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日本国土很小,但是为什么它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优质回答:
首先要明确一点,日本不是小国。从综合硬件指标看(国土+人口规模),日本并不小,在世界上能排前几号。从古至今,中国都是超级大国的体量,这让很多中国人对各国体量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以至于日本也常被视为“弹丸小国”。
日本怎能算小国呢?它的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比中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总面积还大。这种对比可能还不够醒目——若放在西欧,已是仅次于法国的大国。况且日本有1.2亿人口,放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可以称为一霸。发达国家里,日本的人口仅次于美国,这是当年他们叫板美国的一大本钱。
如此体量的国土和人口,足以傲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再加上日本是列岛国家,拥有远超领土面积的海洋势力范围——达到惊人的400多万平方公里,同样位居世界前列。这样的国家,谁敢轻视?
说到这,可能你会觉得,日本国土面积和人口,也算不得世界顶级吧。可是日本的发达程度,在同体量国家那里,却是最发达的。还是从硬件方面来解释吧。
日本是人多地狭的国家。这里的地狭,并不指其国土总面积,而指适宜生活的地区。众所周知,日本的平原面积较少,大部分濑户内海周边。面积广大的北海道,气候过于寒冷,其实人口非常稀少。自古以来,日本人民就生活得比较聚集,尤其到近代化以后,人口逐渐向城市涌去。今天的日本,以东京、横滨、千叶、大阪为核心的都市圈,占据日本人口总量的80%。大东京地区则占全日本人口四分之一。
这个过程虽是渐进,但是日本人口的聚集由来已久,这是他们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人口越聚集,规模效应明显,生产生活成本将急剧降低。3000万人口聚集的大都市,其生产能力,比分散在乡镇农村的1亿人口的生产能力,要高出十倍百倍都不止。
这一点也可从中国看出,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代表的三大城市群,面积不足中国领土1%,人口总量却超过1亿,但是其生产能力,却占中国一半。日本的幸运就在于,他们本国绝多数的人口,相对地聚集。放在全世界看,简直是天然的超级都市圈。
一个大国,人口高度聚集,未免有“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悬殊”“国家安全”的疑虑。日本是浮于海上的列岛国家,又是单一民族国家,没有民族矛盾,没有国家分裂危机,甚至不担心外国入侵。因此,日本完全不限制城市化,不搞什么平衡发展。经济高度发达,很多问题就不会再是问题。
国土面积相当大,人口有足够多,各项产业都容易发展得好。今天的日本经济,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回想一下,日本经济全盛的时候,他们难道不是各项产业都发展得很好吗?日本的制造业曾称雄一时,东京是亚洲金融中心,日本游戏、娱乐、服务产业,都曾做到极致。即便是很多人认为“日本不行”的农业,他们也早早实现现代化。日本农业的机械化和精细化,在全世界看来,都首屈一指。
当然,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足够写几本书。我谈的仅仅是其国土和人口体量,对于发展经济的关系。国土和人口是基本条件,更主要还是看经济政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施行了较为西化的政策,对私有产权高度保护,法治原则得以贯彻,这是其自然条件得以转化成经济成果的原因。二战以后,日本成为善治国家的典范,各方面治理都不逊于欧美白人,这才成为亚洲的明珠。从自然条件说,中国各方面都不逊于日本,只要善加治理,成为发达国家并非没有可能。
其他网友回答
严格意义上日本不是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是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变成了第三大。
事实上日本的最初崛起可能比我们传统印象中要早得多——不是始于战后经济恢复重建时期,甚至也不是始于近代明治维新时期,而是更早: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商业已非常发达——这部分得益于德川幕府的参觐交代制度:各藩的诸侯大名们需要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幕府执行这项制度的初衷是让诸侯大名们在长期的往返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削弱他们造反的实力。既然要让诸侯大名们在路上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幕府大力发展诸侯往返途中的商业贸易,希望诸侯们在沿途花的钱越多越好。事实上在明治维新之前大阪就已形成大米期货市场,这是全世界最早的期货市场。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刚刚起步,年轻的家族领袖们还在四处寻找商业机会的时候,日本的住友家族、三井家族早已经是富可敌国的一代豪商,而不为人知、依靠修筑寺院赚取利润的“金刚组”也存活了一千多年。这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富豪们在深山老林里攫取矿产,在繁华都市中经营金融业务,在鳞次栉比的街道上贩卖酒和白花花的稻米。尽管经历了战国时代的动荡,但大量的商业行为并没有被无情扼杀,相反,混乱的时代推动了商人冒险精神的勃发,他们继承了武士忠信、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争先恐后地在时代的夹缝中创造财富。他们甚至将这种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走上了海盗的道路。