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么理解“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
优质回答:
杜牧眼中扬州的明月,不只是诗更是远方朝廷的青睐!
(刚峰扬州散记节选)
透过历史烟云,来看扬州这座城,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大观中,有点异类。上有六朝古都金陵,下有吴国首都姑苏城,它既没有江南最美景色的杭州美丽,又没有隔壁雄峙江边镇江的险峻,可为何,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散文,那么多才子佳人都喜欢在这座城倾诉旷世才情?
为何,天下文人总喜欢下扬州?扬州,为何让文人墨客们痴迷上千年,而引来无数座城市妒忌?迷团,犹如江南烟雨一样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其实,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人墨客,对扬州有不同的意境!
跳开怂恿,撇开诱惑,让我们透过春花秋月,掠过长亭短廊,拨开岁月烟花,穿越隋唐、宋明清,来看看那些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流传在大运河边、瘦西湖畔的绝美佳句,来剖析他们与扬州的际遇,或许,能寻觅到一些蛛丝马迹!
如果说诗仙李白送别长他十二岁的忘年交孟浩然前往江陵,拉开了文人里客烟花三月之扬州的轻舞飞扬序幕,那么,“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徐凝,却为我们精心描画了一个月影轻摇,灵动娇俏的扬州城。唐时的扬州,是文人们心中诗画般的故城!
浙江才子徐凝写此诗时,据说是泊船瓜州。那是,他与另一位才子张祜同为考乡试争解元,让老师白居易很忧闷。张祜也写了一首扬州下辖渡口瓜州的诗,其中两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很有才气。然而,白居易还是喜欢徐凝忆扬州的诗并力保成解元,却引发了后世的一段讼案。
平心而论,张祜综合才情胜于徐凝,他应该是“终老扬州”第一诗人。张祜没得到解元,连后人苏东坡当杭州大守时,也站出来为张鸣不平。但白居易扬徐抑张,还是有些道理。晚唐时期的杭州白太守,在经历过许多仕途坎坷后,很是怀念扬州的明月的。张祜诗中的扬州月是斜月,表达的有些灰暗;而徐凝诗中的月,却是皎洁明亮的,很吻合白居易心中的扬州。你看,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无赖扬州竟然占去了二分。写的多么好呀,借月光寄怀,期待东山再起是唐朝许多诗人的“一笔荡开”的比兴手法之一,扬州的月光最明,功在徐凝。
于是,扬州的明月便成为文风熏熏的大唐王朝文人墨客们下扬州观花赏月的由头。扬州,亦成为许多怀才不遇才子们心中抒怀咏志的明月之乡。 举目望去,唐朝写扬州月光的诗,我以为写的最好的还是杜牧。杜牧,可谓是扬州知己。一提起晚唐这位著名诗人,就自然会想起他诗下的青楼艳歌和二十四桥的丽人倩影。他的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中的典雅而独具韵味的美色扬州,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的华美斑斓而迷离。杜诗人诗中的扬州不仅是他相恋的女友,而且,更是他磨练意志抒发壮志的最佳栖息地!
