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人说庄则栋的连续三次世界冠军是别人让给他的,大家怎么看?
优质回答:
北京在1961年举办了第26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前四名清一色的是中国球员,冠军将在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徐寅生四人中产生,半决赛前,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在北京华侨饭店主持召开了组委会全体会议,贺龙在会上很轻松的说,这次男单冠军中国人是拿定了,可谁来当冠军呢?大家讨论一下,经过协商讨论,最后请贺龙定夺,贺龙说,我看庄则栋比较合适,一是他在团体赛中立了功,二是他代表首都,就这样贺龙一锤定音,会议确定男单冠军为庄则栋。
世乒赛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在1963年和1965年的第27届和28届上,进入男子单打决赛的都是庄则栋和李富荣,为了确保能制造出一个三连冠,体委要求李富荣必须让球,最终,庄则栋连续获得了三次男单世界冠军,这种事情,我们现在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放在当时,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个人服从组织,一切以国家利益,国家荣誉为重,这是每个人必须无条件遵守的,当时还未进入联合国,也没加入奥运会,我们的体育精神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同奥运的更快、更高、更强,完全不在一个调上,所以没有对错之分。
事实上凭“真刀实枪”地打,庄则栋未必不能赢得三连冠,他的实力是明摆在那里的,他1957年获得全国混双冠军,1959年参加斯堪的纳维亚,获男子单打冠军,并和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这个三连冠让他遭非议,自己也觉的不高兴,但总的来说,还是凭实力得来的,少许有点瑕疵而已,今年马龙继庄则栋获三连冠54年之后,又一次获得了此殊荣,这可绝对是货真价实的。
谢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庄则栋续连三届获得世界乒乓球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是不是“别人让给他的”话题近些年时不时的就会见诸网络和媒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乒乓球世界性的比赛中存在着为了保证中国队能够扫除外国选手对中国选手获得最好成绩的障碍而有过安排某个队员为其它的队员“让球”或曰“让路”的现象,但庄则栋的三届单打冠军却主要是他自己的实力使然,从来就没有过为了“出奇兵”(比如后来的女子单打中安排实力在管建华之上的何智丽让给管建华)而安排实力在庄则栋之上的中国队的其队员为他“让球”或曰“让路”的事情发生,因为参加世錦赛的时候庄则栋的实力已经在远在国家队所有其它队员之上,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无出其右者”了。何出此言?且听从头道来:
在二十五届世乒赛容国团获得我国在球类运动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前,中国乒乓球队的主要对手有两个,一个是日本,一个是匈牙利。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乒赛的决赛中战胜匈牙利队的西多而夺冠意味着在那个时期中国正在从匈牙利即欧洲乒乓球队的阴影下走出来。
到了1960年欧洲乒乓球錦标赛邀请中国队参加男子单打项目的比赛,中国队派出18岁的庄则栋和17岁的李富荣参赛,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一路斩关夺将,横扫欧洲乒坛,会师决赛。决赛时庄则栋战胜李富荣获得冠军,李富荣获得亚军。至此,阻碍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中夺得男子团体冠军的对手就只有一个日本队了。
庄则栋是在他17岁的时候,以北京市二十二中高中在校学生的身份报名参加了包括专业运动员在内的北京市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并获得冠军而进入专业乒乓球队的;第二年,即在他18岁的时候被选入中国青年队,随后便与李富荣一起去欧洲闯江湖,见世面的;第三年,即1961年他19岁的时候,又被选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錦标赛国家队,并且与容国团、徐寅生一起在团体赛与日本队争夺冠军比赛中以第三主力的位置出战,这大概是中国乒乓球队有史以来参加乒乓球世錦赛男团比赛的最年轻的出场队员了,究竟他能不能担得起这么重的担子,实在令人担忧。
