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优质回答:
山贼如果打劫进京赶考的书生,等于是老虎屁股上蹭痒,阎王爷跟前打喷嚏,太岁头上动土,不想活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进京赶考的书生不是一般人。
准确地说,不是谁都能获得进京赶考资格,只有举人才可以;进京赶考的书生不是普通知识分子,是皇帝的宝贵资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举人是层层选拔出来的,类似于今天的县高考状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举人要历经千辛万苦,过关斩将。
为皇帝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叫科举制,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初,清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才退出历史舞台。
科考是古人进取的主要途径,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但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科考。
首先是在县里举行的“童试”,即模拟考试中拔得头筹,才能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准考证。
但是要想取得准考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关。
童试的第一阶段在县里举行,所以也叫县试;通过三到五场县试之后,才可以参加府试,再通过三场考试,才算过关,获得童生称号。
接下来你就可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院试,离举人越来越近,但难度非常大。
因为参加举人角逐的,都是全省各地的佼佼者。
最叫人头疼的是,古代考试没有年龄限制,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也可以参加考试,这样的话,面临的对手非常强大,想考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院试之后,你就获得了秀才的称号,离举人只有一步之遥。
想成为举人,还要参加“乡试”,考过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举人。
参加乡试之前,秀才们还要进行一次选拔赛,不是成为秀才就直接可以参加乡试的。
乡试不是像我们今天的高考一样,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而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
乡试正常情况下是在省会城市举行,但也有例外。
比如贵州当时没有考点,有很长时间是在云南举行;所以贵州的秀才需要跋山涉水,到云南会考。
贵州人不愿意跟云南人混在一起考试,后来自己也开设了考点,不再千里迢迢到云南去。
在乡试中脱颖而出,就等于踏进官场,成为举人老爷了。
获得举人的考生,即使不进京赶考,也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也就是说,举人已经是一个候补官员,也算是“官老爷”了。
成为举人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难,难于上青天。
我们说了,举人是通过了童试、院试,层层选拔出的人才,一般来说举人名额很少,少得可怜。
以明朝洪武时期为例,全国举人的名额为470人;其中直隶(今南京)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等省各40人,广东、广西各25人。
到了清朝,举人名额增加两倍,乾隆年间,直隶 江南 浙江 江西 湖广 福建 山东 河南 山西 广东 陕甘 四川 广西 云南 贵州各省共有举人名额1054名。江南省最多,114个名额;直隶省其次,102名;广西、云南、贵州省最少,三省一共有139个名额。
乍一看,清朝中举很容易,因为名额多了。
但是我们别忘了,录取率其实没有提高多少;因为在明朝初期,全国人口只有不6000万左右;到了清乾隆时期,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达到3亿左右。
人口比明初增加了6倍,举人名额只增加了2倍,录取率显然降低了。
不管怎么说,考举人非常难,难于上青天。
以晚清1902年湖南贡院那场考核为例,一共有8000名秀才参加考试,录取了40名举人,每200个秀才才有1人脱颖而出。
这也难怪在范进中举之后,别人恭维说能考上进士的范老爷是“文曲星下凡”。
成为举人后,就有资格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进入统治阶层,成为治理天下,治国安邦的成员之一。
但是大多数学子不满足于当一个举人,他们还要进京赶考,去参加由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试”,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获得进士甚至状元、榜眼、探花称号,成为天子门生。
