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有好的治理建议吗?
优质回答:
农民只种自己吃的,种好的菜一点也不卖自己自足污染就没有了,让专家去见马克思。
其他网友回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人们心中越来越强。然而农村的许多现状却令人堪忧。长期以来,农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化肥农药的田间污染,废弃的危房没有及时折除,垃圾难以及时的清理,运输,焚烧秸秆产生的大气污染以及水面的漂浮垃圾,猪牛羊养殖的禽畜粪便污水横流,是许多农村真实写照。在湘潭县中路铺镇竹冲村,我的家乡。农村的环境改善可以说与以前是天翻地覆的改变。首先在村主道两旁以及村民集中区设置了240多块宣传牌,时刻提醒村民注重环境保护,同时在各村民组,建造三格式分类垃圾回收池,以及垃圾桶分发到农户,并安排多名人员对垃圾池的垃圾进行运输和分类处理。新建一座200多平方米的垃圾分类回收站,并且在村集中人口居住的地方建立污水处理站,让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村领导牵头进行全村各小组之间道路硬化,对危险路段修建护坡,安装护栏以及道路两旁安装路标,路灯,绿化带建设,路灯照明免费入户,创建“美丽屋场”以及家庭环境卫生评比,在村民心里竖立强烈的环保意识。
多次被评为镇级,县级,省级卫生村。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最主要的是农村人口多,特备是山区居住分散,不便于管理,各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等不便于集中处理,配套的基础设施与人员不足,资金不足。
第二、就是农村种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整体环境。
第三、农村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四、北方秸秆焚烧,大锅灶烧柴等引起的大气污染。
第五、不合理的饲养家畜、家禽的企业,产生的空气污染、水污染。
治理建议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
第二、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完善管理机制垃圾清理。对所有农村村头地角、 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等存量垃圾,集中时间进行全面清理。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
第三、进一步推进农村“一池三改”建设。即通过建设沼气池,推动改灶、改厕、改圈。
第四、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
第五、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严禁焚烧秸秆,严禁将秸秆随意推入河中。
其他网友回答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 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是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4.农村环保力量薄弱,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靠县市级环保部门,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环保考核机制,但乡镇基本上未配备专门的环保队伍,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主,使农村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农业生产污染严重。一是化肥、农药的流失渗漏。由于农民盲目追求农产品单产数量,超量或不科学使用化肥,使农产品质量降低,个别地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偏高,部分蔬菜含硝酸盐超标;由于过量或滥用农药,使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有益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致使生态失去平衡。二是农用地膜污染严重。农民为了追求农产品临时效益,大量使用地膜或塑料大棚,使棉花、果蔬早种植,早结果,早上市,提高单价以增加收入,但不容忽视的是,大量使用地膜,又不进行清理或科学处理,长期使用,对土壤十分有害,终将导致粮食、蔬菜品质下降,即对人体危害物质含量激增,营养物质含量相对减少。
6.生活垃圾和畜禽粪处理不当。在农村没有垃圾处理场,也没有必要的处理方法,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成为新的污染源。另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加剧。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友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2.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完善管理机制垃圾清理。对所有农村村头地角、 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等存量垃圾,集中时间进行全面清理。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 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
3.进一步推进农村“一池三改”建设。即通过建设沼气池,推动改灶、改厕、改圈。积极推进“一池三改”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对减轻农村大气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4.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后在区外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规划前已建的区外畜禽养殖场必须于规划要求的日期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迁或关闭。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大力推广“猪、沼、菜”,“鸡、沼、鱼”,以及连片建设大型沼气池等粪便清洁处理模式。
5.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严禁焚烧秸秆,严禁将秸秆随意推入河中。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稳步推进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及食用菌生产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6.防治土壤污染。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 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7.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
总之,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农村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保护农民和农产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进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
我就是农村人,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确实令人担忧。主要问题就是垃圾处理不合理 ,虽说这几年政府也出大力做了治理,投放了好多垃圾桶,也定时有垃圾车清理,但是看得出来有明显的力不从心。
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头疼的大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顽疾还真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因为垃圾是老百姓制造出来的,记得不知是哪位名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所以说垃圾投放要分门别类,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别放进不同的垃圾桶里,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垃圾的二次利用,使垃圾最大限度的造福人类,最终产生的垃圾也会少很多,处理起来也就轻松多了。农村的环境才能变成青山绿水。
但是,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因为大多老百姓没有环保意识,让他们提高觉悟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