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张灵甫是王耀武的老部下,他们二人的关系如何?
优质回答:
成立整编74军,王耀武最终为何舍弃张灵甫而启用李天霞?
民国军事史上,74军是个很独特的存在:直属军委会(国防部)战略预备队却一直不受待见;高级军官任免不受上级干预却无人提拔重用;属于御林军却长期一线作战…..
1937年9月1日淞沪战场上,军委会将当时装备、战力较强的王耀武第51师、俞济时第58师组建为第74军。俞济时任军长、冯法圣接任58师师长。
为何要在战场上成立新军?蒋介石需要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能打仗的御林军。
74军创始人俞济时是浙江宁波奉化人,黄埔一期生,历任蒋介石侍卫大队排长、连长;警卫旅营长、团长、旅长兼南京警备司令直至警卫师师长。
俞济时如此升迁速度,在国军、黄埔系中比较罕见,加上他的部队有相当特权,以及最终成为蒋介石总裁办主任、侍卫长,外人传说其为蒋家外甥。
俞济时由御林军总管身份来组建74军,更像是蒋介石在配置亲军:74军调动、作战一直由军委会掌握,非蒋介石命令不得动用。长沙战役时,薛岳密令74军不遵从军委会部署,曾使蒋介石震惊。
俞济时是个难得将才,作战勇猛、治军有方。一二八第一次淞沪抗战时,第88师师长俞济时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直至肠子被打穿、抬下火线,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凭借俞济时特殊关系和影响,74军打下名军基础。首先,74军名将如云:王耀武、冯法圣、李天霞、廖龄奇、余程万、施中诚、周至道、邱维达等均为当时俊杰。
比如当时因杀妻案在南京服刑的张灵甫,经王耀武保荐、俞济时首肯,得以提前出狱、担任51师305团上校团长,一位将才不至于埋没。
其次装备方面,第74军远优于普通国军。如成立时第58师就有重机枪54挺、轻机枪274挺、掷弹筒243个;山炮、野炮、榴弹炮16门;迫击炮、平射炮30门。
其次作战补给一直优先全军,如74军是第一批换装苏械的军,其火力强于一般日军师团。74军多次以寡敌众,依靠强大火力击退日军主力围攻。
同时俞济时利用自身关系,使74军拥有许多特权,如南京保卫战时,俞济时通过交通部关系,为撤退预留了小货轮,使得八千残部得以撤回江北。
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中将。
俞济时注定是大内总管,早已将军事指挥交于蒋介石心仪的王耀武。王耀武全面执掌第74军,开启真正辉煌时代、成为抗日铁军。
俞济时打仗勇猛、忠心耿耿,其宁波老乡、黄埔一期的身份,注定成为蒋介石心腹和大内总管。万家岭战役后,俞升任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1942年任蒋介石侍卫长。
俞济时交班给副军长王耀武是相当彻底的,日后也未干预74军人事。而王耀武不负厚望,随即打出了名动天下的上高战役,从而开启74军王耀武时代。
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生。蒋介石对其宠爱有加,称赞“善长带兵,有指挥才能”。时人有“宁遇阎王、莫遇老王”;“三李不如一王”之说。
王耀武不但善于带兵打仗,还是经商一把好手,但是他却不爱财,将盈利都用来搞关系、作人情,使得国军上下对其都交口称赞,实属罕见。
济南战役中时,王耀武兵败身俘,解放军从他家没有看到任何值钱物件,只找到两台拖拉机,问为何故,王耀武说:这是日后退役还乡,用来耕田。
然而王耀武极度爱权,特别是对74军掌控,几乎到了变态程度。他培植傀儡、杜绝任何大佬染指、是74军真正领袖;并且呕心沥血,一次次为74军解除危机。
文武双全、八面玲珑的王耀武执掌74军后,人事安排首先清除了俞济时班底。
第74军辖51、57、58师,王耀武起家部队为51师,源自补充第1旅,是其嫡系。王耀武担任副军长后,提拔李天霞接任师长。
李天霞,江苏宝山人,是王耀武黄埔三期同学,两人关系极深,在军中视为王耀武的接班人。他文武兼备、足智多谋,好讲义气和面子。
第57师是南京保卫战后加入74军建制,原为孙传芳联军残部、属于杂牌,但受陈诚扶持,属于第一批10个调整师之列。后来师长施中诚调任100军军长,余程万接任。