其实,杜牧对扬州的这份感情是世袭的。当年他的祖父杜佑就是淮南节度使驻节扬州。当年,杜佑作为扬州最高行政长官,他培养了一个年轻的诗人名叫刘禹锡。刘同学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遇,从而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传世名句。
当祖父离任扬州三十年后,杜牧跟随老师牛僧孺下了扬州。作为中唐著名的“牛李党争”领袖,失败后的牛先生从中央贬谪扬州并主政,宽宥并姑息手下书记官杜牧,在扬州的风月繁华下的浪漫,才有了小杜同学为纤巧疲软的晚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峭健之风。“舞低扬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小杜诗人心中的扬州,那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已成为一种志向的抒情。从杜牧在扬州曾注释《孙子兵法》与针对危机四伏的晚唐政局写下的《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充满刀光剑影的文章,亦可看出,一个壮志难酬的热血青年在苦中作乐中励志,最终当上大守的人生履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该诗为七言绝句,此为后两句,结合全诗来看,这两句描写出了凄凉冷寂的意境。下面我们从这首诗歌文本,加以更进一步地分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首句分析:远景山水画
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为远景描写,一片黛青色的远山,连绵起伏,隐隐约约地铺展在夜色中;山下流水,静静地流淌远去。诗人用“隐隐”和“迢迢”两个叠词,为简单的山水意向添加注脚,勾勒出一幅传统水墨山水独有的意蕴;同时,这两个字也为渲染全诗的感情色彩奠定了基调:青山隐隐,模糊不清,流水迢迢,不再西归,江南的秋意,就在这如画山水间展开了。
次句分析:青草喻闲愁
次句“秋尽江南草未凋”,将视野转入更近的景象,江南秋尽冬来,但野草仍旧青青。一个“尽”字与一个“未”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黯淡不明的远山流水之下,增加了绿色的描画,但此时的草色,绝不如韩愈笔下的嫩绿喜人,深秋的磨砺,早把青翠染成青黑。可以预见,这象征生命的颜色,虽然顽强,但凋残,却已近在眼前。本句仍为背景描写,然暗示也已鲜明。
三句分析:秋风动客情
三句“二十四桥明月夜”,将笔触转入了近景,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映衬在明月之中,无论当时还是今日,都是扬州最为亮丽的名片,但昔日游人如织的美景,映衬在秋残的寒风之下,沐浴着如水般清冷的月光,整体上寂寞清幽的感觉,便越发强烈了。
四句分析:箫声何处来
四句“玉人何处教吹箫”,是神来之笔。在前三句对景物的描写到达极致的基础上,加入了声音的元素。为保证诗的格律,本句使用了倒装,应当是何处玉人教吹箫之意。通过凄冷环境中悠扬呜咽的箫声,将虽是实体,但幽暗不明的景物更加引向迷离。让全诗余意不断。
箫,指代“萧”,因为其声音凄凉萧瑟,所以李白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的描写,本诗的后两句当为前人诗句的化用,同样是虚实结合,也同样起到了勾勒点染的作用:箫声夜色,明月佳人,一为仲秋,一为秋尽,可凄凉孤冷的心绪和情境,却一脉相承。
自辩:
在传统的解说里,认为本诗实际是作者与韩绰的笑谈应和之作,体现了身在长安的杜牧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具体如下: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但我对此总有不同的看法,古人讲“有我之境”是指“事物皆着我之色彩”,而作者在此连用了“隐隐”、“尽”等凄凉字眼,又点缀了象征离愁的“草”,象征离别的“月”和象征凄凉的“箫声”,无论如何也难见到调侃的意味。
如果说“玉人”即是与美人取乐之意,那后世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该当何解?如果说“教”是教授之意,那么“不教胡马度阴山”应当怎么翻译?而“二十四桥明月夜”美则美矣,不过它是全篇中的一句,何尝又不是对凄凉景象的反衬呢?
其他网友回答
这段话的疑惑处是玉人是谁?“教”是什么意思?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一首平起平收的七言律体绝句,杜牧、和李商隐的绝句在整个唐朝也算得上大家,二人在《唐诗三百首》分别被收录了9首和7首。这首诗比较浅显,很好理解,我觉得唯一有点疑问的是最后一句,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玉人”是谁?“教”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比如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认为玉人是主语,指的是是韩绰判官。元稹《莺莺传》里曾有“疑是玉人来”,玉人指的是男主人公。“教”是教育的意思,好像韩绰判官自己会吹箫,然后教他人吹箫。
教这个字在《廣韻》有一种发音居肴切,是平声,音交;《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较,下所法效也。“教”在宋朝的平水韵中平仄意义旅游不同,平声教[使也]、仄声教[教训]。在这首诗里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教”是仄声,读作“较”。
玉人何处教吹箫从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韩绰判官你在哪里教(教学)人吹箫呢?亦可以理解为韩绰判官你在哪里让人家(玉人)给你(教,使也)人吹箫呢?
因为“教”这个字可能是宋朝平仄意义不同,而唐朝平仄不同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这里字在这里两个意思似乎都讲得通。
我倾向于后者:韩绰判官你在哪里让人家(玉人)给你(教,使也)人吹箫呢?玉人指的是歌女,教是使、让的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一个意思。
我在《老街诗词闲话93-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的“重”到底什么意思》引用过清朝人一段话:上去雖有二音,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一家之言,未必有道理。请各位诗友指正!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