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是因为什么(清朝承德避暑山庄是哪里)

网友提问:

清朝皇帝为什么要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

优质回答:

这里是中国北方险峻的燕山山脉。在这雄浑的大山之中,在参天树木的掩映下,却透露出与周围险峻山岭完全不一样的景致。这里坐落着一处园林,它的面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2倍、紫禁城的8倍。

庄严的宫殿、亭台楼阁、流水长堤还有金碧辉煌的庙宇……它们记录了大清国梦想与光荣的一段辉煌岁月。

这里是距离北京230公里的河北承德,这里坐落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正门)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国家5A级景区,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避暑山庄山庄始建于公元1703年,是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倾全国之力,历时89年修建而成。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5.64平方公里。

避暑山庄内有康熙、乾隆钦定72景及其它人文景观共计120多组群。从功能上可划分为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

宫殿区体现了古代君主深居九重,至高无上的思想,建成大小不同的九进园落。

这里有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结交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澹泊敬诚殿”;有体现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统治政策的“四知书屋”;有皇帝的寝宫“烟波致爽殿”;有造型别致,环境典雅优美的“云山胜地楼”。

(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咸丰皇帝当年即病逝于此)

避暑山庄的湖区和平原区把康、乾两帝囊括天下之美的博大胸襟发挥的淋漓尽致。镇江金山寺、宁波天一阁、嘉兴烟雨楼、苏州狮子园、杭州六和塔、泰山碧霞祠、秦汉长城、西湖苏堤、蒙古草原、蓬莱仙境等中华盛景在这里都一一体现。

避暑山庄的山区面积约占山庄总面积的4/5,在这里依山修筑了亭台楼阁等四十多组建筑。避暑山庄周围以块石垒积起的虎皮宫墙蜿蜒曲折,长达20华里。整个宫墙随山就势,曲折起伏。耸目远望,宛如长城护佑山庄。

酷似我们国家版图的避暑山庄,体现了大清皇帝国家统一,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博大胸襟。应该说把避暑山庄称为中国古代主题公园是恰如其分。

避暑山庄的营建摈弃了秦始皇营咸阳,效仿六国宫殿,照搬原物的做法。而是利用最省力的办法,巧妙的构思,起到了最好的美学效果。

(承德所在地理位置)

自秦汉时,中原即受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侵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对内地侵略,秦朝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修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虽有长城护卫,但依旧没能阻挡住游牧民族伺机南下。

自秦朝到明朝灭亡,在这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内,中原历代王朝大多数(元朝除外)均曾遭遇过北方草原民族南下入侵。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头之患。处理好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一直考验着历代中原统治者。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为加强对北部边疆统治,清统治者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

不同于历代通过加固长城抵御南下入侵,清朝统治者另辟蹊径,直接在北京城东北方,靠近北方草原区的河北省承德市建立一座夏季行宫。一则是,为了给皇帝提供一所夏季凉爽的办公场所;二则主要是,就近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监视和统治。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每年大约有一半年时间在避暑山庄度过。清朝初年至中期的许多关系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民族、外交等大事都是在这里处理。如乾隆年间,东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即是在此觐见乾隆皇帝。

避暑山庄也因此成了清王朝除了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和陪都。

有清一朝,特别是乾隆皇帝在位时,先后在这里接见了许多民族首领,还有第一个英国访华使节团。诸多影响清朝历史走向的大事曾发生于此。

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皇帝为躲避战乱,以「木兰秋狝」的名义紧急逃离紫禁城避难于承德避暑山庄。

这也是避暑山庄所接待的最后一位清朝皇帝。自此以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再也没有皇帝来过这里,由此避暑山庄也日渐败落。

避暑山庄已不简单是一处皇家园林,它具有更高的历史象征意义。

它既是清王朝上层在夏秋两季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联络巩固少数民族情感的地方。

(位于避暑山庄东北部的外八庙)

避暑山庄既亲历了清王朝的崛起,又见证了晚清的败落。

既亲历了盛世时国家的统一强盛,又见证了清廷衰落时的割地赔款。

避暑山庄背后所承载的巨大历史意义,是永远值得后世借鉴思考的。

其他网友回答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修建避暑山庄的原因概括来说有三点:

第一,为了保持满人的民族习性,满人崛起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是典型的马背民族,其成功入关也是基于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保持民族特性,清皇室非常注重八旗子弟的训练,承德之行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围猎,承德与关外相比还是比较方便的。

第二,为了保持与蒙古各部的联系,承德地处蒙古草原边界,清从后金时代开始就非常注重与蒙古各部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是与蒙古各部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第三,承德避暑山庄景色秀丽,夏季非常凉爽舒适,确实从环境上优越于较为炎热的北京,这也是修建的原因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在入关之前这是一个游牧民族,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去哪里都很舒服。入关之前没有避暑的概念。入关后,历代皇帝都应该考虑如何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

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入关后仅仅17年就去世了。康熙皇帝即位,也是同样思考如何度过这个夏天,确实康熙想到了一个办法,决定在河北承德建一个避暑胜地。

河北比北京更靠近北方夏天没有北京热,避暑胜地的位置也被群山环绕。能经受住冬天的寒冷,即使在冬天天气也非常宜人。

这是一个罕见而珍贵的地方,冬天温暖夏天凉爽。在这里建造避暑胜地也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在康熙、雍正和隆陵三位皇帝之后,历时89年。三位皇帝花了将近90年的心血和精心建造才最终完成了建造。

建造过程非常艰难,在避暑胜地完全建成之前这些皇帝迫不及待地想尽情享受。康熙帝每年都会去避暑胜地一段时间。乾隆更喜欢享受,曾多次将避暑胜地用作宫殿,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躲在避暑胜地。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相当于给皇家造一个客栈,因为皇帝以及其后宫也有外出的时候,出去的时候就要有住的地方。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