第58师是俞济时的老班底,装备精良、骁勇善战,师长为俞济时爱将廖龄奇,是个脾气暴躁、作战凶悍的猛将。
俞济时调任后,廖龄奇并未改换门庭、收敛个性,反而与王耀武更加对立,经常对王耀武拍桌子,指责其偏袒另外两个师,常常拿58师当炮灰、打头阵。
面对廖龄奇的桀骜不驯,王耀武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只是王耀武隐忍不发,最终廖龄奇不是因他而死,却与他脱不了干系,成为抗战著名冤案。
第2次长沙会战,日华中方面军破译国军电文,发现第74军孤军前出,命第11军主力3、4、6三个精锐师团合围将其歼灭,可极大挫伤国军抵抗意志和士气。
王耀武不知是计,向捞刀河北岸发起攻击,以廖龄奇58师为前锋,51、57师在其后。9月25日晚,廖龄奇发现日军第3师团占据春华山,即发起强攻,将其击退。
26日,廖龄奇将春华山阵地移交给57师,率部继续攻击麻林日第3师团。27日,日第4师团抵达战场,向58师侧翼猛攻。廖龄奇临危不乱,战损3000余人仍死战不退。
而后日11军主力第6师团加入攻击,3个师团合围一个国军师,实所罕见。眼看58师陷入重围、凶多吉少,而援军李天霞之51师迟迟不到。
廖龄奇不知道51师在伍家渡一带被日军咬住,便怒火中烧,认为王耀武见死不救,于是他指挥杀开一条血路,并拦下一辆火车,率部脱离战场,请假回家乡结婚去了。
战役结束后,蒋介石莅临长沙,亲自下令以临阵脱逃罪枪毙廖龄奇。而王耀武一声不吭,没有为廖龄奇说话,导致其冤死,说明王耀武为排除异己,心狠手辣。
廖龄奇死后,副师长张灵甫接任58师师长。如此运作,王耀武清除了老长官俞济时在军中影响,第74军完全以王耀武为领袖,以其马首是瞻。
蒋介石与100军军长李天霞合影
王耀武升职后,为抛开李天霞、继续掌控74军绞尽脑汁,最终选择了施中诚接任军长。
1943年4月,王耀武率部取得了鄂西战役胜利,因此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兼74军军长;1944年2月升任24集团军总司令,辖第73、74、79、100军。
当了集团军总司令,再兼任军长就说不过去了,但王耀武对74军的感情,不想放弃指挥。他向蒋介石提出:保留他对74军团以上军官任免权,蒋居然同意了。
这段时期,由副军长李天霞负责74军日常指挥。按理李天霞资历最老,又是王耀武同窗加好友,部下张灵甫都当师长了,接任74军军长顺理成章。
然而李天霞早年混迹上海滩,为人虽然讲义气、机警伶俐,却有些口是心非,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王耀武升任后,认为李天霞执行自己命令不彻底,不好控制。
王耀武苦思良久,才想出万全之策:100军是74军姊妹军,均为王耀武节制,军官大量互换,属于同体系部队,100军军长施中诚也算74军老人。
于是王耀武下令:100军军长施中诚调任74军军长;张灵甫接替李天霞任副军长;周至道任51师师长;李琰任57师师长;蔡仁杰任58师师长。
老奸巨猾的李天霞升任100军军长,这样一来,皆大欢喜。而施中诚杂牌出身,根本指挥不动张灵甫、周至道、蔡仁杰这班嫡系,只好不闻不问,任由王耀武做主。
这个时期,张灵甫越过施中诚,事无巨细地汇报,无条件执行王耀武命令,凡开会第一句便是:“遵从老长官训示”,令王耀武非常满意,认为其非常忠诚、可靠。
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与部将。
施中诚调走后,王耀武考虑再三,提拔张灵甫为军长,再次放弃李天霞。
施中诚是个有爱国情怀的将领,由于他没有派系,为人低调、忍让,使得74军团结一致,屡立战功。雪山战役后,施中诚实现了“报效我河山”的梦想。
1945年12月,施中诚率74军在衡阳接受日军投降。次年春率部驻扎南京,并兼任南京警备区司令,使74军成为真正的御林军、最耀眼铁军。
74军接受整编改为整编74师后,王耀武通过运作将施中诚升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但施中诚不愿再做傀儡,以年老体弱为由不愿上任,回到家乡办学。
整74师师长位置空缺,身为100军(整83师)军长的李天霞喜出望外,认为按照施中诚惯例,自己可以接任,从而重新执掌天下第一师。
