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次古代著名的战役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哪次古代著名战役确立了三国局面)

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哪几场战争可以称的上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优质回答:

百团大战就是这样一场典型且伟大的战役。

我们说一下参加百团大战的将领和谋士都是哪些人:总策划和指挥就是朱德总司令、前方总指挥彭德怀,前方参谋长左权,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克…….

这些人都是智勇双全的伟大将领,人民心目中最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大元帅里就占有了五个,真可谓是猛将如云。

可以说当年正是因在这些优秀的将领和谋士的带领下,我们才取得了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的。

大家都知道百团大战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可以说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每一个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打的这一次战役的。

彭德怀等很多将军,他们更是深入到前线来指挥战役。

正是在指挥百团大战的时候,彭德怀在前线指挥战役的时候,他的身旁就接连爆炸了几枚炸弹,形式真的是万分危险。

但是,彭德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怀从容不迫,指挥有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带领者中国八路军,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百团大战总共歼灭日伪军四万余人,这也是中国战场上抗战以来第一次取得大规模作战的伟大胜利。

正是这一次战役,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为中国抗日战争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百团大战取得胜利之后,毛泽东也写来了祝贺信,并且说这样的战役,若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组织几次。

所以说百团大战就是这样一场典型的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伟大战役。

其他网友回答

好多人都写我军的一些著名战役。那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古代的著名战役。

汉中之战。

此战持续时间之久,参战兵力之多,都创下三国历史之最。刘备与曹操双方,精锐尽出,名将谋士齐聚,好一场龙争虎斗!

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主动进攻汉中,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

双方猛将云集。

刘备方面,除了关羽镇守荆州之外,五虎上将来了四个: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另有刘封、高翔、孟达、陈式、雷铜、吴兰等将领。基本上是倾巢出动。

曹操方面有许褚、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张辽要镇守合肥对抗孙权,实在抽不出空。曹仁在荆州对抗关羽。

谋士方面,

刘备是豪华阵容:黄权、法正随军出谋划策,诸葛亮坐镇成都。另有杨洪等一众蜀中谋士。

曹操的谋士肯定有一个杨修,剩下都有什么人不得而知,想想都知道超豪华。

三国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那也是猛将谋士云集。

其他网友回答

好的,主妇来答!

一纵观上下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称得上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战争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比如长平之战、官渡之战、襄樊之战,还有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等。

由于上述战争距今已年代久远,史书上有许多不可确切的成份,我在这里说两件对新中国成立起着关键作用的战役吧。

一,南昌起义

1927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是周恩来,后来成为共和国的开国总理。这场起义为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使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的军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下面我们看看南昌起义的参与人:

后来成为开国元帅的有:

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

被授予大将的有:

粟裕、陈赓、许光达。

授予上将的有:

萧克、周士第、杨至成、陈奇涵等人。

另外,叶挺将军也是主要领导之一,但于1946年死于空难,没有等到共和国的建立。

同时,还有一些将领在1955年授衔时被授中将、少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1927年的南昌起义,真可谓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

这一次起义对于中国的革命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此之后,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工农红军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后来毛泽东开始带领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带领着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所有的国内外反动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八月一日这一天,当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可见这一次战役对于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多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淮海战役。

1948年底开始的淮海战役,是新中国成立之前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更是名将云集。

共产党方面:

包括两个重兵集团: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共计60万将士。

1,中原野战军

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刘伯承为开国元帅,和小平同志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一纵队司令:杨勇,第二纵队司令:陈再道,第三纵队司令:陈锡联。

这三个是开国上将。

第四纵队司令:陈赓,开国大将。

第六纵队司令:王近山,第九纵队司令:秦基伟(后升为上将),第十一纵队司令:王秉璋。

这三个是开国中将。

综上所述,参与淮海战役的中原野战军中,有后来的开国元帅一人,国家领导一人,大将一人,上将四人。

2,华东野战军:

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开国元帅。

代理司令员兼代理政委:粟裕,开国大将。

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

参谋长陈士渠

政治部主任唐亮

副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

第一纵队司令:叶飞,第十纵队司令:宋时轮。

这两位是开国上将。

第三纵队司令:孙继先,第四纵队司令:陶勇,第六纵队司令:王必成,第八纵队司令:张仁初,第七纵队司令员成钧,第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第十三纵队司令员周志坚,鲁中南纵队司令员钱钧。

这些是开国中将。

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渤海纵队司令员袁也烈。

这些是开国少将。

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开国上将。

山东兵团,许世友、王建安,开国上将。

还不包括各纵队下面各师长,旅长,其中还有开国中将周希汉,杜义德这种悍将猛将。

国民党方面:

包括华东的所有兵团,从华中又抽调了黄维第12兵团。

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

1,第12兵团司令:黄维。

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

下辖第18军,第10军,第14军,第85军,这是陈诚赖以起家的“土木系”骨干,第18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2,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

