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清政府为什么指挥不了北洋军)

网友提问: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优质回答:

怎么说呢?慈禧在世的时候还能够压的住袁世凯,可慈禧一死袁世凯压不住了,当时的清政府也确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呢,辛亥革命来得太快了。

我有过一句话,如果没有孙中山先生,袁世凯想当个大总统或者想保自己一条命,根本就不可能,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北洋军队被朝廷给吞掉,而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

北洋军确实是袁世凯列出来的,真是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可以说创造了当时中国训练军队的一个撞去,同时由他亲自训练并打造出来的北洋军的嫡系,成为了未来由清政府重金打造的北洋六镇的军队的骨干。

也正是这一批骨干未来在组建北洋军上面出工出力,而且占据着北洋军的高层,所以袁世凯在北洋军队内部的地位可想而知,你不用说其他的光这个师恩重于山这个东西就能够让很多北洋军的高级将领为袁世凯是从。

当然,清政府方面也确实明白,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握在别人的手里面也不太好,包括当时的慈禧,慈禧为什么要把袁世凯这个原先是淮军的人拉到自己的身边,就是为了削弱当时已经全清一方握有重兵的李鸿章,而现在李鸿章已经被打压下去了,崛起的袁世凯成为了第二个李鸿章,慈禧当然不愿意,所以他说北洋六镇中的其中四个镇全部划拨给朝廷,而袁世凯暂时性的拥有两个镇。

这一点都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为什么北洋军仍然还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袁世凯在北洋军队内部的影响力仍然比朝廷方面还要多强。

或许慈禧在的时候,北洋军还会顾及慈禧的影响力,不会直接明目张胆的为袁世凯侍从,可是慈禧已死这北洋军就管不住了,这是一只老虎啊,所以在慈禧刚死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人想要处理袁世凯,当然袁世凯也帅些,闻到了味道它直接就选择辞职回家不干了。

当时有人就对着溥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你不是康熙爷,(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你如果是康熙爷,你就能够拿出擒鳌拜的那个气势,把这袁世凯给杀了!

虽然有所遗憾,清政府还是有办法处理北洋军的事情。但是这东西需要时间,首先高层的军官这不能动,为什么这些军官都是大清政府的骨干,都是军队的骨干,这些人一旦撤了北洋军这个重金打造出来的军队就马上又成了一个烂摊子,谁会管这样的军队拿什么去打仗?万一人家又跑到天津的大沽口登陆,你拿什么去跟人家拼?

所以,并政府对于北洋六镇的处理仍然还是循序渐进,讲究一个时间吧,反正袁世凯只要在清政府还没有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之下,没有任何的反制手段,它只能够乖乖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军队的影响力一步又一步地被清政府派下来的那些人员给替换掉,没错,高层全部都是女性练出来的,他们讲师生情谊,可这些高层如果慢慢的被其他人给替换掉,那谁跟你讲什么师生情谊,你在北洋军队内部的影响力立刻就被削弱,甚至最后没有人认得你,这个北洋军曾经的长官。

但是,让清政府没有想到的便是,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来得如此之快。

有人说辛亥革命最大的功臣是袁世凯,可是世上没有孙中山这么一闹腾,袁世凯这辈子只能是个奴才,也正是因为孙中山的帮助,袁世凯才能跳出来成为辛亥革命的功臣,否则他就是一只闲云野鹤。

总之,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清政府想要镇压辛亥革命就需要依靠军队,军队这个时候就开始闹脾气了,你大名长官你看人安插在军队内部,你把老长官给赶走了,军队高层明白这个时候就是讨价还价的时候,如果不讨价还价,军队高层就会被慢慢替换掉,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打上了袁世凯的标签,不可能洗干净了,此时,有一根救命稻草就摆在你的面前,你得想办法自救,那救命稻草是谁?就是袁世凯把他拉回来,北洋派系仍然还是北洋军队的绝对的主力,绝对话语权的拥有者。

袁世凯在北洋高层的帮助之下,又一次回到了北洋军,并且指挥北洋军和革命党。谈妥了条件,最后逼迫清帝退位。

所以说袁世凯能够一直掌控北洋军,其实跟运气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是当时的满清,实在是没有人可用了,包括连一个拖后腿的都没人,这个时候你拿什么去跟别人谈条件?不说其他的你当时朝廷里面要有一个像翁酥同那样的人,不停地在扯袁世凯的后腿,不停地在放北洋军的鸽子,粮草都赶不给他,那袁世凯拿什么去打仗,就只能跟李鸿章一样,成为一个李鸿章第二,

其他网友回答

两方面原因。

一是大势已去,汉人军阀取代满清贵族执政已是定局。

二是当政者能力不行,才不配位,北洋军不愿意卖命。

太平天国时期,出于镇压太平军的需要,朝廷允许汉人官僚练兵,统兵。于是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清朝便出现了以湘军和淮军为代表的汉人军阀势力。

