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说哈姆雷特代表着莎翁悲剧艺术的最高成就?
优质回答: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
首先,莎士比亚在剧中善于刻画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人物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计划发生变化,有个性化特点。剧中的克劳狄斯杀兄娶嫂,霸占王位,又想杀害王子哈姆雷特,充满情欲,象征着文艺复兴晚期以满足个人私欲泛滥为核心的“新信仰、新道德”。
而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标榜平等互爱,打破传统等级观念,如霍拉旭对哈姆雷特说“我永远是您卑微的仆人。”哈姆雷特却回答说:“不,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和你朋友相称。”他把友谊和爱情看成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是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者。同时哈姆雷特又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理想,我们借剧中人物奥菲利娅的话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 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她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看问题深刻、有洞察力;口才好、思维敏捷;有军事才能、武艺好;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同时又很时尚,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被世界关注着的哈姆雷特形象。寥寥几句话就精辟而且形象地道出了哈姆雷特的特点,莎士比亚的功力可见一斑。
莎士比亚刻画人物性格善于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冲突中,通过对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深度。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于以其叔父为代表的强大黑暗势力的冲突,以及老哈姆雷特被害死,其母乔特鲁德改嫁克劳狄斯等客观现实构成了外部冲突;哈姆雷特内心对理想的追求与残酷现实的冲突形成了内在冲突,在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此消彼涨的过程中,逐渐揭示出哈姆雷特由于延宕的本质特性。随着两重矛盾的发展变化,哈姆雷特的性格也随之变化,家庭遭遇变故后,他由“快乐的王子”变为“忧郁王子”,经历过一件件事和内心的挣扎后,他终于变成了“行动王子”。在面对矛盾时不同的行动,也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如丹麦国易主后,原先哈姆雷特的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背叛了哈姆雷特的友情,而霍拉旭却仍旧是哈姆雷特的挚友,彼此能互相信任的人。
莎士比亚十分善用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段来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在剧中哈姆雷特的独白占六段,如”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通过这段哈姆雷特充分肯定人的议论,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曾经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在国王对哈姆雷特表示假意的关心并说到“我的孩子……”时,哈姆雷特的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他与克劳狄斯的关系和哈姆雷特对他的态度以及蕴含其中的各种情感纠葛。又如他“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段旁白,传神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苦闷、彷徨,既有哲理,又富艺术感染力,有效地刻画了哈姆雷特犹豫延宕的性格,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它也向我们展示了哈姆雷特思索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宿命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现实的出路在哪?(向自己也向社会提出深刻的问题)……旁白的运用,能深入人内心,窥探人心内在的秘密,加深人物的深度和复杂性,是对人精神世界的深层关怀。这些独白使《哈姆雷特》具有深度,也使哈姆雷特有了思想家的特点。
莎士比亚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的塑造,使人物性格丰富、鲜明、突出。如剧中扣人心弦的一段情节: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疯”,在他们同样都失去了父亲、都处在爱情逆境中,哈姆雷特是装疯,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使自己有时间思索,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如何把危机变成转机,最终成长为“行动王子”,表现了哈姆雷特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而奥菲利娅是真疯,最终死去,酿成了悲剧,既表现了她的天真,又应了哈姆雷特那句话“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另一种解法。这是剧中同一类人的对比。另外,剧中还有很多正反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雷特对老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对比评价:“高雅优美”对“霉烂的禾穗”,“矫健的姿态”“精神威凛”对“庸奴”,“完善卓越”对“恶徒”……莎士比亚在许多诸如此类的对比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其次,《哈姆雷特》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
戏剧的情节是由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人物所处的复杂情势所决定的。哈姆雷特是既忧郁又犹豫延宕的王子,在他美好的理想被现实击破后,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正视现实,寻找出路,最终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哈姆雷特的思考融在剧情的一步步激化中,他的犹豫也给敌人留下了喘息的时间。我想,如果哈姆雷特是果断冲动的,就像同是莎翁悲作的《奥瑟罗》中的奥瑟罗一样,那么这一悲凄的王子复仇记也许将会是个完美的大结局吧?