凭心而论,李天霞除了治军严谨不如张灵甫,其资历、关系、战功、谋略都在其之上,加上又有钱大钧作靠山,李天霞认为师长宝座非他莫属。
但是王耀武心中自有算盘,在张灵甫、李天霞两个人选上,他心中天秤早已倾向张灵甫,因为张有最大的优点:听话,只有张灵甫才能完全听命于自己。
李天霞有钱大钧作靠山又如何,王耀武此时已贵为山东省主席、统一绥靖区总司令,俨然是一方诸侯,他不会让任何大佬染指他天下第一师的人事。
而蒋介石对张灵甫也非常满意,他在日记里说张灵甫、胡链是他最喜欢的两个将领,打仗勇猛、遵从领袖,因此他也支持张灵甫出任师长。
王耀武不合作、护犊子的心态,使得自己体系只有两个军,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张灵甫不断的招惹麻烦。
如果王耀武利用好俞济时等大佬关系,从整74师可以扩充出大量部队,但他不合作、护犊子的态度,最终小派系内只有整74、83师两个军级而已。
反观级别比他低的多的青岛警备司令李弥,低调务实,从整8师基础上扩编出整9、39师,实实在在一个整编军规模。
他看中的张灵甫,虽然事事汇报、言听计从,但张灵甫在整74师内部排除异己,赶走不少老人;对于老上司整83师李天霞,也是看不上眼,两支姊妹军亦不能和睦。
对于战斗力不强的友军,张灵甫更是不屑一顾,比如涟水之战就得罪了桂系,以致孟良崮战役,右翼整7、48师袖手旁观,仅派出1个团磨洋工。
不光与同僚不能相处,张灵甫依仗蒋介石、王耀武为靠山,经常口出狂言、得罪上司:兵团部、绥靖公署甚至参谋本部都对其比较反感。
所以整74师虽然经常打胜仗,却经常遭人恨、被穿小鞋。二战涟水中整74师惨胜,损失达1万人,不但没有撤下来整补,反而被要求充当先锋进攻苏北山区。
再如武器装备,整74师是五大主力中最差的,不但没有坦克、装甲车辆等重武器,连载重卡车都不足20辆,天下第一师的后勤运输,全靠骡马畜力。
整74师严重缺乏单兵武器,自从张灵甫命全师换装日械、国械后,武器都严重不足,如运输团只有班长才配备步枪;3个补充团连日械都申请不到,只配发汉阳造。
以上种种不可思议的事,都是张灵甫不会处理上司、同僚关系,被处处卡脖子:你不是最能吗?你不是天下第一吗?那请继续你的表演吧。
狂的不只张灵甫一人,第5军邱清泉也很狂,但他有办法:为了抗拒整编制,邱清泉说老子天天前线打仗,没空!张灵甫嘴上抗拒,却只能接受,再不停申请恢复9团制。
二战涟水后,王耀武最终认识到张灵甫的不足,以及他头脑简单、糟糕人事关系会给整74师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和后果,于是他建议成立整编第74军,辖整74、83师。
这次人事选择上,王耀武终于向李天霞倾斜,在他心里,已有了李天霞出任整74军军长;张灵甫改任第5军军长、蔡仁杰升任师长的预案,并得到俞济时的支持。
李天霞、张灵甫为整74军长位置明争暗斗,用的手段不太光彩。以致张灵甫赌气上了孟良崮,李天霞追悔莫及。
1947年3月开始,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3个兵团45万大军南北对进、紧密靠拢,步步紧逼的战术,试图攻占苏北首府临沂,歼灭华野主力或将其赶到黄河以北。
汤恩伯第1兵团辖8个整编师20万人为主力,吸取以往教训,绝不分兵冒进,即使整72师近在咫尺被围歼也不救援,步步向沂水、坦埠一线逼近。
第1兵团又分3个纵队:桂系整7、48师为右路纵队;战斗力最强的整25、74、83师为中路纵队,司令官为整83师中将师长李天霞。
李天霞是个讲义气的人,虽然争夺整74师师长位置失败心中不平,但当上第1纵队司令、王耀武有意扶持自己任整74军长后,表现出尽释前嫌,对整74师相当照顾。
李天霞指挥作战相当机警,在国军破译粟裕准备合围第7军电文后,行动更加警觉。当他得知坦埠附近华野活动频繁,判断出粟裕有歼灭整74师的作战企图。
李天霞于是表现出大哥风范,在未获得兵团批准下,命令张灵甫整74师原路后撤;自己率整83师断后,退往瑷玉湖。这种舍己救人的作法,在国军中相当罕见。
空军侦察机发现中路纵队并未前进,而是在大步后撤,立即向兵团部报告。汤恩伯闻讯向张灵甫问询情况,张不仗义乘机告了李天霞一状,并借机要求脱离李指挥。
迫不得已到山区作战的张灵甫怎么会不知道李天霞苦心,他屡次申请离开沂蒙山区作战未果,早就给胡链信中说预感不妙,可能会被围而死无葬身之地。