本人那个时候正上初中二年级,恰好在世乒赛开赛前的一个多月拿着学校少先队的介绍信排着长队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二队的海选,并有幸成为被选中的少年宫乒乓球二队的12名新队员之一。想想就知道,那时候对看到从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一队走向世界乒乓球舞台的“师兄”庄则栋的比赛是如何渴望了。
找不到能够看到电视直播的地方,焦急之中在二十二中上初一的二弟告诉我他们学校的礼堂(能装五百人)晚上开那台12吋的电视供师生观看,但进校门要凭学生证。那时候还管他什么学生不学生证?混进去就是了。
真的混进去了。站在后排的长椅上看着正前方小舞台上的那台12吋的黑白电视直播的世乒赛男团决赛,居然能够看得很清楚,也是怪了。那场比赛中国队主教练傅其芳排出的是一个常规的布阵,徐寅生打第一主力(最先打满三场的为第一主力),容国团打第二主力,庄则栋打第三主力(最后打满三场,即打第九场的为第三主力。)日本队则排出了一个怪阵,他们让当时国际上认为的日本队中实力最强的星野打第二主力(出场次序一、四、八。),为的是先对中国队的菜鸟庄则栋,他们以为星野如果赢了庄则栋,日本队就会先声夺人。
但是他们先声夺人的愿望落空了,第一次参加世錦赛男团决,并且是第一个出场的庄则栋如同瓜切菜般地以2:0战胜了星野,为中国队先拔头筹。中国队第二个出场的是排在一主力的徐寅生,他拿下了日本队打第三主力(出场次序二、六、九。)的荻村。中队以大比分2:0领先。中国队第三个出场的是打第二主力的容国团,他在对日本队的第一主力木村的时候败下阵来。这样,双方的大比分战成了2:1,至此,第一循环结束,中国队依然领先。中国队再次出场的是打第一主力的徐寅生,徐寅生以2:0拿下了星野,中国队以大比3:1领先脍炙人口的“十二大板扣杀”就是出现在徐寅生与星野的比赛当中。轮到打第三主力(出场次序一、五、九。)的庄则栋对阵日本队排在第一主力的木村了,依然是砍瓜切菜,庄则栋未给对方一点机会,2:0拿下。大比分是4:1,中国队胜券在握。但紧接着打第六场的中国队的第二主力容国团不敌打二、六、九的日本队排在第三主力的荻村,双方战成4:2。再接着,中日双方的第一主力徐寅生和木村在第七场交锋了,徐寅生苦战三局不敌木村,以1:2失利,大比分战成4:3。第八场比赛轮到双方的第二主力容国团和星野交锋。如果容国团能够拿下这场比赛,中国队就将获得第一个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容国团不负众望,以2:1战胜了星野。随着星野回球出界落地,容国团得到最后一分,北京工人体育馆全场沸腾,万众欢呼;中国队第一次捧起了斯韦斯林杯的冠奖杯。
赛后京城媒体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容国团一球定乾坤”。为什么说“容国团一球定乾坤”?这里除了对拿下二十五届世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开创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新局面,又在二十六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拿下致胜的一分的容国团的赞扬,还有一点就是团体赛决赛当中和过后,许多人都对如果这一场比赛如果输掉,双方的大比分就打成了4:4,接下来打最后一场的年轻的庄则栋能不能过得了老辣的荻村那一关,实在是心里没底。
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男子单打淘汰赛的时厚庄则栋遇到的第一个外国强手恰好就是荻村。那场比赛的情况本人是从邻居家的收音机里听现场直播中知道到的。比赛刚开始的时候心里很是忐忑,第一局一开始,庄则栋就以他特有的近台直板两面攻打了荻村一个8:0,悬着的心就放下了来。那时的心情,岂是言语能够形容?庄则栋以三比零干脆利索地战胜了号称世界乒坛“智多星”的,日本队的荻村伊智朗(中人称之为“荻村一只狼”)。
庄则栋在接下来的单打决赛中战胜李富荣夺得单打冠军究竟是靠的什么?是他继承了和发展了,创新了的领先世界乒坛的近台直板两面攻的的打法,是当时贺龙元帅为所称道的“小老虎精神”,是是少年宫庄正芳教练的慧眼识人和辛勤培养,是直板两面攻的前辈王传耀的启发,是傅其芳、梁卓辉等国家队的教练们的托举(国家队的教练梁卓辉有一天到少年宫和庄正芳教练交流,恰好看到一个男孩儿在哭,就问庄正芳教练是怎么回事。庄教练说,马北京市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他的球拍丢了。梁教练立刻说,把我保存的的球拍送给他。庄则栋正是拿着前辈的这付球拍得到了北京市的单打冠军和后来的欧錦赛世錦赛。)当然还靠国家的,国家队的领导的支持,尤其是贺龙元帅为提振中华体育事业所做的不懈地努力。