诸多企业家精神百倍、目光如炬,和军阀携手作战,顺延着朝鲜和中国的海岸线一路掠夺,渴望发家致富。同时他们也热情地与葡萄牙人、荷兰人进行贸易、文化交流,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比骄傲自大、外表冷漠的大明朝更具有进取精神。这又像极了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和那些践踏,同时也更新了东方文明的西方列强。但是他们的行为又不是盲目无依的,在这些商人的精神内核中,还有鲜为人知的“禅”性。早在大唐盛世就有一个叫圆真的和尚从遥远的国度取回真经,落户在近江国滋贺郡(今日本滋贺县内),他重建庙宇、再造金身,供奉大唐佛法。后来这个取经人把寺庙更名为“三井寺”,而其所在的村落也随之改名为“三井村”。后来一代富商三井家族落户于此,并且随着村落的名称改称“三井”,再后来近江国的商业力量不断膨胀,像一股暗流涌动在全日本,乃至全世界。
过去我国一直将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我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进行对比并言之凿凿声称:我国近代化改革早于日本,理由就是我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国门,而日本却是在1853年黑船来航后才打开国门,比我国晚了13年。然而事实上日本的改革早在1853年之前就开始了:1841年幕府在首席老中水野忠邦主持下实行天保改革,表面上看这次改革和之前中、日等东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改革没多大区别,似乎完全不能和近代化挂钩,然而实际上这次改革是幕府在仔细分析了自前一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后为挽救自身统治危机为采取的应急手段。改革的要点内容大致如下:①巩固幕藩领主制经济基础,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强迫外流的农民返乡,严格限定农民外出做工期限,严禁农民从事副业生产。② 抑制物价上涨,实行公定价格,禁止奢侈,矫正风俗,严格限制城乡人民生活,并且解散“株仲间”(同业公会),以废除其对商品的垄断权,实行自由交易,增加江户商品进货量。③为增强幕府经济实力,稳定财政收入,1843 年9月发布《上知令》(封地调换令),宣布将江户城周围10(日)里、大阪城周围 4(日)里范围内的大名、旗本领地收作幕府直辖领地。④为避免重蹈中国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覆辙,缓和同西欧列强的紧张关系,幕府撤销1825年的《异国船驱逐令》,发布《燃料淡水供给令》,只要外国船只有求,就可以供应燃料、淡水和食品。⑤实行富国强兵策,加强对江户湾等战略要地的警备,以巩固海防。幕府的对内改革措施实质在于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维护和加强封建领主所有制,因此未能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反而导致经济混乱,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1843年9月水野忠邦下台,改革失败。
在幕府改革前后地方藩主大名们也进行了改革,这其中以萨摩藩的改革最为典型:萨摩藩改革前负债累累,出身下级武士的家老调所广乡1827年上台后,以赖帐的办法实际上取消了对三都(江户、大阪、京都)大商人的债务关系。为增加财政收入,致力于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以提高产量,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红糖藩营专卖制度。军事上采用洋式炮术,制造枪炮、火药。其改革为以后藩主岛津齐彬实行殖产兴业、充实洋式军备的政策开拓了道路。在长州藩,主持藩政改革的村田清风致力于新士风和武士教育,同时压缩财政开支,以37年为期偿还藩和武士借债,以整理借债。缓和专卖政策,减轻租税,并加强以下关为据点的藩营商业和海运活动,奖励洋学,采用洋式兵术。在肥前藩,藩主锅岛直正在农村实行均田制,推行陶器和煤炭的专卖政策,并铸造大炮,建筑炮台,以增强军备。在中下级武士参与并领导下,以整顿财政和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藩政改革基本上取得成功,奠定了左右幕末政局的经济和军事基础,给予日后的树立维新政权运动以重大影响。
除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外,此时民间各种思想流派出现了大爆发的现象,而在1853年美国黑船造访日本后这种现象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当时只有22岁的孝明天皇对一切进入日本的外国人和外国势力都极为厌恶,并且他也敏锐地意识到在外国入侵的威胁之下自己有望摆脱幕府的控制而独立发声,于是他开始公开表明自己反对外国势力的立场。此时在日本的地方藩主大名中水户藩向来以鼓吹尊皇论而闻名日本,既然天皇陛下已表明了反对外国势力的立场,于是水户藩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新概念:攘夷——就是把一切外国势力赶出日本的意思。对此有人给出了两个字的评价:愚蠢,此人名叫佐久间象山。佐久间象山在鸦片战争发生后不久就以魏源的《海国图志》为蓝本写出一部《海防八策》。该文的主旨是:日本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必须要在以后的世界潮流中掌握海权,而当前尽管无法敌过西洋的坚船利炮,但也该有所准备——比如多造炮台,尽可能不要进口大炮,而采用国产武器等等。
