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北宋会形成重文抑武的风气?
优质回答:
北宋的重文始于首任皇帝赵匡胤,抑武始于第二个皇帝赵光义。
开创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个武职出身的官员,自己征南战北也读书不多。依靠和自己关系紧密的武将们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后来因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读书人的重要而感叹“宰相须用读书人”从而重视儒臣。并且赵匡胤说到做到,在国势稳定后选用宰相时就格外重视是否是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于是从此促成大宋文风盛行。
作为读书人出身的北宋二代皇帝赵光义则彻底为读书人打开了进阶之路。科举考试扩大录取数量,录取之后享受高级待遇,任用之后升迁很快。在重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就是在抑武。因为录用文人为官吏越多时,武人所能得到的职位也就越少。赵光义对自己的策略并不讳言,他甚至公开在科举考试时就向天下宣布“兴文教抑武事”。
后来北宋讨伐幽州时因为赵光义的临时失踪,武将石守信等人准备拥立赵匡胤的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皇帝。这时赵光义又回来了,但武将要拥立赵德昭的事让赵光义心里非常忌讳,于是从此更加“抑武”,加强对武将的控制,抑止他们的权力。
从赵光义之后,大宋彻底走上了重文抑武之路。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重文抑武,为何宋朝建立初期开始重武抑文
这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发家史有关
众所周知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在陈桥兵变中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帝。宋朝建立以后,吸取前朝教训,总结经验,为什么唐末以来换了八姓十二君,皆因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也无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
故宋太祖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起初赵匡胤并未想解除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认为都是故友有的甚至是结拜兄弟不会背叛自己,但赵普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
这些话实际上是在提醒赵匡胤不要忘记你是怎么起来的,不要忘了陈桥兵变的历史。不久后赵匡胤开始解除高级将领兵权,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起因在于宋太祖赵匡胤得江山的方法,黄袍加身,自己的江山是这样得来的,自然要提防自己的江山这样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