会试正常情况下是在一般在天子脚下的京城举行,全国各地的举人想要参加会试,或者说会试通过之后的殿试就一定要前往京城,这也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进京赶考”。
会试属于中央考试,不管是在考官规模上还是阵容上,都要比乡试要大得多,同样,其难度也会高得多。
不仅是考试难,还有行路难。
对于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举人来说,参加会试的舟车劳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因为古代没有四通八达的公路,更没有飞机和火车,交通太不发达,进京赶考的书生大多数身距离京城距离遥远,近则千里,远则万里要走很远的路。
他们需要提前上路,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个月之前就要上路。
在路上要遇到艰难险阻,经历很多困难。
最可怕的是,有的考生还要经过野兽出没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
野兽的袭击可以避开,可以绕路,当时还有一关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强盗的打劫。
在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监控,没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和天堑变通途的长江、黄河大桥,也没有时刻值守的人民卫士警察,捕头也少得可怜治安状况非常差。
所以盗贼和土匪遍地都是,几乎全覆盖,除了京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几乎都有土匪占山为王,占林为寇,打劫过往客商,连低收入人群都不放过。
只要有几两碎银,他们就会毫不留情据为己有,甚至谋财害命。
但是在历史上,真正遇到打劫的举人的事情却少之又少,鲜有发生。
之所以如此,是举人的身份特殊。
举人是皇帝选拔的人才,动他们等于冒犯了皇权。很多举人都是书呆子,既高傲又死板,遇到抢劫不会轻易就范;这样的话,很容易出人命。
一旦这样,跟杀朝廷命官性质差不多;对劫杀举人的,朝廷肯定非常重视,“虽远必诛”。
强盗都是人精,智商不差,也要讲究成本;小商小贩和土豪有的是,每天都可以遇到,乡试三年才一次,犯不上为这一次买卖而被全国通缉,成本太高了。
举人脸上又没有写字,长得跟普通人没有区别,强盗怎么识别出来?
答案是公务用车,简称公车。
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公务车,其用途除了让官员乘坐,还有一个用途就是为进京赶考的举人服务,专门接送他们的。
既然是公车,自然跟普通的“私家车”外观不同,配置也是豪华版的,虽然没有牌照,但还是很好区别的。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公车不是专门接送上书的学子的吗?所以才会有“公车上书”一说;而公车接送举人进京赶考,依据何在?
百科上对公车的解释是:“公车是最早出现的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
一旦到了考试的时候,那些举人可以到官府领取朝廷的补贴,根据路程远近,领取补助费。
籍贯河北的,可以领到5两银子;家住安徽的,可以领到10两;湖广四川的,可以领到20两;云贵广西的,可以领到30到40两银子。
与此同时,举人们还会在官府那里领到一个身份证明,这个证明就是官府特制的还“火牌”,考生只要出示这个火牌,可以在家乡附近的驿站,领到一辆马车即公车。
乘坐这辆马车,可以到下一个驿站免费食宿,享受地方官员的待遇。
不仅如此,举人乘坐的公车上,还插了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上面赫然写着“礼部会试”四个大字。
黄色是皇帝专用的颜色,这面黄色旗帜就是身份证,即使是沿途的关卡守卫看到之后也毕恭毕敬,更别说土匪了。
那些强盗老远看见就浑身筛糠,避之犹恐不及,还敢招惹?
真要狭路相逢,他们也是毕恭毕敬,不敢冒犯,甚至还会好好招待,送上一程。
古代土匪不抢举人除了畏惧和抢劫成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职业道德。
常言说盗亦有道,强盗也有底线;古代中国的土匪,讲的是江湖道义,他们也有职业操守,有潜规则,不是什么人都去抢。
概括来说,他们有五不抢:一不抢孤儿寡母,二不抢和尚道士,三不抢清官还乡,四不抢孝子奔丧,五不抢赶考学子。
一旦违规,这些强盗在江湖上就难以立足,被同行鄙视和挤兑。
所以说,只要不是兵荒马乱,古代的举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大多是比较安全的,只要那些强盗不是脑子进水,他们是不会轻易对举人下手的。
其他网友回答
山贼抢劫赶考考生,简直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
相反,山贼会说:”都是大哥,得好吃好喝好好招待!
你可知道?山贼抢劫赶考考生的技术难度究竟有多大?
