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水镜先生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没提到司马懿呢?
优质回答: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极力推荐诸葛亮和庞统,说“孔明卧龙,士元雏凤也”。徐庶更是说这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那么,为什么司马徽没有推荐另一个与诸葛亮、庞统齐名的狠角色司马懿呢?虽然有诸葛亮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懿是“冢虎”,姜维是“幼麟”这样的说法。但这不过是现在人加上去的罢了。
(司马徽剧照)
司马徽没有提到司马懿,是因为他不认识司马懿吗?
显然不是的。司马徽是颍川人,司马懿是河内人,两人都同属于现在的河南。而且,两人都姓“司马”,也就是说,是同一个家族的人。同一个家族,又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司马徽不可能不认识司马懿。
而且司马懿的祖上非常有名。他的高祖父是汉安帝的征西将军,他的曾祖父是豫章太守,他的祖父是颍川太守,他的父亲是京兆尹,显然是名门贵族。
名门贵族都容易被大家所注意,何况,司马徽生活的颍川,还是司马懿祖父当太守的地方。而且司马懿的父亲生了字里有“达”的八个儿子,被称为“司马八达”。由此可见,司马懿家里的事情,在颍川一代应该是家喻户晓的。
那么,是司马懿没有想像葛亮、庞统一样,年轻的时候就表露出了非同一般的才华吗?
也不是。司马懿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而且是一个很有理想很有担当的青年,史料说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杨俊见过他一面,就“以为非常之器”,也就是说他是非同一般的人。尚书崔琰本来和司马懿哥哥司马朗的关系非常好,但是他却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直截了当地说司马朗比不上司马懿。
由此可见,司马懿确实很早就出了名。
(司马懿剧照)
那么,司马徽为什么就没有提到过司马懿呢?
东汉末年及三国初期,当时推荐人才的方式是采用察举制。也就是推荐那些孝道正直,品德高尚的人当官。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门阀把持国家,最后人才的推荐,变成了门阀子弟的世袭。
但当时天下大乱,那种门阀子弟都没什么本事,不能救国救民。因此,在社会上就自动地产生了一种推荐人才的机制,就是名人举荐。
名人举荐,也就是一些很有名望的人站出来,向诸侯们推荐人才。比如曹操的很多人才,包括郭嘉、荀攸、陈群、钟繇、杜袭、戏志才等人,都是荀彧为曹操推荐的。而诸葛亮、庞统等人,也是得益于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向刘备推荐。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被人推荐就变得非常重要。庞统为了获得别人推荐,可谓做足了功夫。比如,他经常大胆地表扬别人,把别人说得非常厉害。但当有人去考证的时候,发现那人并没有庞统说的那么厉害。于是就问庞统,为什么要这么说。庞统回答,因为当今天下需要人才,所以我是有意拔高的。
(庞统剧照)
庞统这话很怪,就算有意拔高,也不能推荐庸才啊。很显然,庞统这样做,目的是通过表扬别人,获得别人的表扬。也就是“交换表扬”。
就拿司马徽来说,庞统曾经跋山涉水,走了一千多里去见司马徽,和司马徽彻夜长谈。也就是这次长谈后,司马徽极力推荐庞统。
诸葛亮显然也是这样的方式。他和司马徽、庞德公、徐庶交往,又“自比于管仲、乐毅”,都是这样操作的。
但是司马懿不需要这样操作。因为他本身就是官宦之后,门阀世家。他要想当官,被人重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的名声早已在外,因此不需要找人抬高名声。他要做的,只是选择什么主子而已。在他22岁的时候,曹操就征召过他,但他不想选择曹操这样的主子,不去。后来没选到,到29岁时,曹操当了丞相,还对他念念不忘,又一次征召。
作为高洁之士,司马徽也不会主动去推荐司马懿这样的门阀子弟。那样的话,感觉在攀龙附凤。所以司马懿没有得到司马徽的推荐,也没有得到司马徽的评价。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第一件事。
名号由来
诸葛亮、庞统的“卧龙、凤雏”名号确实是出自庞德公之口,这一点,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出自《襄阳记》,裴松之做注的时候还写司马徽被称呼为“水镜”,原文是:
诸葛孔明(诸葛亮)为卧龙,庞士元(庞统)为凤雏,司马德操(司马徽)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诸葛亮、庞统影视形象】
《襄阳记》还说,刘备拜访司马徽,司马徽则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二人。
《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儁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至于司马懿的“冢虎”名号,对不起,这是现代人发明的,笔者找到最近的来源,应该是游戏《三国杀》。
司马徽为什么要推荐诸葛亮、庞统?