佐久间象山的弟子吉田松阴则跑回来家开办了松下村塾,教授学生们儒学经典、军事理论以及尊王思想。吉田松阴还将尊王论调和攘夷观点结合成为尊王攘夷论,不过他所宣扬的尊王攘夷论可谓是当时的日本最为激进最具侵略性的观点。尽管在此之前日本的水户藩长期以来也鼓吹尊王和攘夷,但吉田松阴明显要激进得多:水户藩只是强调幕府要通过尊皇来获得政治权力的授权背书,但还是承认幕府实际统治日本的地位;吉田松阴却强调尊王就是要明确天皇是日本唯一的权力中心,换句话说吉田松阴已将尊王和幕府对立起来,由此为配合自己的尊王攘夷论调(简称尊攘)吉田松阴又提出了倒幕概念,所谓倒幕就是以武装力量推倒幕府。与此同时吉田松阴又把攘夷和尊王两个概念合二为一并赋予了新的解读,而他这种解读方式对中、朝等亚洲邻国而言是一种充满侵略性的解读方式。此前日本的攘夷论点无论是水户藩那种直接排斥外夷一切事物的方式,还是佐久间象山那种潜心学习的方式,毕竟还都是立足于通过日本自身的实力反击外夷的侵略。而吉田松阴却公然提出了在亚洲各邻国臭名昭著的论点:失之欧美,取偿东亚。吉田松阴曾著有《幽囚录》,在这本著作中吉田松阴明确指出:当今日本“继续扩充武备,大造舰船”用于开拓北海道、夺取琉球并责令朝鲜前来朝贡,然后再进一步染指满洲、台湾、菲律宾。事实上后来日本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政策有相当部分延续的正是吉田松阴的路线。
然而思想的大爆发是一件利弊参半之事——当时的日本形成了四种政治思潮:尊王、佐幕、攘夷、开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主张是对国家和百姓最有利的,可有时爱国之心也会成为祸国乱国的根源——由于政见不同当时的日本街头常有人拔刀互砍。直到一个叫坂本龙马的土佐下级武士站出来大声疾呼:”日本的问题不是军事、经济的问题,而是团结统一的问题,日本必须用同一个声音在国际上发言“。他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四处奔走,将原本政见各异的各路政治派别凝聚在一起。尽管当他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后就遇刺身亡,但被他凝聚起来的政治势力推行了彻底改变日本命运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基本理念是: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日本基于这样的理念推行了如下措施以期实现富国强兵:1、废藩置县——这点我们的老祖宗在秦始皇那时就做了,所以后来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称日本明治维新为周秦之变,简而言之就是变分封制为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2、殖产兴业——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产业文明制度。但和西方列强有所不同的是日本更热衷于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3、军制改革——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当兵打仗是武士阶层的事,平民百姓是不能当兵的。明治维新打破了这一界限,面向全社会发布了征兵令。与此同时引进西洋武器装备,学习新式战法。通过明治维新改革,日本奠定了崛起的基础。和西方列强有所不同的是日本更热衷于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完成币制的统一,设立了近代化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债、股票也开始在日本出现,近代化的新式工厂、矿山异军突起。政治上日本实现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日本由农业国家逐渐变成了工业国家。军事上西式军队代替了封建武士,洋枪洋炮代替了武士刀。
然而日本毕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市场规模有限,所以其发展仍是举步维艰。这时日本想起了吉田松阴的主张——那就是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的侵略来转嫁自己的发展危机。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侵占我国宝岛台湾;191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扩大在我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并取得了南库页岛;1910年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一战中日本对德宣战,占据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启侵华战争序幕;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展开全面侵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随后席卷香港、泰国、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以及太平洋上一些岛屿。侵略战争的频频得手使日本获得了丰富的物资补给和庞大的商品倾销市场,加速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激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二战后期随着日本在各条战线的频频势力日本国内经济也已达到满负荷运转。到二战日本战败投降时其国内经济已陷于崩溃状态:由于粮食的缺乏,只得实行配给制——每人每天限定食用297克的食物,这其中30%是白薯、大豆和豆饼,米面和肉类几乎快要绝迹了。与此同时在国家的配给制度之外整个日本涌现出了6万个倒卖各类物资的黑市,黑市上的米价涨到了政府配给物价的130到180倍之间。全国城乡失业者高达上千万,另外还有150万肺痨患者、200万战争孤儿和1800万无家可归者。美国占领当局必须每天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至少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少饿死人。
