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女皇帝,吕后为什么没有称帝?
优质回答:
汉高祖刘邦驾崩,刘邦唯一的嫡子刘盈袭帝号,作为高皇帝刘邦正妻和新皇帝刘盈亲生母亲的吕雉,自然而然地成为唯一的太后,又七年,新皇帝刘盈驾崩,刘盈的儿子刘恭登基为帝,与此同时,中国大一统时期的首位女主出现了。
为什么明明有皇帝,还能同时有一位女主呢?
那是因为,作为皇帝的刘恭,是吕后的孙子,还是个娃娃,别说处理政务了,连生活尚且不能完全自理呢。为了能保证帝国照常运转,一切本该由皇帝处理的政务都由原本就处理过政务的吕太后来处理。
吕太后不仅仅是代理小皇帝处理政务这么简单,自小皇帝登基改元后,号令皆出自于太后,同时,太后还「称制」。
所谓「制」就是皇帝的命令,我们在读《史记·秦始皇本纪》时经常能够见到「制曰」的字样,意思是「秦始皇的命令是……」所以,「称制」的表面意思就是,吕太后的命令也称为「制」,实际的含义是,吕太后的命令等同于皇帝的命令,吕太后代替皇帝行使皇帝的权力,简言之,吕太后是真主。
既然吕太后已经是事实上的女主了,为何她不更进一步,直接称帝算了?
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谈一谈原因。
先谈一谈主官的原因,吕太后是否有称帝的欲望,从相关历史记载来看,吕太后是没有这方面欲望的。
虽然吕太后和他的丈夫刘邦一样,是个权力的动物,但对于务虚名而处实祸的事,这两口子轻易不会做的。
刘邦刚在沛县起事时,不称侯,不称王,仅仅称「沛公」,掌握实际权力就中,至于外人怎么称呼他,他不在乎,刘邦在怀王帐下时,曾被怀王封为武安侯,但刘邦在受封汉王前,一次「武安侯」的称号都没打过,依旧称沛公。
刘邦在垓下击败项羽后,燕王、楚王、梁王、淮南王等诸侯请尊刘邦为皇帝,刘邦依旧是推辞的,有人说,刘邦这是在惺惺作态,其实不是的,对于当时的刘邦来说,已经是事实上的天下共主了,当不当皇帝,还不只是个称呼问题?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常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吕后身上表现出了某些和丈夫刘邦非常相似的气质,如爱亲近的人,对对手心狠手辣,同样地,在面对权力这一件事上,吕后没理由不效仿刘邦,对于吕后来说,做太后和做皇帝,差的只是一个名字,但为了那个名字,很可能就会让自己陷入无限的被动,何必为了那个名字自讨苦吃呢,是吧?
从客观方面讲,吕后之所以能够称「制」,是因为吕后的权力来源于丈夫、儿子和孙子。
因为吕雉是高皇帝刘邦的正妻,所以吕后才是皇后,才能在刘邦外出打仗时代替皇帝刘邦行使皇帝的某些职责,诛杀淮阴侯韩信的事,就是在刘邦外出征陈豨时,吕后在都城长安干出来的。
因为吕雉是孝惠帝刘盈的母亲,所以吕雉才是皇太后,才能在孝惠帝不听政的时候代替孝惠帝行使皇帝的职责,汉初的一些重大决策,如面对匈奴的挑衅却不用兵,就是吕后做出的决定。
因为吕雉是汉前少帝刘恭的祖母,而汉前少帝刘恭又是个吃奶的娃娃,所以作为刘恭奶奶的吕雉,才能继续代替皇帝来行使皇帝的职责,大封诸吕就是在吕后称制的时候做出的决定。
但是,如果吕雉冒失地称帝,那就意味着改朝换代,就意味着吕后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全部失去,曾经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功臣很有可能会不服,刘邦分封在各地的兄弟子侄也会不服。
当时,楚王是刘邦的四弟刘交,吴王是刘邦的亲侄刘濞,齐王是刘邦的长孙刘襄,赵王是刘邦的庶子刘友,梁王是刘邦的庶子刘恢,淮南王是刘邦的庶子刘长,燕王是刘邦的庶子刘建,代王是刘邦的庶子刘恒,这些个诸侯王,哪个会眼睁睁地看着吕后改朝换代?