他得知李天霞将出任整74军军长,自己将被老长官抛弃的消息,如五雷轰顶,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他想赌一把,得到军长宝座,唯有再立战功。
勃然大怒的汤恩伯果然免去李天霞纵队司令职务,将整74师划与黄百韬指挥。张灵甫赢了一把,于是舍身冒进垛庄,准备拿下攻占临沂首功。
张灵甫率整74师共26000人(缺3个补充团和重炮营)准备从垛庄出发进攻临沂,由于兵力不足,需要李天霞整83师接替防务掩护后翼。
张灵甫立功心切,自己不好意思向老长官“霞公”开口要兵,于是打电话给王耀武求救。王耀武虽然怒其内斗,毕竟大局为重,命李天霞派1个团接防垛庄。
李天霞不好违抗王耀武旨意,但怒火未消,于是派最弱的罗文浪第57团进驻垛庄,并嘱咐其一旦发现危险可退回来。罗文浪是74师老人,最后随张灵甫上了孟良崮。
而张灵甫遭遇华野合围,并非无路可走:往左离黄百韬25师仅10里;往右离李天霞83师只几个山头,可是国军有严苛军令:抛弃重装备逃生的部队主官,一律严惩!
如此一来,张灵甫不但无缘于整编74军军长之位,而且会受到国防部追责,轻者丢官、重则上军事法庭。这样的结果,是心高气傲的张灵甫无法接受的。
于是他跳过老长官王耀武、纵队司令黄百韬、兵团司令汤恩伯、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直接向蒋介石汇报:要求上孟良崮,进行中心开花战术。
张灵甫此举,彻底得罪了所有上司和友军,一个战术机动就可以解困,硬被他搞得累死三军的局面:败了大家受处分、胜了他张灵甫首攻。
因此战力最强的黄百韬整25师在天马山裹足不前,直到第2天才勉强发起攻击;右路桂系整7、48师只派出一个团磨洋工。
而张灵甫请求李天霞派1个旅占据孟良崮边桃花山,李只派1个营携电台冒充1个旅。
黄百韬、李天霞的心思,倒不是想让74师全军覆没,只是想借华野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张灵甫、让其收敛,甚至打个败仗、受个处分最好。
要说李天霞想让张灵甫死,是万万不可能的:整74师是李一手培养出来的,未来可能会归自己管辖;再加军法严厉,李天霞见死不救,必受严惩。
关键是以华野在47年的战斗力,能一口吃掉天下第一的整编74师,你说谁会信?蒋介石不信、毛泽东不信、汤恩伯不信,他李天霞更不信。
张灵甫孤傲、张狂的性格,使整74师在5个整编师强援环绕下灰飞烟灭。以致王耀武痛哭一场,一周未走出家门,不知是否后悔处心积虑选的将,最终葬送了王牌。
研究阁小学士文章,感谢点赞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张灵甫是王耀武最信任以及最喜爱的部下,至于王耀武为什么会喜爱张灵甫,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就是张灵甫打仗非常勇猛,虽然现在很多人对张灵甫的抗日功绩褒贬不一,但是张灵甫作战的勇猛却是无论如何都否认不了的,相对于王耀武总揽全局的大将风范,张灵甫更多的还是他敢死队急先锋的形象。
王耀武在是一名师长的时候张灵甫只是他手下的一名团长,当王耀武升为74军军长的过程中,张灵甫也慢慢被提拔为了师长。
74军几乎是打遍整个抗日主战场的,这也为74军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成为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奠定了基础,如果说五大主力中的其他四大主力晋升还有着其他种种原因考究的话,那74军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战功铸就这巨大的名声以及辉煌成就的。
张灵甫亲身士卒的勇猛以及战斗英雄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张灵甫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虽然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的战功并不足以使他被评为抗日名将,但是他抗日英雄的名号总是免不了的。
