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研究
桐城派研究再出发
—首届桐城派文化论坛在合肥成功举办
王振宇、程冲、贾牧耕
11月23日,“首届桐城派文化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与安徽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桐城派研究公众号全程参与。由于防疫需要,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南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社科院、阜阳师范大学、合肥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逾百人参加会议,其中线下30余位,线上60余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所有发言皆线上直播。
(江小角教授)
上午9时,论坛正式开幕,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主任江小角教授主持,安徽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盛险峰教授、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怀东教授、桐城文化教育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方平先生、安徽大学文科处处长陈义平教授分别致辞。吴怀东教授指出,桐城派作为清代文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对其进行研究既要做到“入乎其中”,又要做到“出乎其外”,打开思路,将桐城派研究置于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做大做开。同时吴教授对桐城派今后拓展研究表达殷切期盼。
(吴怀东教授)
开幕式后,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围绕《吴敏树与桐城湘乡派》进行主题发言,关教授从吴敏树古文主张与创作入手,还原吴敏树与曾国藩在战争背景下的心有灵犀以及曾、吴文讼的历史真实,解读出桐城湘乡派咸同之际形成的枢机奥妙。随后,关教授与几位线上线下学者围绕桐城派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桐城派研究的方向进行探讨,他呼吁各位专家学者要抓住重点问题展开研究,推动桐城派研究趋向纵深发展。
(关爱和教授)
下午2时,线上线下与会学者们,就参会论文进行分组发言。
桐城派的文学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刘文龙通过分析马其昶《定本庄子故》一书的编纂过程,分析桐城派学术品质生成的基本样貌,进而揭示桐城派所追慕“文章义趣”的内涵。刘博士认为马氏注《庄》之法的尝试表明桐城义法可以适用于古文之外的更多研究领域,桐城派文论体系能与时俱进、自我调适,其文章义趣要言之则为:一、寻绎原典中“文”的特质;二、以创作古文的方式进行注文。北京师范大学程园讨论曾国藩“舍义法而宗奇倔”的文气论,认为曾氏的古文不囿于桐城传统,兼采汉宋文章脉络,试图打通字学训诂和文章义法,在文章中突出训诂通经与文气贯道两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这不仅体现他对传统文章结构逻辑的理解,也体现他对清代理学思想史的深刻思考。周口师范学院张迪平在审美的视域下分析桐城派的“神气论”,他认为刘大櫆的“神气说”理论在承续中国古典文论的同时,展开桐城派古文“因声求气”美学理论的独特主张,开启姚鼐、姚莹、曾国藩、梅曾亮、吴汝纶、张裕钊、林纾等桐城派后世学者注重古文声音、声气、声色的美学思想,成就中国古典文论史、美学史上独特而又耀眼的一道思想景观,桐城派倡导古文“神气”之美,不仅是对古文艺术美的真挚追求,更是对古文未来生命的深谋远虑,且有助于重塑当代文心之美。
(刘文龙博士)
桐城派与地域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丁一凡研究明清之际桐城马氏家族的诗歌创作,分析时代大背景下诗歌的宗杜之风与诗风的转变,澄清了“清诗宗宋”这一说法只不过是大而化之的粗浅概括,其文章为地域性文人群体研究和桐城诗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河北大学于广杰考察桐城派古文在畿辅地区的传播,认为这与莲池书院的讲学密切相关。早期方苞与颜李学派诸子密切交往,使桐城派古文在此地文士中扎根发芽,后方观承担任直隶总督,在他主持下的莲池书院诸名儒多与桐城派关系密切,不仅影响了乾隆时期直隶的学风和文风,也开启桐城派古文在直隶传播的风气,为晚晴桐城派诸子“据莲池,守桐城”的北传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陕西师范大学李宁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野下,讨论桐城歌谣的开发与利用,既需要政府-民间的携手重视与保护,也需要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史哲文通过研究晚清诗歌“合肥三家”这一被建构的地域诗歌体派,考察三家的个性与共性,反映出咸同时期地方诗坛诗学、风格、内容的多重变化,也反映出安徽作为时局变动的核心区域之一,在淮军崛起、桐城式微与地缘聚合、文化向心的分合中孕育出庐州文学版块,昭示清代安徽文学史流变中的一个变奏。
(史哲文博士)
