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帝王驾崩后的谥号是如何追奉的?
优质回答: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所以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定夺的时候也是需要格外的客观和严谨。
一般情况下,谥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类型型。
举例说明一下:
美谥的谥号,例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比如大家熟悉在清宫剧中常听说的,太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武”和“文”就分别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谥。
平谥的谥号,例如怀、悼、哀、闵、思、殇等等,有点同情的意味。比如汉殇帝刘隆是继位最小,也是寿命最短的皇帝,出生百天做了皇帝,一岁时就去世了,不得不让人感慨,因而其谥号为“殇”;另外一位就是武悼天王冉闵了,“悼”也表示了哀思和遗憾。
恶谥的谥号,例如厉、灵、炀等等,都含有否定的意思,这类型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比如周厉王、汉灵帝、隋炀帝等等。
皇帝的谥号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也就是继位的新皇位为之前的老皇帝上谥号。末代皇帝的谥号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或者由遗民政权上谥。
比如明崇祯帝的谥号,南明朝廷上的是“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满清定鼎中原后,追赠崇祯的谥号为“庄烈帝”。
在谥号的字数的方面,从只使用一个字开始,后来发展到使用多个字,再后来逐渐成为了成了褒义词的堆砌。
谥号最初用一个字,例如西周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厉王,后来有两个字的,例如战国时的秦惠文王、赵武灵王等等。
从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当然也不乏后继皇帝的持续性的追封,使得谥号的字数也不断增加。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朝皇帝谥号达二十余字,例如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雍正帝的谥号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当然这只是在特定场合用,人们一般用一个字的谥号来称呼皇帝,比如称康熙为圣祖仁皇帝,雍正为世宗宪皇帝。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是约束和限制君权。
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标准约束君主。然后,再以臣道的标准约束臣子。就是以礼法把君主和权力关进牢笼。今日谓之——宪政。
儒家不但把君主和权力关进牢笼。还要给君主戴上紧箍咒。这个紧箍咒就是谥号。
一心为民的圣贤明君死后,群臣给他上‘文’、‘宣’、‘昭’、‘武’等美谥号。使其流芳百代。例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宣王、楚昭王、魏文侯、汉文帝、汉宣帝、隋文帝等。
暴政虐民的君主死后,给他上‘厉’、‘幽’、‘灵’等恶谥,将君主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被后世唾骂。例如:周厉王、周幽王、晋灵公、楚灵王、隋炀帝等。
秦朝采用法家的愚民政策。扼杀思想和言论。立法废制。
立法——秦始皇创立诽谤之法。始皇立法,是中国法治史,乃至华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废制——废除谥号之制。秦始皇认为,儒家提倡的谥号,是臣子批评君主。儿子批评父亲。是大逆不道。于是,秦始皇废除谥号。
汉代重立谥号之制。谥号也名存实亡。即使暴政虐民之君,也鲜有幽、厉之恶谥。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虽未死。却也是半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