在现代的战场上,炮光弹影危险之极,一不留神就很可能会失去生命,所以很多将官都是远远躲在部队后面遥控军事大局的,很少有将官投入到战火的第一线。
但这并不是说明他们怕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要顾全大局,因为将官和士兵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谋略以及指挥,这些任务就是一个重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承担得起的。
而冲锋陷阵却相比容易了很多,如果将官加入了冲锋陷阵中,固然会提升士气,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被流弹所打死了呢?那接下来该怎么办?虽然有着预备的军官可以暂时接替位置,但是突然间的接替总该有个磨合的时间吧?
磨合的过程总是很不顺心应手的,这个过程也必定会对整个战局造成影响,这个时候如果战败了,那后果谁负责?
所以这就是将官很少会投入冲锋陷阵中的原因,但是张灵甫却反其道而行,他每次带兵打仗总是要身先士卒的,虽然他的身上受到了无数的战火伤害,但他也总是能在千钧一发之际保住自己的性命,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幸运的。
而因为有着张灵甫这位大军官的带领,他手下的士兵们士气都会猛然高涨起来,张灵甫所带领的部下也总是能拔下难以攻打的敌军要寨,立下别人想也不敢想的战功、留下别人拼死一辈子都获得不了的英雄形象。
张灵甫的悍不畏死在当时是被媒体打造成了英雄形象的,因为张灵甫不怕死的精神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非常可贵,所以张灵甫的每次受伤都会被国民党宣传,这对鼓舞抗日战场上的士气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张灵甫虽然在大局上没有太过于巨大的战功,但是他的行为却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人们所瞩目的战斗英雄,可以说张灵甫就是74军面对媒体公众的一个战斗标杆,面对如此英勇的下属,没有哪一个长官是不喜欢的,王耀武如此,蒋介石也是如此。
张灵甫的廉洁以及与王耀武的亲密联系
第二个原因就是王耀武对张灵甫知根知底,他们二人曾经在北伐战争中呆在同一个阵营里,有着比较深入的接触,后面要不是张灵甫因为杀妻被关了起来,他可能早就被提拔到更高的高度了。
所以在抗战爆发后,王耀武对自己这位曾经相识过的黄埔同学有着很深的印象,所以这才把张灵甫招入了自己的部队中,从这方面来说,王耀武对张灵甫有提拔之恩,而张灵甫对王耀武的提拔重用也非常的感激,从这方面来看,张灵甫其实早已经成为了王耀武的心腹,面对心腹,王耀武自然是要照顾有加的。
还有张灵甫本身非常的廉洁,在是74军英勇标杆的同时,也兼任着74军道德的标杆。
张灵甫本人非常的喜欢书法、书画,可以说得上是十足的儒将,平常不嫖不赌不抽烟,虽然王耀武并算不得是一个廉洁的人,但却并不代表他不喜欢廉洁的人,对于张灵甫的廉洁他还是很喜欢的,因为张灵甫可以为他掩盖掉军中的其他不足之处,从这方面来说,张灵甫受到王耀武的重用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天霞、张灵甫和施中诚
所以在王耀武的心目中,他是将张灵甫当成是自己接班人的,在抗日战争后期,王耀武因为战功巨大不得不上升到集团军副司令时,他为了帮张灵甫铺开一条道路,将当时74军中除他之外战功最大的副军长李天霞排挤走了。
在抗日战争中,李天霞的战功绝对是要大于张灵甫的,只不过因为他的心没有向着王耀武,而且少了很多张灵甫身上吸引人的特质,所以就被王耀武将他从74军中踢了出去,给他担任了一个普通军的军长,然后从另一个军中调来了施中诚担任74军的军长。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施中诚这个人,相信关注民国史的人都知道民国女侠施剑翘为父报仇枪杀孙传芳的事情,当时施剑翘为了帮自己的父亲报仇,她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堂弟施中诚身上,为此她还专门带着施中诚去会见了自己父亲的老上司张宗昌,给施中诚安排了一个潜力巨大的职位,这才使得施中诚的未来有了可能。