桐城派的文献整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朱曦林考察徐世昌与《四库全书》的影印,认为徐世昌之所以推动此事,一方面是对其“根柢中学”的学术传统及“中体西用”文化观的践行;另一方面则是对当时内外学术环境的因应。虽然由于诸多原因,致使影印工作至其戢影津门尚未能实现,但滥觞由此而开,为此后《四库全书》的影印奠定了基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邢海霞研究桐城派文集序跋的书写策略,她认为序跋作者和文集编纂者作为不同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制约着文集序跋的最终形成状态。根据“主体间性”的双重主体说,桐城派诸人针对不同的文集作品和不同身份的求序者,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态度和写作策略,既有双重主体统一的自序书写,也有双重主体相交或相离的他序书写,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文本状态。南京大学稂志艳论述桐城派寿序与礼学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寿序一体,至桐城派方有为文之则,但桐城文士对寿序之态度矛盾而复杂,他们对寿序在认同的境遇中省思求变使之别开生面,这既与方苞、姚鼐、曾国藩等人的文学尝试息息相关,也与清代的学术、世变绾合甚密。寿序作为一种仪式性文本,其内蕴的睦人伦、成孝敬、厚风俗、美教化之礼,与外在的祝寿活动之仪,共同促发寿序与礼学的互涉。寿序中对女德、经济、宗祠、乡建等民间开拓的关注,也可窥探桐城派文士在近世儒学由得君行道下移至觉民行道这一转向中的努力探索。
(邢海霞博士)
安徽大学卢坡浸淫姚鼐研究多年,他认为姚鼐的《惜抱轩尺牍》是考订姚鼐及友人生平交游的重要史料,是解读姚鼐诗文创作必要的辅助资料,亦是展开学术论争和文学批评的重要载体,姚鼐师友门人的尺牍交往更是推动乾嘉时期桐城派群体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汉研究姚鼐《日记》的文本,他将唯一一部流传下来的姚鼐日记–《惜抱使湘鲁日记》中所记诗作与《惜抱轩诗集》相较,认为姚鼐在编订诗集时对诗作进行了有意地修改、删留和追记,而《日记》文本文身记述真实、即景抒情,应为当时途中所记,而非后来回忆补写。华南师范大学蒋明恩从史料、方志及相关拍卖图录等文献中辑录梅曾亮文章两篇,为《柏枧山房诗文集》所未收。他还通过比较梅氏作品原稿本和改易本,发现存在大量异文,并选择了两条进行对读释疑。
(卢坡博士)
桐城派的经世致用研究。汕头大学温世亮考察有关清道光二十三年“台湾之狱”的诗歌书写,发现这些具有重要诗史意义的诗歌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联,或塑造忠贞于家国的英雄形象,或批判朝廷的消极政治态度,或推扬儒家道义精神,明道与经世实际成为其精神旨归。他认为“台湾之狱”既提振事件焦点人物姚莹的诗坛地位,又具有时代诗学思潮的标识意义,是支撑和推动道光及后世诗坛经世风潮蔓延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四川大学靳梓培在考察姚莹所提出的“为学四端说”的过程中,认为所谓“多闻之学”其实就是考据,姚莹出于对汉学末流的不满,试图借儒家传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的理念将日趋脱离社会实务的考据学引导回经世致用的路径上来,恢复重伦理、重实学的传统。也正是出于学术经世的目的,姚莹秉持汉宋兼采的思想治学,反映了嘉道年间桐城派学术思想的转变。合肥学院查金萍研究李鸿章与桐城派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后期桐城派与淮军集团之间产生的交集与结合,主要是通过淮军政治领袖李鸿章来实现的。查教授通过考察晚期桐城派与李鸿章之交往,探究晚期桐城派对淮军政治、文化之贡献,她认为桐城派与李鸿章的互动提升了淮军的整体品位、延续了桐城派的承传脉系、实现了军政与文化的互利双赢。为全面研究桐城派以及晚清重臣李鸿章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安徽大学柳吉凡梳理吴汝纶的日本女子教育观,认为吴氏考察归来著书立说影响社会舆论,启迪了晚清知识分子进行女子教育的实践,对晚清政府设立女子教育学制有借鉴作用。西安科技大学江婷则研究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她认为吴氏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最为闪光的部分,理论渊源于传统的道德思想、吴氏的家族家风、桐城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受到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以注重德行、开启民智、培养爱国心以及兼容中西为核心内涵,是在实践中逐渐养成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查金萍教授)
桐城派的历史考证研究。合肥学院张体云副教授在研究刘大櫆的过程中,发现《陈洲刘氏宗谱》里保存一些与刘大櫆生平密切相关的、至今未被学界利用的文字资料,对此她便利用该文献并结合其它资料,对刘大櫆生平中一些重要活动、事迹作出辨析和补充说明,包括刘大櫆第一次入京学习的时间、刘大櫆雍正十一年至十三年的行迹以及三篇刘大櫆作品的写作编年,成功解决了其生平中的几个节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秦威威在研究姚鼐的过程中,聚焦于管同从学姚鼐的时间问题,于有限的材料中抽丝剥茧,考证出管同从学的最为合理的时间,其发掘这些历史细节,不仅有助于认识管同本人,对还原姚鼐弟子群的整体面貌也具有典型意义。安徽大学汪莹通过对传世资料的搜罗挖掘,整理出清代乾嘉时期大臣汪志伊的年谱,方便后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共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陶善才在研究桐城方氏学派的过程中,针对方氏学人频繁书写的“连理”一语,溯源“枫杞连理”出现的时间、方氏连理亭构建年代和地点、方氏相关读书别业在“连理”学脉梳理中的地位诸多问题,进而探讨“连理”在建构和贯通桐城方氏学派中的主要价值意义。