下辖:第5军,第74军,第12军,第70军,第72军,第116军;这是当年杜聿明中国远征军的老底子,第5军也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3,第7兵团司令:黄伯韬。

下辖:第25军,第43军,第44军,第63军,第64军,第100军。

4,第6兵团司令:李延年。

下辖:第39军,第54军,第96军,第99军

5,第9兵团司令:李弥。

下辖:第8军,第9军,第115军

6,第16兵团司令:孙元良。

下辖:第41军,第47军

7,第8兵团司令:刘汝明。

下辖:第55军,第68军。

另外,还有两个绥靖区配属部队,加在一起,国军部署在淮海战场的总共34个军,86个师,80万人的兵力。

这场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在淮海战场鏖战66天,战争结果:国军完败,被歼灭55.5万人,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1个绥靖区,解放军损失也达13.7万人。

这是自建军以来歼灭敌人最多的一场战役,但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损失最大的一仗,更是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毛主席在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八个多月后,一个崭新的、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建立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一、 南北朝淝水之战

二、 三国汉中之战

三、 春秋末期柏举之战

四、 秦末巨鹿之战

第一战我认为是南北朝时期的淝水之战,为什么呢?淝水之战这场战役几乎要达到百万级别的战役水平了,纵观中国历史上很少有战役规模超过他的了。当时前秦皇帝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号称百万,攻打东晋。北府军以七万人迎战,打败苻坚。而且苻坚当时的军队里还有大部分的胡人军队,胡人是游牧民族,天生体格粗壮,战力剽悍。要知道苻坚当时可是在那样混乱的情况下一统北方的狠人啊。然而就是这样的狠人在南下东晋时被北府军打败,足以说明北府军战力之强悍。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北府军在极度弱势的情形下,都能大破苻坚,也说明北府军战力之强。

这场战役前秦:苻坚,慕容垂等。东晋北府军“谢玄、谢石,桓温,刘牢之等。

第二为三国时期的蜀魏汉中之战。

这场仗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影响力却非常大。我认为这段时期时整个三国最豪华的战役,没有之一。

汉中之战主要就是蜀魏两国,刘备除了关羽镇守荆州的三万兵马,留别几乎精锐尽出。参战有:张飞、马超、赵云、魏延、黄忠、法正、黄权等。魏国也不干示弱,出战的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双方基本都是精锐进出。

第三场为柏举之战

这场战役算然规模不大,但是架不住指挥者的名气,这场战役中有兵圣孙武和伍子胥参加,还有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倾举国之兵力,差不多三万人吧。以三万人的兵力战胜楚国20万军队,并最终攻破楚国的国都。所以把他列为第三。

第四为秦末巨鹿之战。

相信此战大家都不陌生。这场战争秦国名将为章邯、王离,还有诸侯联军,代表为:项羽。

这场战争秦国总兵力为40万,王离掌兵20万,而且还是九离军,妥妥的精锐部队。相反章邯就寒酸很多了,虽然也有20万军队,但是是临时一群刑犯组成,所以战斗力着实令人堪忧。最为重要的还是王离和章邯有龌龊,没能有效的组织其抵抗,而被项羽逐个击破。最终结果就是王离被俘,章邯投降。

其他网友回答

淝水之战,其实就是一次阵容华丽的的战役,光皇帝、国君、国主(包括前任和未来的)就有六个以上。东晋和前秦,都拿出了公元四世纪华夏范围内的最强阵容。不过对于苻坚来说,自己一方的名将多半都有反骨。

东晋一方:

宰相 谢安

江淮方向统帅 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 谢石

将领:徐兖二州刺史前锋都督 谢玄;辅国将军 谢琰;龙骧将军 胡彬;广陵相 刘牢之;此外还有安丰太守王先、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

荆州方向统帅 车骑将军都督七州诸军事 桓冲

将领:冠军将军 桓石虔;襄城太守 桓石冲;辅国将军 杨亮;前将军 刘波;以及随郡太守夏侯澄等人。

前秦一方:

秦王 苻坚

前军统帅 阳平公 苻融

将领:骠骑将军 张蚝;抚军将军 苻方;卫军将军 梁成;左卫将军 毛当;平南将军 慕容暐(前燕皇帝);冠军将军 慕容垂(后燕皇帝);参军 郭褒;扬州刺史 王显;弋阳太守 王詠;尚书左仆射 权翼;仆射 张天锡(前凉国主);尚书 朱序;建威将军 慕容德(南燕皇帝);龙骧将军 姚苌(后秦皇帝)等等。

慕容垂为怂恿苻坚发动南征,曾说过“满朝皆是韩信、白起一样的良将”。这话真不假,慕容垂自己就不在韩信之下。张蚝、毛当、姚苌、慕容德、权翼等人也都是第一流的猛将和谋士。但是,这些人却有不少在淝水之战后,成了前秦的掘墓人。(陶慕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