比起当年晁盖智取生辰纲,抢劫赶考考生,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其实对于进京赶考的考生来说,山贼还真的是小意思,往往比较致命的,都是那些一般人压根不会注意的潜在危险。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进京赶考考生,都不会遭到山贼抢劫,也有那不长眼的山贼,非要铤而走险,丝毫没有武德道义可言。
明朝嘉靖年间,江苏徐州有一名举人,名叫徐四,自幼饱读诗书,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了,自然也准备在科举考试中,大展身手,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真材实学,毕竟科举考试,才是全国公认的。
科举考试,作为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考试选拔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光绪31年,足足有1000多年历史。
明朝是我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期,当时来讲,科学考试共分为4级: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是最基础的,也叫童生试,院试合格,就成为咱们常说的秀才,相当于咱今天的小学毕业了。就可以到府、州、县去学习对应的知识,成绩好的,官府还会直接提供生活补助。
乡试,三年一次,8月份在省城举行,皇帝委派主考官,榜上有名的,就可以称之为举人了,乡试第1名叫解元,第2名到第10名都称为亚元。
举人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已经取得做官许可证了,即便是以后的考试落榜了,也可以当学官知县什么的,所以这里就不难理解当年的范进中举为何会发疯了?
比如在康熙年间。浙江的乡试录取率,基本上60人之中才会有一人中举,乾隆年间甚至规定大省,80人中取一人,中省依旧是60人取一。
以至于有一个姓谢的秀才,98岁了,依旧在考乡试,而且他的三妻两妾,给他生了23个儿子,12个女儿,孙子辈29人,曾孙38人,玄孙都有两个了,真正的5代同堂,却依旧奋战在高考试第1线,精神可嘉。
会试,明清时期在京城举办,三年一次,考试时间在春天,全国来考试的举人,取前300名为贡士,第1名也被称之为会元。
会试,说白了就相当于今天的研究生考试。当然进京赶考,说的也就是会试。
比较有意思的是,乡试通过,进京赶考,官府会给发路费。
离京城比较近的河北省,清朝给的补贴是四两银子,按照清朝均价一两白银750元,算下来差不多3000块,也确实不少了。
离京城比较远的呢,多的可以发到20–30两银子的补贴,路途越遥远的考生,给的钱越多,当然危险系数也就越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进京赶考的书生,都比较有钱,如果是家里富裕的,家里也会给钱,而且在特殊时期,甚至于进京赶考的考生,一路上食宿全免,当然也是有指定地点的,如果跑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一般出行前,当地官员也会给配发一辆马车,公车接送,自然也是很多强盗对进京赶考考生敬而远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呢,对于这种特殊的接送进京赶考考生的马车,都会有一面专门的旗子,用来证明车内所坐的,可是进京赶考的举人。一个举人半个官,又有哪个强刀敢轻易招惹呢?
一般来说,只要是强盗胆敢劫车,死罪难逃。
殿试,就是科举考试最后一道关卡,
皇帝亲自监考,地点在皇宫大殿,前120名被称为进士,前60呢,进士及第,最厉害的前三,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自然也都是人中龙凤的存在。
话说当时的徐四,家庭条件比较贫困,路途遥远,除了官府给的盘缠,乡里乡亲还给凑了一部分。
只不过当时徐州到京城,一路上还是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大大小小的山寨居然有18个,徐四带的那些盘缠,即便是有公车保护,危险系数还挺高的。一路上那么多土匪强盗,难免有心术不正的。
如同往常一样,徐四为了保险起见,这一天还是天没亮就赶路了,结果走到半路,突然传来一大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嘿,哪来的公子哥,赶紧把身上的钱财悄悄放下,我就饶你不死!”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没想到这强盗,也都内卷成这样了,居然还起挺早,所以呢,徐四爷就只能认栽,但是死也要死个明白,还是壮胆问了强盗一句:“不知大王姓甚名谁,也让小人明白!
