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汉献帝(关羽曾被汉献帝封为什么)

网友提问:

上表汉献帝的名单中,关羽为何排不进前五,他前面都有谁?

优质回答:

开门见山

给天子(朝庭)上表求封,当然要弄各方面(注意:是方方面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显示自己治理有方,深孚众望,做汉中王名至实归。叫俩个兄弟领头给大哥求官,成何体统?这不是刘备集团的职务、功劳、地位、权利、亲疏排行表,关羽即便排不进前十,也不影响他老二的角色。实在搞不清你依此质疑什么、又想反证什么?呵呵

其他网友回答

219年,刘备集团众人表奏汉献帝,以刘备为汉中王。

大家都知道,无论古今,在这种联名上表中,排名当然是要分先后的。原则上地位越高的,排名越靠前。

可是,声名遐迩的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等人,排名都不太靠前。

这是为什么呢?前面几位又是谁呢?

上表排名

219年,汉中之战后,众人推刘备为汉中王,上表献帝。

上表人为: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西将军臣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其后,是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

给献帝的正式表奏,当然排名是有先后的。

那么,这种先后的依据是什么呢?

为什么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排名不靠前呢?

为什么射援这种似乎没什么名气、功绩的人反而排在诸葛亮、关羽前面呢?

依据:官职等级、名望为主

称汉中王之前,刘备,是以左将军、荆州牧、益州牧的名义行使权力的。

由于刘备是集团老大,因此,谁能在左将军府等体系担任要职,谁的实际权力、责任就越大,就表示自己越受重用。

比如:诸葛亮的军师将军,就是刘备“原创”的。不过,由于署理左将军府事务,因此,其实权就是集团二把手。

不过,给汉帝的表奏,就要严格按照官职等级来排名了。

而这封表奏,基本上也是按照官职等级来排名的。

1、马超:平西将军。

马超原本自己就是一镇诸侯,其名望、地位一直很高。

投靠刘备后,刘备迁其为平西将军。

平西将军,为四平将军之一,为重号将军,与刘备的左将军同为中二千石,只是排名在四方将军之后,但在杂牌将军之前。

在当时刘备集团中,就职位而言,马超都是当仁不让的二号人物。

2、许靖:顶级名士、左将军长史、镇西将军。

许靖,在当时天下士人中的名望是极高的。

大家都听说过许邵,也就是许子将。

早年,曹操因为许邵的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之之奸雄”而高兴得不得了。

而许靖,是许邵的哥哥,两人当时齐名。

后来,刘璋特意邀请他来到益州,先后担任巴郡、广汉、蜀郡太守。

刘备入川后,他领左将军长史、镇西将军。

左将军长史,是将军府属官,千石的职务,级别也在其他众人之前。

此外,其镇西将军的职务,也为四镇将军之一。(蜀汉体系中,四镇将军级别很高,四征将军级别一般。比如,后来赵云由征南将军升为镇东将军)

所以,名望、官级,许靖都是当仁不让的靠前。

3、庞羲:名士、左将军司马。

庞羲也是“老名士”了。

早在汉灵帝时期,庞羲就是朝廷任命的议郎,六百石的官职了。

其后,他又是刘焉的托孤重臣,在益州名望极高。

刘备入川后,他为左将军司马,与许靖同为千石官职。

4、射援:名士、议曹从事、军议中郎将。

射援可能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了。

不过,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士。

当初,大名鼎鼎的皇莆嵩,就看中他的才能,将女儿嫁给了他。

此时,他是议曹从事、军议中郎将。

议曹从事,是州刺史的属官,分署州事,军议中郎将,是将军府属官。

军议中郎将为刘备“原创”,不知其级别,但议曹从事为六百石官职。

5、诸葛亮:军师中郎将。

这位就不必多介绍了。

就实际权力而言,作为将军府的军师将军,此时的诸葛亮,已事实上成为二把手。

不过,在名士系统中,他的资历、名望都不如前面几位。而在官职系统中,他的级别也不占优势。

因此,他排名也就“屈居”第五了。

曹操、刘备称王不同之处

从曹操、刘备称王时,表奏“排名”也能看出二人不同之处。

在奏刘备为汉中王的表中,以名望、朝廷官级排名,称谓也先以朝廷官职相称,本府职务、爵位在后。

在奏曹操为魏王的表中,排名靠前的是:中军师荀攸、前军师钟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玠,全部只以本府职务相称,后加上爵位。

看来,曹操、刘备两人的重点不同。

曹操,是汉室实际控制人,他称王的合法性,来源于汉帝诏书。

对他来说,最担心的是:过分利用汉臣的影响,以造成“汉帝为其所挟”的不利影响。

刘备的汉中王,是大家自己“推举”的,曹操所控制的汉室不可能给予承认!

