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陶行知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优质回答: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被称为人民教育家。我想通过《陶行知修表》故事来理解“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这个问题。
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望陶行知,寒暄落座之后,陶行知问:“怎么不带孩子来一起玩?”
朋友的夫人气呼呼地说:“别提了,一提他我就生气,今天,我把他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
陶行知惊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你儿子很聪明,很可爱哩!”
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是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这表成色还很新,镀金的表壳打开了,玻璃破碎,连秒针也掉了下来。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你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
陶行知微笑着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给枪毙了!”
夫人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
陶行知摇摇头。
夫人又问:“陶先生,你是大教育家,你说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
陶行知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去你家,见见这个小爱迪生。”
来到朋友家里,陶行知见那孩子还蹲在院子里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的气又来了,正要骂,被陶行知劝住了。
陶行知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着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能告诉我吗?”【“搀”“搂”两个动作,充分表现了陶行知对孩子关爱,问话开始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
孩子怯生生地看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面滴答滴答地声音,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表拆开,惹妈妈生气。”【打开了心结,孩子说了真话】
陶行知说:“想拆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妈妈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好吗?”【有肯定,有委婉的批评,有小小的要求。“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继续】
孩子又看看妈妈,问:“去钟表店干什么?”
陶行知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么拆,怎么修,怎么装配,你不喜欢吗?”【正面引导】
孩子高兴地跳起来:“我去!我去!”【兴趣所致】
他们来到了钟表店,修表师傅看看表,说要一块六毛钱维修费。
陶行知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来看你修,让他长见识。”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孩子站立一旁,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么打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从头到尾足足看了一个小时。等师傅上了发条,表又滴答滴答地响起来。孩子欢快地叫起来:“响了,修好了,响了!”【孩子很高兴,好奇心得到满足】
临走,陶行知又花了一块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拆装。孩子连声说:“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买一块旧钟送孩子,表现了陶行知因材施教,进一步增进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
陶行知把孩子送回家, 孩子高兴地把陶行知买钟的事儿对妈妈说了一遍。
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
陶行知笑着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吗?这就是我的办法。钟表店成了孩子学习的课堂,修表师傅成了先生,孩子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还可能会修理哩。”【表现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停顿一下,接着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孩子,那么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们就不会被打跑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并顺势引导。这段与朋友夫人“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又打通了朋友夫人的心结,使她此后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
夫人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你说得对,太谢谢你了,我今后一定照你的办法做。”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老师要与学生做朋友,想他们之所想,能够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这样,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与老师真心交流,真情沟通。这正是老话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今天,有很多学生厌学,上课玩东西,说话,看小人书,这很需要老师们与他们有“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发现他们各自的特长,兴趣爱好,积极地做正面引导,使他们学有所长,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精神上给人以安慰,使之理明,心安,心喜悦快乐。情与情的沟通,就是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解决困难,使之离开苦难境地。拔众之苦,使生命得以延续。一个是从理上阐明,一个是从事上体现,理事结合,理事齐彰。近乎智者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