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啥关于元朝的历史几乎没有记载?
优质回答:
一个令华夏民族耻于启口的耻辱时代,少说为好,不提也罢!
打个比方说:有一个富裕的庄园,有一天来了一伙拿着刀枪的歹人,杀光了男仆和庄主人,强占了田园!
后来田园的族人赶跑了歹人,重新恢复了主权!
这段时光的历史在以后里怎么写?第一不得不承认歹人霸占田园的存在地位。
第二是田园本来主人的家族耻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心里阴影!
第三这毕竟不是一件出彩的好事,就好比蒋门神夺了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虽说酒店原来就是自己的,但有一段时间店主可是人家蒋门神。
清朝虽是满人建立,但在努尔哈赤之前,他的爷爷和父亲就己经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他是属于起兵反明,跟外来户的入侵有着本质的不同!
打个比方:蒙元是蒋门神,是一个外来户,它是靠暴力手段强行霸占!
满清是卢俊义的总管李固,原来就是卢府其中的一部分,他是乘着府中大乱成了主人的!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不同!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并不存在!首先需要明确元朝这个概念,狭义的元朝定义为元世祖忽必烈到元惠宗之间的专制王朝;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等所谓“前四汗”,虽然在《元史》中被称为元太祖、元太宗、元定宗、元宪宗,实则他们在位时,根本没有汉制,也没有给先汗赋予这样的谥号。因此,在学术上把前四汗时期称为大蒙古国时期,客观地说,大蒙古国政权是一个定都于喀拉和林的不属于中原王朝的“外国政权”,直到忽必烈定都于大都与上都,统治中心于汉地后的元朝,才算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既然自元世祖起,就基本施行了以汉制为中心的统治制度,那么修史自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元朝与之前诸王朝一样,历任皇帝时期都有专门的史官进行编纂,称之为“金册”。其中,在拉施特的《史集》曾提到,他自己奉伊利汗合赞之命修撰《史集》时,对于蒙古黄金家族早期事迹不太清楚,合赞就遣使奏请元世祖派员指导,后来孛罗宰相自大都前来波斯,专门携带了《金册》里的相关部分,以供拉施特撰书之用。
我们现在觉得元朝史料有些散乱,主要还是因为元末战乱中的散失,以及明初宋濂等编修《元史》时过于匆忙,对收集到的包括《金册》在内的元朝官方和民间史料,没有仔细考订,迫于时间紧张,可能也放弃了部分材料、没有使用。更让后人扼腕的是,煌煌《金册》在明朝前期竟然没有得到保存,在世间绝迹了,这是不是明朝官方的行为也无据可查了。
令人安慰的是,恰恰是由于宋濂等的敷衍,他们编修的《元史》中绝大部分都是抄袭于《金册》,所以反而给我们今天一窥《金册》的内容,提供了方便。此外,陶宗仪的30卷《南村辍耕录》等民间史料,也补充了大量元朝的轶事掌故、典章制度,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等状况。所以说,我们不能说元朝的历史没有记载,今天的元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史中的显学,中外研究专著非常多,几成汗牛充栋。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可乐,怎么能说元朝的历史“几乎没有记载”呢?敢问一句,《元史》和《新元史》您看完了吗?
元朝历史虽然比较冷门,不被大众熟知,但不代表没记载,除了位列正史的《元史》《新元史》,还有:
《圣武亲征录》、《蒙兀儿史记》、《皇朝经世大典》、《通制条格》、《元典章》、《国朝名臣事略》、《国朝文类》、《恒河之流》、《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水晶数珠》、《蒙古秘史》、《续资治通鉴》等等。
另有蒙古帝国的历史,其中有涉及到元朝历史的书籍,比如:
多桑的《多桑蒙古史》、格鲁塞的《蒙古帝国史》、《草原帝国》、拉施特的《史集》、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乌马里的《眼历诸国行纪》、柏朗嘉宾的《蒙古行纪》、鲁不鲁乞的《出使蒙古记》、舍剌甫丁·奥都剌的《瓦撒夫史》、哈沙尼的《完者都史》等等等。
如果觉得以上书籍看着老费劲,俺再给推荐几本:
韩儒林的《元朝史》、周良宵的《元朝史》、田腾蛟的《元代野史》、黎东方的《细说元朝》、蔡东藩的《元史演义》、杉山正明的《疾驰的草原》、《蒙古帝国兴亡》、梅天穆的《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等等。
另外还有陈得芝、岑仲勉、刘迎胜、姚大力等等大佬的书籍,特别推荐刘迎胜先生,所有著作都写得通俗易懂,看得人非常过瘾。
只要你想了解元朝,就有你看不完的元朝历史书,怎么能说元朝历史几乎没有记载呢?嗯,不多不多,足够让人从青春年少通读到白发苍苍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偏颇,或者想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个人来说明一下。
实际上元朝历史记载当然有滴,而且还记载过两次,明代建立就根据相关前代史料组织编撰了元史,当时编辑元史组建过多套班底,换了几批人。后来由于对元史可能不大满意,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由柯劭忞自己独立另外延续旧史书体例重新编写了一套元史,号称新元史,柯劭忞之所以能干这件事,他本来就是清朝史馆负责人,他后来协助编成了清史稿,只不过柯劭忞个人保守,他接受日本东京大学的嘉奖时,已经是溥仪躲在天津,准备投靠日本人的时候,而柯劭忞本人和溥仪、包括当时一批清朝遗老都非常密切,虽然柯劭忞在1933年就死了,但还是影响到后人对他史学成就的评价。
在历来的二十四史之外,另有二十五史的说法中,其实就算上柯劭忞这部新元史,而没有算清史稿。是真正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前四史之外,寥寥无几的独立编写大部头的纪传体大型史书。