所以,刘备最担心的是:推举人影响力不足,使其合法性不足。

二人诉求不同,方式自然也不同了。

调整

刘备称汉中王的过程中,要以名望、朝廷官职加强其影响力、合法性。

不过,在称王,乃至后面称帝后,他还是要按照实际能力、实际责任,给予诸葛亮、关羽等人相应的实际名分,以利于实际工作。

刘备为汉中王后,以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

而在后来劝刘备称帝时,集团文官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许靖、糜竺、诸葛亮位列前三。

而在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成为真正的二把手。

任用有名望的人来提高政权合法性,任用有才能的人提高政权的实际能力,刘备在二者关系拿捏上颇为讲究。

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名者用其名,刘备用人,算是不拘一格吧。

其他网友回答

刘备攻占汉中之后,加上之前占据的荆州、益州两地,地盘一下子变得很大,超过东吴,甚至可以匹敌曹魏了。

刘备志得意满,野心迅速膨胀,益州牧、荆州牧已经无法满足他了,他搞了个联名上表,请汉献帝封刘备为汉中王。

当年,汉高祖刘邦便是汉中王,他是从汉中起家进而夺取天下的,此番刘备也当汉中王,其志向不可小觑。

不过,刘备上表纯属形式而已,其实在上表之前,在诸葛亮大力推举之下,在张飞的强烈要求之下,在百姓的一致拥护之下,刘备盛情难却,已经登了汉中王之位。

刘备做了几天汉中王之后,才命人写了一封表,找一百二十人联合签名,并派人送给了汉献帝,等表到了汉献帝手里,刘备已经当了几个月的汉中王了。

所以,上表就等于发个通知,不管汉献帝愿意与否,汉中王之位,刘备坐定了!

来看看刘备的上表,《三国志》里: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

马超排第一位,许靖排第二位,庞羲排第三位,射援排第四位,诸葛亮排第五位,关羽排第六位……,赵云查无此人,被忽略不计了!

为何马超跃居榜首,而关羽排名靠后呢?

这很好理解!既然是联名上书,当然名气越大、影响力越大、地位越高之人,排列越靠前了。

马超,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马腾,他还是汉献帝亲封的都亭侯。马腾入朝为官之后,偌大的西凉交给马超,马超成了大军阀。

许靖,乃社会名流,他和他的弟弟许绍均以品评人物闻名于世,当年,曹操得到许绍一句“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颇为自鸣得意。

庞羲,乃东州帮的核心人物,当年随刘璋的父亲刘焉入主益州,后辅佐刘璋巩固益州,刘璋投降刘备之后,庞羲跟着投降了,官任左将军司马。

射援,名气不大,但他有个名气很大的丈母爷,大名鼎鼎的皇埔嵩。

最后,还说一说关羽。

关羽排在第六位,也不委屈他,他出身寒微,连父母是谁都不好意思说出来,虽然勉强混了个汉寿亭侯的爵位,但比起马超来,还是差太远了。

其他网友回答

在请求汉献帝封刘备为汉中王的表章中,关羽确实排名只有第六,但是他的实际地位在刘备集团中可以算第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取得汉中之战胜利以后,刘备已经占据了益州和荆州大部,实力大增。考虑到此时曹操已经被封为魏王,为了扩大声势,和曹操抗衡,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共一百二十人一起上表献帝,请求任命刘备为汉中王。

在这个表章上,排名第一的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接下来是左将军长史镇军将军许靖,第三是营司马庞羲,第四是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第五是军师将军诸葛亮,第六才是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

这个排名,当然是按照官职、地位高低而排。越是在前面的,官职和地位就越高。而在关羽前面的五个人中,诸葛亮是刘备倚重的干臣,自然地位很高,其他四人地位高于关羽是有特殊原因:

马超

马超排在第一,是因为他原本和刘备一样,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占据凉州,和曹操抗衡,一度还打得曹操狼狈不堪。只是最后马超战败,才去汉中投奔了张鲁。此后因为张鲁不容于他,马超又改投了刘备,所以他的地位本来就有些超然。

此外马超对刘备来说,就如当年刘备去投曹操一样,是用来树立自己厚待天下群雄形象的一个榜样,因此授予高位也就不奇怪了。

许靖

许靖同样不简单,他很早就和自己堂弟许邵一同成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之一。董卓专权时,任命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选举贤能时,也特意让许靖一同参与,可见他名气之大。

后来许靖辗转依附豫州刺史孔伷、扬州刺史陈祎、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交阯太守士燮等人,这些人也对他都是非常礼遇。益州牧刘璋也是仰慕许靖的名望,才特意派人去交州请他入川。

所以虽然开始刘备有些看不起许靖,同样认为许靖只有虚名但没有实际才能的法正却劝他许靖尽管只要虚名,但是已经名满天下,因此要对他敬重以待,做出招纳贤才的榜样。最后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庞羲

名气虽然没有马超、许靖那么大,不过他是刘璋父亲刘焉的部属,曾经和赵韪一起辅佐刘璋即位,在东州集团里也是属于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刘焉、刘璋父子统治益州多依赖东州集团,东州集团在益州影响力颇大。刘备夺取益州以后,自然也需要借重东州集团的力量帮助自己巩固对益州的占领,所以对其人员也是极力拉拢。

