。而有些人就是因为懒,别人没得吃就会想方设法去劳作,他宁可饿肚子也在家躺着,这就没得救了。
现在物质丰富了,大伙的生活水平比起古代,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即便是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也不会出现饿死的现像,这也有赖于国家的政策好了,完全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韩信当年也是这么想的,结果鱼没抓到,自己却饿晕了。
众所周知,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因此面对各种天灾的时候,人们往往只能被动应付,所以,在遭受自然灾害并导致粮食减产或者绝收后,大量的人都会面临被饿死的局面。
不过,有人就会提出疑问,认为古代人没脑子,放着河里的鱼虾不吃,偏偏要去啃树皮,甚至宁可饿死,也不知道下水抓鱼。
那么,古人真的是没脑子吗?肯定不是,但他们为何不下水抓鱼吃呢?
有个现成的例子,就是西汉时期的大将军韩信,当年他落魄时,就曾经尝试过抓鱼充饥,结果呢?若不是那个洗衣服的老大娘送他了几块饼,估计韩信早就饿死了。
所以说,不是古人不知道下水抓鱼,而是抓鱼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鱼不容易抓,并且即便是侥幸抓到,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想靠着抓鱼吃来度过饥荒,差不多是痴人说梦。
要想抓鱼吃,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到哪里有鱼。
我们都知道,鱼虾之类的动物生存是离不开水的,也就是说,要想抓鱼,那就必须到有水的地方,比如江河湖泊等。
但问题是,江河湖泊是遍布全国吗?当然不是。
南方沿海水域很多,但是北方呢?大部分地区是没有大面积水域的,顶多也就是有几个小河沟而已。
这些小河沟中能有多少鱼?十条八条?就算是有个百八十条,但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毕竟都到饿死人的地步了,肯定是发生了大面积的饥荒,因此吃不上饭的人不计其数,就这点鱼,如何满足那么多人吃?
况且,鱼类的生长期很慢,不存在今天吃完了明天就长出来的道理,所以,这一顿拿鱼果腹后,下一顿怎么办?总不能坐在河边等着鱼儿长大吧。
有人可能会说,这条河沟的鱼吃完了,可以再去寻找另一条河沟嘛,毕竟人是可以活动的。
这种想法只能说是可笑至极,你知道下一条河沟在哪里吗?古代可没有导航定位之类的工具,要想找下一条河沟,是不是需要出去搜索?
既然是出去搜索,那么就需要运动,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寻找的过程可能是三五天,也可能是十天半月,甚至更久。
那么,这么长的时间,这个饥饿的人会不会坚持下来呢?
好,就算他身体素质硬,能扛得住饥饿,但是你能确定所找到的下一条河沟里就有鱼吗?相信这谁也不敢保证。
就算有,那么其他饥肠辘辘的人,难道就不会先到一步把鱼吃光吗?
有人可能还会说,既然河沟里鱼少,抢的人又多,那么咱们就出发去大海边上,那里的鱼总多一些吧。
想法确实可以,但是实施起来很困难。
为什么?首先,你需要保证在没有饿死前走到大海边上,如果居住的地方距离大海稍微近点还还说,但如果是北方的人,想靠着走路,并在没有饿死前走到大海边上,恐怕有些痴人说梦。
古代可没有汽车、高铁、飞机之类的交通工具,上千里的距离单凭两条腿,那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旅途,在这期间,人总得吃吃喝喝吧,可是吃喝从哪里来?
没等你找到大海,就已经饿死在路边上了。
其次,遇到灾荒之年,人类无法生存,鱼虾之类的动物同样也无法生存。
一般来说,出现饿死人的大多是碰上了饥荒,而引起大面积饥荒的,通常又是因为旱灾,一旦出现旱灾,地里的农作物都会被晒死,而河里的鱼也不例外。
甚至旱灾严重的时候,河道里的水被断流或者蒸发,没有水,鱼虾之类自然也无法生存。
这个时候,你说去河里抓鱼吃?哪里有鱼可以让你抓?
就算没有碰上旱灾而是碰上了水灾,那么是不是可以抓鱼吃呢?也不行,洪灾来临时的威力,完全是人力无法阻挡的,大河小河都灌满了水,并且水的冲击力极大,一个不小心,人就会被冲走并无影无踪。
在这种情况下,是命重要还是肚子重要,饿几天倒不至于马上死人,但要是敢下水,可能分分钟就会被溺毙。
假设你在没有饿死前,终于找到了一个水流平缓,且鱼类丰富的水域,那么就需要考虑第二个问题,怎么把水里的鱼抓上来?