另一方面,纵使吕后改朝换代了,也要面临一个困扰所有女主的问题:怎么选继承人?
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死去,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到目前为止,科学家都没有攻克这个问题,没法使人长生不老,两千年前的汉初,更是做不到。
既然会死,就得想到继承人的问题。
如果吕后称帝了,怎么选定继承人呢?
选儿子吗?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了。选女儿吗?女儿也在吕后称制的同一年去世了。选孙子吗?孙子正坐在皇帝的位子上啊。选外孙女吗?可能是吕后亲外孙女的张嫣正在太后的位子上,但张嫣并没有子女,即便张嫣将来登上帝位,也要面临继承人的问题。选外孙吗?有孙子在,为什么要选外孙呢?
选侄子或外甥吗?对于吕后来说,侄子和外甥虽然和自己一样,身上都流着吕家的血,但毕竟没有儿子、孙子、外孙亲啊?儿子、孙子、外孙身上有自己的基因啊。
想来想去,还是选孙子为继承人比较妥当,可如果选孙子为继承人,自己就没有必要折腾一回了。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楚元王世家》、《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史记·孝文本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其他网友回答
吕后为什么没有称帝,原因其实很简单。俗话说,有多大的肚皮就有多大的饭量,有多大的本钱就做多大的生意,而吕后没有称帝,主要是跟他的政治本钱不够有关。
尽管说,吕后也是跟刘邦出生入死的人,在楚汉争霸过程中,吕氏家族也是做过诸多贡献,但是吕氏家族的贡献相对于其他功臣来说,那是不值一提的,所以在称帝这件事情上,吕后是有着充分清醒的头脑的。
首先,刘邦在生前就已经铲除诸多异姓王,分封刘氏诸侯王,并且刘邦当众还搞了个刑白马之盟,说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这话不是白讲的,连不是刘氏的人称王天下诸侯都要出兵攻打,何况是称帝,那就更悬了。所以,吕后没有称帝,是因为顾忌刘邦生前的这个刑白马之盟。还有,尽管说刘邦死后,吕氏血洗刘氏家族,将刘邦的儿子杀得不留几个了,但是诸侯王当中,势力最大的还是刘氏。而汉朝中央当中,有很多是跟刘邦一起出生入死的元老,比如周勃,灌婴,陈平等等都不是等闲之辈。吕后不敢称帝之二,是对刘氏家族势力及汉朝元老的顾忌。
其次,称帝成本太大,而享受皇帝待遇的成本又很低,吕后根本没必要冒这个巨大风险。刘邦死后,吕后将戚夫人搞成人彘,并带儿子刘盈去看,结果刘盈看了以后得了大病,不久便离世。然后,吕后就扶持了一个傀儡儿皇帝上台,自己独霸大权,于是史书称之为吕后称制。何为称制?这个制,就是只有皇帝才有的待遇,就是太后或者皇后也没有这个待遇,而当时已经享受这个皇帝待遇,她一个务实主义者,又何必计较当不当名义上的皇帝呢?
再次,事实上吕后生前就没想过她要当皇帝。尽管说,吕后生前就已经将汉朝中央的禁卫军以及一些重要的岗位都给吕氏子弟当了,但是她最初的想法就是让吕氏能够扼制或者扶持傀儡皇帝,继续以幕后力量控制天下。也正是这样,所以在她生前,才没有废刘氏皇帝立吕氏子弟为皇帝,可是人算不如天意,吕后一死,其吕氏那帮子弟哪是刘邦当年那些元老的对手,一下子就被搞掉了,然后废掉吕氏扶持的傀儡皇帝,立了真正的刘氏家族的人为皇帝,这人就是刘恒。
总之,吕后没有称帝,还是因为实力不够,不过,她为保持吕氏家族利益最大化,只好以幕后之手遥控天下,称制了事。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吕后没有名义上当皇帝,但她是真正行使了皇帝的权力并享受了皇帝的待遇的,也正如此,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后划为本纪部分。本纪,那可是只记载皇帝才享有的待遇哪。而唐朝的武则天号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事实上武则天也不过是比吕后多了一个名份而已,事实上她们享受的权力是一样的。而武则天也不过是过把瘾就死,也没把皇帝传给武氏家族,由此可见,她也不过是重复吕后的政治人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