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彝族有什么样的历史?
优质回答:
彝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关于彝族的历史,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已经成定论的和还在研究之中的。
本回答有些长,敬请谅解。
先说成定论的。
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有871万多人,据说2017年达到了千万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西北部和广西北部。大渡河与金沙江、黄茅埂以西与安宁河两岸之间的大、小凉山是最大聚居区。居住于云南的彝族人口最多。
彝族语言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六种差别较大的方言。大多兼通汉语,使用汉文。原有13世纪形成的音节文字“爨文”,亦称“韪书”。上个世纪70年代后,开始对各地字形、读音不一的古彝文进行整理和规范化。
一般认为,彝族先世出于氐羌,先秦至公元初活动中心在邛都(今四川西昌)和滇池地区。3世纪以后逐渐南下到今滇东北、滇南、黔西北等地。晋、唐时爨氏成为云南大姓。东爨的乌蛮曾建立南诏政权。
彝族早先信仰多神,崇拜祖先,行火葬。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是一一年中最盛大节日,燃点松明火把绕宅院后插于田间。各村举篝火、弹月琴、“跳歌”(集体舞),有的还举行赛马、斗牛、射箭、拌跤等竞技游戏。民间流传的歌舞、口头文学经过整理的有《阿细跳月》、《阿诗玛》等。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彝族的经济文化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于有定论的这一部分,楼上已经有高人详细作了介绍,这里不多说了。
再说还在研究的。
近些年,关于彝族及其文化的研究非常活跃,出了大量研究成果。比如《中国彝族通史》、《彝族创世志》、《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一批重要书籍出版,总共达一千多万字。同时,涌现了王继超、王子国、黄克学等一批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著名学者。
特别要说到一个老者—禄文斌。他是贵州土生土长的彝族人,1950年代曾任县长、县委书记等职,1998年从贵州省人大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长期致力于彝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及组织工作。他的一些观点很值得重视。
他认为,彝族是伏羲的子孙,最早起源于甘肃天水一带。
他说,在中华古代发生的伟大文明事件中,三皇之首的伏羲在天水画八卦、刻书契,确立了先天八卦和文字起源,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自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福绵万代,源远流长。彝族历史文化之根源于伏羲龙根文化。
他的第一个论据,是从彝族的父子连名谱看彝族始祖希姆遮与伏羲之间的亲缘关系。
父子连名谱是彝族历史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现在云南、四川都出版了不少父子连名的谱牒,贵州目前还未收集齐,只出版了彝族古代家支谱牒。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缺陷。比如,贵州彝族历史书多半是彝族的“慕部”留下来的书,记叙慕部的历史文化较为详细,而对“武部”的历史文化记叙就比较简单。又比如,尼能90代应是从希姆遮到阿武补,只记了26代,漏记了64代。周朝的800年间,彝族历史从阿武补到笃慕应是32代,而现有的史料上只记述了6代,相差26代之多。
云南省关于“武部”的书要多一些,他们书籍中记叙谱系就要全一些。中国彝族通史主编、原《求是》杂志总编辑王天玺在《中国彝族通史》序言中说,他看过一部父子连名谱,共有216代。如果希姆遮到笃慕应是120代,笃慕后又有100代,这就与云南的书中记载的216代相近了。
