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最喜欢哪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优质回答:
我喜欢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老人与海》。
作者海明威
01
1952年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这本小说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诺贝尔小说的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母亲从事音乐教育。
02
海明威的经历很平淡也很惊险,1918年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海明威后来去加拿大的多伦多市任记者。1941年和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来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赴欧洲参加战斗,客居古巴,后返美定居。
海明威因身体多处受伤,百病缠身,精神抑郁,1961年7月2日用枪自杀。
主要作品与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主要有《岛在湾流中》、《伊甸园》、《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海明威的文学特点:
他不喜欢作者出场对人物进行评说与暗示,强调写作的客观性和主题思想的含蓄。他擅长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感情,用简单的形式表达深邃的内涵。他的小说看起来不动声色,感情却很炽热。
海明威除了有着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还善于运用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来辅助语言的表达“用物象表现宇宙与生命”。
海明威善于塑造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平凡的小人物,这些人物多数是士兵、记者、猎人、渔夫,他笔下的“硬汉”对世界影响很大。他认为艺术形象的生命和灵魂在于高度真实。
海明威在《佛朗西麦·康伯短促短促快乐的生活》短篇小说中,直接让威尔逊借用莎士比亚的语言:
我一点也不在话,人只能死一回……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不会再死”。
结果,海明威在身体疾病与生活的重压下,用“硬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背景与主要内容
01
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海明威在暴风雨中沉没,是富恩特斯搭救了他。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了,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规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鱼的骨架。海明威就是根据他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创作了“硬汉”的形象。
02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后来的作品,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个风烛残年的老渔夫。小说中另一个人物是小孩玛诺林。在玛诺林的眼里,圣地亚哥是个英雄。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认输。而是对明天充满了乐观的自信和奋斗的精神。结果在八十五天后,他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死拉着不放,顺着大鱼的力量,不时的改变着行走的方向。老人一直在和鱼说着话,丝毫没有被环境所震慑。没有水,事务,也没有武器,唯有的一把刀子,也被大鱼拽断了。他左手不时抽筋,丝毫没有灰心。整个过程,没见老人有丝毫的放弃和妥协,而是勇往前走。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杀死了大鱼。结果,被鲨鱼们抢光他的战利品。
老人继续与鲨鱼们作搏斗,最后的大鱼仍然难逃被吃光的命运。老人筋疲力尽,来回一副大鱼骨头。老人回来后,无视眼前残酷、贫瘠的生活,而是想象从前美好的岁月。
历代名家对海明威以及小说的评价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好的作品。时间将证明,他这本小说的质量胜过我们任何的作品,我指的是他和我现在的作品。
而让我一下子记住这个作品的是,是看到张爱玲的一段对《老人和海》的评价,因为那时候正迷恋张爱玲,立马买了一本《老人与海》。张爱玲说:
老鱼人在他与海洋的搏斗中表现了可惊的毅力——不是超人的,而是一切人类应有的一种风度,一种气概。海明威最常用的主题是毅力。他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大家都看看这本书。
总之,读完这本小说后,让读者心中充满力量感,也会被老人从容、沉着的勇气所折服。一般人遇到这种困境早已被折磨的沮丧、哀叹,甚至对命运抱怨不公。在《老人与海》中,一点沮丧的气息也感觉不到。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喜欢看自己的作品,尽管没有去发表。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喜欢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百年孤独》。
有人说,“如果一生只看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如果书架上只放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一千年后还可能流传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独》。”连续出现的三个“一定”,足以证明这部书的伟大。
《百年孤独》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次阅读它时我上高二。
当时那本书是一位男孩子送给我同桌的,听我同桌说男孩是一个学霸,我看也像,他在书的扉页上抄写了书中的一段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怎么说呢,那是一种非常好看的字体,看着觉得非常舒服。
然后我就向我同桌借来这本书看,老实说,我没看懂。光是名字就把我弄糊涂了,之前自己也知道这本书不好懂,谁知道确实不好懂。硬着头皮看完了,就记得书中人们奇怪的死法了。
上大学以后再次阅读
接着自己上了大学,有一次上文学课时老师说《百年孤独》这本书非常值得看,还说当时在我国还刮起一股热潮,影响了我国的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著名作家。
老师越说,我就对《百年孤独》越感兴趣,然后自己就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真的就像清人张潮所说的那样,“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即使是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段的我们,阅读时总会读出不一样的感受。
第二次阅读《百年孤独》,我丝毫没有觉得书中人物名称复杂难懂,反而觉得就像是作者本人在给我讲故事一样精彩。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他们自身无法知晓但又难以逃脱的宿命。
“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瑞典文学院评)
《百年孤独》在叙述中采用了大量象征、隐喻、意识流等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将现实与虚幻巧妙糅合,展现出一个虚构的真实世界。
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实际上代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他们试图融入外部世界的先进文明,渴望抛下保守落后的本土传统,但是最终所有的努力和挣扎,都像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三十二场战争一样成为徒劳。
《百年孤独》用一个荒诞离奇的家族故事,从侧面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是一部当之无愧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