然而时光仅仅只过去了十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开始以每年9%的增长率递增,从1965年开始到1970年这一数据又被翻新为10%。那么战后的日本是如何从一片废墟之上重新站立起来的呢?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在工业化道路上已有近80年的积累,尽管战争摧毁了有形的工厂、银行、学校、医院,但却无法摧毁无形的技术、人才、制度优势。甚至在更早的1850年日本男孩识字率就达到了45%上下,女孩为13%左右,这一数据不仅超过了同时代的清朝,甚至也超过了欧美列强。人们脑海中这些无形资源在战争保留了下来并成为战后重建的有力支撑。那么日本究竟是如何具体运用这些无形资源实现战后复兴的呢?鉴于日本战后糟糕的国内经济状态当时东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有泽广巳提出用倾斜生产方式解决当时日本面临的困境——利用当时日本还能动用的为数不多的经济资源集中于重点行业领域以期实现质的飞跃,说得通俗些就是就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饭。1946年8月12日当时的吉田内阁在根据有泽广巳的倾斜生产方式理念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并将煤炭和钢铁列为重点产业,实行低息优先贷款和价格补贴政策:先将全部进口的重油拨给钢铁生产部门,再将由此增产的钢铁投入分配给煤炭生产部门,以相互促进的办法以期实现两个产业的循环增长,进而再把生产出来的煤炭和钢铁分阶段投入其他产业部门,以摆脱生产萎缩、供给不足的现状。在这一时期日本尽管在政治上受美国占领当局的管辖,但在经济政策上却没选择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路线,而是采取了一种介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之间的以国家干预主导为基本特征的统制经济模式。在日本战后最早上台执政的两届内阁——吉田茂内阁和片山哲内阁都坚持推行倾斜生产方式,试图以政府的强力干预重振已陷于崩溃境地的日本经济。在日本战后百废待举的时期这种政府强力干预的行为的确促进战后的恢复重建工作,然而所有资本投入完全依赖于国家的复兴金融金库,财政压力自然很大。越来越多的日本经济界人士开始意识到:这种政府强力干预的模式只能是日本应对迫在眉睫的战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应急对策,真正要实现日本的经济复兴还是要加大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片山哲内阁时期相继让著名的经济学家都留重人、下村治、大来佐武郎、稻叶秀山等人加入内阁,此后日本的经济学家在日本内阁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日本的经济复兴显然是有利的。1947年日本的煤产量比上年增长了28%,达到2932万吨;1948年原煤又上升到3477万吨,比上年增长18.6%。与此同时普通钢材的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16.3%,机械工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了71.3%。
与此同时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格局日益形成,美国决心将日本打造成自己在亚洲封锁围堵社会主义国家的桥头堡,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打压逐渐转向扶持。这一时期美国对自己的欧洲盟友推行了马歇尔计划以恢复振兴欧洲经济,而在日本道奇路线则应运而生:日元对美元的单一汇率被确定为1美元兑换360日元,这一措施从根本上决定了日本经济的稳定。道奇宣布单一汇率后进出口商品实行统一汇率,扩大了日本的进出口贸易,更是有利于日本的出口,为日本的贸易立国奠定了金融基础。在日本国内经济学家的倾斜生产方式下生产逐渐恢复了,然而通胀问题又日益严峻起来。在道奇路线的指引下通胀被遏制住了,却带来了近百万工人的失业问题。1949年9月由于英镑贬值压迫到日本的出口,于是日元汇率也随之下跌。这时日本政府开始认为道奇路线已无法解决日本经济面临的新问题,因为这时其他国家的战后经济复兴都已走上正轨,日本却依然在萧条的边缘徘徊,于是日本政府打算放弃道奇路线而改弦易辙,可美国占领当局却不同意。无可奈何的日本央行和政府只得采取金融紧缩政策,而这使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更加雪上加霜。然而就在第二年一切都改变了,因为朝鲜战争爆发了: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司令部就设在日本东京,日本成为美国海军、空军出击的基地,同时也是美军军需物资的中转补给基地。一时间军事订单如潮水般涌来,而以船舶、铁路等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行业则直接在军需物资的周转调度过程中被最大限度地运营起来。不难想象这些对当时处于萧条状态中的日本经济而言将带来何其巨大的提振。持续3年的朝鲜战争使日本从美国获得了高达10亿美元的“特需”收入,这还没考虑到驻日美军以及其他所有外国驻日机构在日本消费所支付的款项。相比直接的经济收入而言:驻日美军以及其他所有外国驻日机构需要日本人为其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就为日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增长又进一步提升了日本的内需,从而促进了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日本兴办了大量工厂,基本实现充分就业,股票市场也开始回暖,外汇收入猛增,棉纺织品的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到1951年日本经济已全面恢复到战前水平,随后日本利用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实现了经济的加速发展。