父子连名谱的特点就是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按照这一特点,伏羲的最后一个“羲”字就是彝族始祖“希姆遮”的第一个“希”字。这样一来,伏羲就与希姆遮及其后世连续起来了,即:伏羲——希姆遮——遮窦古——古珠施——施雅黎——黎雅洱——洱轨乍……。按此推理,伏羲就是希姆遮的父亲。过去的彝族父子连名谱书没有把伏羲联上。但彝文古籍《西南彝志》里说:“羲生九子,九子整理乾坤”。这就是说,伏羲有九个儿子,分为九支。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共祖,希姆遮就是伏羲的九个儿子之一,他就是中华民族中彝族这一支系的始祖。
对希姆遮的“希”字与伏羲的“羲”不是同一个字,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很简单。过去,汉文翻译彝语是以音记字的,只要音同,其字就不一定同。比如,彝族的始祖“希姆遮”,在《汉书》里就以音记字为“孟哲”;彝族自称为“尼”,《汉书》记载为“夷”。关于“希姆遮”迁徙之事,《汉书》记载为“孟哲(姆遮)毛牦缴外入邛之卤。”古代天水是蜀之辖地,蜀地中的成都一带又称之为卤,就是说,希姆遮从甘肃天水翻过秦岭来到成都蜀地。他是尼能时代的第一位彝族君长,他主政时已有“君臣师”的政权组织架构,君臣师有徽号,君为“鹤”,管理者丞相为“杜鹃鸟”,彝文化代表毕藦为“鹰”。有文字和十月太阳历的应用,订立了宗法制度和祭祀礼仪,组织了庄重的祭祀活动。
了解这段历史后,彝汉文化同源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彝族、汉族都是伏羲的子孙,彝族的族源最早起源于甘肃天水一带以伏羲为代表的黄河文明,希姆遮迁入蜀地后,发展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一带,属于长江文明。 他的第二个论据,是彝族的天文历法、文字起源、图腾崇拜与伏羲龙根文化的关系。
他认为,彝族的天文历法来自于伏羲的先天八卦,彝族文字的起源也来源于伏羲的刻书契,彝族的图腾崇拜也与伏羲龙根文化有关。
(一)彝族的天文历法来自伏羲的先天八卦。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伏羲的先天八卦和文王的后天八卦之分。彝族天文历法的根在于伏羲先天八卦,贵州省毕节彝文翻译组1956年建立,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到现在,翻译组收集的2000多册彝文古籍中只翻译了120卷。他们翻译的天文历法书有两部,一部叫《吐鲁窦吉》,意译为“宇宙生化”;另一部叫《吐鲁历洱数》,意译为“宇宙人文论。”“宇宙生化”这部天文历法书是继承先天八卦的。这部书里有两幅图,一幅《洛书》,另一幅是《河图》,彝文记的《洛书》为“龙书”,《河图》为“联姻”。 “龙书”是推十月太阳历的天文历法书;“联姻”是推十二月历的历法书。“龙书”是以北极星为座标,九黄星远行,六气变通,三生人道,是以三、六、九为理数推十月太阳历的天文历法书。“联姻”是以二、四、八为理数推十二月历的天文历法书。“龙书”能把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五行像锁链一样用彝文表述清楚,彝族的天文历法书把伏羲先天八卦完整地继承下来。毕节翻译组王子国教授是彝文专家,是108代毕摩。他在浙江大学和天水市两次演示龙书,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和认可。在浙大座谈时有的专家提出,为什么彝文把《洛书》叫“龙书”?因为天水把伏羲文化叫“龙根文化”。这就找到“龙书”之名的根在伏羲文化。为什么把“河图”叫“联姻”?天水伏羲庙有一张媾和图,把阴阳交合形象地展现出来,这就找到“联姻”之名的来源。
(二)彝族文字的“根”来源于伏羲的刻书契。书契两字是彝语语法,宾动结构。彝文与汉文一样是方块字,一字一音,一音一意,是表意文字,造字规律也基本相同,可见彝汉文字是同根、同源的。但源于何处,多年来学者说法不一。但在天水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中,第一期出土的文物有三十六个刻画符号。王子国、王继超两位彝文学者用彝文释读能把刻划符号的音、意读出来。上世纪90年代,云南著名彝族作家、学者李乔先生到西安考察半坡文化遗址,那里出土有5000年历史的刻画符号共70多个,他拿到云南省红河州请彝族老毕摩用彝文解读,70%的刻画符号都可以用彝文释读出来。这说明,刻画符号是古文字,彝文把它继承下来了。贵州省赫章县彝学爱好者文永凤用彝语文破译了《汉书》记载的“白狼歌”,白狼歌的母语是彝语,破译为“播勒歌”——“娄娄勾君长率领七部从牂牁江一路走来,翻山越岭来到洛阳,感谢汉家皇帝帮助扶持我族各部君长,皇帝赐给布匹,还大摆宴席,大家非常高兴。向皇帝表演了‘白狼歌’,又唱又跳又做动作,曲声悉备,各种花样都有”。“白狼”地方遥远贫瘠,吃的带血肉,穿的羊毛毡,缺盐少粮,来大汉学习先进技术文化,在真龙天子的庇佑下快乐生活。回去后把皇帝的圣旨传给族人,世世代代归附称臣。
