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文学.散文】赵友坤||探访新集古镇

2020第241期 总第241期
探访新集古镇
文/赵友坤
位于颍河南岸的新集镇,地处颍上县西北角,原名永兴集,鸡鸣听三县,是一府三县(阜阳、凤台、颍上三县)交界之地,属颍上县原五大集镇之一。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86年),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镇,培育了明末太子少傅李精白和清朝候补道台李中堂。此镇文化底蕴丰厚,石马湖、北大庙、李家祠堂等古迹无不见证着历史的悠久,油馅馍、绿豆饼、腰楼大葱等土特产远近闻名,滋养着人们的胃。此地有全省唯一的保留节目江淮“锣鼓嘭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民间文艺更是享有盛名,龙灯、牛灯、狮子灯,灯灯耀眼;八仙人字灯、小车灯,夺人耳目;独杆轿、踩高跷,民间风味十足;甩角、肘阁,精彩纷呈;彩刀会更是教人从善,颇具有教育意义。
近日,我和网友来到新集镇,探访这座古镇的前世今貌。我们首先来到西大街,品尝了李小静母女的祖传手工鸡蛋馍。炊具是一个圆桶铁皮炭炉和一些食材。她们用头道小麦面做饼,用土鸡蛋和绿色蔬菜做馅,擀成面饼,抹上豆油即可入炉。她们把面饼四个一拨铺在炭火鏊子上,鸡蛋馍在上面慢慢烤成金黄色。十分钟后,焦黄酥嫩的小吃就闪亮出炉了,金黄色的鸡蛋馍勾人食欲,四溢的香气让人垂涎三尺,嚼在口里,香到胃里,新鲜可口、油而不腻。
接下来,我们打着喷香的饱膈,来到坝子北头的十字街口,这里有一个简陋的日杂小百货店,生意惨淡,据62岁的店主李全国说,这里在上世纪70年代可是黄金地段,当时的大集体租李家的铺面进行经营,可谓日进斗金。我们向北走几步,有一个酵子店,据68岁的女主人田秀敏介绍,她20来岁嫁到这里就做生意,以前卖元宵,一天挣个十多元能够养家糊口,现在老街很少有外人来了,生意可想而知。我们沿着青石路面继续前行,来到李氏祠堂,参观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斑驳陆离的紫色建筑和屋檐及其两边柱子上雕刻的龙头鱼尾图案。据87岁的徐兆祥老人介绍,这座坐北朝南的祠堂为李精白的后裔所建,开工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1895年竣工。祠堂占地十余亩,拥有工地4000亩,水域面积达600亩。其布局为一线串珠的三排砖瓦结构的主房,从前往后一排比一排高,呈三滴水式子午向分布。前面飞殿门头,两扇黑底红心的大门上写着:“阀阅分山左,先宗建颍东。”大门两侧分别有一个石狮守门。大殿前院筑有一个平台,一米高,七米见方,是子孙祭奠跪拜先祖的地方。大殿坐落在正中央,高十米,重梁起架,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正殿门头上悬一袁世凯手书的横匾“急公好义”。正殿内最上面的横匾上写着“斋明严肃”,高台上排列着李氏祖先牌位,供奉着李精白和清朝候补道台李中堂等李氏先人,牌位外罩着刻有花纹的玻璃小门。每层房屋的廊檐下分别刻有二十四孝图。雕工精湛,惟妙惟肖。前后每根柱子的横梁上刻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等多种吉祥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前院有东西配房。前排是走马楼,西边是八字粉墙,青方石铺地,院内有屏门相隔。二排是五间腰殿,前檐镶嵌十二扇棂子门。门高一丈,镶有玻璃,后檐是十二块红漆木板,两侧有角门通往后院。一进后院,可看到两侧半敞开的走廊,一对精巧的月玲珑,通往东西两个跨院。整个建筑井然有序,巍然不凡,具有典型的晚清风格。整个祠堂房屋百余间,每间房屋均由刻有“祠砖”字样的特制砖砌成。祠堂建筑结构体系以及砖雕、石雕、木雕结构颇具历史韵味和科学内涵。
