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母亲为什么葬在庐山(岳飞对母亲的孝)

网友提问:

岳飞为什么要一气之下跑到庐山给母亲守孝?

优质回答:

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和宰相张浚这两个主战派就淮西军归属问题谈崩了,岳飞上书辞去所兼各职然后跑到庐山给母亲守墓去了。刘光世也是南宋的抗金将领长期沉缅于酒色疏于管理,手下的骄兵悍将纪律松驰,骚挠地方,甚至发生抢劫财物等问题。刘光世上书辞去职务得到批准,赵构又下旨让岳飞统辖淮西军,并强令淮西军必须严格执行否则严呈不殆。宋朝的国策是重文轻武,严防武将做大做强。宰相张浚还有秦桧劝赵构不要把淮西军划给岳飞,以免其权力过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赵构认为他们两个说得再理也就同意了,于是收回任命,让张浚外理善后问题。岳飞来到张浚的大都督府,张浚很委婉的说了收回淮西军统辖权问题。岳飞并沒有反对,只是坚持说刘光世向副将王德管理不住淮西军,只有自己的能力才能控制那帮娇兵悍将。当然这是既定的办法不可能更改,两个主战派不欢而散,这是整个国家的不幸。岳飞回去后就上奏辞去所兼各职,还没等回文批复下来,就将军中事物交给张宪,自已径去庐山为母亲扫墓去了,兵飞的落挑子高宗非常恼火,做为皇帝希望自已的臣子效臣而不是闹情绪。一连几次派人去让岳飞下山主持军务,并且还不冷不热的说:”我并没有生你气的意思。”事情的结果正如岳飞预料,王贵为淮西军主帅,行营左护军都统治郦琼为副帅。但是王,郦二人有积怨,宰相张浚决定派自已的心腹文官吕祉节制淮西军,并将王德八千兵马调回张浚都督府驻地。吕祉自命不凡引起淮西诸将强烈不满。吕祉密奏宋庭罢免郦琼的兵权,不巧事情泄露。宋庭发布以张浚为淮西宣抚使,杨沂中为制置使的消息郦琼统治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杀死监军吕祉等人带全军四万多人并裹胁百姓投降了刘豫伪齐政权。史称淮西兵变。这次兵变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使南宋对金人和伪齐军事前沿江淮地区防卫造成空虚状态,这次事件也成了南宋对金人战略的转折点。这次事件也加重了赵构对武将的猜忌和不信任。加上以前岳飞曾建议赵构早立太子犯了为将者的大忌,为日后悲剧埋下伏笔。

其他网友回答

但凡有点本事的人大多比较任性和自负,岳飞就是这样的人。当时,南宋皇帝赵构其实很信任岳飞,本来给予他更大的兵权,却因为和丞相张浚意见相左而撂了挑子,直接回庐山老家给母亲守孝去了。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可是兵家大忌,后来尽管岳飞最终回来继续执掌军权,但也彻底失去了赵构的信任,也预示着他的悲剧命运。

当时岳飞大军在河南陈州、蔡州地区击退了女真傀儡伪齐“五大王”的进犯,又被宋高宗提升为太尉,这可是宋代武官的最高阶位,还被宋高宗邀请回京述职。还传闻说将淮西军的统帅刘光世的军队调归岳飞统帅。这一连串的好消息令岳飞非常兴奋,他感觉收复河山的时机到了。

岳飞回到京城,却得知淮西军不交给岳飞了,改为“都督府直辖”。岳飞不干了,他先去找了以宰相身份兼任都督诸路军马事的张浚,两人在用兵收复失地上一向很合拍,这次却不欢而散。因为张浚认为不能给武将太大的兵权。岳飞很生气,直接找到皇帝赵构,没想到赵构与张浚的态度一致,而且主战的李纲和主和的赵鼎都同意张浚的建议。

岳飞感觉自己失了面子,干脆赌气不回军营,反而直接去了庐山老家,扬言要继续为母亲守孝。赵构一连写了两封信给他,希望他重新回来主持军事。岳飞仍然赌气不干。赵构有些生气,立即派岳飞的部下李若虚和王贵劝说飞,口气已经相当严厉。在李若虚和王贵连哄带吓下,岳飞才接受皇帝的命令返回军营。岳飞虽然回到军营,但从此赵构不再信任他,后来岳飞因为干预太子人选更让赵构猜忌,最后被秦桧找机会陷害之死,这也与他任性自负的性格有关。

其他网友回答

岳飞是中华民族之精华,为人一生正气,忠肝义胆,为母守孝符合他的个性,也不得已避祸。

在乱时南宋,大部分官员以议和为主要工作,武官也各自保存实力,赵构心里的小九九世人皆知。

抗战时期中华大地出现遍地汉奸不奇怪,宋时奸臣也不在少数,秦桧世人称为第一奸相,张俊,杜充……不计其数。

南宋没有岳飞存在,何来后来偏安一隅的南宋,时人之所以称岳飞为神,确是南宋柱石,奉孝最后也看清了时势。

最后含冤屈死,注定他是中华民族大英雄。

其他网友回答

不把岳飞的事提完你睡不着觉是不?

其他网友回答

岳飞这是在使性子,他觉得高宗离不开它,故意让高宗难堪。后来高宗派人请了他三次才回来,这是高宗要杀他的原因之一。如果岳飞情商高一些,就不至于被高宗弄死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