从表演“白狼歌”可以看出,彝文在汉朝就成熟地应用了。彝区首领也都在汉朝皇帝的管辖之下。彝文古籍在云贵川有大量藏书,重点在贵州毕节、云南楚雄、四川西南民大,共有几千册之多,在民间的藏书有上万卷。国内的北京、上海,国外的美国、法国,都有藏书,在法国还有《法倮字典》。国民政府时期,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在贵州考察时发现了大量彝文古籍,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彝文古籍的重大意义,于是,他自己出钱请贵州彝文老先生罗文毕翻译整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名叫《爨文丛刻》的彝文书,此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后发行到国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个省区成立彝文古籍翻译整理出版领导小组,把全国彝文字迹收集出版了《彝文字集》。这本书收集82000个字迹。在此基础上出版了《通用彝文字典》4800个字。由于彝族几千年来由山头首领统治,彝文出现同音字混用、传承变异的弱点,现在古彝文书籍藏量较大,翻译人才极度缺乏。 他还认为,彝族文字与汉字是同源异流。秦朝统一了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在历代中央王朝的推动下,汉字发展较为完善,而彝文则因为山头文化的影响,各地各自为政,彝文发展较慢,但也把一些古老的东西保存了下来。
(三)彝族的“图腾”崇拜与伏羲文化也有很大关系。 他说,关于彝族的图腾问题,在伏羲族群中有“龙伏羲”和“虎伏羲”之分,而彝族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是“龙虎图腾”。彝族古代有“哎哺、且舍、鲁朵、哼哈”四个部族,以哎哺为主的部族系农耕文化,尚白,父亲崇拜,以“龙”为图腾;另一支以鲁朵为主,系游牧部族,尚黑,母亲崇拜,以“虎”为图腾。彝族的龙虎图腾崇拜体现了“四个崇拜”:一是以龙为天、虎为地的天地崇拜;二是以龙为阳、虎为阴的阴阳崇拜;三是以龙为白、虎为黑的黑白崇拜;四是以龙为父、虎为母的祖宗崇拜。同时,彝族节日文化也来自太阳历,太阳历中夏至是火把节,冬至是彝族年。 他的第三个论据,是关于彝族历史上的几次分支与山头文化的根源问题。
他说,除了彝族历史文化从伏羲文化演变而来这个总根子外,彝族历史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又形成了独自的特色,这些特色与彝族历史中的几次分支有极大关系。
据史料记载,彝族在历史上的重大分支有三次;彝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方国时代、勾则时代、土司时代等而形成了“山头文化”。
彝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分支叫“五色”分支。这次分支源于十月太阳历的“天五行”,即“青、红、白、黑、黄”。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五个方位和区域,其中心点在四川成都,其他四支分别到四方去开疆拓土。其走向是:邛海、苍山洱海、昆明、宜滨。这五个区域都是以颜色为代表的。成都是红色,宜滨是青色,苍山洱海是白色,昆明是黄色,邛海是黑色。这五个区域发展壮大后就产生了“五帝君”,分管五方。东方青帝,青人、青马、青衣;南方红帝,红人、红马、红衣;西方白帝,白人、白马、白衣;北方黑帝,黑人、黑马、黑衣;中央皇帝,黄人、黄马、黄衣。歌场、祭祀时,五帝君必须到位,一个不到场都不能举行。外族人称这些部落人群为“青夷、红夷、白夷、黑夷、黄夷”。彝族自称“尼苏”——青人;“能苏——红人;”“吐苏——白人”;“诺苏——黑人”;“舎苏——黄人”。 关于彝族的族称问题,希姆遮时的“尼能时代”自称“尼苏”,青人之意。“青”是天形成的元素,彝族自古热爱天文学,天文历法书里有“天人合一”,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知天知地必知人,人体对应天体的理念。“青人”就是天人合一的含义。“尼”,汉音记载为“夷”,《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什数,夜郎最大”。汉朝时称为“夷”,汉末和晋朝称为“爨”,唐朝称为“蛮”,也有称“倮”的。 解放后在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赐称为“彝”。周总理对彝族政协委员张冲说,这个字头上戴着向天包,有衣穿,有饭吃。张冲说,很好,就用这个字。 此次分支史称“五色分支”。“五色分支”对后来的彝族历史文化影响至深,至今仍然还有一些学者写彝族历史时把“黑贵白贱”笔之于书,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利于彝族内部团结,更误导子孙后代。