不过在施中诚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后,他却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放弃了为伯父的报仇,在施剑翘枪杀孙传芳的事情广为人知后,施中诚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不过后来因为舆论的变向,施中诚才从骂名中摆脱了出来,至此开始平步上云天。
不管怎么说,张灵甫都是王耀武心目中最合适的接班人,所以在王耀武的提携以及蒋介石的看重下,张灵甫才能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接替整编七十四师师长的位置,成为了这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控制者,最后也因为他将自己在74军年代的猛攻全盘带入了自己的整编师长位置上,最终导致七十四师折损在了孟良崮上,铸就了他的死亡。
所以说张灵甫和王耀武的关系是非常亲密、亲切的,他们既有着同学的情谊,也有着王耀武对张灵甫的提携之恩和对优秀下属的看重,中国自古到今都是一个人情社会,不论王耀武再如何的战功勋赫、再如何的威猛无双,总是避免不了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情圈的,就算有着再强大的能力,如果受不到上司的欢心、得不到上司的认可,那道路也终将会非常的难走,这是中国职场的怪圈。
其他网友回答
张灵甫和王耀武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张灵甫又是王耀武的的老部下。两人的关系很好,张灵甫一直对王耀武忠心耿耿,是绝对服从他的,而王耀武也没有亏待他。
很多人说,王耀武是张灵甫飞黄腾达的贵人
为什么这么说了?张灵甫出事被释放后,是希望重回老部队的,但是没有收到任何回音,他才去投靠王耀武,被收进了51师。
王耀武是51师师长,后来在凇泸会战期间,又在51师和58师的基础上组建了74军,王耀武把这支部队带成了抗日铁军,战功赫赫。张灵甫一直就跟在后面南征北战,而王耀武因为爱惜张灵甫,还让他做了74军的军长,张灵甫战死后,王耀武更是痛不欲生。
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段历史吧。
一,王耀武收张灵甫进51师。
1937年初,张灵甫获释,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上级胡宗南写信,希望重新回到老部队,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不得不说,王耀武是爱惜人才的,当张灵甫找到他时,他二话不说就收下他进了51师。
王耀武是51师长,不过在淞沪会战期间,在51师和58师的基础上,组建了74军。第一任军长是俞济时,第二任军长才是王耀武。
但是74军却是在王耀武的手上壮大的,74军军纪严明,王耀武带着这支部队几乎打满了抗日的主战场,也为74军赢得了抗日铁军的称号。
二,王耀武推荐,张灵甫成了74军军长。
张灵甫作为王耀武的部下,也忠心耿耿,而在王耀武的举荐下,他战胜李天霞,成了74军的第四任军长,也成了整编后的74师师长。
凭着实力来说,李天霞也不差,他都做到了74军的副军长位置,张灵甫还是他的部下了,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军长的位置会是他。
但是王耀武看重张灵甫的英勇善战,更是看重张灵甫对自己的忠心,最后李天霞只做了杂牌军83师师长,74军军长的位置还是给了张灵甫。
三,张灵甫战死后,王耀武痛不欲生。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死前给王耀武发了电报,王耀武泣不成声,可是却救不了自己的爱将。
王耀武为张灵甫开了追悼会,在他的建议下,又重新组建了74师。
我想他是舍不得这支军队,也是要记住自己的爱将吧,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