所以,怎么能说对元朝历史没有相关记载呢?而且在二十四史中,唯有元朝历史算是占据两套史书。之前关于南北朝历史,虽然在各自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之外,另外编写了南史和北史,但毕竟南史与北史是相应时期的所编,同样的,虽然有所谓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篇幅也远不能与旧五代史相比,即便如此,今天旧五代史还是不完整的残缺版。
但是,个人感觉问题的疑惑是在于对元朝历史的普及远远不够,感觉各方面很少提及和涉及。
这就是存在后人对蒙元史的认识,事实上,在传统朝代史中,蒙元史的难度是最大的,相应辽金夏元本来就是史学中难点,除了今天要研究没有传统官方史书的党项西夏外,没有比蒙元史更难的了。本身少数民族政权的研究难度就大于汉人王朝,相对的契丹辽史、女真金史还有大量宋人的一些资料辅助。但蒙古元朝时期,开头和结尾一个忽必烈,一个元顺帝还有一些较多实际和汉人资料,但中间的几十年非常难以把握。
更不要说,元朝本身不仅仅是中原地区,还有西域的察合台、金帐汗国,甚至远在西亚的伊尔汗国,同样与元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事迹在中原史书同样非常少记载,实际上并非当真他们和元朝本土没有什么关系。
比如贵由继承窝阔台的位置,拔都就不服,拒绝前来参加贵由登位的忽里台大会。贵由很不爽,跟着察合台汗国继位出现问题,贵由一是借口养病,二是想要去趁机拉拢察合台汗国继承人,实际带着大军想顺便找拔都麻烦。这时候,拖雷的妻子唆鲁禾帖尼为了借助拔都的威望,想联合起来推翻贵由,偷偷派人火速去欧洲拔都领地通知。事实上贵由的确在去西域途中很突然的死了。这一幕原因中原史书更是非常草率,后来通过西域方面资料才有贵由打算征讨拔都的还原。
还有海都与忽必烈长期作战的根源,都必须要借助很多西域史书的资料,甚至马可波罗游记,尽管可能是一些传说故事,但有些还是有一定参考依据。
后面元明宗流落金山与哈剌鲁部落的关系,就是唐宋时期的葛逻禄,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就是哈剌鲁出身女子所生。
包括元代很多人名称、地名因为各种音译,很多同名的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后人很难搞清楚。所以蒙元时期历史本来复杂,加上人物、地方事件错综复杂,没有一些基础根本很难入门,很多人出于当时外族背景,天然又对蒙元有抵触,与这种历史的难度混合,自然而然就造成对蒙元历史的疏远。
客观来说,肯定元朝历史是有很多记载的,官方传统史书就编写了两套。但是民间对其疏远陌生,一方面是本身蒙元史非常难入门,非常复杂,另一方面则是后人天然对蒙元外族的不感冒,这两种情况都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
元朝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只98年,时间短,加上战争多,是元朝文献记载少的主要原因。
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对于史学研究也十分兴盛。相对的元朝的诗词成就较少,内容比较贫乏,但是文以虞集为长,诗以刘因为著。传统的诗词虽然也产生了一些优秀或较好的作品,但整个说来,成就不高。而戏曲出现了伟大作家和许多优秀或比较优秀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元代文献记载少的原因:
1、元史留下的文献材料过于残缺:从忽必烈建国开始算起,仅仅持续了九十八年便宣告破灭。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元朝重武轻文,对舞文弄墨的文人视为不务正业的下等人。很多有才华的文人得不到重用。因此朝廷中的史官也就没什么动力或者权利去详细记载元史事件了。
元朝覆灭于农民起义,仅有的文献资料消失于战火和无节制的破坏之中,元朝国难当头,更是对修撰史书没多大兴趣。
2、元墓飘渺难寻:蒙古族的殡葬风俗不同于汉人,蒙古人往往在死后要被密葬,皇室成员死后,往往墓穴众多,令人不知真假,这样的话就对后来的考古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系数,墓穴不开,很多珍贵的史料就得不到考察,人们对元朝的了解就越少。
3、蒙古族自明朝以后就边缘化,清朝时更是被削弱的没有崛起希望。后代人丁不旺,自然少文献记载。
元朝属于游牧民族统治,本身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
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度,歧视汉族,汉族与少数民族隔阂严重
汉族属于定居民族,文化更为发达,儒生反抗元朝统治,不愿进行记录
元朝不重视文化发展,对文化记录不感兴趣
衍生知识点——元朝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8月攻灭西夏,元太宗六年(1234年)3月攻灭金朝,完全领有华北。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
元宪宗九年(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至元元年(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这场战争让蒙古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统一全中国 ,结束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的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战败。元朝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元顺帝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元末民变。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建文四年(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