彝族历史上的第二次分支为“武僰”分支。希姆遮的第二十六代孙是商朝时蜀国的国君。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哺阿娄继承蜀国王位,二儿子哺阿迤是卢卢国国君,三儿子哺阿余是濮国国君。据《汉书》记载,蜀国、卢卢国、濮国等三国都参加了武王伐纣。后来,其大儿子分为武部;二、三儿子为僰部。史称“武僰分支”。阿武哺的孙子娄珠武生了十二个儿子,史称“武生十二子”,除其中的武洛撮继承王位外,其余十一子都投向僰部,引起内部纷争。于是,蜀国武部就向卢卢国和濮国发动战争,把卢卢国从四川泸州赶向云南,其中一部在云南昭通建立了朱提国。另一部赶向昆明建立了古滇国。把濮国的青衣部从宜滨赶向重庆,建立了巴国,把武僰部赶向贵州建立了夜郎国。这次分支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原一带有齐、楚、韩、燕、赵、魏、秦等七国争霸,最终统一于秦,而在西南的云、贵、川彝区,则有蜀国、巴国、夜郎国、滇国、朱提国等五国并存。
彝族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分支史称“六祖分支”。战国后期,蜀国发生洪水泛滥之灾,史称“洪水潮天”。蜀国又发生宫廷政变,蜀国国君笃慕便逃到云南东川的洛尼泊避难,蜀国灭亡。原来武部的族群又和僰部合起来,统称“武部”。关于笃慕就是蜀国国君问题,司马迁在史记的《蜀王本纪》中这样说:“朱提有一男子,从天而下,号称望帝,蜀王也。”这里说的“望帝”就是笃慕,有些汉书文称为“杜宇”,那是汉语译彝语形成的差异,实际是一个人。笃慕逃到洛泥泊后,他的南面是滇国,东面是夜郎国,北面是朱提国。他们都是阿武哺的子孙,有亲缘关系,因此就受到三国国君庇护并与之开亲。笃慕娶了三个老婆,生了六个儿子,长大分支后史称为“六祖分支”,这就是彝族历史上第三次大的分支。这六祖就是笃慕的六个儿子。后来,笃慕的大儿子、二儿子武乍部向滇东南发展,笃慕的第十代孙与武部合起来,原有的武部叫做“前武”,笃慕的大儿子、二儿子叫做“后武”。笃慕的老三、老四糯恒部分支到四川凉山。老五、老六默布部分支在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到了汉朝时期,笃慕分支到滇东北和黔西北的笃慕部的子孙发达起来,建立了慕部7个部落,称之为“七勾则”。“勾则”虽然也是彝族地方政权,但其势力、领地比原来的方国小多了。这七个“沟则”分别是:阿于斗、乌蒙、乌撒、播勒、水西、慕补、扯勒等七部,史称“慕布七勾则”。大方原名叫“慕俄沟”,就是慕部水西补沟则的君主所在之地。 除了慕部“七沟则”外,武部由于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以郡县制,开通五尺道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此后中央政府权力日益巩固,西南彝族领地的方国也逐渐消亡。武部的“国”也变为“沟则”。其中,巴国消亡后变为“武陀尼沟则”,夜郎国消亡后变为“武溢纳沟则”,古滇国消亡后变为“武得本沟则,”朱堤国消亡后变为“阿卓仇沟则”。此外,还有“武洛举、武色吞、武古笃”三个沟则是后来兴起的,于是又形成了“武部七沟则”。武部、慕部加起来共有十四个“沟则”。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西南夷君长十数,夜郎最大;滇十数,滇最大;邛十数,邛最大。可以看出,汉朝时期,西南彝区就山头林立,内部冤家械斗不休,由此形成各行其是的山头文化。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过牂牁国、罗甸国、罗施国、自杞国等,但势力和地盘都较小。到唐朝时期,以云南大理为中心的南诏王朝统一了六诏而建立了南诏国,成为彝族势力较大之方国。宋朝时期,南诏发生宫廷政变而灭亡。到元朝时期,中央王朝推行以夷制夷的土司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世袭制,但承袭土司之位者必须得到中央王朝的认可或任命,于是沟则文化又变为土司文化。到清代雍正时期,朝廷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彝族的沟则、土司制度才宣告结束。由于长期的山头统治,彝族这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一天天弱小下来,出现了族称、彝语和彝族文字的不统一,彝族历史也若明若暗,但其中也把一些古老的东西保留下来了。几千年来,各山头的首领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仇杀不断,械斗成了彝区常态。他们在经济文化上又长期奉行重农抑商和愚民政策,不许老百姓做生意,也不许老百姓学文化,彝文只在统治者内部通行。婚姻方面又推行以姑表亲为主的婚姻制度,导致血缘过近而影响了后代的身体素质。
