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破格招收陈寅恪(陈寅恪进清华)

网友提问:

陈寅恪做了什么,能让清华破格聘用?

优质回答:

陈寅恪做了什么,能让清华破格聘用?

陈寅恪先生祖籍江西修水,清光绪十六(1890)年出生于长沙。他的祖父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是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父亲陈散原,号三立,青年时期即进士及第。曾经协助陈宝箴在湖南推行变法,创办报刊。是著名的“维新四公子”之一。陈散原诗词文章俱佳,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慕名在杭州与他专门会面。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存世。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早年中举,后随其父陈伟琳办团练,参与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事,得到曾国潘的赏识,把他保举给咸丰皇帝,被授予知府之职。光绪时期,从候补、按察使,一直做到湖南巡抚。也算是当时一位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出生在这个官宦人家的陈寅恪,从小即受到严格的教育,在家塾熟读四书五经、以及算学地理等经典书籍。秉承了极其鲜明的家学特点。

戊戌变法后,陈宝箴、陈散原父子双双革职。光绪二十四(1898)年父子回江西隐居。光绪二十六(1900)年六月,陈宝箴被慈禧太后派人赐死。陈散原遂举家定居南京,一心办学,传播新知。

其时,陈寅恪十岁,在熟读十三经的同时,开始在自家的学校里接触数学、英语、音乐等新知识,并学习日文。光绪二十八(1902)年,12岁的陈寅恪随兄赴日,进入巢鸭宏文学院学习。光绪三十一(1905)年因为脚病回国后,入复旦公学。宣统二年(1910)年,20岁的陈寅恪开始了他重要的欧洲留学生涯。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校学习。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到国内。

1918年,28岁的陈寅恪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在哈佛大学随篮蔓教授系统学习了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回到德国柏林大学,研究学习东方学、古文字学,并系统学习了中亚古文字和蒙古文。这时,陈寅恪在梵文、巴利文、西夏文、波斯文、突厥文以及希伯来文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梵文和巴利文方面,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25年,正值壮年的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胡适之先生建议采用导师制,要“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时任校长曹云祥,研究部主任即是吴宓。当时清华大学所聘任的导师是梁启超、王国维和赵元任。这都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著名学者。而陈寅恪尚无著述流传于世。陈寅恪能加入清华,和前三位并称为四大国学大师,是和吴宓先生的大力举荐分不开的。

吴宓先生和陈寅恪在美留学期间相熟相知,深为陈寅恪的学识和才气所折服,民国初年,吴宓、陈寅恪、汤用彤一起在美国哈佛大学期间,因为才学出众,号为“哈佛三杰”。吴宓先生深知陈寅恪之学,遂竭力举荐陈寅恪加入清华。而当时的清华大学,聘任教授的条件具体而严格。不论是学位还是著作,陈寅恪竟无一条满足条件。

所以,当吴宓向研究院举荐陈寅恪时,遭到了教务长张彭春的极力反对。万般无奈之下,吴宓“往见曹校长,再申前议,并以去留争”,吴宓说陈寅恪“留学十八年,学问渊博,能与外国教授上下其议论,堪称学侣。虽无正式著作发表,仅就一九二三年八月《学衡》杂志第二十期所节录的《与妹书》,寥寥数百字,已足见其学问之广而深,识解之高而远。”这才换来了清华研究院的一纸聘书。吴宓先生曾经在日记中感叹“介绍陈来,费尽气力”。

1926年6月,36岁的陈寅恪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一起并称为“清华三巨头”。

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家学、研习经典的同时,先后游学日本、欧洲、美国数次,时间总计十八年之久。他遍访名师,刻苦钻研,已经深入研究并通晓二十几种古今语文。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学,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他留心各国政治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状况,对中国历史具有独特深入的思考。

陈寅恪先生古今语文学养深厚,博览群书又精于抉择,精研经学、小学。就其在史学方面,不只是晋至唐史专家。他在史学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陈寅恪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和指出的发展方向,至今在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评论和转发。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王朝政治刚刚解体,向宪政民主国家过渡。五四运动平地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百年的劳苦民众。中国开始尝试民主,经济飞速发展,民主和科学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政府相对宽容开明,学术氛围浓厚,言论自由,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一大批民族精英走到历史舞台中央。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的陈寅恪,得到梁启超向当时清华大学大力推荐。并为时任研究院主任吴宓的器重。

陈寅恪学识渊博,精通多国语言,首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开设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旁征博引,或引用多种语言,佐证历史;或引诗举史,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阐发亦是愈发精当,令人叹为观止。

陈寅恪朴素敦厚,谦和而自信,真诚而不伪饰,堪称一代国学大师。

其他网友回答

陈寅恪,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客家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四大哲人之一。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清华北大,可以说是众多学子中的梦想大学,当然,能够去到清华北大的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是,也是有例外的。说到这里要讲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寅恪先生,这位当年被清华北大“破格”录取的天才,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说出来你可能不太信。

1925年,正值壮年的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胡适之先生建议采用导师制,要“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时任校长曹云祥,研究部主任即是吴宓。当时清华大学所聘任的导师是梁启超、王国维和赵元任。这都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著名学者。而陈寅恪尚无著述流传于世。陈寅恪能加入清华,和前三位并称为四大国学大师,是和吴宓先生的大力举荐分不开的。

吴宓先生和陈寅恪在美留学期间相熟相知,深为陈寅恪的学识和才气所折服,民国初年,吴宓、陈寅恪、汤用彤一起在美国哈佛大学期间,因为才学出众,号为“哈佛三杰”。吴宓先生深知陈寅恪之学,遂竭力举荐陈寅恪加入清华。而当时的清华大学,聘任教授的条件具体而严格。不论是学位还是著作,陈寅恪竟无一条满足条件。

所以,当吴宓向研究院举荐陈寅恪时,遭到了教务长张彭春的极力反对。万般无奈之下,吴宓“往见曹校长,再申前议,并以去留争”,吴宓说陈寅恪“留学十八年,学问渊博,能与外国教授上下其议论,堪称学侣。虽无正式著作发表,仅就一九二三年八月《学衡》杂志第二十期所节录的《与妹书》,寥寥数百字,已足见其学问之广而深,识解之高而远。”这才换来了清华研究院的一纸聘书。吴宓先生曾经在日记中感叹“介绍陈来,费尽气力”。

1926年6月,36岁的陈寅恪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一起并称为“清华三巨头”。

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家学、研习经典的同时,先后游学日本、欧洲、美国数次,时间总计十八年之久。他遍访名师,刻苦钻研,已经深入研究并通晓二十几种古今语文。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学,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他留心各国政治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状况,对中国历史具有独特深入的思考。

陈寅恪先生古今语文学养深厚,博览群书又精于抉择,精研经学、小学。就其在史学方面,不只是晋至唐史专家。他在史学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陈寅恪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和指出的发展方向,至今在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陈寅恪先生和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四人被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导师,可见其确有真才实学。其实陈先生去清华有一段故事,陈寅格先生家学渊博,学富五车,早年去国外留学,全心钻研学问,只为知识而读书,不为学历而读书,所以陈先生既不是学士也不是硕士博士,但是哈佛大学,巴黎大学都想高薪聘请,陈寅格先生既已学成回国,受邀在清华大学任教。陈先生在清华时提出: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也为后来的清华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后来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曾经师从陈寅格学习,对陈先生的学识和为人也都推崇备至。可见是陈寅格选择了清华大学,而不是清华大学选择了陈寅格,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有大师,而不是因为有大楼!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