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雍正帝在位期间有什么政绩?
优质回答: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故习称雍正帝。雍正帝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力求革除康熙朝形成的积弊,国情出现好转。
雍正帝政绩主要有如下:
一、政治上:
1、改革旧惯例,限制并严惩贪腐。雍正帝实行耗羡归公和官吏养廉银制度,定火耗,加养廉,使地方官将浮收赋税占为己有(火耗)之法制度化,成为合法收入(养廉),以此限制、减少官员的贪赃舞弊和横征暴敛。同时大力反贪惩腐,采取抄家手段追赃以严惩贪官污吏;清理财政,对民间拖欠,严令短期内分年带征。
2、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军机处。为适应西北用兵之需,雍正帝因时制宜设立军机房(后改办理军机事务处)。军机处直接服务于皇帝,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处理军国大事的效率。
3、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改土归流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自治世袭性质的土司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朝廷任命的地方行政官员,可流动)的统治。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力度最大,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广五省。总计当时改流所添设的府州县,约有六十多个,废除过去土司的残暴统治,杜绝土司之间的纷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4、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罗布藏丹津的叛乱和西藏阿尔布巴叛乱,确保了青藏的安稳。同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唯对准噶尔部用兵失败。
二、社会经济上:
1、实行赋役制度重大改革,推行摊丁入亩制度。摊丁入亩可使地丁合一,田亩成为单一的征税标准,简化了税种和稽征手续,减轻了那些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并确保了税赋收入,充实国库,在赋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实行社会改革,下令消除各类贱籍。浙江绍兴惰民、安徽徽州伴当、宁国世仆、广东疍户、江苏常熟丐户相继开豁为良(平民),从而打击了残存的蓄奴制度。
3、实行绅衿(乡绅)、平民一体当差原则,限制绅衿特权(清代绅衿有赋役优免待遇)。
三、对外,同沙俄订立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在划定中俄边界及处理两国通商问题等方面,维护了国家主权。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帝驾崩,庙号世宗,谥宪皇帝。
雍正帝勤于政务,大力清除康熙帝统治后期的各种积弊,取得一定成效。但其统治严酷,猜忌多疑,刻薄寡恩,故后世颇有争议。然雍正帝励精图治,力求改革内政以兴利除弊;上承康熙,下启乾隆,延续了大清的辉煌,是位颇有作为与政绩的皇帝。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简单的好坏,来评价历史名君雍正帝,无疑缺失了公正评判的标准。
单从雍正的从政来看,他的勤政与改良,确是中国古代帝王中的少有者,甚至可以说是勤政第一帝,连大年初一都不休息。他做到了自许的“以勤于天下”,为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探索军机处,基本实现皇权集中和强化的巅峰。
他自即位伊始,便以铁腕手段扭转朝纲,整肃吏治,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改良:密建储君、修订大清律例、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养廉银、士民一体当差、改土归流、兴办直隶营田、试办八旗井田、改革旗务……他从康熙手中接过一个吏治混乱、国库空虚的政权,交给乾隆一个制度严明、国力强盛的国家,以一系列重大改革改善民生,探索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得他在统治初期便已将康熙朝遗留的亏空基本追缴完毕,“凡一切赃款羡余银两,皆贮其内,至末年至三千余万,国用充足”(昭梿《啸亭杂录》卷一)。而各省上缴的粮米随漕而入,全国粮仓充实,“积贮可供二十余年之用”。