直到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彝族人民才重新做了主人,重新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走向了幸福文明、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有兴趣者,可搜一下禄文斌的原文《为彝族历史文化寻根》。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彝族,大家总是想到四川凉山彝族,其实云南才是彝族的大本营,云南彝族建立过南召国、大理国,云南彝族文化发展才是最高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如今的云南彝族也比四川彝族富裕。
其他网友回答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我以前介绍过彝族名人龙云、张冲等等,欢迎友友们点击阅读加关注,借此题目,再介绍几位1988年后授衔的彝族将军,他们是:
△沙正华,彝族,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人,解放军少将。1972年11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凉山军分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地的古火,彝族,四川凉山昭觉人,1958年12月生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古里区日哈乡,1978年3月入伍,硕士研究生学历,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任集团军副参谋长、集团军后勤部部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201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吉木约打,彝族,四川普格人,解放军少将。1938年出生,曾任四川凉山军分区司令员。1994年晋升为少将军
△方文安,彝族,云南新平人,解放军少将。1949年参加“边纵”游击队。1954年荣立三等功。1979年率部参加自卫反击战,后到北京政治学院学习深造。后任昆明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1994年退役。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彝族北来说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从地理上分析,青海甘肃一代往北是草原,北东穿过几座山也是一马平川,往西是高原雪山,往南也是山高林密多猛兽。那么换做你,选择迁徒路线会选什么方向?我想正常人都会选择往北或往东,但古彝人为什么选择艰险重重的南下路线呢??
再说彝族远古英雄传说人物支格阿罗,生活在滇池湖畔(滇南彝语滇池叫罗朵赫,意为龙离去的海),骑飞马渡滇池两岸,注意:支格阿罗之后很多年才有彝人共祖阿普笃慕。
彝人的祖先宗拜,亡灵都要回归祖地,于是每一支迁徒的彝人都很注重迁徒路线的记录,这就是对于彝人比较重要的《指路经》。
到此,我们是否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彝族北来说并没错。我们也可展开联想:远古有一支彝人北上,在北方生活了很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北方生活,于是根据《指路经》的指引,经历千艰万古,南下与留在祖地的族人汇合。
一家之言,如有不同观点,可留言讨论,勿喷!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从阿普笃慕圣地到 六祖分支的洛尼山
在各子迁行的旅途中,给我们创造了空间
给后代染上了神秘的色彩(黑红黄三色)
我们的血液流自与堂狼山脉里
骨子里流淌着鹰的精髓
飞翔在金沙江畔与美姑河畔乌蒙大山之间
从云南昭通到到四川凉山
腰肩上挂起了彝族男儿神秘的色彩
展现出鹰之子的彪悍体能
像极了古大风顶山上撒野的骏马
像极了古克德草原里奔跑着散群的牛羊
流进了漫长的岁月,流进了挚爱的故事
云朵里的梦漂浮着远方的归期
自强不息的胸膛顶着民族未来
野性的男人也未曾放下家支荣耀
歌谣里饮唱的是男人的诉苦
友谊的鹰爪杯子斟满美酒
欢聚一堂,喝醉了月亮
灌醉了夜空,唱尽了歌谣
在拉青瀑布还没停止流尽
我定为你祈祷