面对这些新兴的军阀势力,满清朝廷的态度非常纠结。

一方面,清政府无兵可用,要继续维系朝廷的统治,必须要倚重这些军阀。

另一方面,军阀得势,胃口很大,汉人对朝廷执政者的能力,以及朝廷对军阀团体的忠诚,均持怀疑态度。

基于以上两方面因素,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清统治者在僧格林沁战死后,就采取了政治平衡策略——即类似于现在开发商和包工头之间的雇佣关系。

朝廷是开发商,军阀们是包工头。清政府为军阀提供财政和法理上的支持,并给予一定的地方权力和部分中央权力,以换取他们对朝廷的效忠和卖命。

汉人军阀得到好处,便不再怀疑满洲朝廷的统治能力。在此后的三十年,即太平天国后的三十年,慈禧靠着这种政治平衡,为清朝又苟延残喘的续了三十年命。

但是,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慈禧精心布置的平衡局面,就被她自己毁掉了。

当时由于连连的失策,使得汉人军阀和汉人地方大员对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能力和治国水平产生了怀疑。同时军阀们本身的胃口随着权力欲望加大也膨胀了,不再满足于继续当包工头角色,也想当开发商。

于是,满汉究竟谁掌权的矛盾产生了。

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九省的督抚就没人参与勤王护驾,而是互保报团,坐视慈禧的生死不顾。

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明白,昔日大权独揽的统治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于是她就再次以退为进,一方面对参与东南互保,不进京勤王的督抚不予追究;另一方面同意袁世凯、张之洞等人提议的“新政”的建议。

大有分权给汉人官僚,搞君主立宪之势。

也就是让出大部分权力,满清由皇权专制向君主立宪转变。待转变之后,汉人势力将取满洲人而代之,成为执政者,而满清皇帝则退居幕后,成为“虚君”。

当然了,我们知道慈禧这招以退为进之策并非是她的本意,她并不想搞立宪。她只是想拖延时间而已。但实事求是的说,慈禧此举还是有效果的。因为凭借立宪这个举措,慈禧和汉人地方大员又保持了八年微妙平衡关系,而慈禧也得以病死善终。

慈禧死后,立宪压力转移到了载沣身上。他当时要想活命,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继续的放权,搞真正意义上的立宪。

然而载沣上台后,却看不清时局,由于他的种种白痴操作,慈禧晚年精心打造的平衡体系再次被打破。

载沣上台后,推翻了慈禧的策略。他在最不应该“复辟”的时候,选择了“复辟”。

比如,他先是罢免了袁世凯,让他的亲兄弟载涛、载洵分别控制陆海军,剥夺汉人的军权;

还比如,载沣对立宪派要求开国会一事拖拖拉拉,狠狠的刺伤了对满清朝廷还有一丝希望之心的立宪派官僚。

再比如,载沣故意搞出一个皇族内阁,让皇族被满族大臣操控内阁所有的重要部门,汉人则靠边站。(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只有4人,而且除了徐世昌之外,均无实权)

总而言之,就是慈禧答应的放权,答应的君主立宪,载沣通通推翻不承认,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把全天下的汉人官僚,包括最保守的汉人官僚,全得罪了。

对此,张之洞病重时曾劝载沣:“以一人之见而反舆情,舆情不属,必激变。”(不可逆时势而为之)

可是,载沣却对张之洞说:“怕什么,老子手上有兵在!”

按载沣当时的理解,只要罢免了袁世凯等几个汉人军阀的头子,他就能收回兵权,大清也可以继续专制统治。

当时都是二十世纪初了,载沣对权力的游戏居然还是如此落后的理解,大清岂能不完?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张之洞所言,汉人对满人继续执政,投了不信任票。毕竟,北洋军上下可全部都是汉人。北洋军上下和袁世凯有共同利益诉求,而和清政府没有任何共同利益。

举个例子说,段芝贵在原来的清军,只是个下级军官,得不到重用。加入北洋军后,袁世凯就把他提拔成了高级将领。在段芝贵看来,朝廷那帮人都是什么玩意?哪有袁大帅的慧眼识珠?这紫禁城的龙椅就应该让袁大帅来坐,满洲老贵族,通通滚一边去。

类似于段芝贵这种心态的人,还有段祺瑞这些人。他们也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满清朝廷阻碍了他们的才华施展。所以,对于袁世凯,他们都是支持的,而对清政府,他们都是面和心不和。

用一句话说就是——既然跟着袁大帅就有高官厚禄,何必要去巴结朝廷那帮人呢?满人朝廷能给自己这个汉人什么待遇?

