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行业发展动向(学前教育行业发展前景)

网友提问:

学前教育行业未来如何继续发力?

优质回答:

学前机构分布不均,二三线城市机构数量缺口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市场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主,0到6岁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比例到达百分之69.76%,然而二线省会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孩童接受学前教育比例却不足30%。如果说一线城市儿童上学教育的比例属于行业的正常水平的话,那么二三四线城市的学前教育市场将是巨大的。

目前,全国有约11400余所学前教育机构,其中,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但学前教育机构分布占全国却达到了15.1%,这意味着一线城市人均学前教育机构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而二三四线城市学前教育机构缺量庞大。

行业格局分散,龙头企业或受益

根据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早教蓝皮书》,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机构十大品牌分别是:金宝贝、美吉姆、积木宝贝、东方爱婴、悦宝园、红黄蓝亲子园、纽约国际、新爱婴、爱乐bbunion和亲亲袋鼠。

其中,中国机构占50%,美国机构占40%,澳大利亚机构有1家,占比10%。我国学前教育由于发展起步晚,初期准入门槛较低,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家长更加青睐发展成熟的国外品牌。然而,国外机构教育模式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幼儿。好在,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国内教育机构开始兴起,以东方爱婴、积木宝贝为代表的本土学前教育机构和以金宝贝、天才宝贝等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据着当前的学前教育市场。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就门店数量而言,前八大品牌门店数量集中度为22%,CR10的集中度约为30%。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格局较为分散。随着行业政策和监管的进一步规范,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行业龙头企业或能占据优势,先一步占有市场。

具体来看,我国品牌红黄蓝亲子园数量最多,2018年达到900余家,占前十品牌的27.11%;其次为新爱婴、美吉姆和悦宝园,门店数量分别为500多家和400多家,分别占比15.06%、12.05%和12.05%。

民办教育占半壁江山,行业整合将加速

《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50万所,比上年增加1.51万所,增长6.31%;学前教育入园儿童1937.95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0.83%;在园儿童4600.14万人,比上年增加186.28万人,增长4.22%。

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达到16.04万所,占总幼儿园数量的62.9%;明半幼儿园入园儿童数999.32万,占比51.6%;在园儿童数2572.34万人,占比55.9%,可见民办教育占据了学前教育体系的大半个江山。

预计未来几年,政府会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在2020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80%左右,很多中低端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从而向普惠幼儿园转型。同时,亲子园市场仅有少数几个成熟的全国品牌和大量的小型本地运营商,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未来亲子园市场仍然有巨大的潜力,预计将加快行业整合以及向下级城市下沉。

赛道机遇犹存,行业上中下游仍有机会

事实上,学前教育领域包括早教中心、培训机构、教育出版传媒企业、教育信息化企业等多方向的机构,新政只是明确了学前教育阶段的普惠性,遏制了过度逐利行为,鼓励幼儿园回归教育本质,整个学前教育产业链上的其他方面,例如内容提供、幼师培训、幼教信息化等方面均不受影响,依旧存在潜在投资机遇。

从产品内容角度看,如前所述,学前教育市场上内容为王,儿童内容、亲子服务、启蒙英语等方面产品均被投资人看好,融资事件占比较高;

在幼师培训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始终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新规明确要求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用两年半时间,通过国家、省市县的培训网络,大规模培训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师培训的需求或将释放。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其他网友回答

虞永平:努力发展以质量为导向的学前教育

中国教育报编者按: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有力地回应了老百姓对公平优质学前教育的热切期盼。《意见》抓住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全面系统、明确有力的治理措施。为深入理解《意见》精神,学前周刊邀请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分析解读,以飨读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颁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35条意见紧紧围绕两条主线,一是坚持公益普惠的方向,二是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坚持公益普惠是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实施公益普惠的目的,也是学前教育的根本追求。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对幼儿成长的支持和促进不断增加,本质是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01

以幼儿为中心,真正确立质量意识

总体质量还不高是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意见》指出:“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包括“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等问题,这些都指向学前教育质量,必须切实有效地加以解决。

普及学前教育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优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根本追求,有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聚焦幼儿,着眼发展,关注整体,注重差异,是推进以幼儿为中心的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原则。举办和扶持有质量的幼儿园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

