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学习成绩和智商有什么关系吗?
优质回答:
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他的智商水平肯定有很大关系。
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最多经历一个学期,对他的学生在”学习”这件事上究竟“能走多远”,基本上会有一个比轻准确的判定。
那么,老师判定学生的依据是什么呢?
首先是来自于对学生的一些感性认识,如:学习习惯以及对学习知识的接受力、理解力、概括力、拓展力、实践力、识记力等等。然后对学生形成一种综合评价,而这个综合评价,就是对学生智商的重要判定。
有些老师习惯在家长面前”直言”:
“你的孩子真不是读书的料!”
多数家长是不愿意听到老师如此“断言”孩子的。但不管家长愿不愿意听,事实就是这样!
“三味”是教初中政治的。说实话,初中政治课的内容是特别的简单。但考试题往往是很灵活的。特别是类似用所学知识来综合说明某个观点或问题时,一些智力较好的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他们对知识的概括和筛选能力以及拓展力是明显优于其他学生,思维十分活跃。
文科尚且如此,理科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俗话讲:“笨鸟先飞!”
智商低些的孩子,通过自身的勤奋,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别人的差距的。但可能须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智商有什么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智商直接影响着成绩的好坏!然而影响成绩的因素很多,智商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罢了;换句话来说,智商高,成绩未必就一定会好!
智商(IQ)是指智力商数,表示智力水平。智力包括多个方面的精神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应变能力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智商并不意味着高智慧,高智商只是具备了高智慧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高智商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形成高智慧。有些智商很高的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却往往表现的很笨拙,这大概就是“大智若愚”的由来吧!
情商(EQ)是情绪商数,指人在情绪、意志等方面的自我精神管控能力。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取决于情商。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经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实生活的体验告诉我们,只有拥有稳定的情绪、坚定的意志的高智商者,才能把自己所拥有的智力变成智慧,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
逆商(AQ)是逆境商数,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能力,也就是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世上一帆风顺的事几乎不存在,每个人时时处处都要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高逆商的人,才有可能百折不回,把智商和情商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最终走向成功!学习上同样如此,如果一个学生情商很高,智商也不错,但是逆商比较差,那么稍微碰上一点学习上的困难、挫折、或失败,他就会很快崩溃掉,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正是有鉴于此,人们才说: 100%的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和逆商。笔者非常支持和赞同这个说法,一个人要取得好成绩,仅仅有高智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拥有高情商和高逆商;在具体的家庭生活中,家长们除了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智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努力地给孩子创造提升情商和逆商的好环境!
其他网友回答
历尽十年走遍千所大学,记录万张照片数百视频,缪老师说: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智商肯定有关系,但不是强关联,更不能说成正比。顶尖儿的成绩看智商,偏好的成绩看努力,普通的成绩看方法,再往下,基本上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了。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能考上的算顶尖成绩)
咱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地形复杂,山川、盆地、河流、湖泊、海洋,样样都不缺,假如每种地形对应的是一种成绩的话,那么像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贡嘎雪山、布喀达坂峰、梅里雪山、团结峰(海拔6000以上)这样的海拔,就是顶尖儿的成绩了。
在这个成绩层面的孩子,一定智商比较高,没有智商,你再努力也到不了这个成绩,但是并不代表智商高,成绩就一定好,因为有大量高智商孩子,有的能力不强在考试上,有的智商没用在学习上。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上海大学,考得上的算成绩优秀了)
如果是峨眉山、长白山、天台山、华山、衡山这种两三千米海拔的山峰呢,就是比较突出的成绩了,这种情况,与智商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智商绝非必然条件,更多的需要努力。当然我说的努力,不是闭着眼努力,而是有效率的努力。
什么是有效率的努力呢?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你一定听过吧?这就是无效努力!相反,有规划、有目标、有实践相结合的努力,就是有效率的努力。相对学习效率比较高,是这个层次孩子的特点。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多数的普通成绩指的是在普通一本到二本这个区间)
再往下就是普通成绩了,这基本上相当于平原地区,海拔趋近于0了,也是绝大多数孩子所在的层面,这个层面,一看努力,二看方法。这个层次的孩子,很多足够聪明,但是连读死书的这种努力程度都没达到,很多不太聪明,学习方法不对头。
学习的方法,是三方面原因组成的,分别源自于老师、家长和孩子,老师在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启蒙方式,占了很重的比例,同时也是区分优秀老师和普通老师的分水岭。优秀的老师懂得如何让学生学会,并且举一反三,普通老师懂得如何把知识传递给孩子,不咋地的老师,连基本的知识传递都不能完全打通。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成绩普通以下的,基本是三本独立学院或者专科及以下)
来自于家长的部分,主要是家庭教育。如何看待学习,如何归纳总结,如何吸收和输出知识,很多是在学龄前阶段,由家长引导完成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而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在这一环就是缺失的。
来自于孩子自身的部分,很大概率取决于家庭、老师和社会的综合影响,往往自省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善于归纳总结和自我完善,他们在方法上就会比别的孩子有家有效率。
所以在海平面之下的孩子,通常既不努力、方法也有问题,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聪明。
关注缪老师头条号,看图文。关注缪老师抖音号(1297918098),看抖起来的教育。
其他网友回答
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成绩好。
但成绩好的人不一定智商高。
所谓勤能补拙,老祖宗的话都不说随便说的,都是有道理的。
现实中大家的智商差距并不大,高智商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同样低智商的人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日常学习中把心思多放在努力上,不要沉迷于智商这东西。现在有很多提高智商的方法,但实际效果因人而已,有条件可以适当选择。
其实日常生活中、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在锻炼自己认识客观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不好,八成还是不够努力,而不是智商不行。再高的智商也需要学习,否则也没什么用处。
其他网友回答
成绩和智商是有一定的相关度的,但不是完全正相关。
智商超常儿童和智商较低儿童比较少,96%的孩子的智商在100分上下。也就是说,一个班级中绝大多数的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些孩子所呈现出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水平却千差万别呢?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
1.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所以,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小学阶段,学业水平查的,95%以上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毅志品格。有些孩子,一碰见稍难的学习内容(或者背诵等),就会立刻给自己“贴标签”,这个问题太难了,我肯定做不出来(其实这个问题对他来说稍微有些难,但还是可以完成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畏难的习惯。对于这部分的孩子,我一般是以鼓励加表扬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孩子擅长的学习感官风格是不同的,有的是听觉型,有的是视觉型,也有的是触觉型……,这部分孩子是比较难以判断的。我曾经试图使用AVK学生学习感官测定量表来测一测我班上的孩子,但缺乏必要的帮助没能完成。因此,我在教学中一般会采取多感官的教学方式。一项大规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依次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学生(95%)。对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发:(1)不同的学习通道,学习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只带着耳朵听,不如学生只用眼睛看。(2)多感官参与学习比单一感官参与学习效果要好。如视听并用以及更多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所以,以学定教十分重要。
以上的原因,就造成了智商相同的孩子在相同班级里发展水平不一的原因了。身边的学霸,就是属于有好习惯、好方法和良好的毅志品格的孩子。当然还会有学神级孩子(平时不太努力,考试照样很好),那完全是超常儿童,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学习和理解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个体性十分强烈,不具有参考性和推广性。
所以,学习的习惯、方法和毅志品格在学习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同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孩子最擅长的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在文化学习上是不太好的,其他的方面会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