莎士比亚的戏剧往往有多重情节线,《哈姆雷特》也不例外。《哈姆雷特》有三条复仇线:第一条是丹麦王子即作品中的主人翁哈姆雷特为父报仇,这是主线;两条副线,第一条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为父报仇,第二条副线是大臣拨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这三条情节线构成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互成对比,激化矛盾,扣人心弦,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另外,《哈姆雷特》中还写了哈姆雷特与他母亲乔特鲁德的矛盾激化发展过程,通过描写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霍拉旭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哈姆雷特所歌颂的爱和友谊的美好,同时也写了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友谊的背叛等情节,起到了辅助并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
《哈姆雷特》表现了十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剧中既写了宫廷生活,又写了将士站岗、伶人演剧、掘墓人小丑的滑稽场景以及教士、侍从、仆人、水手队长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物,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有时代特色,通过他们的言行、心理,反映出了生活的本质和深度。
再次,莎士比亚能综合运用戏剧的创作因素。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原则,《哈姆雷特》取材于1200年的丹麦史,出自撒克索·格拉马提库所著的《丹麦史》,但是故事却被注入了现实的内容和时代的精神,剧作通过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剧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所具有的人文主义精神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思想,具有时代特色。正如剧中哈姆雷特所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哈姆雷特》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莎士比亚运用大胆的想象,让鬼魂出来告诉哈姆雷特真相;“戏中戏”巧设机关,达到预期效果等。另外,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不把悲喜剧截然分开,而是在不损害悲剧基调的原则下把它们结合起来,如《哈姆雷特》中掘墓人的戏谑表演,衬托了戏剧的悲剧气氛,在悲喜的对比中加深了悲的深度和感染力,使主题意蕴得到升华。莎士比亚还运用了意象手法,如《哈姆雷特》中的“疾病”意象。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还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在此就不一一累述了。
第四,莎士比亚剧作语言生动形象,被喻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它丰富、抒情、多样化又具有个性特色,如歌德所说的“是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感人的”。如“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如此美丽的文字,能让我们不陶醉其中吗?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排喻,又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如哈姆雷特在“抑郁的心境之下”对世界的描述:“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这是莎士比亚的“真与美将偕汝其昌”这句话的完美体现。
莎士比亚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又是性格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体现的很明显,造成哈姆雷特的社会原因是敌对势力过于强大,是一个封建集团,同时他还要面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为金钱、权力而不择手段的人们的阻碍,而哈姆雷特自己的力量又太单薄。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远离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性格原因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行动延宕,考虑问题过于审慎,以致于让敌人有喘息准备的时间。哈姆雷特的悲剧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哈姆雷特的形象最有概括性和典型性。《哈姆雷特》揭示了为何莎士比亚悲剧具有如此巨大而迷人的魅力。
其他网友回答
哈姆雷特中每一句台词都像诗,每一句都充满激情,读起来令人颤抖不已,但是它的故事却很简单,王子复仇记,简单五字,却让人读完对人生思考,或许这才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地方。
哈姆雷特,在我心中便是一个佛系青年。为什么要这样解读它,首先要从他的故事中一个个疑问提起。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迪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迪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哈姆雷特,在遭受如此奇耻大辱之后,我们要不禁疑问为什么他没有立即报仇。而是,表现出十分丧气的样子。就像一个忧郁,没有血性的丹麦小青年。比如他在遇到鬼魂之后得知了父亲死亡的真相。但是他一直在纠结,他找来了一群戏子,演一出出父亲被毒死的戏给叔父看。因为他害怕鬼魂是骗子,是魔鬼看出来了他的软弱和忧郁,而派来的鬼魂他在不停的一个种借口来拖延复仇这件事。
