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里的庞统,有什么本事,为什么不知道自己会死在落凤坡?
优质回答:
单就小说三国演义里来看这一段,这全怪大耳刘非要和他换马骑,不然庞统是不会死的,刘备本人就知道的卢马防主,还坚持要和庞统换马,庞统就算再厉害也没用了,庞统能算出敌军动向却漏算了自己人的心思,难怪会死于非命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三国时期的庞统,就他的“凤雏”这个雅号而言,不是没有来得及建立功名,就是浪得虚名。
庞统根本就没有什么功业可以供后人借鉴的。相比之下,诸葛亮什么都有了。他们两个,人生机遇就是不一样。
庞统在周瑜手下干。周瑜于孙策非常要好。周瑜不一定与孙策的弟弟孙权要好。孙策死后,孙权的翅膀没有长硬,所以,照样使用孙策的手下。孙权有事情的时候就会想起周瑜,打仗的时候会想起周瑜。这就有了“外事不决问周朗,内事不决问张昭”的说法。赤壁之战后,周瑜带兵扩大地盘,庞统这时是周瑜的心腹从事。跟随周瑜左右,周瑜在攻打巴丘时,死了。庞统护送周瑜的灵柩回柴桑。与东吴大臣们有往来。
周瑜之后,庞统就成了无主之人了。鲁肃几次三番推荐庞统给孙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孙权就是不用。鲁肃也无可奈何。退而居其次,鲁肃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诸葛亮也觉得庞统飘零一人,把他推荐给刘备。刘备不喜欢庞统的相貌,找一个小县城把庞统打发了。
这样一来,庞统的处境实在不佳。失去了原来的主子,投奔新主,困难重重。
诸葛亮把庞统再次推荐给刘备。刘备看诸葛亮这么热心,也就收留了庞统。
刘璋为了自保,请刘备帮助对付张鲁,曹操。刘备去了益州,刘备就带了庞统,魏延,黄忠等等荆州地区的旧官吏到益州协助刘璋了。
庞统与诸葛亮的意见相反,诸葛亮要力保荆州,攻取中原;庞统主张放弃荆州,进取益州,凉州,再伐中原。刘备就让坚守荆州的诸葛亮留在荆州,把庞统带到益州。这样,诸葛亮和庞统就避免了策略上的碰幢,更能发挥各自的主张了。
二,庞统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会死在落凤坡。
他虽然厉害,也不能未来先知,一是张任,冷苞这样的蜀中的主要将军要誓死保护刘璋,尽一个将军的职责,这样一来,庞统的危险就无处不在。二是,刘备为什么要与庞统换马。众所周知刘备到了蜀中,一直都是骑的的卢。时间一久,蜀中有名声的将军们都知道刘备骑什么马,的卢一出现,刘备就出现了。的卢就是刘备的标志了。
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后,蜀中的有点见识的将军们都感到了危险。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刘备不是来吃素的。刘备是来夺益州的,想把成都夺了占住不走。他们就不得不保护住益州,成都,才能保护已经有的一切。这是切身利益。所以,蜀中人对刘备不客气。设身处地地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把刘备一消除,不就没有事情了吗?
刘备应该知道蜀中有许多人不喜欢他,要把他赶走。庞统当然也知道这样,各个方面都知道它们双方都希望对方的意思。你死我活就在所难免了。
刘备与刘璋翻脸了。战争就开始了。刘璋手下的大将们就要打击刘备庞统。死的活的都可以于是张任设下埋伏。装门等待刘备庞统上钩。
刘备在蜀中大小十几仗,他都没有与庞统交换战马。唯独这会儿,刘备觉得对下属关心不够,要照顾庞统一下,坚决把自己的马与庞统换一下。庞统推辞不过,只好接受了。
庞统与刘备分兵两路,刘备一路顺风顺水,庞统走到落凤坡,看了看此地的形势,才觉得山险水恶,是对手埋伏军队截击对方的好地方。
庞统再问地名,方才知道叫落凤坡。心头慌了,准备撤军。但是,晚了,万箭射来,庞统和他的马背射长成刺猬。
张任大喜不禁,认为刘备被他射死了,主公刘璋的位子就可以继续坐下去。
但是,张任知道是庞统后,才知道中了刘备的计。
由此及彼,可以推测出。刘备的用心良苦。庞统替他死了,刘备也悲痛过,但是,庞统不死,死的就是刘备了,在生死面前选择,英雄必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二是刘备有充分的借口从荆州把大队人马调往蜀中。
于是刘备的原班人马,大部分经过充分休养后,意气饱满地打新地盘去了。
如果说刘备要害庞统,是站不稳脚的,但是,刘备不把马调换给庞统,庞统可能就死不了。当然走大路,走小路都有危险,战争期间,谁都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是,偶然的遭遇,一定会有必然的原因。庞统死早了点。帮助刘备取成都汉中的哪些谋士,在刘备称帝前,几乎死光了。刘备在成都的家底,依旧是自己过去出生入死的左右。
庞统半途而来,又在东吴呆过许久,又主张放弃荆州,刘备还有地盘给关羽那一帮人住吗?刘备是决不可能放弃荆州的。庞统即使不死在落凤坡,打下成都后,不是郁郁而终,就是名士气节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