长期以来,衡量学前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园数量、教师数量及入园率等外显指标,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态、学习环境及资源、课程等质量因素关注不够,还没有真正确立学前教育的质量意识,以至于很多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因此,逐步确立学前教育的质量意识,把握影响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形成提升教育质量的路线图和行动方略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幼儿从被忽视到被尊重;教师从单一的实施者转化为课程建设者;教研从例行活动变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案从讲稿转化为行动方案;环境从墙面转向时空、材料和关系;资源从购置转化为多途径的获取;评价从表现到关注表现及蕴含的经验等。然而,保教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依然存在,广大保教人员的质量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质量管理的举措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落实。

02

改善教育环境,增进幼儿有益经验

完善办园条件,保障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意见》指出:“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幼儿园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应达到规定要求。”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相互作用中增进经验的。因此,为幼儿准备适宜、丰富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基本的园舍、玩教具和图书能确保幼儿基本的学习需要。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增进幼儿有益经验。《意见》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合理布局空间、设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学习探索、安全、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和玩教具,防止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教师设计的环境中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环境的适宜性和丰富性影响幼儿获得经验的质量,进而影响幼儿的发展。对幼儿来说,活动决定经验,材料又决定活动。因此,环境和材料等教育资源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资源应该与幼儿年龄段相适应。教育资源是一个体系,应按照一定的逻辑呈现,幼儿应拥有选择材料的机会。因此,挖掘和利用资源是幼儿园教师十分重要的工作。

03

?研究保教过程,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原则和特点。保教过程也是决定教育质量和幼儿发展的关键所在。《意见》指出:“注重保教结合。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建立良好师幼关系。”这意味着幼儿是保教过程的核心,只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研究保教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开展科学的保教活动,努力建立起丰富、适宜、有效的师幼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意见》指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兴趣、需要及好奇心是幼儿活动的动力,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综合的学习。幼儿是在与周围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相互作用,在探索、操作、发现、体验、交往及表达中获得新经验新发展的。因此,在保教活动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和中小学都要实施“准点教育”,在哪个年龄段就进行与年龄段特点和要求相对应的教育。

04

落实教研责任区制度,向教研要质量

教研组织及其活动是我国管理幼儿园保教过程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特色举措。《意见》提出:历史经验表明,教研体系能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研组织还不够健全,有些地区教研人员严重缺乏,教研人员中专业人员比例还有待提高,缺乏专业意识和能力,用简单的行政化方式开展教研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建立教研责任区制度,加强专兼职教研队伍建设,明确区域教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教研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专业作用。

教研就是保教过程研究,重点是规范和促进保教,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质量。因此,教研过程需要有问题意识,抓住重点,明确方向。要深入关注保教过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避免保教工作无的放矢、随心所欲,更要避免以赛代研、以统代研、以管代研和以训代研。教研工作的根本指向是让保教工作更好地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

05

评估监管并重,确保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育环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和促进幼儿的成长。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是要对幼儿有一个交待,看看幼儿是否获得了快乐成长;是要对家长有一个交待,看看是否价有所值;是要对政府有一个交待,看看投入和扶持的成效,看看现实的教育是否能支撑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建立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刻不容缓,其根本目的就是确保教育质量。

《意见》要求:“国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健全分级分类评估体系,建立一支立足实践、熟悉业务的专业化质量评估队伍,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质量评估范畴,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这些重大举措对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一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幼儿园种类多、性质复杂、水平各异,要求评估监测工作更加专业化、精确化,更具有反馈性和指导功能。因此,评估监测将面临很多挑战,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对一些重要机构和重要项目采用第三方评估制度,使评估监测真正起到提高质量的作用。

《意见》提出:“加强幼儿园保育教育资源监管,在幼儿园推行使用的课程教学类资源须经省级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审核。”加强幼儿园保教资源监管是提升质量的需要,是确保《指南》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需要,更是将反科学、反社会和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内容排除在幼儿园门外的需要,也是消除“小学化”倾向的需要。让专业组织经过审核作出科学和专业的选择,是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重要体现。审核不是规定,不是一统化,而是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鼓励多样性、适宜性和创新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25日第1版,版名:学前周刊

其他网友回答

学前教育应从游戏开始,招聘一些有耐心爱心的雇员,向曰常生活良好习惯拓展,让其在家中也表现出受教前后区别,家长认同,生意兴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