当然了,袁世凯只是当时众多俊杰人物的其中之一而已。从他后来称帝被北洋军抛弃可以看出,他也并非是不可取代之人。

然而,由于北洋军发展的时间太短,当时北洋系将领级别都不高,根本够不到清政府的政治构架顶层,他们需要袁世凯这个游走于顶层和下层的关联式人物。所以,在这种大时势下,清政府便完全丧失了对北洋军的操控,而袁世凯也能以一个“盟主”的身份,在老家远程遥控北洋军。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南方革命势头极其猛烈,清政府唯一仰仗的就是北洋军,北洋军受此重用,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所以北洋军对清政府的军令阳奉阴违,集体逼宫,袁世凯不出山,他们就不打。企图通过袁世凯,实现北洋系的利益最大化。

而袁世凯也看透了清政府是大势已去,所以也趁机带领北洋系夺权。这是符合北洋系利益的决定。

总的来说,清政府无法指挥北洋军,关键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在北洋系看来,一个无视满汉人口差距,搞出皇族内阁,无视汉人利益的朝廷,它能给自己什么利益回报?既然如此,那倒不如支持袁世凯。起码跟着袁大帅,升官发财是指日可待。

其他网友回答

练新军“养虎自卫”

文献记载,北洋六镇在清廷所建十四镇十八混成协二十万新军中成军最早,创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北洋六镇组建完毕形成战斗力时,其他各省还没有编练成一镇新军。

清廷对北洋六镇非常重视,可谓不惜重金,所以该军兵精粮足,装备皆采购自西洋,不论是兵员素质还是战斗力均冠于全国。之所以能在不长的时间内编练出七万余将士的新式陆军,除袁世凯的个人能力外,主要依赖于朝廷不遗余力的支持。彼时袁世凯除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外,还兼政务大臣、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督办商务大臣、督办宪政大臣、会办练兵大臣等等,据说他一人本、兼八个要职,端的是位高权重,势焰熏天。有清一代,若论恩遇甚隆、权势煊赫的汉大臣,除曾国藩、李鸿章外,恐怕就属袁世凯了。

用钱堆出来的北洋军

感于积贫积弱、风雨飘摇的不利局势,清廷对建立一支新式陆军的愿望是很迫切的。中英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之役使他们痛感军事危机,于是开始学习西洋练兵法与章制,砸入重金,编练新式陆军。

史载,彼时,经费异常困难,朝廷每年要筹措巨额的庚子赔款,早已是捉襟见肘,但为了搜刮供编练北洋军的费用,清廷不惜强行摊派,接连下旨催缴,不准稍有拖欠。《清史稿》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清廷向各省摊派的练兵军费多达一千六百五十三万两银。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各省认解之数已达九百万两。袁世凯小站练兵,清廷在财政上全力支持,虽拆东补西,但常年经费总能按时拨付。有大臣参劾袁氏拥兵自重,培植个人势力,朝廷亦极力庇护,倚信如常。

载沣夺权,袁世凯韬光养晦

彼时的袁世凯,红得发紫,即便屡遭弹劾,地位依旧坚挺,难以撼动。

晚清时,满八旗腐朽透顶,清廷只得依赖汉人,“不学有术”、老谋深算的袁世凯遂得以呼风唤雨。面对朝臣攻讦,清廷还颁旨勉励、安慰袁,希望他:“任劳任怨,挽回积习”。袁世凯对此颇为感激 。他在写给徐世昌的信中说:“总之, (若)政府不能主持,无论何事均不能办也” 。

清廷不惜血本的持续投入,终于在京畿之地练成了六镇七万新军。袁世凯煞费苦心的在军中罗织亲信,遍树党羽,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洪述祖等北洋悍将均“只知有袁世凯,不知有朝廷”。

宣统帝溥仪即位后,摄政王载沣猜忌拥兵自重的袁世凯,视其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本欲除之而后快,袁重金贿赂庆亲王奕劻,在其庇护下侥幸得以不死,载沣遂以“足疾” 为由革去了袁的官职。

垂钓洹上村

武昌起义爆发后,摄政王载沣惊恐万状,环顾宇内,南方、西南各省编练的新军都参加了起义,有些省还悍然宣布“独立”,而八旗、绿营虽号称仍有百万之众,却是一群乌合之众,早已不堪一战,能指望的只有兵员足额、器械精良的北洋六镇了。载沣惊讶地发现,陆军大臣荫昌居然指挥不动北洋六镇,调不动一兵一卒。他这才想起被革职后归隐的北洋军首脑袁世凯。被罢斥后蛰居河南彰德府(今安阳) 洹上村三年的袁世凯,终日里泛舟垂钓,表面上无意世事,优游林泉,心里却时刻图谋东山再起。在洹上村隐居期间,袁世凯仍和北洋军旧部们保持密切联系,并关注着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

