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阵型的重要性(古代打仗的阵型有用吗)

网友提问:

古代战争中阵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优质回答:

我们以一部电影为例来说明问题吧。

这部电影叫《斯巴达克斯》,描写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在意大利发生的斯巴达克斯起义的故事。

这次作战是斯巴达克斯率领起义军主力,与罗马独裁者克拉苏的主力部队(以及庞培的援军)进行的会战。

在这次会战中,克拉苏在电影中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阵型部署。

他第一波派出十个小方阵成鱼鳞状(M型)推进,临敌时靠前的两个又变成长条阵了。后面的八个则组成一个大号的空心方阵。再后面则是鱼鳞状部署的方阵。

他这个阵型的意图,就是两翼决胜的思路。

这种思路,就是以中央的空心方阵来拖住起义军的主力,消耗他们的精力,并把他们的兵力分散到空心方阵的三个方面。

等到起义军的兵力分散以后,再发动后面预备的预备队,从左边或者右边一路平推过去,把起义军逐个击溃。

其实根本思路就是这个。

这个电影里的这个部分,就充分体现了冷兵器时代的阵型的重要性。

阵型就是作战部署的体现,就是你的作战意图的表达,就是你兵力投入的顺序和起点。克拉苏的这个阵型,就是主力步兵当肉盾,骑兵决胜。

这种战术的好处是骑兵步兵分别作战,兵种间互相不配合,指挥方法简单。或者甚至可以说战前下好作战决心后,进入战场基本就是按计划执行就可以了。

缺点在于实际上等于指挥官(无论亲自指挥骑兵还是步兵)对整个战役失去了控制,降低成了(兵种)战役编组指挥官。而且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其中一方崩溃,另一方就也只能是失败的命运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战阵必须与当时的环境相契合,不然也是个卵。

当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发动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茫茫似丧家之犬。

到了马嵬驿,士兵发生了哗变,杀死了宰相杨国忠,更进一步要求玄宗皇帝处死贵妃杨玉环。

玄宗不愧是大政治家,思索片刻,说:整!

据说动手的还是大太监高力士。

陈凯歌拍的《妖猫传》,说的就是这个故事,但是他把这个故事解构的更加复杂而已。

杨贵妃的死,更被各种传说故事包围,疑点重重,更有一派说法,当时死的是她的侍女,杨贵妃逃到了日本。

然后又做了日本的贵妃,还生了一堆,大郎,二郎,三郎姿三四郎之类的。当然这只是传说,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而已。

唐玄宗勒死杨贵妃,草草埋葬,安抚了将士,第二天还得跑啊。

不过这时候太子李亨和玄宗说:爸,我不跟你去四川了,我吃不惯辣火锅,我想留下来抗击安禄山。

太子党也想李亨留下来,目的是为了让他趁乱继承皇帝位。

玄宗走了,李亨也如愿以偿的成了唐肃宗。

他当皇帝算正逢乱世,首要任务就是抗击叛军,于是他招募里一帮人,开始要和叛军开战了,这时候他手下都是一帮文官,后来的名将像郭子仪李光弼这时候还在万里之外,远水不解近渴。

这帮文人凑一块商量,咱怎么打。

有人提议应该按照古法去打,像《史记》《左传》中提到的战车据说威力很大,咱用战车排个雁行阵,圆阵等等,那帮大老粗的胡人保准没见过我天朝上国先进的阵法,肯定能一举歼敌。

但是有人提出质疑,说:战车虽然好,但是咱没有那么多车,主要的是没有拉车的马。

提出车战的官员说,没马还不好解决吗,咱可以用牛车啊。牛是神仙,当年大唐皇帝的老祖宗老子就是骑青牛出函谷的,用牛车一定也会一战克敌的。

于是这帮饱读诗书的大唐宿儒们,驾着春秋时候的战车,摆着古籍上记载的黄帝灭蚩尤,姜太公伐纣王的经典战阵就去应战安禄山的精锐骑兵去者。

灵活的骑兵对上笨重的战车,还一多半是牛车的李唐大军,结果可想而知,数万李唐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那些对古代战阵了然于胸的大儒们也死伤惨重。

血的教训让他们领悟了,书上和现实是不一样的。

所以战阵真的重要吗?

有时候也许,比方你碰上宋襄公,或者碰到一战那个缺心眼的战法,一排人站好,火绳枪乱突突,类似于集体自杀,谁的人多。谁胜。

但是更多时候,战场上的战争是要灵活掌握的,同样的人马,同样的阵型,在项羽手上就能战无不胜,在赵括手里就只有被坑死的命运。

所以谁说的,战争其实是门艺术。

————

文/ 薛白袍(觉得无聊就点赞吧,觉得好玩也来赞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代战争中对战阵的重视由来已久,战阵的演进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左传》载春秋初期周郑之战,郑国用“鱼丽之陈”,也就是鱼鳞阵,以战车和甲士排列配合,战车强攻,步战甲士充塞战车间的罅隙,并负责对战车未杀死的敌人补刀,这是一种非常绵密和有效率的阵型,绝非花架子。

在春秋后期,战车以其笨重难驭渐渐被抛弃,经常受戎狄骚扰的晋国采敌之长,推出纯步兵战阵,当时以方阵为主,另外吴越等国的步兵阵型在实战中也发挥过很大的威力。

其后历朝历代兵书,涉战阵者众多,如《卫公兵法》就详细介绍了变化多端的六花阵法,还开创性地提出了护送辎重给养的阵法及撤退阵法,使阵法的适用范围不再仅限于面对面作战中的攻防。

中国古代战争中的阵法,多以强调各兵种的配合,同时发挥各兵种的特性,增大对敌杀伤力,提高自身防御力为主要目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小时候我们读《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等小说,应该对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阵型,印象深刻,什么“一字长蛇阵”、“锥形阵”,“方形阵”,“雁形阵”等,都是最常见的。

那怕是《封神榜》,神魔鬼怪层出不穷,个个法力无边,但是一旦有厉害的阵型,也能克敌制胜,姜子牙就曾被困在阵中不能动。

当然这是神话,在实际交战中,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明朝的戚家军。

之前明朝的军队无法对抗倭寇。几十人的倭寇总能将成千上万的正规军打的落花流水,除了倭寇的武器,主要就是长刀厉害,还有就是他们的技战法非常熟练。

后来,戚继光抗倭,训练戚家军,最重要就是利用阵型,几个人一小队,各司其职,团队战战,最后取得抗倭大捷。

关于阵型,在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其实早就有所提及,只是后人更多看重其中的计策谋略而已。

归根结底,冷兵器时代,没有高科技武器装备,个人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兵戎相见时就只能讲求阵法。阵型搭配得当,往往能以寡敌众,克敌制胜。

古代军队行军打仗,除了有阵型的讲究,还要注意兵器兵种的排列位置。军队的速度与地形的影响同样是重要的考虑因素,甚至连指挥官的位置都要仔细安排。

指挥官通常需要处于一个可以观察全场战局、便于指挥军队、不易受到攻击的位置。弓箭手、火枪手等无法近身肉搏,就要靠步兵和枪兵等保护。

军队行进时,各个兵种数组既要能够互相掩护,又要互相保证行动畅通无阻。譬如,骑兵通常位于主阵的两翼,一旦进攻,才不会被步兵阻挡。

所以,古代名将都是熟读兵书且多著述兵书,对排兵布阵有创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