强盗开口道:”本人清风寨大当家侯七,专门劫富济贫!“
徐四听到这人叫侯七,一下子放心了,毕竟一路过来也有所耳闻,此人可是远近闻名的义匪,说白了就是盗亦有道,从来不残害普通百姓。
于是呢,徐四也就给候七说明了自己的来历,侯七听完后心中一惊,原来此人是进京赶考的举人,立马态度不一样了,直接跪到了徐四面前,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据侯七所说,他也是被逼无奈,才上山当的土匪,自己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衙门当一名捕快,小日子还算可以,结果就因为有一天,自己的媳妇逛街被知府大人的混蛋儿子看到了,居然起了歹念,公然调戏不说,还做出了无耻的举动。
当时侯七哪能忍得住,出于礼貌,先到知府那里告状,结果不出意外,知府大人自然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名小小的捕快,自然不放在眼里,一时气不过,侯七上去就给了知府大人儿子几个大耳光。
后来呢,侯七自然也就被捕入狱了,感觉憋屈的他,想办法越狱之后,落草为寇,打算伺机报复,今天遇到进京赶考的徐举人,自然也就被候七当成了救命稻草,希望他要是能够考取功名,将来替自己沉冤昭雪。
随后呢,侯七还好吃好喝招待徐四,并且给了徐四一大笔路费,专门派人保护徐四进京赶考。
最终,徐四也是不负众望,成功考上进士,很快就被任命为专门负责官员清廉检查的大官,于是自然为侯七还了一个清白。
尽管这个故事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对于解决强盗为什么不敢轻易招惹赶考书生,还是有相当有用的参考建议的。
所以,一般来讲,除非是山贼,真的不知道,那是进京赶考的考生,一般来说只要是知道那是进京赶考考生的,一般来说都会礼让三分。
毕竟强盗的目的,无非就是谋财,真要害起命来,看起来残害的,仅仅是举人,但也算是半个朝廷命官了,性质完全就变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强盗真的都是坏人吗?进京赶考的书生,又一定都是好人吗?
凡事没有绝对,强盗的本性,杀富济贫,进京赶考的,可不一定都是穷酸书生。
比如那些当地有名的富商的儿子,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还顺利考上了举人,那进京的旅途,自然也就凶多吉少了。
这是为何呢?
如果家里比较有钱,还会看得上那公车接送吗?当然不会,肯定是自己家里安排了,豪华马车,随从无数,一路上游山玩水,岂不快哉,要是官府给的公车,那这一路上得多无聊呀。
正因为如此,越有钱的书生,往往遇到强大的概率也越大。
话说在明朝正德年间,扬州府有几位举人进京赶考,也都是富家子弟。浩浩荡荡的队伍,足足有40多人,每人带着五六个家丁,衣着光鲜亮丽,这真是哪像是进京赶考呀,强盗一看,绝对是大活,根本就不给你解释的机会。
果不其然,由于他们太高调了,在距离河南荣县县城七八十里的地方,舟车劳顿一天了,实在累的走不动了,就打算找个歇脚的地方,正好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钱都没地方花,荒凉无比,天无绝人之路,一行人居然看到了前面有一座偌大的寺庙,于是就打算在寺庙借宿一宿。
结果当时的这座寺庙名叫宝华寺,唐朝时期就修建成了,寺里有个和尚叫悟石,尽管得知了,他们是进京赶考的,但是看着这群富家少爷,实在是不忍心就这样放过他们。
悟石和尚很快就吩咐准备酒菜,原来这人表面是和尚,其实背地里也经常干杀人越货的勾当,不然好端端的寺庙怎么会有酒有肉呢?
