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人是如何驱蚊的?
优质回答:
一、不可移动式。
1、挂蚊帐,从春秋时奉恒公就有”翠纱之帱”,蚊帐很讲究。”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帐角还挂着驱蚊的香囊。南方的拔步床,床架就是用来挂帐子的,也己流传了两千多年。
2、灭蚊器具,主要有两种。
灭蚊灯,古人的灭蚊灯吊于蚊帐内,灯盏侧面开一小窗,点燃灯捻,气流迅速流入小窗,蚊帐内的蚊虫被热气流吸入灯内。目前可见明朝的实物。
灭蚊缸,用大缸盛水和石头,养青蛙,利用蚊需水产卵的习性,用蛙灭蚊。
3驱蚊草,在家中养一些防蚊虫的植物,如驱蚊草、食虫草、霍香、紫罗兰、夜来香等。
二、可移动的防蚊方法。
1香囊,是中国古人最常用的驱蚊、驱虫方法。内装有驱蚊功效的药材,如藿香、薄菏、紫苏、
菖蒲、八角茴香等,可隨身携带以防蚊。也起装饰作用。
2蚊香,在宋代己有专门驱蚊的蚊香,宋书记:”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形似棒香,但有芯。宋时蚊香主要制作材料是艾草、雄黄和浮萍,后世逐渐增加。明代还出现了涂抹的蚊香粉。
3烧艾草,这是最古老,在中国民间也最常见的方法,将艾草变干,燃烟驱蚊。
其他网友回答
蚊子自古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人类进化到身上不长毛的时候,蚊子就彻底爱上了人类,尤其是夏秋之季,蚊子更是主动与人类亲近得不得了。虽然是单相思,但它却非要吻你吻到出了血。蚊子那种猥琐不逊的主动劲儿,真得是让人类拒之不及。生气了呼它一巴掌吧,那流出的可都是自己的血啊!报警告它骚扰吧,也是不管用的,因为公家人也受它骚扰而自顾不暇。
为了拒绝蚊子的过度热情和无端骚扰,人类想了很多办法。一是打黄扫非,净化环境。凡是阴暗潮湿、藏污纳垢的地方都是蚊子喜欢的生存环境,所以要清理这些地方,不给蚊子以藏身之所。二是要洁身自好,两袖清风。要经常洗洗澡,正正衣冠,手里摇把芭蕉扇,这样风清气正,衣正身爽,蚊子就很少侵袭了。三是要培养君子之气。君子好香,小人逐臭,蚊子就是小人。君子熏香气(点爻蒿)、佩香囊,这样蚊子才会自惭形秽,不来近身。四是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固窗纱、挂蚊帐,拒蚊子于门外。五是痛下杀手,判蚊子以死刑。对顽固不化,怙恶不悛,胆敢私闯民宅的蚊子,要坚决予以打击,从重从快予以消灭。
防蚊子的办法,古今基本差不多,所用之器的精良程度不同而已。
(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夏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驱蚊战争又要打响了。
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驱蚊的呢?明离子给大家分享一下,看看能不能古为今用,打赢今年的“人蚊”大战。
1.蚊子灯
《金瓶梅》里有记载这种蚊子灯,在明朝的文物中已经找到实物,看来不是笑笑生吹牛。
这种蚊子灯设计的非常精妙,一般放吊在蚊帐的顶部,灯的一面留着小窗户,灯点燃之后,气流就从小窗里流入,蚊子就被吸进去烧死了。
怎么样,设计的是不是很精妙?不禁佩服古人的才智。
2.灭蚊缸
灭蚊缸,比较简单,就是用普通的水缸,里面放着石头和凉水,里面养着青蛙蝌蚪。
蚊子洗阴凉潮湿,天气炎热,外面的空气很热,而缸内却是阴凉潮湿,于是蚊子就竞相飞入缸里,成了青蛙们的盘中餐。
算得上是生物灭蚊,成本低,无公害。
3.点蚊香
不要以为蚊香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我国使用香驱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
史籍记载,汉代有通过焚烧“月至香” 以 “避疫”的记载。可见,烧香已经不仅仅是“与神明沟通”,还有驱除蚊虫的效果。
香的材料也有专门为了驱蚊而设计,而且是天然无公害。
宋代著作《格物粗谈》里有这样的记载:
“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怎么样,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做做这个古法蚊香,对人体肯定没有其他副作用。
此外,古人还通过养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凤仙花、七里香、夜来香等等来驱蚊,不仅防了虫,还美化了环境,大家也可以买来试一试。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