庄则栋的直板两面攻有他的独到的特点,他的两面攻和前辈王传耀的站位靠后,以大臂带动小臂,还有一些提拉的成分不同,与日本队的不仅挥大臂,而且腰胯也有大幅度的扭动更不同。二六届以后的一个星期天,庄则栋和他国家队的队友,横板选手郭仲恭回到少宫为我们这些小队员打了一场表演赛,那时候少年宫的挡板距离球台的侧边不足两米,我们几十个人就站在挡板的后面观看他们的表演,确切地看到庄则栋的站位与左推右边的选手侧身靠近反手位不同,他是正面站在球台的中间站位。小时候练过几年武术的庄则栋以脚下发力,带动髋、腰的扭动,又从肩关节、肘关节传动到小臂的挥动;他的两面攻,从正手的发力、还原,到反手的发力、还原;如此往复之中的迅速而又流畅,举重若轻,势正招圆;绝不是有了反手进攻都手上的动作就能够打出近台两面攻那么简单。尤其是它的反手攻的台内起板,在身体转动的情况下以肘为轴,以小臂和手腕在来球刚刚弹起的一刻借力打力,常常使对方陷于被动;现在的横板选手樊振东的近台和台内拧弧圈的动作就与庄则栋当年都反手攻颇有些相似。这本来就比容国团、徐寅生、李富荣等人的左推右攻的打法对日本队的威胁更大,再加上他的反手能够近台盖日本队的弧圈,当然就让日本队二十六届前半年才刚刚成熟起来的弧圈球的打法遇到了克星。这才是他的打法和实力领先一个时期的原因之所在。
弧圈球与其说是日本的发明,倒不如说是日本的发现。那是在二十六届世乒赛之前,日本队的队员在寻练中大力提拉对方削过来都下选球的时候动作做空了,他的反胶拍面只能蹭到球的边缘,然后就以一个很大的弧度落在对方的球台上,谁知道球的向前运行的能量再加上球的快速旋转具有的能量使得落到台面上的乒乓球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和弧度从台面上窜出了去,削球手手足无措,目瞪口呆。于是,弧圈球就这样在日本诞生了。距离二十六届世乒赛还有半年的时候,英国乒乓球队访问日本,日本队就拿出经过改进而基本定型的弧圈球招待了他们,于是英国队的队员也是手足无措,目瞪口呆了。如果这个时候中国队与交手恐怕会是凶多吉少了。
但是没有如果。香港乒乓球界有人到日本观看了这个比赛,顿时感到这是对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的夺取冠军的极大的威胁。他们赶忙从日本媒体那时买到了这场比赛的电影记录片并把它送给了中国乒乓球队。要知道那时候中国队的傅其芳、姜永宁、容国团等人都是从香港返回大陆的。中国乒乓球队决定立刻组织队员模拟日本队弧圈球的打法来当主力球员的培练。原来是直板快攻打法的薛伟初、胡炳全主动请缨,甘当绿叶,为中国队在二十六届开赛之前找到了对付弧圈球的办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在男团决赛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薛伟初和胡炳全也同样载入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史册。
1962年,本人中考时也考进了北京二十二中。如此,算上二十六届世乒赛后的一个星期天,庄则栋回到少年宫和横板选手郭仲恭为我们这些围在挡板外的不过百八十人的小队员进行教学比赛,再算上二十七届和二十八届世乒赛每次比赛过后他都由郭仲恭陪同,穿着蓝布裤,白衬衣,戴着墨镜,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地从北京工人体育馆国家乒乓球队驻地来到二十二中,在操场上体育老师领操的小小的砖台子上为全校师生作一个多小时的介绍比赛经过的报告,本人已经三次近距离的见到他扣杀时的猛烈和凌厉以及他待人时的谦虚和儒雅了。五十多年过去,今番想起,仍在目前。
那个时候的大环境决定了“让球”,即“让路”的现象,但是要说二十六届世乒赛单打决赛李富荣让给庄则栋存在着什么“遗憾”的话,本人要问,国内的比赛他赢了庄则栋了吗?队内的比赛,他赢了庄则栋了吗?为什么男团决赛上庄则栋而不上李富荣?因为庄则栋的实力就在李富荣之上,哪一个教练会在决赛时不上实力强的队员而上实力差的队员?
二十六届以后的世錦赛,据说庄则栋所在的半区的中国队员给庄则栋“让路”,李富荣所在的半区的中国队队员给李富荣“让路”,为的是要造成中国队同两名运动员都淘汰了外国运会员双双打进决赛的现象。但对庄则栋而言,却不是被实力比他强的队友所“让球”或“让路”。参加欧洲乒乓球錦标赛的时候没有人指令李富荣让给庄则栋,那是“谁赢是谁的”的一次练兵;二十六届世乒赛以后的世乒赛,有一届徐寅生和庄则栋分在同一个半区里,曾经被指令给庄则栋“让路”。但是从二十六届世乒赛团决赛中徐寅生不敌木村,庄则栋却以2:0战胜木村来看;庄则栋的实力也明显的是在徐寅生之上了。再从1965年的二十八届世乒赛的单打决赛时李富荣被指令为了庄则栋一个人连续三届获得单打冠军,中国能永久保存复制的冠军奖杯而给庄则栋“让路”,但紧接着在1965年的国内的全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时李富荣代表上海队,庄则栋代表北京队,没有谁为谁“让球”的那么一说,李富荣不敌庄则栋而居亚军来看,二十六届时庄则栋的实力在李富荣之上;二十八届时庄则栋的实力还是在李富荣之上。中国乒乓球队在参加国际大赛的时候确实有“让球”的传统,而且徐寅生和李富荣主管乒协的时候也继承了这个传统而安排了“让球”,指令何智丽让给管建华遭到何智丽的抵制的事不就是徐寅生和李富荣都有参与的吗?曾经存在过的“让球”或“让路”的事情并不能说明当年的庄则栋就是靠着“别人让给他”的冠军而取得他的辉煌的。
五十多年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当初被要求“让球”的人自己掌权之后也要求过别人“让球”,真的需要耿耿于怀地散布什么如果没有当初的“让球”,自己也有可能获得世乒赛的单打冠军这样的谁也说不准答案的假设吗?需要有些人为你们喊冤吗?说一句本来不想说,却又不得不说的话:注意一下你们的人品吧,庄则栋已然驾鹤西归,你们倒来了劲了?