司马徽是豫州颍川人,诸葛亮是徐州琅邪人,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都是荆州襄阳本地人。
司马徽和诸葛亮都是因为汉末战乱,背井离乡,流落到荆州居住的。
【司马徽影视形象】
刘表执政荆州时,收留了不少避难而来的名士,并提拔任命,例如王粲、傅巽、宋忠等人。司马徽德高望重,而且才学出众,刘表就曾经去拜访司马徽,想提拔他做官,为本地教育事业做点事,司马徽婉言谢绝了。
同样的,庞德公作为襄阳本地的名士,他也不愿意效力刘表,《后汉书》说,庞德公不肯做官,年纪一大把还亲自到田地里劳作,刘表为了表示诚心请他出山,还亲自到田埂上找他谈话,最后实在是请不动,这才罢休。
所以说,在当时荆州有一群以庞德公、司马徽为首的名士,拒绝效力于刘表,这里除了庞德公的子(庞山民)、侄(庞统)之外,还有黄承彦、诸葛亮、颍川徐庶、颍川石韬、汝南孟建、博陵崔州平等人。
这些人没有效力刘表,所以司马徽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这两位后辈才俊。
司马徽为什么没推荐司马懿
可能有些人以为司马徽和司马懿同姓“司马”,以为他们两位是一家人。其实不是的。
司马懿是河内温县人,他的父亲司马防曾在汉朝尚书台工作,参与任命曹操为雒阳北部尉。
所以曹操在入主许都朝廷后,就去征辟司马防的大儿子司马朗入朝做官,先入自己的司空府,然后青云直上,做到了豫州刺史,坐镇一方。可见司马家和曹家关系不错。
【司马懿影视形象】
司马懿作为司马防的二儿子,虽然没有跟大哥一样出来做官,但是他的仕途也很顺利,曹洪也曾向他伸出橄榄枝,结果司马懿不肯效力曹洪。司马懿是等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才入了曹操的丞相府。
司马徽是颍川人,跟河内的司马防一家没关系,司马懿又不在荆州襄阳,所以司马徽是不可能向刘备推荐司马懿的。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司马徽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徐庶离开刘备时揭晓了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并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
徐庶走后,水镜先生又上门,盛赞诸葛亮。关羽在一旁问他:“我听说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名人,功高盖世,孔明自比这二人,是不是太过了?”水镜先生笑着说:“依我看来,不应比这二人,要比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闻听此言,大家都惊呆了。小说虽有夸张的成分,但诸葛亮还在卧龙岗,经过水镜先生和徐庶的推荐,其才名已让刘备如雷贯耳。
水镜先生的朋友圈
《三国演义》和有关史料介绍,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来自人才辈出的颍川郡,与同族的司马懿似乎有关系吧,那他为什么没有向刘备推荐司马懿呢?其一,两人虽然同族,但不是一个地方的,司马懿是河内郡的。其二,司马懿在曹操势力范围内,没有可能为刘备效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士族只能依附。那时,刘表占据了荆州,他本人就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八骏”之一,广为招揽天下名士,办学兴儒。水镜先生就是这样到荆州的,诸葛亮也跟随叔叔诸葛玄投奔刘表。
早年司马徽在颍川时,庞统曾不远千里去拜访他,颇受司马徽欣赏。司马徽到荆州后,与名士庞德公即庞统的叔叔交往密切,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庞德公和诸葛亮是亲戚,他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姐姐,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都是庞德公冠名的。由此可见,司马徽与庞德公是荆州士人中的长辈,诸葛亮、庞统、徐庶和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是晚辈,徐庶和石广元也是颍川人,他们都是一个朋友圈的。司马徽和庞德公不出仕,极力扶掖推荐这些晚辈。
推荐诸葛亮和庞统的理由水镜先生司马徽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可谓“举贤不避亲”,因为这两人都是他大哥庞德公的亲戚。但诸葛亮与庞统确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庞统似乎比诸葛亮成名还早。诸葛亮与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四人是密友,素有雄才大略,曾对四位朋友说:“你们可以做到刺史和郡守。”他们问孔明的志向,诸葛亮笑而不答。后来,徐庶进了曹营,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都在魏国做官,官阶真如诸葛亮所言。
水镜先生为刘备举荐人才,是看好刘备的前景。他和庞德公不到刘表那当官,是因为刘表心胸狭隘,不是成大事者。就像水镜先生在《三国演义》里对刘备分析的形势:”刘表丧前妻,便生家乱,不久将逝,其文武零落,天命有归,龙向天飞,应在将军这啊“。此前,刘备对说自己命途多蹇,水镜先生对他说:“非也,只是你左右无人相助。关羽、张飞、赵云都力敌万人,可惜没有善用他们之人。孙乾、糜竺均是白面书生,哪是经纶济世之才。现在天下的奇才都在这里,您得去求啊”。
徐庶也对刘备说诸葛亮:“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于是,刘备屈尊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后又得了庞统。诸葛亮果然出手不凡,为刘备献上“隆中对”——先占荆州,后据益州,成鼎足之势,再图中原。让刘备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
可惜的是,“隆中对”未能完全实现,庞统死在进军益州的战斗中,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出师未捷身先死。
司马懿的选择
回头说司马懿,他是士族大家出身,字仲达,兄弟八人字中都有“达”字,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少年时就胸有韬略,志向远大。那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掌控朝政,颍川名士纷纷为他效力。司马懿感到汉室衰落,同时认为曹操出身宦官之家,不愿屈就其下。曹操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征召司马懿做官,司马懿就装病不出。
曹操的族弟、大将曹洪自认为才疏学浅,想让司马懿帮他。司马懿看不起曹洪,又装病拄拐了。曹洪向曹操告司马懿状,曹操强征司马懿出来做官,并威胁不出仕就抓起来。司马懿见势不好,扔掉拐杖到曹操那报到去了。曹操让司马懿多与他儿子曹丕交往,司马懿逐渐成为曹丕的左膀右臂。
曹操察觉出司马懿有野心,还听说他有“狼顾之相”,就招来验证。但见司马懿走着回头,身子却没有动,真如狼一般。此外,曹操还梦见三马同槽,十分厌恶。曹操提醒曹丕说:“司马懿不会甘心做臣子,将来必然要干预我们曹家事。但曹丕与司马懿关系好,经常护着司马懿。司马懿又善于伪装,勤于职守,让曹操安心了。
还有一种说法,即曹操认为三马是马腾父子,他杀了马腾和他的两个儿子马休、马铁,打败了马超,灭了马家三族,以为清除隐患了。但三马——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恰恰是曹操家族的掘墓人。司马懿终归是不认同曹魏,多年隐忍后发出了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