他还五废贱籍,为乐户等匍匐在社会最底层的五类人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历史问题。
然而,由于雍正得位存疑,他打击政敌及其支持者、同情者的手段,是极其残酷寡恩无情的。即便是亲兄弟,要么拘禁至死,要么死于非命,要么长期打压,甚至对死于康熙朝的异己分子,如曾议立胤禩的阿灵阿、揆叙,一个被立碑“不臣不弟暴悍贪庸”,一个被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极尽侮辱与报复。就连他的亲儿子弘时,也因与胤禩往来密切,而被开除宗籍,拘禁致死。
也正是他这样对兄弟儿子、宗室王公、勋戚后代和康熙重臣的严惩与追责,导致了民间传闻其恶迹昭彰,背负了“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的十大骂名。虽然他在《大义觉迷录》中做了自我辩护,但他在宽容宣传者曾静彰显大义时,又将死了近半个世纪的吕留良挫骨扬灰,着实残酷。故而在清末民初之际,资产阶级革命者拿他大做反清排满的文章,宣扬他的残忍而严重忽视了他伟大的历史功绩。
雍正似乎有后眼,留下一联“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力证自己的清白与无悔。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雍正作为康乾盛世承前启后的皇帝,在位期间颇有作为,我来详细说说雍正在位期间的政绩:
雍正在 45 岁时登基成为皇帝,在位12年。他生性严峻、 多疑、猜忌,但却极其能干,精力旺盛,这些性格清楚地表现在他的统治中。雍正觉得父亲的统治太过宽厚,在晚年尤其如此。 因此他一登基就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他不仅驳回宗室诸王想 封地称藩的请求,还进而削夺了他们的兵权。
军事上,清初皇帝只直接掌管满人『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而雍正则将 所有八旗尽数掌管在自己手中。
处理政务上,雍正毫不懈怠地统揽行政管理事务,每天批阅无数份奏折, 工作至深夜还在思虑国策大计。他也许是清帝国里最勤奋的人, 对官吏的控制极其严厉专断;其执法严峻冷酷,并向全国各地派 出了众多密探,侦察官员是否玩忽职守。为提防秘密反抗,雍正帝把士大夫中间的朋党活动断然予以禁绝;1725 年雍正帝亲书<朋党论> 一文,警告那些结朋成党的大胆之徒。
在财政事务上,他将人丁税和土地税合而为一。他还确立了向官吏颁发『养廉金』的制度, 但同时严禁他们征收多余税项或贪赃枉法,此类行为一旦发现必 予严惩不贷。
社会方面,他推行平等主义措施,将乞丐、世仆和难民等遭人歧视的『贱民』,提到与普通人一样的地位。
制度方面,他作了两项创新:一是创立储位密建法,以防备 有人篡改皇位继承程序。继位者的名字被藏于一密匣内,密匣则 置于悬挂在干清宫大殿前的一块大匾额背后。建储的密旨另备副 本藏在其它一些安全的地方, 以备大行皇帝驾崩时勘对储选真 伪。这项措施一直到清朝末年仍在施行。另一个是 1729 年在征 讨厄鲁特部期间,为协助皇帝起草谕旨及提供军政大计决策,成 立了军机处。军机处起先有三名成员在宫中办公,以便随时应对。 这样一个紧凑的小班子能迅速作出决定、提供快捷咨询且高度保 密。由于效率卓著,军机处在战事结束后仍保存下来。它抢夺了 内阁大学士的职权,大学士的权力降低到仅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军事及外交事务与康熙朝相比并无多大变化:来自厄鲁特人 和俄罗斯人的双重威胁依然存在。与俄罗斯的《尼布楚条约》没有议定西伯利亚与外蒙古之间的边界,而厄鲁特部领主策旺阿拉布丹与俄罗斯人之间的交往, 再次使中国担心起他们之间的密 谋。雍正继承父亲离间蒙古与俄罗斯人的政策,急于通过一项新 的协议来解决与俄罗斯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
由此签订的 1727 年《恰克图条约》为中国争得了一条蒙古与西伯利亚之间的 明确边界,而俄罗斯则获得了介于上额尔齐斯河与萨彦岭之间及 贝加尔湖以南和西南的近四万平方英里领土。此外,俄国又取得 了一些贸易特权,并获准在北京设立一座教堂。 在解决俄罗斯问题后,雍正对厄鲁特部发动了征剿。但在此 期间,俄罗斯方面发来照会,控诉蒙古人在边境的侵袭行为:蒙古匪帮一直劫掠马匹、骆驼和牛羊。由于雍正不想中俄关系受到 破坏,并希望俄罗斯保持中立,于是在 1729 年派遣一位叫做托时的侍郎率使团出访俄罗斯——这是中国派往『西方』国家的第一个正式使团。 使团名义上的使命是前去祝贺沙皇彼得二世加 冕,但托时抵俄后获悉沙皇已死,新君是彼得大帝的侄女伊凡诺 夫娜(Anna Ivanovna)。1731 年 l 月托时抵达莫斯科,受热烈招 待。他向俄国宫廷提议,如果中国的征剿 迫使厄鲁特部人逃入俄罗斯境内,俄国政府应将其部领主及王公 贵族人等引渡给中国, 但可扣留其部民及约束彼等不要骚扰中 国;中国将割让部分从厄鲁特部那里攻占的领土给俄国作为报 偿。俄国政府不作承诺,只说等问题出来时再讨论引渡事宜。尽 管这次使命没有获得什么具体的成果,但事情很快就明朗起来: 其时正卷入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俄罗斯无意援助厄鲁特部。派去 征讨厄鲁特人的清军一开始被策旺阿拉布丹(死于 1727 年)之子 噶尔丹策零打败,但清军于 1732 年在光显寺(即额尔德尼昭)一 役中获胜,从而取得一项不致大损中国威望的和议。