1955年日本农业取得大丰收,与此同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都已超过战前最高水平,这一年日本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战前的135%、工业产值达到战前的158%、农业产值达到战前的148%、人均实际国民总产值达到战前的105%。以此为标志日本已走出战后经济恢复重建时期,开始真正迈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在这一年日本政府公布的战后《第十次经济白皮书》中强调: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从此以后日本的发展要依靠实现现代化,于是提倡科技创新的呼声日益强烈。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在科技教育领域奠定的基础并没在二战中被摧毁,相反在战后日本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在科教领域的实力——义务教育从六年提高到九年,到70年代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到97%、大学入学率达到30%。日本在科教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振兴提供了人才优势。1961年12月27日当时的池田内阁正式通过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在于:以10年为期限力争使日本国民的收入在进入70年代时比60年代初增加1倍以上。这一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极大提升了人们的劳动工作热情。战前日本的工人曾在财阀的盘剥克扣下一天辛勤工作十几个小时,却连维持他们和家人基本生活的食物都无法获得;然而在1945年12月22日终于可以组建自己的工会组织,1946年9月27日他们获得了罢工的权力并且企业主不再能随意开除他们,1947年9月1日他们获得了最低工资保障和对最长劳动时间的限制性规定。战前日本的农民曾不得不在地主的田地上挥洒汗水,满怀憧憬地渴望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1946年10月21日国会通过的《土地改革法案》在一夜之间不流一滴血、不杀一个人就使所有无地农民都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完善各种国民社会福利保障,这一切大大提升了日本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进入70年代后日本已在造船、电视、半导体、汽车等产业领域超过美、苏、德等国而居于世界首位,在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新闻纸等领域居于世界第二,钢铁、化肥、水泥、毛线等领域位居世界第三。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日本国民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每年可以拿到多于4个月工资的奖金,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都在这时进入了普通家庭。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急剧的转型:在此之前日本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为主,这一时期日本开始着力发展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日本明确将科技立国作为基本国策。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数控机床在全世界机床总数中的比重已达到52.7%,日本的机器人数量占全世界拥有量的70%。进入80年代后国际形势的发展使日本呈现出一枝独秀的面貌:苏联由于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加之东欧诸国剧变,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美国则在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后逐渐走入低谷: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此外经常性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但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当美、苏两极都走上下坡路的时候日本经济却一路高歌猛进,日本人甚至在讨论买下整个美国的话题。这时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日本人热衷于探讨买下整个美国的话题时他们可能忽略了一点:美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霸主,美国甚至在日本本土驻军,这意味着美国完全可以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凭借自己更为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逼日本就范。与此同时即使单纯就经济实力而言:尽管日本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甚至已威胁到美国的地位,但这只是面上的事,不要忘了美元始终是国际结算货币,而国际贸易市场也处于美国的掌控之中。在全世界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霸权的美国很快拉拢英、法、德等主要经济大国一同向日本施压。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此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受日元升值影响,日本的出口竞争力备受打击。1989年前后日本政府又在美国的压力下达成《日美构造协议》。《协议》督促日本进行大规模公共投资计划并开始对日本的流通制度、投资壁垒、土地使用等问题进行改革。尽管《协议》使用的是”督促“一词,但对了解美日关系内幕的人而言:都知道美国的”督促“对日本而言实际上就是必须执行的命令。
