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终南山为什么那么多隐士(西安终南山隐士都在哪)

网友提问:

陕西西安终南山为什么那么多隐士?

优质回答:

终南山隐士,确实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由于本人有过亲身体验,我之前回答过几个终南山隐士问题,无论是阅读量还是评论量都很高,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注。

了解跟自己不一样的生活,丰富自己的见识,恐怕是人们关注终南山隐士话题的根本原因。

其实,终南山隐士的生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风光。在此,我只说真正的隐士生活。

在外人看来,他们生活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中,没有人打扰,与世无争,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在耳畔回响,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但是,山上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要承受许多难以想象的煎熬。比如,住宿房子破旧简陋,遮风挡雨效果不够好,再加上山上早晚寒气重,他们要承受寒冷和潮气的侵袭。

由于食物不够丰富,食物都要从山下运上来,为了节省,很多人每天只吃一顿饭,要承受饥饿的考验。

一个人从清晨太阳升起便出门,开始打坐修炼,直到太阳落山才能回去,这漫长一天都是一个人面对这一切,没有人跟你聊天说话,眼前尽是山石树木,如果心灵不够丰富,不够平和,心理上注定会非常孤独。

当然,在山上还要格外注意身体,如果生病,会很难找到人及时医治,只能承受病痛折磨。因此,一些隐士不得不学会一些简单的中医治疗,自己采药、制药并给自己治病。

我经过长时间采访了解,终南山隐士群体其实跟现实社会中的人们没有多少区别,社会上有哪些人,隐士中同样有哪些人。把终南山隐士群体看作一个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小江湖,并不为过。

有江湖,就有江湖规矩和目的。

在这些人中,一小部分人向往真正的归隐生活,传承着传统的隐士文化,希望到这里来感受生命真谛和生活乐趣,他们是真正修炼内心、修身养性的人。

还有一部分人逃避现实生活的打击,来这里调理精神状态。其中以仕途失意者、失恋者和生意失败者最多。

但更多的人都是一时冲动进入山中,却发现自己难以适应这种艰苦生活,又不愿走回头路,就硬着头皮坚持下来,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真正隐士,更多的人还是在披着隐士的外衣关注着社会上的风吹草动,为出山做积极准备。

他们的做法,是对“终南捷径”的最好诠释。

其他网友回答

终南山,在古代又被称为太乙山、南山、地肺山。现指秦岭在西安之南的系列山峦,主峰太白山(太乙山)海拔3767.2米。终南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可以追溯到老子入关传经设教的时候。终南山在道教传播中,可以称为“仙山”,传说中是高人、隐士出没的地方。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老传说中的巢父、许由到现如今的各种隐士,其人数已达数万人,仅有迹可考者就达五千人之多。

那么终南山的隐士为什么这么多?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其中原因,也了解一下在这里的隐居的都是哪些人。

一、慕名而来的佛道潜修之人

据说终南山北抵黄河,南依长江,西遥昆仑,东指大海,有王者之气。所以过去在这里修行的隐士规格很高,一般都是大师级别的人。如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等大德高僧。而且据说终南山有一种‘气场’,能直通人心,在这里修道易成。正如高鹤年先生在《名山游访记》所写:名山修道,终南为冠。”

正因如此,所以很多一心修炼的高僧和道教高徒都入终南山隐居修炼,为的是这里的“气场”好、修道易成,所以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这里隐居修炼,以便早成正果。

二、生活型隐士

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康熙时期的关中名士李雪木,为逃避清廷的召唤,躲到终南主峰太白山一带,因山中乏纸,他用槲叶写文题诗,竟至收集成《槲叶集》。至民国时期,大居士高鹤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终南山的嘉五台和南五台结茅蓬访道修行,他隐居的茅庐犹在。

那么现在的隐士中,政治避世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个人原因。这类隐士,他们隐居是出于精神追求,或者个人对原有生活的放弃,自愿追逐安宁朴素的生活方式。他们选择隐修,有的是因为感情纠葛,有的是因为经济窘迫,有的则是对原有生活的深刻反思。

三、精修学业之人

这些人大都是人文学者或艺术家,他们为了脱离凡俗,追求更高一层境界;还有一些中医药研究,为的是访求高人。他们为了潜心钻研某方面知识,或者专心著书、音乐、绘画等,而来到终南山隐居。

很多人之所以愿来中南山隐居,除了终南山的“气场”适合修炼外,主要还是因为这里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从隋朝开始,这里就有人修建隐居的七十二茅蓬,千百年来这里隐居修炼之风不衰。这里居住的山民也以宽容的心态帮助隐居者,当地林业部门也不会过度干涉,这也是众人愿意来此的原因。另外终南山离城市不是太远,对一些生活型隐士的物资补给也很方便,而且这些人仅是为了清净住到大山里,并不是真正脱离尘世苦修,所以选择在这里隐居。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终南山主峰太白山盛产药材,素有“草药王国”之称,在当地至今都传唱着“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太乙山黑膏便产自于此地。

终南山以秦岭造山带地质遗迹、第四纪地质遗迹、地貌遗迹和古人类遗迹为特色。公园由翠华山山崩地貌园区、骊山裂谷地垒构造园区、冰晶顶韧性剪切带与构造混合岩化园区、玉山岛弧型花岗岩峰岭地貌园区、南太白板块碰撞缝合带与第四纪冰川园区等五个各具特色主题又互相联系的园区。公园地处中国南北大陆板块碰撞拼合的主体部位,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线,有”中国天然动物园”、”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

气候特点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年无霜期226天。1月份平均气温0.4℃,7月份平均气温26.6℃,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水量613.7mm,年平均湿度69.6%。山区气候垂直分带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大约下降0.6℃。

地形地貌

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至于它的丽肌秀姿,那真是千峰碧屏,深谷幽雅,令人陶醉。唐代诗人李白写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终南山楼观台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动人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文物遗迹,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信士游客。人称它为终南神秀之最。山顶有观音、文殊、清凉、舍身、灵应5峰,俗称南五台,以观音台最著名。 终南山现已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地质公园。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当了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当时主要建筑有文始、三清、玄门等列祖殿,还有紫云衍庆楼和景阳楼等,成为古楼观的中心。以后历代虽时有修葺,但屡遭兵燹,至清末,宗圣宫仅存残垣断壁 ,一片废墟。此后,楼观的中心便转移到了说经台。新中国成立后,对古楼观进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说经台为中心的建筑群。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楚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

传说今天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对终南山的雄伟,张衡的《西京赋》有一段描写:“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一是子午道,是西安通往汉中、四川的要道。唐代,四川涪州(今涪陵市)进贡杨贵妃的荔枝,取道西乡驿,不三日即到长安,因此这条道也名荔子路,武关道,是西安经商洛通楚、豫的大道。秦始皇二十八年“自南郡由武关归”,走的即是此道。唐代韩愈去广东潮州.途经蓝关时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近人有做《终南山-三字经》[1],其汇合了金庸武侠等众所周知的典故以及其他文化资源,朗朗上口,对于宣传终南山历史文化有一定意义。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当了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当时主要建筑有文始、三清、玄门等列祖殿,还有紫云衍庆楼和景阳楼等,成为古楼观的中心。

综上所述,终南山环境秀丽,气候宜人,山好峻险,清净,最主要的是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所以,终南山成为隐士竟相追逐的地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