众人吃饱喝足很快就昏昏欲睡,只有一个叫杨元礼的举人,还算是清醒,因为他当时几乎没怎么喝酒。
果不其然,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客房里鼾声四起,那伙和尚开始发动了,手起刀落,一行40多人,最终只有那个叫杨元礼的半夜听到动静逃跑了。
好在最终成功考取功名,找到那伙强盗报了仇。
总而言之呢,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尽管鞋带盘缠,但遇到强盗,一般不会被抢劫的原因无非就这几个:
第一,一个举人半个官,进京赶考的书生,也算是奉旨赶考,一般土匪真不敢抢
土匪,强盗,如果真要明着抢了,那不就相当于和官府对着干吗?最终也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读书人的地位在古代,还是相当之高的。
市农工商,就可以看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土匪大多数本身学历不高,也没有多少学识,对于那些读书人,一般来说都会相当尊重。而且一旦将来他们飞黄腾达了,自己要是好好对待他们,提前搞好关系也很有必要。
第三、盗亦有道,土匪也有行规,强盗更喜欢讲义气
不论是强盗还是土匪,他们也都有自己道上的规矩,并不能说为了钱财,就要不择手段,对于进京赶考的书生,土匪要是抢了,还怎么在圈子里混?毕竟很多读书人都是手无寸铁的,强盗土匪真要那样干了,那不是恃强凌弱吗?打家劫舍,劫富济贫,本身还是对不公平现象的一种反抗,欺负弱小,一般的强盗还真不屑于干。
第四、土匪也是怕报复,真把读书人惹急了。吃不了兜着走
进京赶考的书生,往前一步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不能因为一点小钱,坏了将来的大事。进京赶考的还是以穷书生居多,为了保护他们,朝廷也想尽了办法,除了给路费还有公车接送,土匪强盗,基本上只谋财不害命,毕竟再多的钱,没命花,也是徒劳,三年才考一次试,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要真遇上耿直的读书人,你抢我钱才事小,耽误我前程事大,那不得和你拼命拼到底?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强盗,都不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也并非所有的读书人,也都幸运到不被强盗光顾,凡事都有意外。
当然比起强盗土匪,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担心的能是这些吗?
其实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几千公里路,不论严寒酷暑,即便是有关复补贴公车接送,但是古代的医疗条件,也难免会因为生病,或者是其中各种意外,最终耽误了考试。
即便是能够成功进京赶考,万一考不上呢?即便是考中的进士,又真的能够做到称心如意的官职吗?
一个个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强到土匪只是其中的小喽啰,根本不足以畏惧,一路上披荆斩棘,需要面对和克服的困难,远是意料之外的。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的三贼为什么不抢进京赶考的书生?其实,其中的奥秘有三点,就注定了山贼基本上不会对书生动手。
第1点来讲,进京赶考的一般都是穷秀才。古代人不是都说了吗?穷酸秀才!所以一般来讲,秀才的家境并不算富裕。因为真正有钱的人,直接就捐钱买官了,哪还会让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进京赶考?
所以,秀才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秀才身上的银两,也肯定不是特别多。古代山贼一般都有一个口号,叫做劫富济贫,显得自己盗亦有道。秀才明显就属于贫困人口,所以山贼一般都不屑于对他们下手。
第2点来讲,抢了秀才可是重罪!要知道,历朝历代科考都是国家的大事儿!毕竟,国家栋梁基本上都是通过科考选拔而来!国家对于秀才的重视程度,可比大户人家高的多!否则的话,朝廷连大家赶考路上的安全都不能保障,谁还愿意去考取功名?所以,很多赶考时期,甚至还会有官兵护送。
因此,你要抢了一个大户人家,也许逃进山林里面,官府就懒得追你了。但你一旦劫杀秀才,那就是和谋反差不多,是彻彻底底打朝廷的脸面,官兵肯定会对你不死不休的打击。
第3点就是,千百年来尊重知识分子的传统。古代人不都不是说了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对于有知识有文化的赶考书生,很多大老粗的山贼其实都打心眼里尊重。毕竟,就算占山为王,也需要有军师为你出谋划策不是?而且,谁都有孩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别人好不容易将孩子培养成秀才,碰见了,也就会网开一面,不会赶尽杀绝。
综上所述,其实抢劫赶考的书生,是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收益极小,风险极大,而且还会背上骂名,遭到整个社会的疯狂报复,所以,基本上山贼都不会对赶考的秀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