载沣见北洋军头们阳奉阴违,不服荫昌调遣,按兵不动,只好以宣统名义下诏,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还温言勉慰道:“该督等世受国恩,自当力顾大局,勉任其难”。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当初如何罢黜袁世凯一事,对其授权也只是“节制调遣” 湖北驻军以及各路援军,而精锐的北洋六镇以及水陆大军主力归陆军大臣荫昌、萨镇冰统辖,袁的任务是“会同调遣”,协同作战。载沣以为袁世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要能恢复官职即可。但精于权谋的袁世凯不为所动,以足疾未愈为由拒不出山。袁回信说:“一俟稍可支持,即应力疾就道,借答高厚鸿慈于万一”。袁世凯的回答模棱两可。既未一口回绝,也没有答应立即出仕, 但很明显,他毫无立即上任的意思。北洋军仍然拒绝服从荫昌指挥,拒不出战。

谁家的北洋六镇?

南方烽烟四起,局势危殆,载沣焦头烂额,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他这才意识到北洋六镇究竟是谁家的了,而袁世凯亦不是能等闲视之、随意操弄的一般人物。

袁世凯几经讨价还价,载沣被迫让步,答应了他的全部要求:明年(1912年)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赦免武昌暴动诸人、给予指挥军队的全权、提供充足的军费……

一九一一年九月九日,在所有的条件均得到满足后,大权在握之时,袁世凯才离开洹上村,督师南下。激战两日,北洋军攻克汉口。

纵横捭阖,翻云覆雨

袁世凯南下督师时,清廷开始部分兑现承诺,北洋军攻取汉口后,袁却按兵不动,还试探性的与湖北军政府接触、和谈。军政府主席黄兴劝袁做中国的拿破仑、华盛顿,建立不朽功勋,并保证南方各省军民都会“拱手听命”。袁世凯大喜,心里也有了底,立即离开汉口北上,进京组阁,并严令冯国璋在十月初七前拿下汉阳。汉阳既下,武昌就不难攻取。北洋军一举攻克汉阳,下武昌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袁却下令按兵不动,意思是留下武昌城里的和谈对手——湖北军政府。从此双方打打停停,开始了停战谈判。

本来是清廷和南方革命党和谈,袁世凯却居中成了全权代理,并成了第三方势力。因为,北洋军唯袁马首是瞻,好比“袁家军”,他压谁谁赢,弃谁谁输。袁世凯想当总统,又不愿意名不正言不顺,私相授受;他想废黜清室,窃夺其大权,又不愿落下从孤儿寡母手中夺权的话柄与恶名,遂翻云覆雨,上下其手,既以革命党要挟清室让权,又以清室逼革命党交出总统宝座。北洋六镇就是袁的资本,这支清室用重金打造的新式陆军在这种微妙反复较量中被袁世凯运用的出神入化。众望所归的孙中山当选大总统,袁世凯担心南方革命党言而无信,就在孙当选总统的那天,授意冯国璋、段祺瑞德国四十位北洋将领通电内阁代表,叫嚣要维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并要求转告伍廷芳,若采用共和政体,必兵戎相见,誓死相抗。孙中山实力不济,又对袁世凯抱有幻想,于是在一九一二年( 清宣统三年)一月十四日以绝对肯定的口气答复袁:“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孙)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意思是只要袁能让清室和平退位,实行共和制,自己就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他。

袁世凯吃了定心丸,遂开始向隆裕太后、宣统帝溥仪孤儿寡母逼宫。袁拟定了一份“清室优待条件”,劝清帝主动退位。

当隆裕太后对退位一事犹豫不决时,袁唆使段祺瑞等八位北洋悍将于十二月二十八日致电内阁,斥责溥伟、载泽等阻挠共和的清室贵胄,表示要“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厉害”。口气凶戾,杀气腾腾。十二月二十五日,内外交困的清室宣布退位,隆裕太后、宣统下诏说:“……宣布之日,为帝制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退位诏还明确指出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十二月二十八日,南京政府临时参议院全票通过由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二任)。共和、立宪在袁世凯和北洋集团的高级将领们的眼里,只是攫取更大权力的筹码,至于有没有信念、理想?只有天知道了。

至此,清室总算彻彻底底明白了北洋六镇新军是谁家军队,可惜大势已去,悔之晚矣!袁世凯则利用北洋军这支战力凶悍的大杀器达到了自己蓄谋已久的夺位目标。从另一个角度看,袁用武力逼迫清室和平逊位,客观上避免了改朝换代时血流成河的惨烈局面,他又何尝不是推翻清朝腐朽统治的重要人物之一呢?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参见《清史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