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宋恭帝为何被元朝第五位皇帝元英宗赐死?
优质回答:
南宋德祐二年(1276),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破,宋恭帝投降,南宋灭亡。这之后,虽然以文天祥为首的反元志士还在抵抗,但终究是难敌强大的蒙古铁骑,南宋的最后抵抗力量在崖山海战中被消灭,元朝统一了中国。
而投降的宋恭帝先是被召进元大都,后来,为了表明自己不会有反叛之心,他主动请求到西藏学佛,并最终一代佛学大师,可是就算他与世无争三十五年,还是在五十多岁高龄时被元朝第五位皇帝元英宗赐死,这是为什么呢?
宋恭帝原名赵?,四岁时,其父逝世,于是作为嫡子的他被拥立为帝,在他之上,还有一个七岁的哥哥赵昰,临安沦陷后,赵昰在福州被尊为宋主,是为宋端宗;而小宋恭帝一岁的弟弟赵昺则正是崖山战败后,被陆秀夫抱着跳海的宋末帝。
宋恭帝继位后没满两年,势不可挡的元朝军队就进军临安,不到六岁的他踏上北上的旅程。史书记载:“五月丙申,朝于上都。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虽然看上去地位尊崇,实际上当然只是个处处受限的俘虏。
宋恭帝长大后,一是为了向元朝皇帝表示臣服和忠心,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三可能是想要借佛法宽慰自身,他提出前往吐蕃钻研佛法。这一请求很快得到了准许,年仅十八岁的宋恭帝便前往西藏,法号“合尊”。或许是家族遗传了擅长文艺的基因,宋恭帝很快学会了藏文,并开始将汉字版佛教的经书译成藏文,逐渐在业界享有盛名。
宋恭帝似乎也忘记了小时候的经历,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僧人,四处讲经、译经,一度担任了萨迦大寺的总持。或许,佛教的超然自在,让他不再纠结于权力和地位,不再思念消逝的故国和亲人。可惜,他不去争抢,却仍然没办法善始善终。
据《佛祖历代通载》记载:“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已经被俘四十七年,在西藏学佛三十五年,完完全全与世无争的“一代高僧”宋恭帝被元朝第五位皇帝元英宗赐死,享年五十三岁。
关于元英宗赐死宋恭帝的原因,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宋恭帝作了一首触犯了文字狱的诗。这首诗便是《在燕京作》,燕京是元朝首都大都的别称,可见此诗是宋恭帝还在大都时创作的。诗中写道:“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宋恭帝应该也知道自己的祖先赵光义曾因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将其毒死,故而在诗中只字不提故国、临安之类的字眼。只写到隐居在西湖孤山,“以梅为妻”的诗人林和靖,来寄托自己对南方的思念。又说自己眼下是元帝的“台下客”,思念故土却“不归来”。
这样一首寄托思念的小诗,最终为宋恭帝引来了杀身之祸。不过,这首宋恭帝十几岁时创作的诗,在三十多年后才被皇帝重视并大动干戈,其中是否有诸如害怕宋恭帝带领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复辟之类的隐情,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来一句古话“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何况还是亡国“君王”,当时历史背景下,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其他网友回答
宋恭帝,可以说是文字狱的牺牲者。
宋恭帝于1274年即位,即位之时,仅有4岁。两年后,南宋谢太后于临安开城投降,自此,南宋从形式上灭亡。彼时,宋恭帝不过6岁。也就是说,他其实对自己的皇帝生涯,是没有什么印象的,而他对于临安,对于南宋的印象,也是模糊的。
在投降蒙古之后,宋恭帝被封为瀛国公,后来于1288年被元世祖送至吐蕃学佛,法号合尊。他在佛学上的造诣极高,翻译了《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等高深佛学著作,为藏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其知道身世后,偶有感触,于是作诗一首,名曰《在燕京作》: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此诗最后两句,用了燕昭王置重金于黄金台招揽贤士的典故,将自己比作贤士,说明自己受到元朝礼遇,自己是“黄金台下客”,不再想回临安。通篇表明了对于对于故乡的思念,但又表明自己没有谋反之意,事实上就连思乡都表达的极其含蓄,不似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明显而赤裸。