当哈姆雷特弄清真相时,他还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拖延自己报仇,甚至当报仇的机会来临时,他也不去把握,当他叔父在祈祷的时候,他本可以一剑取走对方的性命,却又在顾忌杀一个祈祷的人,反而是送对方进了天堂,不是真正的复仇。这种犹豫和纠结,不断的不断的逃避,暴露了他优柔寡断本性,但是这种逃避也是追求自由的一种。
他不断的靠自己那颗疯狂而又发达的大脑,来找各种理由逃避复仇的事实。他装疯卖傻,就是逃避的一种,间接的逼死了自己最爱的情人奥菲莉亚。
他最终是报了仇,但报仇也是不情不愿,可以说五幕里面有四幕半都是在彷徨。他先是中了叔父设下的决斗全套,又在母亲喝下毒酒后,才用毒剑杀死了叔父,才报了仇。
哈姆雷特的复仇路程,可以说是顺水推舟没有什么真正的勇敢。在父亲惨死,小人得志,母亲受辱之后,我们都已经读着急了,为什么年轻人,你还像一个懦夫一样?只在发牢骚,念一些疯疯癫癫的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哈姆雷特懦弱的本性,他就相当于现在的佛系青年,可能王子他都是不想当的,他有自己的生活志向,他只想游学四国,放牧苍穹。而丹麦王子的头衔对于他来说像是一个紧箍咒,摘不掉取不下的,在这种压迫下,他想要自由,他渴望自由,也许他对自己的人生有另外一种设定,但他不得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不得不拿起剑,不得不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这不是他想要的。他就想是被道德绑架了一般,不得不这样,不得不那样,他在这期中追求着自由。他更加痛苦的地方,是没有人理解他,他的爱人,他的母亲,甚至他死去父亲的鬼魂,没有人理解他。他为什么不快乐?甚至他的爱人奥菲莉亚,在他遭受如此重大变故之后,没有去安慰他,而是一味索取自己的爱情,要哈姆雷特兑现曾经的诺言,最后他觉得,哈姆雷特疯了,所以自己也疯了。哈姆雷特身边的人都只看见他表面的疯疯癫癫,却没有人愿意费一丁点力气去追问他这是为什么?导致他孤独,或许我们也有这种孤单,因为每个人都未真正被理解过。从反面来想,如果他不为父报仇,如果放任他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哀之中,如果他不管这些,实现了自己的生活理想,那么他又真正自由了吗?他的复仇就是一种责任,他逃避了责任,是否真正自由呢?他被责任束缚,他内心也许尝尝再问:我是一个懦夫吗?或许我们在说到自由这个词时,就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由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我们现实生活,没有谁在真正自由之中,没有绝对的自由。当今,我们也会受到哈姆雷特般的烦恼,这才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真的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哈姆雷特具有很强的悲剧性,给人以警醒警示。哈姆雷特是单纯的,他热切向往一种理想的人与社会。在发现生活的真相是那样黑暗之后,他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那些骇人听闻和不可思议的行为与事件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周围世界的“醉生梦死”“无聊、乏味”更使他难堪和厌恶,哈姆雷特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他想改变现实,却又找不到途径,感到茫然无力。
就哈姆雷特的个人悲剧而言有许多方面的议论,有人说哈姆雷特的悲剧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也有人说哈姆雷特悲剧是时代造成的,并非他自己的原因。实际上,哈姆雷特的悲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由自身犹豫、优柔寡断的性格决定,又有社会环境的左右和时代的影响。虽然哈姆雷特的结局是个悲剧,但是他的悲剧具有重要意义。哈姆雷特的性格具有两重性、复杂性。犹豫、优柔寡断是他性格最突出的特征。他要报杀父之仇,夺母之仇,复仇的愿望时时刻刻占据着他的灵魂,但是他却多次不能下手,反复迟疑,优柔寡断,他总是在犹豫间失去机会,错失了许多复仇的良机。最后他知道真相,杀死克劳狄斯,但是自己也搭上了性命,致使自己的人生是个悲剧。其次,社会现实环境是悲剧形成的间接原因。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于他悲剧的性格所决定,而社会现实的残酷变异和个人理想的幻灭最终形成了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因此他悲剧的离不开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俗话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对于善于将全部人格的各个侧面都描绘得淋漓尽致的莎翁而言,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性格不能用一个或几个或几组简单的形容词形容,他的性格具有多面性、复杂性。自身性格的弱点、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是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本原因和间接原因,他的悲剧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为父报仇的英雄式形象,更是因为哈姆雷特是从一个无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迈向成熟,最终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他懦弱、多疑、犹豫不决,在积极报仇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性格缺陷,而塑造这样的形象会让人感觉更加真实,贴近了观众的内心世界。《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不单单因为其悲惨的结局,而是在于作品本身带给人们的反思,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的反思。
所以《哈姆雷特》在现在的意义在于警醒着我们自我的性格方面的管理和要对时代的顺应和明白所处时代应该有合适的抗争而不是无谓的去纠结。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哈姆雷特》中传达得非常清楚,我们也应当体会到性格上的软弱和退缩会让自己一步一步禁锢在命运枷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