古代没有电网之类的工具,想抓鱼要么徒手,要么去钓。
先说徒手,想徒手抓鱼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熟悉水性,二是得在水域浅的地方,没有这两点,徒手抓鱼根本不现实。
如果不熟悉水性,贸然下水抓鱼,那么极有可能会被淹死,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即便是在水浅的区域,抓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且不说这里有没有鱼,就算是有,但鱼儿不是植物,站在那里等着你去抓,鱼儿会游会跑,所以,这就加大了抓鱼的难度。
像那些水比较深的地方,除非是专业的渔民,否则普通人根本不敢下水。
再说钓鱼,钓鱼是最稳妥的方式了,既不用下水,还可以用鱼饵引诱小鱼上钩,并且还可以站着不动。
但问题是,钓鱼是那么好钓的吗?
别人不说,就说韩信,韩信当年就是因为吃不上饭,饿得两眼昏花,跑到河边钓鱼的,但是,他钓上来了吗?
没有,不仅没钓到鱼,还把自己给饿晕了。
正如前文所说,若不是那个洗衣服的老大娘看到韩信可怜,把自己烙的饼分给了韩信几块,估计韩信就会饿死在河边,那就没有后来的“兵仙”了。
要知道,韩信当年的境况,既没有遭遇灾害,又找到了水流平缓的江河(有人洗衣服就说明河流不湍急),并且他还有钓鱼的工具,就这样他都没能钓上来,何况是其他人呢?
并且,就算是运气好,能钓上来鱼,但是在古代没有人工养殖的情况下,江河里鱼虾的产量,是不足以养活一群人的。
要知道,古代一旦闹起饥荒,那挨饿的人是成千上万,没饭吃的人遍地皆是,但凡是哪里有吃的,他们都会蜂拥而至。
你说要是一两个人,靠着钓鱼充饥个一顿两顿这还可以,但是要想靠着钓鱼来让几万甚至几十万饥肠辘辘的灾民吃饱,并且还要满足吃上很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并且还有一点,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竞争,灾荒之年更是如此,比如这个地方能抓到鱼吃,那么势必会引来无数人争抢,你想安安静静的钓鱼吃?那先看自己的拳头硬不硬再说。
西汉末年时,自然灾害不断,导致民不聊生,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当时在湖北新市(今湖北京山),遍地都是饥民,其中有一群人发现在山里生长着大量的凫茈(一种野菜)可以充饥,于是纷纷前去挖掘。
但是,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饥民中传播开来,因此,越来越多的饥民蜂拥而至,为了抢夺挖掘凫茈的地盘,众人大打出手,期间死伤无数。
后来,还是名叫王匡、王凤的二人,出面为众人主持公道,划分了挖掘区域,才平息了这场争端,而他们二人也因为处事公平,被大家推举为首领,在此之后,他们二人带着饥民发起了多次起义。
西汉末年著名的绿林军,就是创建于这二人之手。
从这段记载中就可以看出,吃个野菜都需要拳头硬,更别说吃鱼了,还是那句话,在成千上万饿的两眼发绿的饥民面前,什么都没有食物重要。
所以,你还认为抓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古代闹饥荒的情况下,但凡是什么东西能吃的,那早就会被吃的干干净净。
为什么要啃树皮?因为除了树皮之外,其他东西都被吃光了。
还有,很多人都知道观音土,也了解过吃观音土的人会被胀死,但为什么闹饥荒的时候还要吃?难道当时的人不知道吃了会死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是有什么办法?吃的话,也许过几天才会死,但是不吃的话,那种百爪挠心的饥饿感,让人根本就忍受不了。
但凡是河里有鱼虾,人们肯定知道吃,但要是鱼虾都被吃光了呢?树皮、草根等一切能吃的都被吃光了呢?所谓“易子相食”,就是这么来的。
晋惠帝时,有年闹饥荒,饿死的人无数,大臣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后,晋惠帝很好奇的问:“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的这个问题,性质差不多与这个问题一样。
总而言之,古代在遇到饥荒出现饿死的情况时,不是古人不知道下水抓鱼吃,而是抓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找到哪里有鱼,并且还要想办法如何把鱼弄上来等等,最关键的,是靠着抓鱼根本满足不了需要。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公有制社会里,读历史又不精,对古代社会一知半解,理解不了私有制社会的残酷性。
君不见,各种历史文档上都满满记载着因为争夺水系控制权而发生在村与村之间残酷流血的武装械斗吗。
哪一次不闹出个十条八条性命!