这种情况下,刘备自然需要对庞羲格外重用,名列第三也就不奇怪了。

射援

射援同样自小就有名气,太尉皇甫嵩因为赏识他的才能,把女儿嫁给了射援。显然他也是一个名士,而且也是东州集团中的一员,刘备为了拉拢他,当然会授予高位。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刘备授予马超、许靖、庞羲、射援高位既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也不是因为他们忠于自己,只是政治需要才如此。所以尽管马超等人地位很高,不过实权却不大。

比如说《三国志》记载马超在益州“羁旅归国,常怀危惧”,日子都过得战战兢兢。而关羽却是坐镇荆州,手握重兵的地方大员,两人的实际权力根本无法相比。而庞羲、射援等人在刘备巩固了益州的统治以后,也逐步销声匿迹。

因此表章上关羽虽然排名第六,不过论实权,他仅次于诸葛亮而已,足以排第三。

其他网友回答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打跑了曹操占据了汉中,此时刘备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拥有了荆州、益州、汉中等地。

群臣弹冠相庆,上表刘备称“汉中王”。刘备也明白臣子们的心思,他当了汉中王,臣子们也会官升一级,不过刘备看破没说破。

(刘备)

要当汉中王不是自己说了算,自己加封自己那叫“草头王”,“封王”要走朝廷的程序,即要经过汉献帝封赐,这样显得名正言顺。

鉴于此,群臣联名上书汉献帝加封刘备为汉中王。

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

以上是正史《三国志》的记载。意思是说有120多位群臣上书,领头的是马超,然后是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第六位是关羽。

这就令人意外了,关羽是刘备的二弟,功劳最大,为何关羽竟然排不到前五呢?

首先说明一点,上表的名次其实不是根据功劳大小排列的,完全是刘备和诸葛亮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咱们先看看前5名都是什么来历?

(马超)

马超之所以排在第首位,因为他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

过去都讲究出身,就连刘备还认中山靖王刘胜为祖先,意思是和汉高祖刘邦搭上关系。

马超的祖上可是汉朝功勋,世代镇守西凉。

到马超父子这辈被曹操逼反,马超反曹操是为了报杀父之仇,并没反朝廷。

另外马超当时还是朝廷册封的偏将军,以他为首可以迅速拉近和朝廷之间的关系。

关羽曾然被朝廷授予汉寿亭侯,这是一种爵位,并不是职务,再说关羽在朝廷中也没有名望,刘备和诸葛亮觉得以马超为首符合正统思想。

第2位许靖虽然在史上名气不大,但他的从弟许邵可是赫赫有名。

史书载他因为从弟许邵评论当时的风云人物而闻名于世,也就是说沾了从弟许邵的光,许邵曾评论曹操是“乱世之枭雄,盛世之能臣”。

许靖是三国时期蜀汉时期的重臣、名士、评论家。

刘备占据益州后,许靖成了刘备的首要幕僚,把许靖排在第2位,是刘备、诸葛亮笼络益州土著臣子的办法。

本来荆州派在朝中势力大,很吃香,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把许靖放在第2位是为了表示尊重益州派,目的就是为了弥合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的裂痕。

庞羲之所以排在第三位,这是因为他最早担任过汉灵帝的议郎,后来成了张鲁、刘璋的手下,也属于益州派。

此人在汉中经营多年,人脉很广,他和刘璋还是儿女亲家,刘备要想在汉中站稳脚跟,离不开庞羲这种人的支持。

(射援)

射援排在第4位,是因为他和汉朝太尉皇甫嵩有特殊关系,原来皇甫嵩是他的老丈人。

他的祖上原来姓谢,由于受皇恩改姓为射,这种荣誉非一般人可及也。

他受朝廷之命到汉中做官,曾是刘璋的心腹。

刘备占领益州后,为了尽快融入当地圈子。让射援做了诸葛亮的祭酒,迁从事中郎。射援在史上籍籍无名,能够排在第4位,都是刘备和诸葛亮从政治角度上来安排的。

把这些露脸的机会都让给了益州派人士,第五位自然是功高盖世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心里明白,自己排的第几位也无所谓,反正这些人都是自己安排的。

关羽虽然和刘备最亲近,功劳比前几位都大(诸葛亮除外),刘备从政治上考量不会把关羽排进前5名的。如果

把关羽排在前面反倒令朝廷产生怀疑,这是不是搞小集团拉山头呢?

大家是否发现,五虎将都排在这几个人之后,这样做的目的不会给朝廷造成压力,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

(关羽)

刘备和诸葛亮这种安排,一方面提高了益州派的声望,另一方面是向朝廷示弱,意思是让朝廷放心,我刘备没有那么强大的集团,大家尽管放心,尽快加封我为汉中王吧。

这回关羽心领神会,并没有出头要和马超争第一,总算关羽聪明了一回。

文/秉烛读春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