这还只是国家层面的打压,接下来美国的一个动作令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们都加入到打压日本经济的行列中——那就是日经认沽权证的推出:该权证本质上就是一个看跌期权,这意味着若日本股市下跌,则会增加日经认沽权证的价值,投资者将会收获丰厚的现金回报。这样一来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们都加入到打压日本股市、绞杀日本经济的行列中,日本不得不以一国之力同其他几个主要经济大国和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们对抗。
除了金融行业备受打击外,日本制造业的发展也受到美国的制约——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维持日本国内工农业生产的大量资源严重依赖于对外进口。然而国际贸易航线基本掌握在美国及其盟友的控制之下,这意味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和能源安全不得不仰人鼻息,美国要想做空日本经济其实是相当容易做到的。
当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产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腾飞的年代,到了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终于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则退居第三。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问答的邀请,来回答一下关于日本的问题。
首先,日本“领土”很小,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日本的土地和人口比起来虽然比较小,但由于日本是岛国,所以它的领海面积是非常广阔的,而这些领海底下所蕴藏的渔业,海水等资源,恰恰是日本经济繁荣的原因之一。
而就我所知,比如九州的福冈等地,其实人口密度不会像东京,大阪那样密集的。
日本原来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来被我们超过之后,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日本总体来说缺乏自然资源(从煤到石油),并且几乎全部进口。因此,日本不得不使用它最有效的方式。这意味着它生产的产品必须具有非常高的质量,因此它们可以以高价销售,这将补偿自然资源的进口。
其次,日本缺乏空间。人口密度很高。这意味着,例如日本只是被迫默认建造高质量的摩天大楼。而对于空间的利用,让日本在各项精密制造业中独树一帜,领先全球。
第三,自1945年以来,日本一直是一个和平的国家。因此,在某些战争中,没有资源或人力浪费或浪费。并且日本也非常重视教育。
其他网友回答
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直到2010年被我国超越之前,日本一直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之后日本经济总量仍旧稳居全球第三。
日本的经济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除了美国的扶持援助之外,更加与日本本身的努力密不可分。毕竟美国扶持的小弟众多,能够有日本这般成就的寥寥无几。
阴差阳错,被美国占据后而因祸得福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在二战以后被美国占领。随着东亚局势的剧变,美国对日本从压制变成了扶持——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大量援助物资,制定《和平宪法》使得日本能够全心全力发展经济。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时代,美国将日本作为远东重要的补给基地,日本的汽车、船舶、机械等工业基础靠着给美军“打工”迅速建立起来。
将日本作为自己在远东冷战的桥头堡,美国向日本转移了大量产业。虽然当年与美国冷战的主体是苏联,然而苏联的经济实力并不能与日本相比。巅峰时代,苏联的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60%,而日本却能达到美国72%的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也有烂泥扶不上墙
很多人认为日本的崛起都是依靠着美国的扶持,然而别忘了,菲律宾、利比里亚、巴基斯坦等都有美国的扶持,但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当滞后。
日本是个特殊的国家,否则当年也不会成为亚洲唯一非但没有成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反而还跻身世界列强行列的国家。在接受美国扶持的同时,日本并没有忘记发展自身实力。
二战虽然将日本各大城市与工业设施夷为平地,但明治维新之后上百年积累的根基仍旧还在。就好像电视剧《宝莲灯》中吞食大量仙丹的沉香,放弃法力之后,之后经过开发,潜力再次爆发出来。
日本拥有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以此加上美国的扶持造就了日本强大的科技实力。而科技也造就了日本如今的经济成就。“日本制造”与欧洲的“德国制造”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出类拔萃,尤其是在电子电器、机器人、半导体、造船、机械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