雍正经常被人指责过分独裁专制,尤其是大兴文字狱。有一 场著名的文字狱案牵涉了吕留良,他被告发写了一部排满书籍, 宣扬华夷(即满人)畛域之异。吕留良被处以『凌迟』极刑,其子 及诸弟子均斩首。雍正皇帝甚至亲自写了一篇议论, 为满清在 中国的统治作辩护,并警告汉人鼓动种族悖乱将造成的危险。
如果康熙朝的特点是宽容、宽厚和宽松的话,那么雍正朝的 特点便是严控、严惩和高效。他的这种治国之道反映在他宠信的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鄂尔泰的作风上,鄂尔泰以其固执、专横而著 称。诚然,雍正帝本人也宣称宽严相济是善政之要;但他的意思 并非是宽严调和而趋于适中,相反,他的意思是观乎其时,审乎其势,当宽则宽,当严则严,二者调和并无好处,总要宽严适『宜』。
雍正可以被确切地看作是崇尚『法治』的政治家,在他的统 治下,君主专制达到了极顶,所有国家权力都集中到他手里。他 的政权有时被描述为残酷、独裁和专断——恰与康熙朝截然相 反;但这种相反显然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他们之后满清统 治的辉煌可以继续下去。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雍正是一位十分复杂而传奇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雍正是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通过雍正的勤勉务实、精心治理,清代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飞跃,正是因为雍正的承上启下,才有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昌盛。
雍正的六大历史功绩:
一、 整顿吏治
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在这样一个虚假繁荣的背后,雍正早已看在眼里。雍正一即位,便着手整治,要求文官不贪墨,武官不克扣军饷,为此还专门成立会考府,对财政进行审计。制度上防止了腐化等现象出项的空间。
二、建立军机处
原来清朝军事上的工作主要有议政处来决议,平时国家行政事务则由内阁处理。雍正在议政处和内阁以外建立了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5—7人,共商军国大事,进步在朝决议计划功率。可是军机处权利过大,位置在内阁之上,使得内阁原有的拟旨及其批驳皇帝错误决议等权利形同虚设,雍正大权独揽。
三、完善密折准则
添加能够上奏折人的数量,高峰时曾达1200人,扩大了信息的来历。奏折只需通过奏事处直接抵达雍正手中,并能够直接下发到奏事人手中,一起也强化了皇权。
四、废弃贱籍
所谓贱民即在民籍以外,不属于士农工商之列,不能读书,不能参与科举考试,生生世世为奴。雍正废弃贱籍是一件功劳。
五、摊丁入地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都是土地和人丁分头交税,雍正将人头税摊到土地税中。免除了困苦老百姓没有土地还仍然缴纳人头税的不公平局面,减轻了百姓税负,客观上也刺激了人口增长。
六、改土归流
改动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头人准则,对此中心没有任免权。改土归流准则在全国的推行,改动了这种状况。流即为流官,由朝廷派遣,有任期,故而加强中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雍正四十五岁即位,在位十三年,终身努力变革弊政,锐意进取,勤政为民,清代社会发展雍正功劳不可没。
感谢您的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雍正在位十三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设军机处,等等部门,改革统治。其次,大力惩治贪腐官员。他自己平日也很勤政。黄河决堤,加大治理,在他的时代,死亡人数是最少的。其后最重要的是他为大清国攒下的数以千万计的国库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