据社区书记席栋才介绍,1940年,颍河坝子东和小南门繁荣,李氏家族在此兴办“成德中学”,后更名为永兴中学。有一天,从祠堂房顶上面掉下一条大花蛇,很多同学围着看。要上课了,同学们还议论降蛇之事,教师徐眼镜厉声呵斥,教室里才恢复往日的平静。这个学校四年间发展到九个班,学生四百余人,中学一共历时七年,先后输出七届毕业生。解放后,学校改为颍上县新集区中心完小。上学时,同学们感觉大礼堂很高、很大,里面可以打乒乓球。同学们在礼堂门前的台阶上,蹦上蹦下。上厕所的时候,抚摸着祠堂的老砖,穿过一小段胡同即可到达。后来,为改变学校面貌,祠堂逐年被拆除、翻新,现仅有大殿仍保留原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古代建筑,在文革中被砸掉了,宗祠及其附属牌坊建筑构件多流散到民间。
祠堂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如今,还保留着一些清朝中期的文物。在李氏宗祠的东边,不远处就是四座牌坊的原址,在张姓村民的家门口,有一块横放在地上的石雕牌坊过梁,上面雕刻着狮子滚绣球图案,有一处狮子的头被砸掉了,还有一处镂空的绣球里还卧着一只小狮子,据武兆英老人介绍:这座牌坊是清朝道光十年建造,是乾隆年间赐建侯李廷干之妻、一品夫人季氏奉“圣旨”建的节孝双牌坊。距离李氏宗祠8公里的矛岗村一村民院子中,有一块完整的上圆下方的牌坊,正中央雕刻有“圣旨”二字,两边刻有二龙戏珠,顶端刻着丹凤朝阳,还有手捧“圣旨”、“麒麟”的人物雕像,横梁上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整个牌坊石刻工艺精湛,是难得的古石雕遗产。而压在宁大庄桥下的一块八仙庆寿图,连同老寿星在内的九个人物栩栩如生,特别是铁拐李手拿的葫芦里似乎还冒着一股股云烟。
李家祠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追根溯源,李氏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老子李耳之后。据《颍上县志》载:李氏于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由山东枣林岗迁居颍上。颍上李氏的老来祖李通、李达两胞兄弟以县西北黄沟大桥偏西(今李老家)和县东北白塔湖畔偏南(今李家庙)为中心圈地垦荒,建立家园,以农为业,兼营商务,繁衍生息,逐渐发展壮大,形成李氏望族。明万历年间,李应带领李氏一支迁居颍上“千仓河西岸茱萸屯”(曹操囤粮之地),有“千仓湾”李家之说。据当地的刘剑先生介绍,祠堂见证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几代人的兴衰荣辱。目前祠堂建筑损毁严重,仿佛一位衰残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祠堂是新集后人的根,无论人们漂泊何处,看到祠堂,就有返乡的冲动。如果祠堂消失了,人们就像浮萍一样,随风漂流,找不到自己的根,有愧先人。如今,李氏祠堂已被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年久失修,祠堂的东北部房顶已经坍塌了,墙头四周长满了野草,令人心有戚戚焉!令人欣慰的是,省考古专家近期在实地考察后建议:应及早抢救维修这一濒危古建筑;对于流失的珍贵石雕构件,建议依法追缴、征集、保护。
如今,古老的集镇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新集文化人决心保护好文化遗产,让新集镇文化事业再创辉煌,让文化古迹老有所养,让文化古祠焕发新春。
(本文原发于《阜阳日报》文化版)
作者简介:赵友坤,曾用名王玉友,网名愚夫,阜阳市颍东区人,阜阳市作协会员,供职于颍东区袁寨镇政府,爱写散文,曾在阜阳日报与颍州晚报发表数十篇散文。

本期审核/编辑:肖龙
▼往期精彩回顾▼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颍州文学》征稿须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