桐城派的文化思想研究。山东大学陈沁云考察章太炎与桐城派的古文论争,认为二者尽管有分歧,但无论是文体分类还是古文创作,二者联系密切:在分类上二者相合之处较多,特别是对石刻碑祭文的重视,在写作上章太炎对桐城派古文的批判虽然有客观公允的地方,但也有谬误之论。对二者关联的考察,有助于窥探清代至民国的文学交织,同时在不同流派的碰撞中摸索文学理论的嬗递,为当代文论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南通大学陈晓峰对晚清名家范当世与姚倚云两人的婚姻进行文化解读,她认为通州范氏与麻溪姚氏联姻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取向,累复叠加,形成关系紧密的姻娅网路;家族以孝悌传世,以诗文联吟,成为文学持续生成的重要场域;范、姚二人具备共同的文学志趣,深度契合,教育事业上前赴后继,社会交往中相得益彰,显示出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轨迹。南京大学梁金梅考察桐城派以方苞和姚鼐为代表的文人关于传状文体作传权利的讨论,认为姚鼐主张史传和别传之“义”不同的观点,从根本上消解这一争论,为别传的创作争取生存空间,并由此产生一些创作理论。作者还从传状文体出发,在传主的选取、体例的区分、选文的编纂、章法的讲究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呈现桐城派的理论主张和得以久远传承的高妙之处的一个面相。安徽师范大学程维研究佛教对桐城派的影响,他从桐城派名家的儒释之辨、释音之道以及诗文中对禅悟的讨论切入,拓展桐城派研究相关新领域。安徽大学李爽则从晚清诗坛禅悦旨趣之风来研究桐城派的佛教思想,她以方守彝禅诗创作为线索,追根溯源,探讨桐城派诗歌中的禅悦倾向,从而进一步梳理桐城派文人佛教观的嬗变和桐城派诗学与佛学的渊源。阜阳师范大学代丽萍考察受《南山集》案牵连而遭流放的诗人方贞观,分析其心态和诗风的流变以及其诗学思想的前后冲突。方贞观作为桐城名士,其转变既能看出此案对方、戴两大家族士子的戕害,也能管窥文字狱对清代士子的摧残,以及由此导致清代文学生态发生畸变。
(程维博士)
合肥学院的任雪山老师对桐城派几个误读进行辨析。他认为桐城派并非明确创立,而是逐渐建构起来的流派,姚鼐对桐城派建立居功至伟,此后文坛方有桐城派之名;桐城派三祖与桐城派创立者是不同的概念,方苞刘大櫆时代,文坛并无桐城派之说,他们被姚鼐拉入桐城派文统谱系;桐城派创立者籍贯为桐城,创立的基地在南京,尤其是姚鼐在南京钟山书院时期,是桐城派建立的决定时期,桐城派是大江南文化土壤孕育并走向全国的典型文化形态;曾国藩初入京城时期,正值桐城派声名鹊起之时,他与桐城派人交游,受到桐城派沾溉影响。此后随着他社会政治地位的逐步提高,桐城派也因他的推尊而影响全国,曾氏实有扩延之功,至于五四前后兴起的曾国藩中兴桐城派之说,需要辩证地理解。
(任雪山博士)
论坛最后,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盛良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发言并提出展望。方教授指出本次论坛征集的论文有三点特别值得肯定的地方,一是问题意识突出,所有问题的提出以及论证都是建立在细读文献的基础上,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开拓进取的精神;二是展现的问题非常广阔,从地域、时间、文体各方面展开探讨,学者们研究手段也很丰富;三是从整体上加强了理论的研究,如有的学者对“神气”、“义趣”等概念进行了新的发挥。同时,方教授指出,此次论坛体现了鲜明的学术意识,学术氛围浓厚,很好地展现了学术求真求实的魅力。随后,方教授针对现今桐城派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提出展望,一是加强桐城派经学与诸子学的研究,如桐城派关于《庄子》、《韩非子》的著述很多,可结合作品具体展开研究;二是注重学科交叉研究,桐城派作家大多是文史哲精通,作品也是包罗万象的,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展开历史、哲学、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大有可为的;三是重点关注桐城话语的建构,除了要弄清桐城派的起始问题、界定问题,也要加强其理论研究,除了现有理论,还有其它理论有待进一步深化总结。最后,方教授表达热切期许,希望此次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成为桐城派研究再出发的新起点。
(方盛良教授)
y1.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
2.公众号编辑对个别句段进行了调整。
3.投稿邮箱:1658592093@qq.com
[桐城派研究·总第209期]
主 编:任雪山 卢坡 史哲文
特约编委:张知强 常亮 蒋明恩
秦威威 吴伟 孙车龙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告
桐城派研究公众号,坚持学术原创,立足清代学术,上探归唐、韩欧、左史,下接晚清民国,包括四大板块:一是学术论文刋登;二是学术著作推荐;三是学术随笔发送;四是古文名作欣赏。同时,还建有一个学者研究群,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传播,分享学术信息(学术会议、博硕士论文答辩、电子文献)。衷心希望得到广大师友的支持,惠赐相关文章(信息)!大家一起,共同助力桐城派及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发展!(联系邮箱:1658592093@qq.com)(“桐城派研究”群,入群请加微信号:zhongshanxing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