你不要看现代中国人可以随便找一条河,一块野水溏,悠悠哉哉就可以钓鱼逮虾,因为所有水系是公有制啊!只要你不搞有意识的破坏,是不会有人去管你的。
在古代中国,每一条河流,每一块水塘都是有主的,那容你随便捕鱼捞虾!陌生人随便进入村子的势力范围都不会被允许的,更不要说快要饿死的饥民了。
和鱼虾无关,是维护势力范围的需要,是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是宣示主权的需要。
再拿私有制最为发达的 美国举例子来说吧!在美国,如果一个流浪汉,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进入了别人家的土地,人家可以举起枪直接开枪的,打死无罪。更不要说跑到人家的河水塘水去逮鱼打猎了,所谓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嘛!受美国法律保护。
我听老辈人讲古说过,以前我们村子周围一枝一叶,一块土坷垃也不准外来人染指,三两年就要和外村打一仗,更不要说任人打捞河中的鱼虾了,不可能的事情。
谁在管这个事情?
宗祠,宗族势力。
宗族势力有多大多恐怖 ,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研究电视剧《破冰行动》。你认为林耀东会允许闲人进入塔寨村捕鱼捞虾吗?
在古代社会,宗族势力反正随便打死一两个人,也就打死了,官府是不问的。
偶尔进入乞丐了,那也是经过当地丐头认可的。
如果是成批的不受丐头管辖的饥民来了,那更简单。
拿起武器,爬上寨墙,战斗!同时派出人去官府搬救兵。
如果饥民实在势大,官府也不中用,那就寨子被打破,全村人也做饥民去了,这种时候就是天下糜乱,要改朝换代了。
在清朝中晚期,所谓“团练”,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曾国藩一个人在办团练,全国各地的大小地主都在办团练,都是借着宗族势力在办团练。
团练办得好了,连太平军也不是对手,更何况十个八个的饥民,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在势力范围内捕鱼捉虾的。
再说了,如果饥民势大了,直接吃大户得了,干嘛要下河抓鱼吃?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将要饿死了,第一应该去向族长求帮助,只要不是太乱的年景,族长尚且自顾不暇,他是会伸出援手帮助的。
而不是去深入别家的“势力范围”冒险捕鱼捉虾。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农村的我来回答一下,这确实是一个很奇葩得的现象!
我不是古代吧,只是说近代我知道的!三年自然灾害,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是河南信阳的,当时我们那里也是最严重的灾区,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当时的收入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当时又是大集体时代!我奶奶说每次去打饭基本上都是稀饭,一家七八口人,只有一盆稀饭,并且上面漂的只有几个米粒!人根本就是吃不饱的!吃了几天人走路都是打飘的!
眼看孩子都一个二个的都饿瘦了!我爷爷这个时候那真是出了不少的力!听奶奶说快到吃饭的时候爷爷就提个铁桶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就提了一桶的甲鱼回来,可以说那个时候我们那里甲鱼真的是多,到处爬的都是的,我八零后,小的时候记事的时候就经常的拿个父亲抓的甲鱼给我玩,父亲把甲鱼头拍塞到腿下面,根本就动不了,更别提咬人了!
只到中华鳖出来以后,我们那里的甲鱼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差灭绝了,不过最近几年的环境的保护!我前段时间回家钓鱼还钓到一条二斤左右的野生甲鱼!
这里不光甲鱼我家能从1959年扛过来,听奶奶说那还真要感谢水生物!爷爷不但抓甲鱼,还经常的夜里去河里抓黄鳝,听奶奶说她提个煤油灯,和爷爷一个晚上也能抓一小桶的黄鳝和泥鳅!
这里问的是古代我回答的是现代!也是大同小异吧!以前为什么不喜欢吃甲鱼呢?因为身上没有什么肉,都是壳,调味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一句话难吃还比较腥!
古代如果遇到了灾荒也一定回去河里抓鱼吃的,除非是那些水深了没有办法抓的情况的下!毕竟古代的工具没有现如今的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