然而,元朝统治者却认为,最后两句,表明他想利用“黄金台(自己赵宋皇帝的身份)”招揽贤士,来推翻元朝复国。但事实上,前文提到,他对于故国的印象,事实上是非常模糊的,而他当皇帝的时间,不过是4-6岁这一时间段。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元朝度过的,元朝又对于他有着极大的恩惠,所以,综上所述,他根本没后能力,也没有理由去造反。
然而,元朝的统治者出于对于自己统治的维护,宁肯错杀,也不放过。
于是,1323年,其被赐死于河西,享年53岁。可以说,他被处死的因素,就是南宋末代皇帝的身份+《在燕京作》这首诗。
【欢迎诸位交流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元英宗是一位备受汉人士大夫和后世史学家青睐与惋惜的悲剧皇帝,是一位性格暴躁的皇帝,在赐死宋恭帝赵?后“即而上悔”,明知自己的暴躁而不能约束,以一腔热血推进其政治蓝图,最终把自己带入了政治上的死地。
▲元英宗
宋恭帝赵?被元英宗赐死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字狱,1274年4岁的赵?在奸臣贾似道扶持下登上帝位,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宋恭帝赵?的祖母谢太皇太后抱着他出城投降,这时候宋恭帝也才6岁。
赵?被送到元帝都后,被忽必烈封为瀛国公,一直享受优待,南宋因为与蒙古人没有直接仇恨,是以南宋赵氏和皇亲基本上都没有被加害,所以有人说正是蒙古人的这点仁慈,明太祖朱元璋反元时,让元顺帝及宗室得以安全的退回大漠!
忽必烈想招降文天祥,还派了8岁的赵?去见他,当文天祥见到昔日的南宋皇帝,今日君臣同为阶下囚,痛哭流涕,并北跪于地,说道:“圣驾请回”,赵?毕竟年幼,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时呆在那里,也不知道说什么,此事不了了之!
至元十九年(1282年),薛保住告变事件和当时的局势引起了忽必烈的紧张感,于是把宋朝宗室迁到上都居住,并杀害了文天祥。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上都生活了6年的赵?被忽必烈下令去吐蕃出家学习藏传佛教。
宋恭帝十九岁到西藏喇嘛庙里出家,得法号“合尊”,此后潜心佛教,学习藏文,赵家人遗传的文化素养让赵?在藏传佛教中崭露头角,成了当时西藏的佛学大师,四处讲经,潜心研究佛学。本来宋恭帝一生也就以这新的身份活的挺好,还被藏传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的名单,成为一段历史奇事。
还有个传说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的母亲曾经去过西藏,在那呆了几个月,与赵?讨教过佛学,后来元朝的皇帝招她入宫,不久就有了身孕,就生了后来的元顺帝,因为元顺帝的画像怎么看都象个汉人,结合到元顺帝母亲与赵?的关系,所以也有传言元顺帝与赵?的关系不一般!
关于宋恭帝最后的结局,在《佛祖历代通载》有这么一句:“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没有记载被赐死的原因。
不过在明初《山庵杂录》中记载了宋恭帝被赐死的原因:“瀛国公为僧后,至英宗朝,适兴吟诗,云: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谍者以其意在讽动江南人心,闻之于上,收斩之。即而上悔,出内格黄金,诏江南善书僧儒集燕京,书大藏经云。
就是说宋恭帝在元英宗至治三年,写了这么一首诗,怀念故国,有人就上报给元英宗,元英宗因此大怒,就将宋恭帝赵?赐死,死时享年53岁!
藏传史学家对于赵?的死也寄予同情,说他因为被冤枉害死,是以有“至英宗皇帝之时,杀之,出白血焉”的记载,出白血就是流血成乳,是佛教历史上习见的一种说法,用来表示冤狱!
▲宋恭帝
元英宗在因言论治罪方面也可谓屡有前科,在赐死瀛国公的同一年,与元英宗关系密切的艺人史骡儿在表演时唱词有“酒神仙”语句,酒醉的元英宗认为是在讽刺他,大怒之下将史骡儿杀死,酒醒后元英宗后悔的叹息道:“骡以酒讽我也!”性格暴躁的元英宗在赐死宋恭帝后,也是“即而上悔”。只能说宋恭帝赵?遇到了元英宗,是他的倒霉!