注一:本人所言之对庄则栋的了解,并非为表达自己的过去如何如何,早就过了那个年龄。只是借此题目来表达对他尊敬和怀念而已。
注二:本栏目中有个作者举出徐寅生所说的一段话“二十六届时领导上考虑庄则栋比李富荣年轻,为了庄则栋以后再为中国队争取世界冠军,就决定李富荣让给了庄则栋。”来证明二十六届时确实是李富荣让给了庄则栋。不谈领导的决定是否有确切的证据,仅从年龄上来看,这里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即当年的权威媒体公布的庄则栋和李富荣的年龄明明是庄则栋比李富荣大一岁,从现在网络上查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别是庄则栋比李富荣大了将近两岁,那么,按照前面的逻辑,应该让年龄大的庄则栋让给年龄小的李富荣才对,怎么能搞反了呢?这样的所谓的“证据”,不是误导,又是什么?
注三:不错,庄则栋确实是卷进过一个旋涡,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是一码归码,他以他的天赋,以他的勤奋,以他的聪慧,以他的创新,以他的拼搏而在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历史上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历史上闪烁的光芒却是遮不住,抹不掉的,难道不是吗?
其他网友回答
记者采访庄老:“就是说即使没有让球这码事,您也是当时的世界第一?”
庄老非常坚定的说道:“让不让球我们管不着,当时是计划经济,那都是组织上决定的事。我只管打球,技术在那儿摆着,我庄则栋就是靠实力打球!”
庄则栋短短几句话,透露的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第一,确实让球了,但是让不让球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第二,三连冠凭借的是自己的真本事硬实力,言外之意就是即便不让球也能夺冠。庄老何等的自信!
第六人觉得庄则栋的世乒赛三连冠确实如他所讲,即便不让球,队友未必就能战胜他。那个年代,所谓让球不是说你水平比我高才叫让球,你水平即使不如我,但是按照组织要求,你要有所保留的去打比赛,这也是一种让球。
庄则栋的实力毋庸置疑!除了世乒赛单打三连冠,他还是全国锦标赛三连冠得主,国家队队内赛三连冠得主(可以想象成为直通赛)。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选手,拿世界冠军相对容易,但是想成为全国冠军,而且是连着三次拿冠军,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庄老做到了,至今还没有其他人能做到。
庄则栋因为连续三次摘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授予他圣·勃莱德杯复制品作为永久纪念,这本身就是外界对他的认可和鼓励。不可否认,那个年代,组织为了提升中国乒乓球队的影响力,树立典型人物,有意安排队员在比赛中让球给庄则栋,这一做法其实违背竞技体育的公平性,对其他队员是有伤害的。
说白了,竞技体育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比赛中稍弱一方通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超水平发挥还是有机会战胜强者的,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退回到那个年代,徐寅生也好,李富荣也罢,在谈到让球时,作为当事人,他们并没有太多怨言。因为在他们骨子里认为:祖国荣誉高于一切!
提到让球,李富荣是这样说的:
记者问李富荣:“你3次让出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甚至连努力拼搏都不允许,对此你是否感到委屈?”
李富荣笑着说道:“我不委屈,真的。虽然我遇上庄则栋,总要让给他。但别的选手遇到我的话,也要“让球”。这是当时乒乓界的“规矩”。比如说,我的战友湖北选手胡道本,他就3次“让球”给我。那时总认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有一种当“驯服工具”的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太理解。”
最后,第六人想说,作为昔日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庄老为中国乒乓球队贡献出了太多太多,他还促成了有名的“乒乓外交”。同时也感谢李富荣这些老前辈,是他们共同捍卫了国球荣耀!向老前辈们致敬!让球在那个年代有其特殊性,但是第六人并不赞成和支持让球,你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