其他网友回答
宋恭帝之所以被元英宗处死,原因是后者写了一首隐晦的反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他年仅3岁便登上皇帝宝座,但两年后便沦为亡国之君,随即成为异族的阶下囚,十余年后又出家做了和尚。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在佛学届已经颇有成就的高僧,在晚年因对故国产生怀恋之情,便写下一首隐晦的反诗,却因此被杀。这个经历坎坷的苦命人,便是南宋恭帝赵?。
赵?生于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其父正是可与晋惠帝齐名的“白痴皇帝”-度宗赵禥,生母则是全皇后。宋度宗虽然天生愚痴,但在纵欲享乐方面却天赋秉异,其荒唐程度跟养父宋理宗相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禥即位后,将国家大政一股脑委任给权臣贾似道,自己则整天宴坐后宫,与妃嫔们饮酒作乐。
贾似道也是个荒唐龌龊的主儿,占据着摄政的职务(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但每天却不理政务,只以斗蟋蟀、盘剥百姓为乐(“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重事邪?’”见《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贾似道传》),宋朝江山让这对混账君臣打理,前景如何可想而知。
咸淳十年(1274)七月,就在蒙元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军临安时,酒色蚀骨的度宗驾崩,侥幸与“亡国之君”的身份擦肩而过。度宗生前没有册立太子,所以在他病死后,谢太后、贾似道以赵?是嫡子为由(皇长子赵昰是庶出),主张扶立他为天子。就这样,年仅3岁的赵?在懵懂中被推上龙椅,史称宋恭帝。
然而,小皇帝的宝座还没做坐热乎,懵懂的双眼还未认清楚这乱象丛生的世界,稚嫩的内心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国耻家仇时,蒙元大军便已兵临城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穷途末路中的太皇太后谢氏决意投降,并以赵?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随后便派人向敌军主帅伯颜献上降表和传国玉玺,立国300多年的宋朝至此在形式上灭亡(正式灭亡还要等到3年后)。
谢太后、宋恭帝投降后,连同皇室大部分成员一起被掳往北方,沦为蒙元的阶下囚。好在元世祖忽必烈对宋恭帝还算客气,不仅保全了他的性命,还封他做瀛国公,待遇颇为优厚(“三月丁丑,入朝。五月丙申,朝于上都。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见《宋史·卷四十七·瀛国公二王附》)。
元朝宫廷大多信仰喇嘛教,懵懂的赵?一天天长大,他没有一般成年亡国君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反而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开始对喇嘛教产生兴趣。元世祖获悉后很是欣慰,认为顺着赵?的意愿,将他培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比成为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分子,对帝国的局势更加有利。于是在1289年,年仅18岁的赵?被送往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为合尊。
赵?出家后的事迹在汉文史籍中不见记载,但在藏文材料中却偶有记录。从这些零星散乱的史料中我们可以推测,赵?在西藏长期过着虔诚的僧侣生活,每日潜心钻研佛法,并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修炼成一代高僧。赵?在佛学研究方面最大的成就,便是把《大乘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佛教经典翻译为藏文,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
如果按照这种轨迹进行下去的话,赵?最终将会以一位高僧的身份载于佛教史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赵?人生的晚年,由于写了一首隐晦的“反诗”,他的人生轨迹就此发生巨变,并最终断送了性命。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首“反诗”呢?
原来在1323年,因为偶然的机会,赵?了解到蒙元灭宋期间那段惨痛的往事,一时之间,故国之思、国耻家仇让高僧久已枯寂的心情泛起了波澜,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就这样,带着无比的痛苦、愤懑的心情,赵?做了一首名为《在燕京作》的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通过跟北宋大诗人林和靖隔时空对话的方式,来抒发愤懑的胸怀。
不久这首诗传入元朝宫廷,元英宗闻讯大怒,遂下诏赐死赵?。对于赵?的遇难,官方史书中并无记载,但在《佛祖历代通载》却提到此事,书中写到:“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就这样,宋朝的亡国君在外族的屠刀下,走完自己曲折、坎坷的一生,终年52岁。
史料来源:《宋史》、 《元史》、《佛祖历代通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